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4900000006

第6章 20世纪初期的重庆文学(6)

20世纪初期的重庆儿童文学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儿童文学”概念并对该文学门类的创作加以倡导的,是周作人。继20世纪初人们对儿童教育的关注与倡导,周作人于1920年10月26日,在北京孔德学校作了题为“儿童的文学”的讲演。在这讲演中,论者高扬人道主义旗帜,激烈抨击封建主义虐杀儿童的罪恶,倡导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倡导对儿童的社会地位应予承认和提高。此一讲演于当年12月在北京《新青年》杂志第8卷第4号发表后,不但成为我国现代儿童文学舆论倡导的滥觞,而且极大鼓动了作家们的创作。

但是,作为远离京沪文化发达地区的四川重庆,在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时的近20年时间里,因盘根错节的封建教育顽固歧视儿童对精神食粮的需求,所以压根儿不可能大量产生文人创作的儿童文学。重庆虽无正式的作家创作儿童文学,但却有许多夹杂在民间文学之中的适合孩子们看的童话故事与童谣山歌流传。这些来自民间而又通过孩子口口相授、长期传承和保留在娃娃们心中的无韵与有韵的无名氏作品,便开了20世纪重庆儿童文学的先河。

这里特别值得强调的一点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抗战爆发的30余年间,重庆儿童文苑正处于文人创作势单力薄。民间无名氏创作占绝对优势的发展阶段。而民间的无名氏创作则包括无韵的传说故事与有韵的儿歌童谣。后者的读者对象为少年儿童,所以将其归为儿童文学范畴毫无争议。可前者并非专为儿童所写,它的读者对象或倾听者,既有成人也有年少一代,故将其归类于儿童文苑,则不尽科学。但这类作品由于语言通俗,篇幅简短,同时故事诙谐有趣,很适合儿童阅读与倾听,所以那时没有儿童文学作品阅读的年少一代,便自发地将这部分并非专为他们而写的民间无韵传说故事,当作自己的爱物对待。鉴于上述情况,我国学界和各地出版部门往往把这类本该属两栖类的文学作品,也归并于儿童文学读物之列。如此处置看似不甚科学,但因有利于儿童读物及其文学门类的发展,也就因约定俗成而被社会所认同了。

总之,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的重庆儿童文学,主要表现为民间口传儿童文学的盛行。其内容的民俗性和借助口头传承的非文字流传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和决定了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美学形态。文人创作虽然零星存在,但不成阵势,而文坛风貌,则大体显现于对民间流传的有韵与无韵作品的收集和整理。

第一节 无韵民间传说故事

就流传于重庆地区的无韵民间童话寓言与传说故事看,似可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分为下述几类。

一、神话传说

这是取材于初民对人类社会起源时代的种种幻想和荒诞理解而形成的故事。比如,《太阳妹妹》就是根据成语“后羿射日”故事加以发展演化而来的一个神话传说。它讲的是天上原本有10个太阳,它们给大地带来了严重的旱情。大力士后羿为了解救百姓,便用箭一口气射下9个。当他正想把最后一个太阳射下时,那最小的太阳妹妹早吓坏了,它赶忙求助于月亮哥哥。月亮便劝它今后应好好给黎民百姓输送温暖和光明,而不要再像她的哥哥那样逞凶肆虐给人类造成干旱。太阳妹妹答应改正任性的毛病,后羿便原谅了她的过错。可是,太阳妹妹很爱面子,她怕众人会嘲弄自己,月亮就给了她一包金针,并告诉她,谁再另眼瞧你,就拿针去刺他。这就是今天人们不敢睁眼盯看太阳光芒的原因。这神话传说不但褒奖英雄后羿高超的射技,礼赞他为民除害的精神,同时也肯定了太阳妹妹知错必改的坦诚。当然,该传说也对太阳光芒的特点和形成原因予以荒诞的解释,虽不科学,可神话欲求解释自然现象的探求精神却十分可贵。

重庆虽系山城,但境内因有长江、嘉陵江及其众多支流贯穿其间,因而古重庆以水而得名为巴。作为会意字的巴,就是水流曲折环绕的意思。既然重庆多江河港汊,所以其土地必因潮湿而宜于爬行动物蛇的栖息繁衍。重庆人形容生存于本土的蛇即巴蛇体躯庞大,说它张开巨口,足以吞食大象。于是,“巴蛇吞象”这个成语便反映了重庆先民善于幽默夸张和具有惊人想象的艺术才能。后来又由此成语演化出一个告诫人们切勿贪心的美丽神话故事。原来讲的是一个因向往升官发财而背叛友情的悲剧故事,后来又由于故事中的丞相之相与大象之象的谐音而造成误传,人们便将“巴蛇吞相”附会为“巴蛇吞象”了。该神话故事在情节营构上采用传统三段式写法,就像《三国演义》中的三气周瑜,《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和《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等情节一样,故事传说中的樵夫向巨蟒索讨灵药的情节也反复出现三次,如此令读者感到往复回旋,另有一番韵味,因而很受少儿读者欢迎。

二、人物传说

婴儿自离开母体呱呱坠地以来,与外界接触最多的自然是人。孩子在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对人的认识范围也一天天逐渐扩大。譬如他们由母亲和家人开始,便逐渐接触和认识了邻居、同学、老师以及社会上的其他各色人等。所以,关于人的传说故事,是涉世未深的孩子最感兴趣的一个文学门类。

儿童文苑中的人物传说虽系故事中的一个类别,但若细分起来,其具体内涵仍是包罗万象的。比如,智者与傻子的故事,巨人与侏儒的故事,神仙与凡人的故事,财主与长工的故事,灰姑娘与傻女婿的故事,其他还有人与蛇结亲的故事,家畜帮助主人由穷变富的故事,凡此种种都是为我国历代孩子所喜闻乐读的。可就20世纪初的重庆儿童文苑而言,最有影响和最为孩子们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以安世敏为主角的智者故事。

智者故事,原本是人类儿童文苑所渴求表现的一个世界性主题,比如流行于西亚、中亚和我国新疆一带的众多阿凡提故事,其主人公就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智者形象。而安世敏则是流传在重庆娃娃口中的阿凡提式的机智人物。根据无名氏作者的创造,安世敏不仅痛恨贪官污吏和一切为富不仁的财主,而且他还痛恨社会腐败行为,凡是遇到恃强凌弱和一切有违公理人伦的现象,他都要站出来声援正义,为弱者勇打抱不平。

通读安世敏故事,我们发现安世敏讥讽整治的对象有时就是他的亲友或老师。为什么他行事那么六亲不认呢,原来他性格刚烈,疾恶如仇,只要发现对方有违背道德规范而令他看不惯的地方,都会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惩治。此外,也有部分篇章表达他在待人接物上的幽默机趣。

比如有篇叫《两百钱买个嘴嘴》的故事,说某商人在出售一把青瓷小茶壶时,向顾客伸出两个指拇,意即要两吊的高价才能成交。安世敏为了还击他的贪婪,于是也伸出两个指拇!商人知道他还价两百便顺口顶了他一句:“两百钱买个茶壶嘴嘴!”商人语毕,安世敏立刻用烟杆狠狠敲下一截壶嘴。而后丢两百钱在柜台上,便头也不抬地跨出了店门。商人一醒悟过来就想找这奇怪的买主扯皮。看热闹的人才提醒他道:“你自己说的两百钱可以买个嘴嘴噻,现在找他有何用呢?再说,他就是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安世敏,你斗得过他吗?”商人只好自认倒霉。这个流传极广的笑话通过对主人公幽默机智言行的白描,把他对不法商家暴利行为的揭露过程,活灵活现地予以了展示。

三、物语童话

除了人,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这之中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孩子的眼耳口鼻等感官所能观察和感知的一切,都是可以写进童话故事中去的。描写和表达人类对上述一切客观事物的观察认知的童话,就统称为物语童话。物语童话表达了孩子对大自然和一切客观存在逐渐加深的认识,不仅以其人文内涵的深刻阐释,而且以其知识奥秘的有力揭示而深受小读者欢迎。

早在1933年,重庆《商务日报》所属“民俗周刊”的第19―20期版面上,发表了署名一了整理的民间物语童话二篇。其中题为《杜鹃》的那篇,虽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悲剧故事,但却以婉转的笔调,将杜鹃鸟的来历与其生态特征,予以了童话化的解说。总之,物语童话,一般讲的是根据自然界某一特定事物所衍生出的妙趣横生故事,由此发端,儿童文苑里也有从诸种同类事物的区别与联系中来讲述若干事物特点的。这类童话是单一物语童话的延伸和扩展,其故事情节与内涵更显丰富深邃。

重庆还普遍流行《黄桷树》的民间童话,把重庆城郊随处可见的三种木本植物――黄桷树与棕树、蜷子树的生态习性加以对比,并由此引申出一个颂扬友谊与诚信的深刻主题来。该故事说在很古很古的巴渝地面,住着三个结拜兄弟,后来遇到连年旱灾,三兄弟决计外出寻找新的落脚处。他们在一个山包上发誓,谁若找到理想的栖居之地,第二年今日就到这里来相会,然后再把另外两位兄弟接到自己住地去共同生活。老大向北走了一个多月,找到一片水草丰茂适于农耕的地方,他决定到会面那天把两个兄弟接来同住。可是他在那儿等了三天,却不见两个弟弟前来。为了不失信,他决定在山包上搭间茅屋,一边开荒种地,一边等兄弟前来相会。就这样,苦熬苦等的老大终于耐不住寂寞而衰老死去。后来这茅屋前竟奇迹般长出一棵根深叶茂的黄桷树。人们来到树下乘凉,连连称赞这树就是那忠于友情的老大变的。当老二、老三在他们的土地上死去后,老二的尸首变成一株矮小的棕树。为了惩罚他,人们每年都要从它身上剥下一层层皮来做棕绳。老三的尸骨则变成了蜷子树,人们每年都要用刀去砍下它那结蜷子的树丫。这篇物语童话透过三种树木的象征性描写,一面渗透出深刻的诚信主题,一面把被喻为重庆市树的黄桷树与另外两个物种的特性加以巧妙对比,其所显示的人文内涵与重庆地域特色都十分鲜明。

第二节 传统儿歌童谣

除了以无韵的现代口语记录各类传说故事之外,20世纪前30余年的重庆儿童文苑,还有以韵文形式作为载体的传统儿歌童谣。无韵与有韵的语言表达,历来是作为传统二分法文体分类的一个重要标志。

20世纪20至30年代,重庆民俗学家李文衡常在当时出版的《民俗》杂志上发表经他整理的传统重庆儿歌。其中有许多都是既具地域文化特色又具儿童游戏精神的。比如保姆在盆中替婴儿洗澡时,就唱“前拍拍,/后拍拍,/又不伤风又不咳。”此童谣叙写成人一边轻拍孩子的前胸后背,一边吟唱出对孩子的祝福,其所表达的爱心十分令人感动。又如,当幼儿躺在母亲臂弯里,母亲则以悠缓的语调轻唱“月亮光光,/装满竹筐,/抬进屋去,/全部漏光”时,孩子一面为竹筐漏掉月光的怪诞感到极大兴味,一面又在有节奏的舒缓语调里慢慢进入梦乡。短短四句歌词则如催眠曲一般让孩子从情绪的亢奋走向宁静,不说别的,单看对于孩提个性的养育,也有莫大的好处。以上短歌针对3―6岁孩提年龄与心理特点进行创作,与当今文人创作的摇篮曲在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上都颇为相似。

在李文衡搜集的重庆民间儿谣中,也有根据读者年龄的增长而注进更多社会内容的作品。如:

月亮走,

我也走,

我给月亮背笆篓。

一背背在后门口。

打开后门折杨柳,

杨柳树,

滴点油,

拿给姐姐去梳头。

大姐梳个盘龙髻,

二姐梳个凤点头,

只有三姐不会梳,

梳个鸡屎疙瘩挽绣球。

鸦雀窝,板板梭。

客来了,盖(音)到锅。

客走了,揭开锅。

亲家母吃得笑呵呵。

上述二首童谣都以景物描写起兴开始落笔,但前者却从夜晚的月色写到小主人公的“走”,再写到“背笆篓”、“折杨柳”,从而落脚于全诗叙写的主要事件:梳头。此童谣采用排比修辞,从大姐、二姐再写到三姐,句法整齐而错综求其变化。结尾诙谐机趣,以对梳妆拙劣者的讥笑来反衬手巧者的智慧。此童谣通过村姑的梳妆打扮倾诉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

而后者则以孩子熟悉的“鸦雀窝”起兴,继此之后又通过亲家母小气吝啬,舍不得将美味食品拿来待客的白描,表现了歌者诙谐泼辣的性格特征。此儿歌虽加进了巴渝方言“盖(音)”,同时用成人口吻进行叙写,但却由于表现了豪爽耿直的巴渝民风,加之机趣横生,所以仍令孩子感到兴味。

此二首童谣的特别可贵处,在于写得既美且俗,所以能在欢乐的情趣中传达出善意而犀利的讥刺,从而把巴渝民众豪爽大度乐观的性格沉潜于幼小者的心灵。巴渝特色儿谣之能代代传承至今,盖出于有李文衡这样的热心搜集整理者之故。因为他们的劳绩,让历代小读者对其父辈之幽默豪爽个性终于产生了接受和认可。

在李文衡搜集的重庆儿歌中,还有一首从孩提视角去观察描摹家庭喜庆气氛的童谣,也充满了儿童情趣。该儿歌说:

鸦雀叫得好,

爹爹进财宝。

妈妈生弟弟,

哥哥接嫂嫂。

好嫂嫂,

千万人儿赶不到。

诗歌不但简易通俗,琅琅上口,而且叙事写景均用白描。看似平淡无奇,但却能于三言两语的点染与勾勒之中,将孩提眼里的家庭喜庆事,加以惟妙惟肖的表现。

同类推荐
  • 情感本经

    情感本经

    《情经》是著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殷谦精心创作的情感美文集,它是《人经》三部曲的子集。这部文集并不单纯是一些情感故事,也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真正的情感究竟是什么?”在这样一个情感趋于冰结的时代,谈论真爱真情无疑是一件奢侈的事,而作者笔下的情感世界是如此纯真美丽。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万物戏说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纯粹倾听(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纯粹倾听(一生必读名家精品)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读书与成才

    读书与成才

    本书通俗讲述读书与成才的关系,读书的方法,并引证古今中外贤圣之士读书成才的事例,以及他们读书的方法等。
  • 随意的溪流

    随意的溪流

    如梭的岁月,在这口井的井口留下了深陷的痕迹。那木头上竟被井绳锯磨出一道道凹槽,仔细想一想,就感觉有些惊心动魄。你想啊,一方是柔软的绳子,一方是坚硬的木头,双方却在漫长的过程中互为对手。坚硬的木头磨损了柔软的绳子,而柔软的绳子通样也磨损了坚硬的木头。那么,究竟是谁厉害呢,说来说去建是时间这个东西厉害。
热门推荐
  • 帝都本为郡

    帝都本为郡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延年陪汉武帝起舞,唱道:"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回首再望能倾覆国家,岂不知倾城倾国的祸患,只因为佳人难再得
  • 流氓道尊

    流氓道尊

    文龙书友会(一群)25994416已满文龙书友会(二群)96032287文龙书友会(三群)100255889
  • 曲律

    曲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王国代

    帝王国代

    我出生在这个世间最强的帝国,我喜欢这个国家,因为我喜欢树,喜欢抬头就看见墨绿色的天空,而这个国家总是年年月月都有着不曾消逝的大树。我最喜欢的二哥最喜欢花,各式各样的花,他的宫殿周围是一片星星点点的花海,他总是喜欢去寻那些罕见的花种,并且对此乐此不疲。也浣喜欢一个人,她总是一个人很平静的度过岁月,因为她说,我总是会看透周围所有的人,我喜欢我看不透的人,而唯一看不透的,只有我自己。落雨说,我不知道,我没想过这个,可能,可能我本就能没什么喜欢的吧。
  • 某科学的疾风泪爷

    某科学的疾风泪爷

    异界灵魂:想获得你渴望的力量吗?佐天泪子:想!异界灵魂:那就跟我做笔交易吧!佐天泪子:咕隆(吞口水),代价是出卖我的灵魂吗?异界灵魂:嘿!嘿!不,代价是出卖你的肉体。佐天泪子:唉?!……佐天纪风:泪子!想要让自己的能力变得更强吗?佐天泪子:想!(期待脸)佐天纪风:那就跟我签订契约成为魔法少女吧!佐天泪子:哈?!……本文全程高能,讲述了一缕失去记忆的异界灵魂给予佐天泪子超能力,并与泪子同用一具身体的故事。本文为双向主角,佐天泪子跟佐天纪风,一个无时无刻不在用着生命作死的家伙。PS.欢乐搞笑,吐槽向。故事从泪子梦中交易后才正式开启。原创为主,剧情为辅!
  • 天边破碎的月

    天边破碎的月

    崖上,月色黯淡了。清风拂面,数不尽的哀伤......泪,悄无声息地落下,留下的尽是冰凉。这,就是宿命么?
  • 鹿晗之宠你一生

    鹿晗之宠你一生

    10年前的我们,天真烂漫,10年后,我们都变了,你变得陌生,无情,你变得让我心如死灰,你不是我爱的那个鹿晗了,不是那个疼我的鹿晗,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
  •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善用人脉就是抓紧钱脉

    智慧之人时时处处经营人脉,成功的事桩桩件件依靠人脉。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只有拥有了这张门票,你的专业技能方可发挥作用。人脉就像银行存款一样,存入越多,时间越长,获取的利息就越多。借助人脉的力量就能开启自己的财富人生。
  • 末世预言之丧尸来袭

    末世预言之丧尸来袭

    一本书预言了末世危机,可后来这本书竟然神秘失踪,并且知道末世预言故事的祖母竟然离奇失踪,艾伦在偶然的一次机会把这个故事告诉了父母,可是父母知道后竟然也失踪了。这到底是预言还是诅咒?艾伦紧守着这个秘密不敢再告诉任何人。直到那本书突然被找到的那一天。
  • 全明星大战

    全明星大战

    一间音乐教室的另外一扇门,使全体人员穿越到了另一个有魔法的世界。在哪里,有一个任务,代表着全世界人的性命,她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