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6100000097

第97章 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俄罗斯民族饮料伏特加酒

在俄罗斯有人说,如果市场上食品供应短缺,居民还可以忍受,而如果伏特加酒脱销断档,就难免发生骚乱。可见,酒在俄罗斯人生活中的地位确实相当重要。由于气候寒冷,尤其是冬季,俄罗斯人喜欢聚到一起喝酒、跳舞,喜怒哀乐从不压在心底。俄罗斯的成年男子不善饮者极少,女性中海量豪饮者也屡见不鲜。俄罗斯人最初饮酒是为了御寒,喝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热量,活跃气氛等。久而久之,饮酒变成了一种习惯。他们发现,喝酒之后可以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可以尽情发泄心中的喜怒哀乐。俄罗斯人还喜欢干喝酒,不佐食物,而且习惯自酌独饮,一醉方休。喝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唱歌,一般唱的都是自己以前的伤心事,甚至会声泪俱下。

莫斯科市中心的克里姆林宫外排起了一支几千人的长队。他们是为观看伏特加酒500年的历史展而来,顺便也享受一下免费品尝。

自从伏特加“正式诞生”后,为国家的税收作出了很大贡献。刚开始时它叫“第21号餐桌酒”。在俄罗斯,现在每人每年平均要喝67瓶伏特加。

关于伏特加500多年的历史,有无数不同的说法和传说。普遍被接受的说法是,伏特加的“正式出现”是伊凡三世在1478年确定了俄罗斯人爱喝的这种白酒的国家垄断权。1533年,伊凡雷帝在莫斯科开了第一家“卡巴克”酒馆,获得高额利润。光顾这家酒馆的人总是空着肚子喝伏特加而不吃任何食物,很快他们就喝得酩酊大醉。

19世纪可视为伏特加占领国际市场的一个“巩固”的世纪,尤其是在俄罗斯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确定了精确的化学公式后。据门捷列夫说,酒的“完美”配方应该是水和百分之四十的小麦蒸馏出来的纯酒精的混合物。这一发现现在被全世界用来确定饮料中的酒精度数。

由于该烈性酒中水比酒多,因此取俄语“水”的发音谐音定名为伏特加。伏特加酒曾有过不止一种名字,如“面包酒”、“烧酒”、“第21号餐桌酒”等,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定名为“伏特加”。

展出的各色各样玻璃瓶和瓷瓶显示了俄罗斯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和爱好,瓶盖和瓶塞也是精美的制品,其中不乏真正的艺术品。在这次展览中,人们看到了伏特加500多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人们也注意到,在伏特加酒上一年为俄罗斯带来4.7亿美元收入的同时,有2.8万人因为酒精中毒而死亡。

苏德战争以来,俄罗斯建了不少纪念碑,有Т—34坦克纪念碑、米格—3歼击机或БМ—13齐射系统纪念碑和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纪念碑。看来,现在还应加上俄罗斯伏特加纪念碑。

一位名叫恩斯特的人想在乌格利奇市建一个俄罗斯伏特加纪念碑,因为那里有一所伏特加博物馆,它的正式名称是“伏特加图书馆”。

乌格利奇市原是伏尔加河畔的一个古镇,位于莫斯科以北200英里处。“伏特加图书馆”里的“书”是成千上万瓶闪闪发光的伏特加酒,它们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分别代表着这种酒的许多重要时期和种类,像稀有的工艺品一样被摆放在玻璃展示柜里。这个展品传递着双重信息:伏特加酒不仅应当予以赞美,还使人们畏惧。“伏特加图书馆”的馆长是弗拉基米尔·沙巴林。他带着俄罗斯人对他们的民族饮料既敬且畏的特殊表情,举起斟满伏特加酒的古色古香的水晶小杯,然后没有喝就放下了。沙巴林说:“伏特加从来没起过好作用,但若没有它,俄罗斯可能也不会存在。”他十分清楚,伏特加酒不仅是给俄罗斯带来骄傲和欢乐的酒,也是最可怕的杀手之一。俄罗斯主管健康和警务的官员们估计,2000年一年俄国因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35万人中有一半都是酗酒造成的。一项研究表明,每三个俄国男子中就有两人在死亡时处于醉酒状态。

来参观“伏特加图书馆”的人们可以要求品尝各种牌子的酒。但随后沙巴林会严肃告诫:负责任地饮酒是美德,而屈服于“绿蛇”(俄罗斯人对酗酒的委婉说法),则万分危险。

恩斯特没有透露他的具体设想,但纪念碑肯定将用青铜浇铸。名为“人民委员”的100克装伏特加酒可能成为纪念碑的主体。档案材料告诉人们,伏特加酒曾是抗击德寇的战争中的“秘密武器”,与坦克、飞机或者“喀秋莎”起过同样重要的作用。

为部队提供热身的伏特加酒,最早是在1941年7月部队退到莫斯科和伏尔加河时提出的。苏联国防委员会发了有关伏特加的多项决定。7月20日负责物资供应的米高扬给斯大林发了一封信。他以军队食品物资供应委员会主席的身份报告,已经开始向部队发放伏特加酒。其次,他提出了国防委员会的解决方案:“从1941年9月1日起为红军和野战部队的首长发放;烈度为40度的伏特加,每人每天100克。”斯大林看了后,大笔一挥,把“首长”一词改为“一线部队”。他决定不给后勤人员发酒。1941年8月22日起执行的正是经斯大林修改后的方案。其实,米高扬已经决定从7月25日起就为部队供应伏特加。他主管的食品工业人民委员部接到指令,必须酿制一定数量的伏特加。根据米高扬的指令,伏特加酒厂必须靠近部队驻防地。用什么办法把伏特加运到前线呢?有3种办法。容量达250至400升的橡木桶、装牛奶的铁皮桶或者玻璃瓶,其中最方便的是橡木桶。伏特加包装材料的生产另有文件规定。为此拨出150吨铁钉、80吨铁丝、25吨铆钉和600吨制箍用铁。方面军司令员主管伏特加酒的分装。命令要求“严格遵守伏特加的发放规定,只能发给野战部队,而且要严格定量,不得滥用职权”。斯大林对数量作出严格规定是有道理的。

1942年5月11日,最高统帅决定按国防委员会第1889号决定整顿部队发放伏特加的秩序:(一)从1942年5月15日起停止每天向野战部队全体官兵发放伏特加。(二)伏特加只发给打胜仗的前沿部队军人,每天定量增加为200克。(三)负责进攻的前沿部队军人每天依然按每人100克的量供应伏特加。斯大林对伏特加问题十分关注,在审批有关决定时都用红笔作出记号。这项决定生效后,凡是仗打得不够好的军人,只有节假日才有酒喝。这样的日子是:十月革命节(11月7日和8日)、宪法节(12月5日)、新年(1月1日)、红军节(2月23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和2日)。另外还加上全苏体育节(7月19日)和全苏航空节(8月16日)以及所在部队的组建日。米高扬本来建议再加上国际少年节(9月6日),斯大林认为不合适,没有同意。

有关发放伏特加的这项命令按上面的规定一直执行到1942年11月25日。后来又几经修改。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因为大家都想喝。国防委员会于11月12日通过了一个发放这种“秘密武器”的更为民主的方案。此后,不只进攻部队有伏特加喝,参与战斗或位于前沿阵地的部队都有酒喝。24日后,连侦察兵、用炮火掩护步兵的炮兵也分到了100克的伏特加定量。至于飞行员只有在执行任务完毕返回地面后才能得到100克伏特加的奖赏,上天前是绝对不能喝酒的。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是后勤部队也能分到酒喝。凡是在敌人炮火下完成抢修任务的部队或者伤员(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按每人每天50克的量发给伏特加。1943年10月23日,斯大林批准了早先通过的为部队发放伏特加的标准,这一次又把内务人民委员部和铁道兵扩大了进去。

从国防委员会决定的秘密附件得知,战争的各个时期,红军中都供应过伏特加。仅1942年12月一个月就喝光了569.1万升伏特加,1943年12月消耗了566.5万升。

同类推荐
  • 我不是天后

    我不是天后

    本书是潘晓婷的第一本自传,文中展示了她从一个普通少女到世界冠军的成长历程,同时,还记录了她作为一个美女的时尚感悟。书中从她天赋初显露、成为美院落榜生,曾被认为“不良少女”等多个侧面展示了她多彩的少年时代。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哥伦布的故事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4次率队西航,成功地横渡了大西洋,开辟了由欧洲通往美洲的航路。由此,他也成为欧洲人经海路到达西半球的第一人。在西印度群岛上,他建立了殖民地,发现了金矿,并掳掠了印第安人。他的4次西航也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欧洲大陆与美洲新大陆的联系,并为欧洲人大规模占领和开发西半球打下了基础。
  • 朱棣最有谋

    朱棣最有谋

    本书带领读者从永乐皇帝朱棣跌宕起伏的一生中,领略他齐集一身的王霸之学、权谋之变,获得为人、处世、立功的经验与学问,练就自我保护、披荆斩棘的谋略和智慧。
  •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 巴顿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戴高乐巴顿》对戴高乐、巴顿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热门推荐
  • 末路求索

    末路求索

    他,一个农村少年。高考的意外失利,让他进入了一所二流大学。经历了父母的伤痛,他想试着挑起生活的重担。做民工、收破烂、倒古董,什么赚钱就干什么。而苦难似乎还没有结束,女友的离去,同学的误解。一切似乎是越挣扎越苦难,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自己的人生。他,名叫鲁力,他想跳出无形的漩涡,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靠知识、凭勤奋,相信终有一天会化蛹成蝶,飞向蓝天。
  • 古代爆笑亲情喜剧1、2:不良家族

    古代爆笑亲情喜剧1、2:不良家族

    14岁现代孤女,云遮雾缭的身世,六位亲爹,什么、什么,竟然是六位,并且,是古典美男;这、这、这,爆笑温情的亲情喜剧,温暖背后,何处是归宿……一部《寻亲之旅》已完结,二部《宝妹的乌龙喜事》正在连载;三部《六喜临门》敬请期待。
  • 神级体修

    神级体修

    陌生的修真大陆、诡异消失的道树、神秘的十八重楼、一个个令人喜怒哀乐的人、一件件他从未见过的事......秦生来到这个世界,由于身体问题无奈走体修一道,自此修真界为他敞开了一扇瑰丽的大门......慢慢的他发现,原来自己体内道树的消失是人为?自己的身世也很惊悚?杀仇人,解身世,我本无意惹尘埃,奈何风吹尘埃来......且看秦生如何谱写属于他自己的壮丽诗篇!掀起体修狂潮!
  • 邪恶总裁难伺候

    邪恶总裁难伺候

    踢坏了人家老二,莫晓竹摊上事了。被人追杀,她一不小心勾上了他,“先生,一晚多少钱?”他淡淡笑,眼眸中都是嘲讽,“女人,用过了才知道。”却不成想,一睡成瘾,再也没有了回头的路……
  • 宠女妖娆:总裁不约哦

    宠女妖娆:总裁不约哦

    她是漂亮温柔的女间谍,与弟弟被养父收养长大,被迫做着一些偷窃抢劫的勾当。为了奔向美好未来背叛养父与弟弟,却猛然发现被好友和男友NTR!男友坦言不会娶一个穷光蛋女友,要随新女友去美国开启新世界……伤心欲绝的她,从警察局逃出来后,从养父留下的老牌手机里接到了改变命运的短讯……以身犯险,刺探公司情报,她成为他的贴身助理!跻身光怪陆离的上流社会,令人惊艳的国际巨星,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青年才俊,德国留学归来的少年医生……“你竟然从来没有爱过我么?薇儿?”“爱是什么?”
  • 樱花开的时候是恋爱的季节

    樱花开的时候是恋爱的季节

    三年的分离,最后的相遇。再见到她的时候他会有什么反应?小剧场:曾经有人来采访过霖浩,问他当年后悔不。霖浩表示肠子都悔青了。
  • 爱丽丝学园之鸳紫守望

    爱丽丝学园之鸳紫守望

    “正田璎珞。。。”“幸村紫鸳。。。”我没有唯一的记忆,飘散的碎片只能慢慢浮现在前,我不知道我到底是什么人,我也不知道我的归途到底在何处,或许我是局外人,但是,我也想要守护唯一的一份温暖
  • 初二那点奇葩事儿

    初二那点奇葩事儿

    回忆那些在一起的时光友情的岁月是记忆里最美的画面如果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就可以留在时光的原地坐在一起一边听那些永不老去的故事一边慢慢皓首
  • 晓途

    晓途

    钱晓途是一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这是他从学生到参加工作的一系列生活状况。
  • 若爱已逝

    若爱已逝

    不曾想过,自己的人生会是如此的惊心动魄。茫茫人海中,能与他相识,相爱,是否注定了一生的不平凡?相濡以沫固然万般美好,可是相忘于江湖未尝不是一种失去后的归宿。她是一个安静中带着些许倔强的女孩,一生不追名逐利,却深深地爱上了他这个桀骜不驯,集名利于一身的男人。他当初只把她当作一道熟悉的影子。当知道曾经的最爱至始至终都在骗自己之后,他又会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她?若爱已经逝去,独留下躯体,他们的感情又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