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700000028

第28章 杂述 (7)

一、早晚佛灯

夫灯者所以继明于昼夜,而并明于日月者也。故日能明于昼,而不能照重阴之下,月能明于夜,而不能照殿屋之中。所以继日月之不照者,非灯乎?故谓之曰日月灯明佛,盖以佛譬日月灯,称佛之如灯如日月也。日月有所不照,唯灯继之,然后无所不照,非谓日月可无而灯独不可无也。今事佛者相沿而不知其义,以为常明灯者,但是灯光,而不复论有日月,乃昼夜然灯不息,则日月俱废矣。非但月为无用之光,而日亦为无益之明矣。故今只令然灯于夜,昼则不敢然,以佛常如日也。只令然灯于晦,望之前后十余夜即不敢然,以佛之常如月也。唯邻晦朔前后半余月,然灯彻旦,以佛之常如灯也。则允矣,足称日月灯明佛矣。

一、早晚钟鼓

夫山中之钟鼓,即军中之号令,天中之雷霆也。电雷一奋,则百谷草木皆甲坼,号令一宣,则百万齐声,山川震沸。山中钟鼓,亦犹是也。未鸣之前,寂寥无声,万虑俱息,一鸣则蝶梦还周,耳目焕然,改观易听矣。纵有杂念,一击遂忘,纵有愁思,一捶便废,纵有狂志悦色,一闻音声,皆不知何处去矣。不但尔山寺僧众然也,远者近者孰不闻之。闻则自然悲仰,亦且回心易向,知身世之无几,悟劳攘之无由矣。然则山中钟鼓所系匪鲜浅也,可听小沙弥辈任意乱敲乎?轻重疾余,自有尺度。轻则令人喜,重能令人惧,疾能令人趋,徐能令人息,直与军中号令、天中雷霆等耳,可轻乎哉?虽曰远近之所望而敬者,僧之律行,然声音之道原与心通,未有平素律行僧宝而钟鼓之音不清越而和平也。既以律行起人畏敬于先,又听钟鼓和鸣于清晨良宵之下。时时闻此,则时时熏心,朝朝暮暮闻此,则朝朝暮暮感悦。故有不待入门礼佛见僧,而潜修顿改者,此钟鼓之音为之也,所系诚非细也。不然,我之撞钟击鼓,如同儿戏,彼反怒其惊我眠而聒我耳,反令其生噪心矣。

一、早晚守塔

封塔后即祀木主,以百日为度。早晚俱烧香,唯中午供饭一盏,清茶一瓯,豆豉少许,上悬琉璃。我平生不爱人哭哀哀,不爱人闭眼愁眉,作妇人女子贱态。丈夫汉喜则清风朗月,跳跃歌舞,怒则迅雷呼风,鼓浪崩沙,如三军万马,声沸数里,安得有此俗气,况出家人哉!且人生以在世为客,以死为归。归家则喜而相庆,亦自谓得所而自庆也,又况至七八十而后归,其为庆幸,益以无涯,若复有伤感者,是不欲我得所也,岂出家人之所宜乎?古有死而念佛相送,即今人出郭作歌送客之礼,生死一例。苟送客而哀兴,岂不重难为客邪?客既不乐,主人亦何好也?是以再四叮咛,非怕汝等哭也,恐伤我归客之心也。唯当思我所嗜者。我爱书,四时祭祀,必陈我所亲校正批点与纂集抄录之书,于供卓之右,而置常穿衣裳于供卓之左。早陈设,至晚便收。每年共十三次祭祀。虽名为祭祀,亦只是一饭一茶一少许豆豉耳。但我爱香,须烧好香,我爱钱,须烧好纸钱。我爱书,须牢收我书,一卷莫轻借人,时时搬出日头晒晒,干便收讫。虽庄纯甫近来以教子故,亦肯看书,要书,但决不可与之。且彼亦不知我死,纵或于别处闻知我死而来,亦不可与以我书。

李四官若来,叫他勿假哭作好看。汝等亦决不可遣人报我死,我死不在今日也。自我遣家眷回乡,独自在此落发为僧时,即是死人了也,已欲他辈皆以死人待我了也。是以我至今再不曾遣一力到家者,以谓已死无所用顾家也。故我尝自谓我能为忠臣者,以此能忘家忘身之念卜之也,非欺诞说大话也。不然,晋江虽远,不过三千余里,遣一僧持一金即到矣,予岂惜此小费哉!不过以死自待,又欲他辈以死待我,则彼此两无牵挂:出家者安意出家,在家者安意做人家。免道途之劳费,省江湖之风波,不徒可以成就彼,是亦彼之所以成就我也。何也?彼劳苦则我心亦自愁苦,彼惊惧则我心亦自疑惧,彼不得安意做人家,我亦必以为使彼不得做人家者我陷之也。是以不愿遣人往问之。其不肯遣人往问之者,正以绝之而使之不来也。庄纯甫不晓我意,犹以世俗情礼待我,今已到此三次矣。其家既穷,来时必假借路费,借倩家人。

非四十余日不得到此,非一月日不好遽回,又非四五十日未易抵家。审如此,则我只宜在家出家矣,何必如此以害庄纯甫乎?故每每到此,则我不乐甚也,亦以使之不敢复来故也。既不肯使之来此,又岂肯遣人往彼乎?一向既不肯遣人往彼,今日又岂可遣人往彼报死乎?何者?总之,我死不在今日也。我死既不在今日,何谓封塔而乃以死待我也?则汝等之当如平日又可知也。待我如平日,事我如生前,言语不苟,行事不苟,比旧更加谨慎,使人人咸曰,龙湖僧之守禁戒也如此,龙湖僧之不谬为卓吾侍者也又如此,其为喜悦我也甚矣,又何必以不复见我为苦而生悲怆也?我之形虽不可复见,而我心则开卷即在矣。读其书,见其人,精神且千万倍,若彼形骸外矣,又何如我书乎?况读其豫约,守其戒禁,则卓吾老子终日对面,十目视之无有如其显,十手指之无有如其亲者,又何必悲恋此一具瘦骨柴头,以为能不忘老子也邪?勉之,戒之。

我初至麻城,曾承庵创买县城下今添盖楼屋所谓维摩庵者,皆是周友山物,予已别有《维摩庵创建始末》一书寄北京与周友山矣。中间开载布施事颇详悉,其未悉者又开具缘簿中,先寄周友山于川中。二项兼查,则维摩庵布施功德主,亦昭昭可案覆而审,不得没其实也。《创建始末》尚有两册,一册留龙湖上院为照,一册以待笃实僧能坚守楼屋静室者,然后当友山面前给与之。世间风俗日以偷薄,不守本分,虽百姓亦难,何况出家之者。谨守清规,莫乱收徒众以为能。纵不能学我一分半分,亦当学我一厘两厘,何苦劳劳碌碌,日夜不止也。在家之人,尚为有妻儿亲眷等,衣食人情,逼迫无措,我出家人,一身亦不曾出一丁银米之差,若不知休,非但人祸,天必刑之,难逃免也。周友山既舍此庵,不是小事。此庵见交银七十二两与曾、刘二家矣,可轻视之欤!

夫友山之所以敬我者,以我稍成一个人也。我之所以不回家,不他往者,以友山之知我也。我自幼寡交,少知游。稍长,从薄宦于外,虽时时有敬我者,然亦皮肤粗浅视我耳。深知我者,无如周友山。故我不还家,不复别往寻朋友也,想行遍天下,亦只如此已矣。且友山非但知我,亦甚重我。夫士为知己死,何也?知己之难遇也。今士子得一科第,便以所取座主为亲爷娘,终身不能忘,提学官取之为案首,即以提学官为恩师,事之如事父兄:以其知己也。以文相知,犹然如此,况心相知哉。故天下未有人而不喜人知己者,则我之不归家又可知矣。今世不察,既以不归家病我,家中乡里之人,又以不归家为我病。我心中只好自问自答,曰:“尔若知我,取我为案首,我自归矣,何必苦劝我归也。”然友山实是我师,匪但知我已也。彼其退藏之密,实老子之后一人,我自望之若?,尤不欲归也。尔等谨守我塔,长守清规,友山在世,定必护尔,尔等保无恐也。

刘近城是信爱我者,与杨凤里实等。梅澹然是出世丈夫,虽是女身,然男子未易及之。今既学道,有端的知见,我无忧矣。虽不曾拜我为师,彼知我不肯为人师也,然已时时遣人走三十里问法,予虽欲不答,得乎?彼以师礼默默事我,我纵不受半个徒弟于世间,亦难以不答其请。故凡答彼请教之书,彼以师称我,我亦以澹然师答其称,终不欲犯此不为人师之戒也。呜呼,不相见而相师,不独师而彼此皆以师称,亦异矣。

于澹然称师者,澹然已落发为佛子也。于众位称菩萨者,众位皆在家,故称菩萨也,然亦真正是菩萨。家殷而门户重,即亲戚往来常礼,亦自无闲旷之期,安得时时聚首共谈此事乎?不聚而谈,则退而看经教,时时问话,皆有的据,此岂可以好名称之?夫即使好名而后为,已是天下奇男子所希有之事,况实在为生死起念,早晚唯向佛门中勤渠拜请者乎?敬之,敬之。亦以众菩萨女身也,又是有亲戚爱妒不等,生出闲言长语,不可耳闻也,犹然不一理会,只知埋头学佛道,作出世人,况尔等出家儿,并无一事,安可不究心,安可不念佛邪?

我有西方诀,最说得亲切,念佛求生西方者,须知此趣向,则有端的志气矣。不然,虽曰修西方,亦是一句见成语耳。故念佛者定须看通了西方诀,方为真修西方之人。夫念佛者,欲见西方弥陀佛也。见阿弥陀佛了,即是生西方了,无别有西方可生也。见性者,见自性阿弥陀佛也。见自性阿弥陀佛了,即是成佛了,亦无别有佛可成也。故修西方者,总为欲见佛耳,虽只得面见彼佛阿弥陀,然既常在佛之旁,又岂有不得见自己佛之理邪?时时目击,时时耳闻,时时心领而意会。无杂学,无杂事,一日听之,百日亦听之,一劫伴之,百万劫亦与之伴。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第六卷)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丰富,逻辑缜密严谨。全书分为十三篇,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享有“兵学圣典”的美誉。本书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

    《劫中得书记》乃郑振铎先生在抗战烽火劫难中搜求古书之记录,其间种种为之欢喜为之愁之行状,为灾难中的祖国保存文化薪火之情思,无不怦然动人。这是一幅真正的爱书人的绝美的自画像。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武噬巅峰

    武噬巅峰

    一个平凡的少年,被一个突然出现在胸口的纹身,带上了修炼的征程......神秘的图腾,苏醒的神兽,洪荒的遗迹,是否能让他披荆斩棘,杀出成神之路?仙道的纷争、妖魔的阻挠、无尽的挑战,又是否能阻止他问鼎至尊的脚步?武炼、通神、天道、天尊......这是强者之路,这是王者征途。为你讲述一段酣畅淋漓的神话,一段热血疯狂的传说。玄奥的武功、绚丽的法术,神、仙、龙、佛、魔、鬼、妖、兽,尽收眼底,精彩纷呈......
  • 超修仙文明

    超修仙文明

    一次太古神劫后,修真世界进入末法时代,世间妖魔鬼怪肆虐横行,原本统御四方的人族成为食物链末端。经过十万年的休养生息,修真纪元翻开崭新一页,进入2.0时代:可幻化虚拟世界的太虚异境,林立的学校替代了修真门派,炼器技术突飞猛进,整个修真世界向现代都市化方向变形……经历两次穿越的资深穿越者时青羽压力山大,作为太古神劫的始作俑者,盖世妖神的他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他要在人间开始艰苦卓绝的修炼生涯。“你们说的青羽妖神,我很清楚呀,他哪里会是毁灭世界的反派boss,他分明就是一个有爱心,有礼貌,有素质的三有青年啊。”时青羽振振有词,毫不脸红的解释。这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感觉就是爽!
  • 大厨修仙

    大厨修仙

    米其林三星大厨穿越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修炼者修炼到辟谷以后就不需要再进食不再贪口舌之欲,且看主角如何改变异世饮食。
  • 都市小废材

    都市小废材

    王小宇是个怕麻烦的人,所以他的立志要做个废材。。。。。。不想做天才,做个废材还那么不容易吗?可是世界上的事是没那有简单的,墨菲定律说的,再说废到没朋友也不好吧!
  • 十皇

    十皇

    张笑林,一个平凡普通的少年,却诸雄争霸的时代里,跌逢奇变,走出了一条风云变幻的传奇之路……
  • 鸿蒙战争令

    鸿蒙战争令

    武当在流血!人族在死亡!!鸿蒙在崩溃!!!“神要是公然去跟人作对,那是任何人都难以对付的”智慧尊者“可,我没得选择”封火朱雀顾希夷,执刀弑神
  • 箭神之王

    箭神之王

    百步穿杨,一箭双雕,那是作为帝国弓箭手的入门功课。想成为真正的箭神,一箭弑神,需要的太多。不同于一般的玄幻,攻击,防御,伤害,一切都以准确的数据来计算。神是什么?徐晨的回答是不知道,因为他的箭下刚刚倒下了一个自称为神的人。
  • 重生之嫡女凤仪

    重生之嫡女凤仪

    【文未完,勿点勿收!】她吞金自杀,只因这一世过得太坎坷波折,连最后的希望也没了。谁知竟能重生,还重生在最想守护的人身体里面,这一世,且看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鬟怎么玩转世界!姨娘、庶姐、皇妃又如何!【会更新,看心情,不留遗憾而已】
  • 太上混元真录

    太上混元真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