登陆注册
9508200000030

第30章 发展经济学(2)

四、简要评述

拉尼斯—费模型对于发展中国家改变二元经济结构,转向一元经济结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书所提出的假设,如作者所说,适用于劳动力普遍过剩的第三世界国家。劳动力过剩二元经济模型主要集中分析农业和非农业部门在宏观层面上的相互作用,拉尼斯—费模型被誉为是当今最有用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对于划分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类型,寻找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折点,认识农业现代化的意义以及市场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理解开放经济对于农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扩展性阅读文献

[1]洪银兴.中文版序言/ /载于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蔡昉.中国经济面临的转折及其对发展和改革的挑战[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3]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条件下的农业发展机制[J].经济研究,2009(5).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段冰)

弗兰克·艾利思

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

Peasant Economics:Farm Households and Agrarian Development⑥

⑥[英]弗兰克·艾利思(Ellis,F.)著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一、作者简介

弗兰克·艾利思(Ellis,F.,1947— )是英国经济学家。曾就读于里丁大学、伦敦经济学院、苏塞克斯大学。后任教于英国东英格里亚大学国际发展学院。在农业经济学和农村发展方面具有广泛的著述和贡献。

主要著作有《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1988,1993)、《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政策》(1992)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生活和多样性》(2000)。这些研究从生活需要视角(livelihoods approach)出发,重点研究了给定风险和制度环境下农村家庭资产、农民所从事的活动和所获得的结果等问题,创建了所谓“可持续生活需要”研究框架,从而对当代社会制定缓解长期性贫困和帮扶弱势群体的政策具有基础性作用。

二、本书精要

该书的主题是关于农民家庭与农业生产的经济分析。其要讨论的是农民家庭成员为了生产、为了家庭生存以及在可能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而利用他们所支配的资源的方式。同时,也讨论了社会和经济变革对农民生产的影响。在家庭决策研究、乡村要素市场运行、技术变化路径、农户内部关系、农民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前景等问题上,作者试图梳理以往不同理论,并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作者提出了一个不同的农民的经济学概念,即农民是家庭意义的农业生产者,他们仅仅部分地融入到不完全或不完善的市场中。这个概念的三重着重点是家庭、部分参与市场和市场的不完善。该书以农户为分析单位,重点考察了五种不同的农户微观经济学理论,即利润最大化或效率型农民理论、风险规避型农民理论、以可变投入和产出市场为基础的家庭农业理论、分成制理论。同时,该书还努力将女性更充分地结合到农民经济分析内,在适当场合强调了家庭理论在女性问题上的缺陷。由于使用马克思理论观点的社会科学家重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对农户生产施加着影响的巨大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力量,因此,该书还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农民研究的主题和观点,以便对农民生产的经济学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作出解释。

三、论著内容

1.研究背景

该篇重点阐述三大内容:一是什么是农民,二是农业生产的新古典理论,三是农民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在第一章中,作者认为,农民应该定义为“主要从农业中获得生活资料、在农业生产中主要利用家庭劳动者的农户。农民部分地参与常常是不完全或不全面的投入和产出品市场”。其中内含了两个侧面:第一,农民部分地参与市场;第二,农民参与的市场是不完善的。从这一定义出发,可以覆盖前人所描述的农民的种种特征,如过渡性、依附性、内部差异性、农业生产、家庭劳动等。为了奠定全文的分析工具,作者在第二章中详细阐述了农业生产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重点强调了农业生产模型中的三个经济效率条件,指出在农业生产中,花费在资源上的每一单位成本产出的边际价值产品对各个企业及各种资源都是相等的。在相关经济学原理方面,重点阐述了七个主要原理,即可变与固定投入原理、边际收益递减原理、替代原理、产出选择原理、有限资源原理、机会成本原理和比较优势原理。此外,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和概念在农民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作者在第三章中对比了新古典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的两种研究方法。新古典经济学家从个体经济单位出发,强调个体选择的自由与社会的和谐。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从作为整体的社会出发,强调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社会阶级的对抗关系。在介绍社会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和剩余价值等概念的基础上,考虑了上述概念在小农经济中的应用。

2.最优化农民理论

第二篇包括五个关于农民经济行为的不同理论。由于每个理论都假设农民追求一个或多个家庭目标的最大化,所以将之称为“最优化农民理论”。在第四章至第八章,该书对这五种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第一种理论:利润最大化农民理论。该理论认为农民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作者重点考察了这一假说,即农民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是新古典意义上的有效率生产者。在介绍了新古典经济学中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两个概念后,作者重点考察了配置效率的应用,并从马克思主义农民分析角度评价了该理论,以及它在农民家庭内部关系研究上的缺陷。

第二种理论:风险规避农民理论。风险规避农民理论也是假定农民家庭是一个追求经济最优化的个体单位,其和利润最大化农民理论的差别在于,将不确定性纳入到农民决策中,考虑农民在风险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作者考察了不确定性对农户经济决策的影响,在介绍农民面对的主要不确定性类型的基础上,区分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并定义了风险规避、风险中性和风险爱好,进而解释了风险规避如何导致不同于利润最大化的农民决策。

第三种理论:劳苦规避农民理论。作者考察了俄国农业经济学家查雅诺夫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经济理论,将之概括为“劳苦规避型农民理论”。该理论将农业劳动视为辛苦且令人厌恶的经济活动,并且把自己的中心问题定位成农民在农业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在其理论中,农民是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体,其目标是考虑到劳动与闲暇之后的效用最大化。作者特别关注了消费决策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家庭的生产行为。

第四种理论:部分参与市场农民理论。作者在查亚诺夫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劳动力市场,农户需要参照劳动投入做出最优的消费决策。首先介绍了新家庭经济学,在这一理论中,家庭被看作一个生产单位,它追求的是总体效用最大化,家庭成员的所有时间都可以用市场工资作为自己的机会成本。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巴鲁姆—斯奎尔农户模型和罗的模型,指出劳动市场的存在不但改变了家庭模型的内在逻辑,而且改变了家庭与大经济体系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第五种理论:分成租佃农民理论。分成租佃制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市场下的农业契约,根据这个制度,佃农使用土地需要向地主缴纳地租,其形式是土地产量的百分比份额。关于分成制的作用有两种的观点,一种认为它可以带来更高的效率(从地主角度),另一种认为它是一种剥削形式(从佃农角度)。作者分别从佃农和地主决策的角度,阐述了分成租佃制的微观经济学分析。从佃农的角度看,如果其他市场运转正常,分成制比起现金租佃制来说,农业投入和产出都更低。从地主的角度看,竞争模型不能解释分成制;为了解释土地租佃的分成制形式,必须求助于各种市场失灵现象。在第二篇结尾,作者对这五种最优化农民理论进行了比较和总结,概括了五种不同理论的主要特点,比较了理论的目标、市场假设、理论预言、实践效果和政策结论。

3.农民家庭内部关系分析

作者探讨了把女性问题引入农民家庭经济分析的各种方式,主要侧重于分析农家妇女的作用,并试图识别出分析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经济学所具有的机会与局限性。首先对有关女性的概念做了定义,包括劳动的性别分工,生产与再生产,不计酬劳动,女性附属地位和夫权制等。这些概念强调农民家庭内男性与女性在劳动分工和资源分配方面的不平等。作者认为,女性劳动时间通常比男性长得多,男性很少从事家务,女性的大田劳作随社会不同而差异很大,两性之间在户内、户外的许多劳动上的替代性不充分,男性在获取现金收入的工作中占支配地位。作者考察了新家庭经济学在劳动性别分工问题上的解释能力,指出由于家庭内部的人际关系具有非市场的特征,所以用以分析家庭内部的经济模型作用有限。对研究家庭内部决策的较新理论框架如交易成本理论、谈判理论和协作型对立理论也加以介绍。

4.农民经济学的专题和总结

在这一篇里,作者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耕地面积与要素生产率、技术变化、环境,展望农民经济学的未来。在第十章,作者阐述了耕地面积与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该章所讨论的命题是农业资源利用的生产率和农户耕地面积成反向关系。这个命题的基础,部分是不同面积农户的物质生产率有别的事实,部分是要素价格对资源的社会机会成本的偏离。其物质生产率部分,主要指的是随着耕地面积的扩大,单位面积产量在下降;其要素价格部分,用大、小农户面对的不同要素价格,解释了土地利用强度下降的现象。两类农户之所以有别,是因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性。这些不完全性造成了价格对社会效率价值的偏离。由此可以引出一系列经济学理由来促进劳动充裕农业中的小规模家庭农业。第十一章的主题是技术变化及其对农民家庭经济的影响。该章强调要素替代和技术变化的区别,并将上述概念应用到农业机械技术上。作者指出,无论是机器还是现代良种为代表的技术变化,都将农民日益密切地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快了小农经济的消亡。一些国家中新技术与人口增长、土地稀缺一起,加快了农业社会分裂为无地农村劳动力和家庭农场或资本主义农民的两极分化过程。第十二章则重点从环境角度研究农民经济学,讨论的重点是农民家计和环境资源的相互作用的经济学原理。作者指出,农民保护自然环境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成本和收益的内在比较。农民是不断变化着的社会内的理性决策者。同时人口增长并不必然导致环境退化,如果碰到有利的条件,人口增长反而会促进环境保护。作者介绍了可持续性、外部性、公共物品、产权等概念,并做出相应的分析。在政策方面,作者指出,影响自然资源保护的关键性因素是地方层次上的管理和参与。国家层次上的政策有可能促进也有可能阻碍环境保护,但最终决策是在村庄做出的。

最后,作者详细回顾了本书的六大主要内容:农民的定义,家庭农业的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农民家庭内关系,社会和经济变革,环境保护。作者还指出,农业政策如果不考虑社会关系在各地表现的多样性,就会经常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希望见到的副作用。在各个社会里,小农经济向充分发展的市场关系的过渡是不均衡的,因而,不应当从表象上把农民经济决策一般化,把农民在其中做出决策的社会环境一般化。

四、简要评述

弗兰克·艾利思的《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一书,叙述简明、清晰,便于阅读,作者不仅利用新古典价值观念和理论工具建立各种农民模型,而且大量介绍了从马克思的价值观念与理论工具出发的农民研究,并以更加广阔的眼界,对这两大理论加以比较和评价,从而向读者提供了观察农民生活、生产、对外界的态度、对自身未来的预期等问题的经济学理论工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扩展性阅读文献

[1]胡景北.译者后记/ /载于弗兰克·艾利思.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邵燕.农民经济学——农民家庭农业和农业发展[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4).

[3]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1).

[4]秦晖.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1).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毛颖)

同类推荐
  •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谷歌不听话:互联网背后的大国角力

    本书以谷歌退出中国风波为切入点,描述并分析谷歌的全球战略以及它与美国政府、股东、用户之间的微妙关系。谷歌的特殊性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和美国其它大企业一样,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与美国政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国际市场上又往往能够代表美国,推广美国的思维和文化。另一方面是互联网行业的特殊性,谷歌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舆论力量、政治格局甚至国际关系。这就让谷歌和政府之间有了一种既合作又矛盾的复杂关系。本书试图揭开这些微妙的关系,让读者看到谷歌一些“不听话”举动背后的真正原因。
  • 蓝色构想

    蓝色构想

    海洋是全球生命支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中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本书以“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生态、海洋社会”四个专题来研究我国海洋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问题。
  •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三都澳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北翼,是我国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长期以来,如何开发三都澳、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不少学者都做了专题研究,但尚未对三都澳海岸带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书对三都澳海岸带建设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措施,可为有关学者和政府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 市场预测与决策

    市场预测与决策

    本书由两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市场预测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主要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市场研究的意识、市场预测技能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市场决策的基本理论与主要的决策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市场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进行市场决策的技能。
  •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跨国公司行为的政治经济分析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和国际关系的独特视角,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指出跨国公司是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交融的企业组织,在其直接投资中交织着政治行为,全面分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化弊为利的对策和建议。
热门推荐
  • 爱情马拉松:恶魔变!变!变!

    爱情马拉松:恶魔变!变!变!

    天才与傻瓜相交的那一天。命中注定,当迷糊的她遇上孤僻的他,犹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空前绝后的爱情攻势瞬间打乱了他原本平静的生活节奏。面对尹紫菱的追求,被无数女生追捧的天才高中生于明浠却始终没有表露自己的情感。爱情路上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杀出个“程咬金”——痴心一片的申青瓦、青梅竹马的夜银皓、白痴交换生金佑一……到底谁才是尹紫菱的宿命lover;身份不明的凌古卿、小小牛皮糖金朴芝,到底谁才能打动“冰山”?到底于明浠和尹紫菱是否能“修成正果”?尽请期待《恶魔变!变!变!①②》。
  • 《红颜乱世乱天下》

    《红颜乱世乱天下》

    妖又如何,废物又如何,看她如何笑傲天下。
  • 平津四少之芙蓉花开

    平津四少之芙蓉花开

    眼睛是心灵的一扇窗,可命运却只留下了一扇门。孤寂是双重禁锢的枷锁,真爱是开启这把枷锁的万能钥匙,既然接受并不全是智慧者的选择,那么放下亦不曾是无知者的无奈。心中期盼的美景,不过是:江隐七色桥,碧水映芙蓉
  • 海忆

    海忆

    五年前,他们的相遇注定是一场错误吗?就像流星雨划过天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注定是一场错误,那什么才是终结处?五年的等待,换来的是什么?是一场美丽而短暂的错误吗?来到他的那个城市准备寻找他,他却……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妄想者世界

    妄想者世界

    我原以为我是个精神分裂者,天天妄想。我不知道我所预知的未来,被预知着。
  • 炽焰妖君

    炽焰妖君

    我若成魔,世间无佛。我若成妖,那便屠杀众神,毁了这天地!做唯一的生灵。我叫秦域——这是我的故事。
  • 再次站在这棵树下

    再次站在这棵树下

    在一所大学校园里,下起了大雨,校草救了校花,而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就在一棵樱花树下,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在这棵树下发生的。
  • 缘深缘浅,情痴情淡

    缘深缘浅,情痴情淡

    向来情深,奈何缘浅。其实我们都没错,只是没有在正确的时间遇上最好的人。到最后才发现,其实我们都错了……
  • 一女当道:万夫莫冲

    一女当道:万夫莫冲

    当一个绝色大美女穿越到一个婴儿身上,会发生什么?两者有没有排斥?NO!丝毫没有。大美女穿越前是个孤儿,性情冷酷。到了异世,有了亲情,爱情。性格变得活泼起来。但是,女主还是很强大,元素全丰收!(简介无能,亲们凑合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