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3600000016

第16章 漫话清明风俗倡导理性信仰

聂元龙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春分后15天就是清明节气,《岁时百问》的说法是:“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我们小时候便听大人念叨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栽花种树,莫过清明”等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时,清明作为节日,长期以来是中国民间春季祭祖最隆重的日子。山西人习惯把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三个祭祀祖先的节日称为“冥三节”,也称“三大鬼节”。清明节是三大鬼节中最受民间重视的节日,至今保持着最原始、最纯粹的文化形态。

清明祭祖风俗的起源

1.起源于古代灵魂观念

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念念不忘祭祀祖先,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象祖宗的阴魂在暗中余威尚存呢?这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灵魂崇拜和信仰至今遗存在人们头脑中,一部分人深信不疑,一部分人半信半疑,一部分人虽然不相信却受风气影响而在行为上附和。于是,祭祀祖宗亡灵的风俗节日延续至今。

大家都知道,在原始社会,生产力很低,人们对自然界许多现象和人们自身的生理结构还认识不够,普遍认为人的死亡就是灵魂脱离了躯体的结果。灵魂又称魂魄,古人的魂魄观念认为附体的是“魄”,离体的叫“魂”。这就是古人形成的鬼魂观念。

在民间信仰中,对灵魂又有许多解说,有的认为人死后灵魂继续存在,藏在某一个安静的地方;有的认为人死后灵魂可能在天堂永久享乐,或者可能下地狱永受惩罚之苦;有的认为人死后灵魂转托各种生物躯体再生,或者再转生为人;还有的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各处游荡,尤其是在坟场飘荡;也有人认为人睡着时,灵魂就暂时离躯体而去,醒过来时灵魂即刻附体。总之,相信有灵魂存在,而且灵魂不死的观念,是中国民间信仰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礼记》说:“大凡生于天地之间皆曰命,其万物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指黄帝、尧、舜、禹、汤)之所不变也。”又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所以,汉代郑玄认为,鬼就是归的意思。人们对死者进行埋葬和按时进行祭祀,就是为了使死者的灵魂得到安定和归宿。人们普遍认为鬼是人死后变成的,既然人类社会有等级划分,有善恶之分,那么鬼魂世界也必然有相应的区别,鬼本身也具备了作祟和保佑双重职能。如果惹恼了鬼魂,人就会遭难;反之,就会得到鬼魂的庇护。

基于以上观念,人们便会向祖灵谢恩,为了让“阴间”的祖宗灵魂不受苦难,不侵扰生人,或使祖先积“阴德”保佑儿孙发达,民间祭祖的风俗就十分普遍和隆重。清明节祭祖活动便是人们灵魂信仰的集中表现。

2.起源于古代丧葬礼俗

清明祭祖扫墓风俗,还与古代丧葬礼俗有关。中国传统的葬式是土葬(其他葬式,在个别地方或者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如西藏天葬,东南沿海渔民的海葬、水葬,也有悬葬,佛教信仰地区的火葬),至迟在原始社会末期距今5000~7000年,土坑葬已遍及黄河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以及东北一带广大地区。

古代“墓而不坟”,埋葬死者只挖墓穴,不筑坟堆。所以,四五千年以前那时候没有扫墓的风俗。到了周代,贵族阶层开始在墓上筑坟堆,坟堆大小取决于死者爵位的高低。在坟堆上种植树木的风俗也开始于周代。《白虎通》这本古书记载:“天子坟高三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栾树,一种落叶乔木);士四尺,树以槐。”至于庶人百姓,则规定“不封(坟)不树”。但是,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礼崩乐坏”,老百姓不听贵族那一套,封树之风在民间蔓延。

坟的作用,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孔子幼年丧父,不知其父葬在哪里,长大后多方寻访,才在防(今山东曲阜市东)找到了父亲的墓地,于是又迁来母亲的遗骨与父亲合葬。《礼记》中记述孔子合葬了他的父母后说:我听说古代礼仪是墓而不坟,可我是个四处奔波的人,不可以不做标记。于是筑了高四尺的坟。

在坟上植树,当初也是作为墓的标识,汉代仲长统在《昌言》中明确讲道:“古人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地。”

古人起先并不去墓地祭祖,祭祀祖先的仪式一般在宗庙中进行。最早举行墓祭之事的大概要数周武王了,《史记·周本纪》说:“周武王)九年,武王上祭于毕。”毕,是周文王墓地的地名,周武王在出兵讨伐纣王之前曾去文王墓地祭祀。《孟子·离娄下》中讲了一个被人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这个地方的墓地里转悠,向人乞讨祭墓的酒食;一处没有吃饱,又转向他处去乞讨。这个故事说明战国时期墓祭之风十分盛行。

秦汉时,墓祭已成为全国普遍的风习。《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在京师做官,即使千里之遥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东汉光武帝刘秀以孝立国,更提倡扫墓祭祖,以至人们普遍以回乡扫墓拜祭为荣。正因为汉代人把祭祖扫墓看得如此郑重,所以当时规定犯罪判刑者不可上坟祭扫。到了唐代,索性把此前还没有纳入制度的墓祭也归入五礼之中(先秦五礼指吉、凶、军、宾、嘉五礼,各包含多种具体礼仪)。《旧唐书·玄宗记》记载:“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得到官方肯定,祭墓之风在民间必然大盛。

北魏官府(公元510年左右)更是夸张,竟允许官吏请长假祭扫,《魏书·高阳王传》说:“任事之官,吉凶请假,定省归拜,动辄历十旬。”十天为一旬,十旬就是三个多月。民间百姓花不起那么长时间,但届时也是“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坟”(柳宗元《与许京兆书》)。这种风气延续至今不减其盛。

3.清明节与寒食节相互融合,促进了清明风俗的发展

有关民间寒食习俗的记载几乎是突然地出现在东汉的文献中的,且主要集中在山西地区。汉桓潭《新论》写道:“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曹操在《明罚令》中更明确地指明了这种风俗的分布范围:“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食。”从史料记载来看,即使在寒食习俗特别盛行的唐宋时代,其传播范围也不出北方。《岁时杂记》则称:“绍圣(北宋哲宗年号)年来,江淮之南寂无此风。”现在我们在江南地区偶尔可见到寒食习俗的影子,这可能是历史上移民与文化交流的后果。

最早详细叙述介子推火焚而死的事迹并把它与禁火相联系的,是东汉末年蔡邕的《琴操》。南朝梁(约529~557年)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而,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音形,糖稀)大麦粥。”有学者认为这个记载才是寒食节的来历。不论历史记录是残是缺,很长时间中人们把介子推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系列风俗。虽然,介子推的传说并不是寒食节起源的全部,但它却赋予山西地区的寒食节以神圣意义,并长久地沿袭下来。太原地区的寒食节曾长达一个月,在汉以后历代地方官和帝王如周举、曹操、石勒等人的严厉禁断之下,才最终固定为寒食三日。

寒食节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民间一般在冬至后105五天过寒食节,俗称“百五节”。山西各地有清明节前一、二、三日过寒食节的不同说法。

从汉代到南朝,许多古籍中记载民间寒食禁火的情况,但未提到祭墓,可见其时在寒食节祭墓风俗还不盛行。唐高宗龙翔二年(662年)曾下诏禁止在寒食节扫墓时行酒作乐,佐证了唐代寒食或清明扫墓风俗已普遍流行于民间。白居易有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民间百姓寒食节墓祭的情形:“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说明唐代民间祭坟之举已将寒食、清明两个节日联系在一起,甚至合二为一了。

由于寒食与清明两个节日日期相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干脆以清明节替代了寒食节,扫墓成为寒食节与清明节共同的主要活动。长期以来,人们逐渐淡忘了寒食节,而更注重清明节了。

丰富多样的清明风俗

1.踏青

在古人的眼里,清明节并非凄情悲切的节日,至迟在唐宋,清明前踏青宴游的民间风气已经形成。

寒食清明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已具备了踏青、春游的条件,祭供祖先的肴馔美酒是野外聚餐的上好美食。于是,古人们在墓祭之后开怀宴饮、镇日游乐,获得了身心的满足,为即将开始的春耕大忙蓄积了力量。

踏青风俗源于周代流行的一种叫作“修禊”,也叫“祓禊”的活动,古有春禊和秋禊,是一种出游临水、洗濯洁身、祓除不祥的风俗活动。这种活动最初没有确切的日子,民间相对固定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即“上巳日”。《后汉书》说:“是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上,曰洗濯祓除,去宿诟病,为大洁。”魏时,上巳节固定在三月初三。唐代,三月三郊游踏青、宴乐酒歌的习俗更为热烈,节俗活动内容也更加完备,诸如流杯、泛酒、流卵、流枣(均为以器物漂流水上饮食作乐的游戏)、乞子、插柳、斗百草、探春、踏青、蹴鞠(一种球类游戏,类似足球)、打秋千、拔河、放风筝以及诗会、歌会等等。

与祓禊古义最吻合的上巳风俗是所谓“曲水流觞”。据传这种活动起于周公的曲水宴,用木制酒杯盛酒浮于水上任其漂流,人们坐在回环曲折的流水边,流杯停在谁面前,当即饮取或赋词吟歌。唐代至明代,专门开凿曲水(人工湖)、修建“流杯亭”的事例层出不穷,到清代才告消逝。著名的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他为当时文人修禊春游所作诗歌的序言,序中记述了当时“修禊事”的盛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实际上,祓禊歌咏也罢,曲水流觞也罢,这些活动大多是当时的白领阶层(官、士)而为,民间百姓一是没那么多空闲时间,二是也没有那些“小资”情调,只是在内容上接受了郊游踏青的影响,在时间上更愿意在节期相近的清明节举行,于是,民间百姓踏青逐步确定在清明节前后举行了。

踏青,也称踏春。整整一个冬季蜗居于室内的百姓们此时走出户外,趁着春光,踏着嫩绿,驰骋郊原,纵横山野,吐尽胸中郁闷之气,对新的一年满怀憧憬。女孩儿在树上挂起秋千,在春风中轻荡;男娃儿放起风筝,点缀着白云蓝天;本来就充满生机的初春,因此而更加生机勃发。这些在野外进行的风俗活动在后来历代都得到继承发展。

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广大山西人熟知,在杜牧笔下,清明节的悲凉气氛与对酒当歌的娱乐情绪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幅乐观向上的民俗画卷。宋代的清明节几乎成为民间春游的代名词,其热闹场面从著名的宋代风俗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可见一斑。

清明踏青,是最富生命力的风俗活动,历经千年而不衰。今天的清明节,山西盛行放风筝和到郊外踏青,许多单位还组织职工春游娱乐,清明节已成为人们精神和体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大好时节了。

2.扫墓

清明节祭扫祖先墓,在古人看来是件好事而不是见不得人的事,在今人看来也不完全是封建迷信活动,它包含着中华文明的诸多文化传统和民众心理习俗。

中华民族是一个极为注重血缘血亲关系的民族大家庭,家族乃至民族的兴旺发达是人们的共同愿望。自古以来,民间修家谱、宗谱,立家规、族规,制家法、家训等,已成风习。其中,人类生命延续与文明继承的积极意义闪着耀眼光芒。

清明扫墓的风俗历来被古人看重,不仅仅是因为灵魂观念的驱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充分利用墓祭风俗来表达家族兴盛的信息。古代长期流行扫墓仪式结束后就地聚食供祭酒菜的风俗,认为是子孙后代与死去的祖先共同进餐,食物成为活人与亡灵之间的重要联系之一。向祖灵供献酒饭并与祖灵共享,目的是祈求祖灵保佑后人衣食丰足和家丁兴旺。坟头上的纸钱、纸幡、花圈以及供献的酒饭果品,正是后继有人的标志,供祭物品丰盛而讲究则是家道殷实的象征。

清明祭祖活动除了墓祭之外还有家祭和庙祭等活动。家祭就是在家中祭祀,一般在中堂或神位之前设供桌,民间大家族都有专供祭祀用的供桌,供桌上面摆香炉、蜡台、供品等;桌后墙上悬挂家谱,俗称神主。由家中主事者带领全家祭祀。庙祭就是在祠堂中祭祀,祠堂又称宗祠、家庙。古代曾流行在墓地周边修筑祠堂,由族里长辈带领全族人员到家庙祭祀。有些地方由家族人轮流主管庙祭事宜,每年换一家,由族中长者主持仪式。庙祭时,由轮流主管的人家将族谱(神主)拿出来挂于家庙门外,合族对族谱拜祭,祭祀结束后,全族人在一起吃顿饭。

但是,最热闹生动的还数清明扫墓,有以一家为单位,也有全族一起进行的,抬上供品到祖坟祭祀。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每届清明时节,北方民众挑盒荷担,南方民众行船载酒,既是扫墓祭祖,又是野游踏青,点缀着山壑荒野红红绿绿,一派热闹景象。近年来,太原市民清明祭祖的风习日趋炽盛,近郊几处烈士陵园、殡仪馆以及公共墓场人头攒动、香烟缭绕,成为清明节民间风俗的一大景观。

山西清明风俗

1.扫墓

清明节最普遍的祭祖活动是扫墓,民国《临县志》中有诗云:“清明细雨催人哀,漠漠(音翻,坟墓)头野花开,手端祭品肩扛锹,都为先坟上土来”。人们到祖先的坟头铲除杂草,修补塌土,用新土把坟堆加高加固,民间称之为“整修阴宅”,山西各地习俗同中有异,很不一般。

晋南大部分地区,全家男女都要去上坟,但在很长时间内,男女上坟并不在同一天,俗谚有“男烧寒食,女烧清明”之说。大宁县清明前两天称寒食节,男人在这天清晨上坟祭祖,女人则在清明这天上坟。襄汾县清明前3~5天就要扫墓,至亲晚辈还要登门祭祀,称为“烧纸”。清明当天,早午于祖先堂奉祀,下午晚辈媳妇到大门口焚纸,有死于外地者,家人去十字路口祭祀。蒲县民间也有“男寒食,女清明”之说,分别上坟,烧奠一般不过中午。而县东、后山一带只烧清明,不烧寒食。垣曲县民间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两天为小寒食。晋南有些地方清明节让新媳妇上坟,称为“认祖”,而平常年份不让妇女上坟。20世纪80年代后,妇女上坟已成风习。

晋东南一带无论贫富,清明节男女都要携锹提壶,带供品(食物、香烛、纸钱等)上坟祭祖。先铲除杂草,叫“扫墓”,添土谓“覆墓”,然后在墓前烧香、设供、滴酒、焚化纸锞(音课)、揖礼叩头。沁水等地清明前三日或前十日即开始上坟,在祖先坟堆上挂白布一条,焚烧纸钱后,把献祭的食品聚而食之。回家时挖青麦根别在耳后或帽檐,表示“人留后代草留根”。有一些大家族拥有墓田,出租供人墓葬,所收利息供本族人上坟时所用,叫作“吃祖宗”。

晋中许多地方清明、寒食不分,清明节亦称寒食节。千乡百里在外者都要赶回老家上坟,否则认为“不孝”。灵石县清明节一早,全家人除女子不上坟外,都要执铁锨、提水壶、扛旗幡,带着香火、酒菜去上坟。谁家去的人多,说明谁家人丁旺盛,故不上坟者很少。

平遥、介休、太谷、祁县一带,流传着“先新墓,后寒食(或后清明),当中夹着一百五”的俗谣。所谓“新墓”,是指一年内有丧事的家庭要在清明前一天上坟祭祖;“一百五”即冬至后105天,为清明之日或前一日。平遥民间有新墓的家庭称当年清明节为“新坟节”,也叫“新节”。清代晋中晋商多在外地经营,按风俗讲,无论离家多远,都要赶清明节回家上坟祭祖,当地俗称“千里赶上坟”。

阳泉称清明节为“扫墓节”,家家携香火纸钱冥衣上坟祭祖,妇女则要回娘家上坟。当地人十分重视为死者过第一个清明节,称为“做新节”,荫营、河底、白泉等北部乡村提前一日做新节,南部的李家庄、平坦、义井等村提前两日做新节,而平定东回、石窑等地则在清明后一天做新节。

晋中和大同等地,过去有一种习俗,妇女在清明节傍晚时要到大门外悲号啼哭。民谣曰:“阖村哀声连一片,传入耳中都是悲。”

上坟时,山西南部多数地方不烧香、不焚纸,只是把冥钱纸帛等物挂在坟头上或坟茔旁的树枝上,叫作“挂纸”,有“清明坟头一片白”的说法;北部多数地方却要将冥钱等物烧尽,认为烧不尽就转不到先人手中。也有一些地方如大同等地,人们则习惯于白天上坟,晚上在家中焚纸。晋西北的河曲等地,旧俗上坟要带酒菜,祭毕祖先,便在坟地里饮食,寓意与先人共享饮食。

2.饮食

山西各地清明上坟时都要携带祭祖的食物供品。节前,晋南民间要蒸白面大馍,俗称“子推馍”,出自介子推典故。馍中夹着核桃、红枣、豆子等物,又称“子福”,意为子孙多福全凭祖宗保佑。大宁等地称祭祖大馍为“志忠”,比平常馍大三四倍,上捏蛇、虫、鸟之类,主要供家中男人食用,女人吃的则捏成鱼形,老年人吃的捏成猪头状,小孩吃的捏成虎形。还要根据岳父家人数赠送相应的“志忠”。

闻喜流传一种特殊的“滚枣蛋”习俗,以白面包裹枣、柿饼、花生等馅捏成枣糕,烘烤熟后,让小孩从坟顶往下滚,据说是为死去的老人挠痒,以使地下的先人过得舒服一些。永济民间扫墓毕,全家人要吃鸡蛋,表示子孙繁衍幸福。翼城东山有清明吃“黑粉”习俗,用玉米面做粥,倾倒案上摊成一指厚,待凉后切块拌调和而食,是寒食之遗风。晋南许多地方寒食节至今还流行吃凉粉、凉面、凉糕等习俗。蒲县等地普遍有捏“寒食燕”风俗,把白面捏成各种飞燕状蒸熟,用酸枣刺条串起挂在墙上,小孩吃时,不准用手去摘,必须用木棍去打,俗称“打燕”。

晋中等地上坟时祭供一种盘蛇状的面饼,当地老人们认为祭过祖的面饼晒干后食用,可以治病。灵石一带家家蒸“蛇盘盘”,每人一个,不在家的也要托人捎去,并用来馈赠亲友表示祝福。晋东南阳城等地流行一种叫作“花圪桃”的面饼,作为清明的祭供品,用白面捏成六角形,包裹豆泥、柿饼等馅。

晋北民间习惯于清明生黑豆芽,用玉米面饼包裹之食用,这与晋西北许多地方的清明食俗相似。如吕梁山区有民谚云:“清明的黄蒸百五的糕,米面摊黄揉折腰。”摊黄用软硬黍米面各半,发酵后加碱稀释为糊状,以铜勺盛摊于铁鏊上煎熟,拦腰对折成双层半圆形,即是上说之“揉折腰”。兴县农历三月初三,民间食俗中午吃干菜、蔓菁、豇豆煮成的“闷红粥”,百姓俗信能消病延寿;而清明节前三日的传统食俗有“吹窝窝”、“扑火面”、“压火糕”,民间传说吃了这些食物就可以熄灭林火,解救介子推母子。广灵县民间有食用小米面糖化后做的甜馍的习惯。平鲁等地则习惯于寒食清明期间酿酒酿醋。山西从南到北许多地方都流行一种“炒奇”的寒食节食品,用糕面或白面蒸熟后切成小指甲大小的方块,晒干后用土在铁锅中炒成黄色。一些地方寒食节那天全家吃炒面,即将五谷杂粮炒熟后磨成面食用。

山西民间于清明时节蒸制面塑“燕燕”的习俗分布极广,尤以晋西北为盛。吕梁地区各县都有蒸“寒燕”(也称“子推燕”)的风俗,家家挂面塑燕燕,沿袭至今。拇指大的面燕千姿百态,串扎在一束束酸枣刺枝上,既表示家庭兴旺、子孙繁荣,又象征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即使在凭吊祖先的伤感的日子里,山西人也不失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3.踏青娱乐

自古以来,山西民间广泛流行在清明节前后荡秋千、放风筝和郊外踏青等风俗。清明前后,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阳城县志》中记载了“男女扫墓毕,头插柏枝踏青游赏。清明前后,儿童放风筝等”的习俗。河曲县的百姓在农历三月三上巳节就开始户外活动了,这天,“老幼皆着新装,从北极阁登城游览一周而下,随之在城隍庙烧香、看戏”。

从清代至民国,直到20世纪50年代,清明时节,民间于野外竖秋千游戏的习俗非常普遍,民间称为“打秋千”,时间讲究清明前三天,后四天,太阳出山后开始,姑娘、媳妇都要踊跃参与,一展姿容。太阳落山后必须停止打秋千活动,传说清明前后所有鬼魂都要在夜间出来玩秋千,人是不敢也不能与鬼相争的,故要回避。这种风俗也包含着希望已故亲人也能够与民同乐的习俗心理。打秋千风俗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山西晋东南、晋西北和晋北尤其活跃,太行、吕梁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军民,都把它作为锻炼体魄的训练手段。

踏青风俗在山西流行极广,晋中灵石、介休一带尤为盛行,清明时节介庙后宫牡丹花开正盛,邻近乡人争相观之,俗称“看神花”;当地还有农历四月十二“游娘”习俗,就是赴绵山游览。

除了清明前后上坟踏青外,民间百姓还借踏青风习进行多种多样的户外活动,采药、插柳、戴柳便是具有特色的活动。偏关县清明节,民间有在太阳未出山时“挽茵陈蒿”的习惯,即摘取艾蒿叶子回去制药去病。临县等地,民间认为农历三月初三清晨采的艾芽可入药,亦可供针灸用。离石市东北川一带百姓很久就有日出前上山采药的习俗。

民谚又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的柳枝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装饰物,这大概与唐高宗清明时赐群臣柳圈的故事有关。所以,旧俗男女扫墓归来,要头插柏枝、柳枝踏青游赏,妇女头上、儿童衣襟上均以柳为饰,去野外踏青的马车轿车上都要插挂柳枝,人们还把柳枝带回家插在房檐和门首上,妇女孩子把采集回来的柳芽掺入面中摊饼而食。

清明前后,山西农村妇女习惯到野外挖取野菜,加工而食,称为斩百病。民间普遍认为这个季节的韭菜最为营养味美,去野外采新韭的风俗经年不衰。山西民间一年四季可以采摘食用的野菜有三四十种,常见的有苦菜、扫帚苗、柳叶、牛膝、蒲公英、荠菜、车前草、诸葛菜(二月兰)、萱草(黄花菜)、蕨菜、升麻、槐花、椿树芽、榆钱钱、野韭菜、野蒜以及各种野生菌类,等等。

4.信仰禁忌

清明祭墓风俗反映了民间信仰中的三个基本观念:一是相信二重世界,信仰灵魂与崇拜祖先的观念;二是遵礼尽孝,迷信巫法与轮回报应的俗说;三是夸耀家世及繁荣子孙的观念。扫墓填土、奠酒供饭、焚香烧纸等活动,都表现了人们对祖灵既敬又畏的心理习俗。

清明节,山西民间还有许多关于孤魂野鬼的习俗流传。如河曲县过去每到清明,要把城隍塑像抬至一个叫作“孤魂滩”的地方,许多人都来此为孤魂野鬼焚香烧纸,以示安慰和贿赂,免得他们同祖先争夺食物钱财。

前面已讲过,民间清明插柳的俗信十分普遍,认为柳属阴,具有神性,插柳于坟、插柳于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驱赶野鬼。晋东南长子等地甚至流传“清明不插柳,死后变条狗”的俗谚。有些地方找不到柳树,就用纸条挂在树枝上做成柳树状,称为“雪柳”,插雪柳于坟的习俗近代在晋中、太原一带十分普遍。中阳县称农历三月三为杨柳会,家家户户要用杨柳枝条轻轻敲打门窗,口念:“柳枝柳枝刷蝎蝎,不要蜇了我孩的赤脚脚。”晋南地区妇女用柳条鞭打卧室墙壁,称为“摔蝎子”,打完后再贴一张“观音杨柳符”以禁蝎子。晋北民间习惯在谷雨节禁蝎子,家家墙上要贴“谷雨禁蝎贴”,上写:“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拿七星剑,单斩蝎子精。”许多人家在锅台灶神像旁边贴上一张公鸡吃蝎子的画,称为“谷雨鸡”,画上也配有禁蝎咒语:“我是天上神,下界保万民。每逢谷雨日,定拿蝎子精。南斗六郎,北斗七星,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等。

民间称清明前后三日为“百无忌”日,故百姓多于这段时间动土、打灶或整修房屋。晋中乡村农民要在这几天脱去棉衣,活动手脚动动土,砌个灶,新建或更换厕所,搞点家庭维修的事。迁坟和合葬等事项也在这几天进行。农历三月三,民间俗信为药王(孙思邈、扁鹊、华佗、张仲景以及当地的龙王、山神等)诞辰日,除了采艾草之外,还要去药王庙祭祀。方山县境内的北武当山是道家真武庙之所,也叫真武山,三月三上山朝拜祭祀人流不断。晋南稷山等地亦称三月三为阳春节,农村普遍祭牛神,祈盼槽头兴旺,牛马成群。吉县农村妇女要到野外踏青挖菜,称为“扔百病”。

山西临汾三月三风俗“接姑姑”风俗,也称为“洪洞走亲习俗”,于2008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洪洞三月三走亲风俗包含着十分丰富而古老的民间文化传统,简要介绍一下。

洪洞县的羊獬村和历山万安村两地流传着尧舜的古老传说,认为羊獬是尧的故乡,是娥皇、女英的娘家;尧让位给舜,并把两个女儿嫁给舜;舜的故乡在历山万安村,是娥皇女英的婆家。因此,长期以来两地以及沿途的居民,都互称“亲戚”,相处得十分和睦。

每年农历三月初二接近清明的时候,羊獬村民从本村神庙里,通过很隆重的仪式抬出两位女神的驾楼(神轿),然后鸣锣开道、仪仗护持,送两位女神回婆家,沿途威风锣鼓喧天动地,铳炮之声震耳欲聋,队伍越过汾河,涌上历山,把女神像安放在历山神庙中。第二天(三月初三)再更加隆重地从历山神庙里请出两位女神的神像,离开历山回到羊獬,往返20多个村庄。到了农历四月二十八尧王生日,历山人又前来给尧王拜寿,再将两位娘娘迎回去,途中热闹一如三月三。这就是历史悠久、延续至今的“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民俗活动。

清明节期间,山西民间还禁忌做针线活和洗衣服,意在防止惊动祖先之灵。清明停针线的风俗唐时已盛,张籍《吴楚歌词》中写道:“庭前春鸟啄林鸣,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太原市古交、娄烦等地农村妇女清明不洗衣服,认为是忌讳让祖先之灵喝了脏水。清明傍晚前,许多地方要在大门外撒一条灰线,以为可以防止孤魂野鬼进宅。如今这些习俗多已消逝。

5.民间工艺

(1)面塑

面塑在民间也叫面花,是清明寒食节日中常见的祭祀、装饰、馈赠物品,其艺术风格最为朴素,最少功利色彩。山西晋南晋北许多地区清明祭扫时都要用面做供品(或叫贡、贡献),晋南和晋中叫蛇盘盘,有单头蛇与双头蛇,造型简洁,极少雕饰,蕴含着汉唐凝练浑厚之遗风。

最具特色是遍布山西的寒燕面塑,这些出自乡村巧妇之手的小小寒燕,活灵活现,生机盎然,展现出一个美妙神奇的民间艺术世界。特别是代县一带的寒燕,飞天走地、水生土长、目中所见、心中所想,自然万物均在塑造之列。这些面塑精巧别致,纯朴自然,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悬挂于室内墙壁,使人顿觉春风拂面,精神振奋。许多地方的寒燕面塑只供玩赏,不作食用。清明寒燕面塑成为山西民间对春天的祝福和祈愿万物兴旺的一种艺术手段。

(2)刺绣

山西民间在祭祀祖先用的家谱世表、帷幔、供桌布帘等器物上都有精美的刺绣。但上述刺绣大都反映了寻求精神保护、忏悔灵魂、思念尽孝的内容,手法程式化,缺乏那种自由洒脱、质朴天真之气。最有特色并富有艺术灵气的清明风俗刺绣,要数流行于静乐县等地方的“寒食串”和“清明鸡”刺绣了。

当地讲究清明节男孩儿戴寒食串,女孩儿缀清明鸡。寒食串由五色布头缝制成狮子或老虎形状,然后精心刺绣出丰富复杂的花纹图案,有的还在狮子身上绣出一串五彩珠宝,串尾缀有五色穗条。女孩子要在帽子上缀绣“金鸡”,当地俗语有“三月三,金鸡儿宏朗朗”。

(3)剪纸

清明节民间剪纸工艺分两大类,一类是供祭祀用的纸幡、纸钱等用品,人们怀着对已故亲人的追念之情,精心剪制,祈愿祖先有一个富裕快乐的世界;一类是专门贴在门窗上的民俗图案剪纸,凝结了传承久远的集体智慧和审美观念。除了寓意吉祥幸福的民间剪纸之外,清明节最具代表性的剪纸有“金钟扣蛤蟆”,有遍及全省的剪纸“鸡啄蝎子”等等。

(4)风筝

风筝属于纸扎类的民间工艺,既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又是极为普及的民间玩具,还是一种有益的户外健身活动。山西各地流行清明前后放风筝的风俗,太原滨河公园已成为百姓放风筝的聚集地,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风筝在蓝天飞翔,蔚为壮观。如今,风筝制作技术和种类样式多姿多彩,放风筝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喜爱。

移风易俗,倡导理性信仰

清明扫墓风俗流传千年,文化传承代代相沿。其最突出的文化意义就是缅怀先辈、振兴后代。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定清明节为“植树节”,使民间插柳习俗有了新的社会意义。1949年3月7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北人民政府发出通令,决定把清明节定为烈士节,从此,清明节就成为全国人民凭吊革命先烈的重要节日了。

2008年,国家把清明节列入全国法定节假日,这是一件顺应民意、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

清明风俗的旺盛反映了民间的普遍需求,虽然其中包含有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但不能简单地统统斥责为迷信和陋俗。根据我国的国情,其中合情与不合理的矛盾将在长时期内继续存在,只能因势利导,通过不断宣传教育和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使其逐渐移易。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人们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那些不科学、不合理甚至是荒唐可笑的陋习终究会被良风美俗所替代。

清明扫墓的习俗与我国现行殡葬制度有关。殡葬制度的改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也是清明风俗革新除弊的根本环节。提倡火葬、文明祭祀,这是历史必然,也是当前移风易俗的重要课题之一。土葬习俗从根本上讲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它的弊端在于:一要挤占有限的土地资源,对社会经济造成日益增大的负担;二会滋生迷信观念,导致繁琐铺张的不良风习;三可能引发无端的矛盾甚至滋生腐败,形成潜在的不安定因素,等等。如今太原市已普及了火葬,每逢清明,人们纷纷去殡仪馆灵堂祭拜祖先,并在公共焚化场为先人烧祭,已形成新的社会风俗。

过去,民间在清明节前全家动手蒸面食、绣金鸡、剪纸钱、叠纸锞,既为悼念先祖施展身手,献上一份诚意,又为节日注入活泼的气氛。如今,充斥街头巷尾小摊上的“冥钞”,粗制滥造,面目可憎,既污染市容,又纷扰人心,毫无健康清新之意。

山西人民久有俭朴良风,这同民间一些地方“送死重于奉生”的观念和铺张操办丧祭之事的做法形成极大的反差。如今,也有许多家庭不失时机地利用清明风俗,言传身教,激励后代继承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以简约朴实而文明实用的方式祭祀祖先,缅怀先辈,继承遗志,成为新时代的祭祀风俗特征。

山西素有礼仪之邦美誉,在历代祭祖风俗中不乏闪亮之处,如清明墓祭时讲究秩序、礼貌和安静,扫墓完毕要将坟墓周边收拾整齐,不乱抛乱撒纸帛食供。新时代的清明节,我们更要提倡创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在扫墓活动中,维护公共环境、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如果说每个家庭都祈愿祖宗在天之灵为后世“庇荫”、“积阴德”,那么,每个活着的人也要为家庭、家族乃至整个民族立德,立阳德,立公德。

风俗传承和发展,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清明风俗的传承与发展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情。愿全社会都重视清明节的移风易俗,在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要努力革除陈腐的观念和陋习,愿我们的民族充满乐观精神,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繁荣。

同类推荐
  •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植物:草木是有情感的

    本书内容包括:植物扩张领土之谜、植物防御武器秘密、植物神经系统之谜、植物发光的秘密、植物食虫之谜、植物预报地震之谜、人类离不开的植物、营养丰富的植物等。
  •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一个“伟大”的科学笑话(第二版)

    《达尔文的妄想》是作者以杂文的方式对达尔文理论的批判。在这33篇杂文中,作者从各种角度告诉人们这个被主流科学界吹捧的所谓“最伟大的科学理论”不但在科学上是荒唐的,而且在逻辑上也是混乱的。它在历史上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是一个不可能证明为错误的“伪科学”。
  •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世界科技五千年(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自然科学史十二讲

    本书介绍世界自然科学发展史,共分十二讲,主要内容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古希腊科学,中世纪的科学技术,近代科学的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的科学,电磁的世界,新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的进展,高科技革命及新科技革命等。
  • 地里万千

    地里万千

    《我的第一本探索书:地理万千》对地球的构造以及著名山脉、冰川、盆地的形成进行了细致的展示,对生态资源、人文环境、地球资源等方面的情况作了详尽的介绍。
热门推荐
  • 最炫江湖疯

    最炫江湖疯

    谁说江湖就要刀光剑影尔虞我诈,我这个江湖就容许你乐我乐嘻嘻哈哈。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所以我心中的这个江湖可以另类可以奇葩。各位大虾如若不嫌,就同小女子一起畅游最炫江湖疯!
  • 黑加仑恶魔

    黑加仑恶魔

    差不多四五百年前的西欧故事,这是巴洛克早期时代的一群恶魔和几个人类,黑化成为恶魔的女王茵贝娜·斯弗莱斯因为失误放出了地府里的怪物,为了不暴露恶魔的世界,她便打着看望儿时朋友伊维特的旗号被安顿在了其家里,但却慢慢有了感情。同时也被伊维特家的女仆发现了没法说的秘密……(本文属于慢热型,差不多在第十章会好些哒)
  • 拥天神迹

    拥天神迹

    定乾坤,携万灵之姿!逆苍穹、拥浩天之垠!身世离奇的少年,踏上了一条神迹之路...
  • 叶上云歌

    叶上云歌

    血色在天穹中蔓延,一点一点的凝聚,化为无边的血色。我静静地站立看着世间的一切...风轻轻的在我耳边呢喃,传送着远古的思念。我呢喃的低语,化为远古的咒语,神魔在我身边低吼、咆哮...终于一切都变得寂静......
  •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

    家庭法律指南(家庭实用生活百科丛书)介绍了法律的基本知识与需注意的法律细节。
  • 香蕊林的秋日私语

    香蕊林的秋日私语

    一个悠闲舒适的乡下小镇,有着大片美丽的花海,有着神秘的香蕊林,有着最美丽的秋天,这里即将上演一场唯美浪漫的爱情故事。可是爱情是不是真的得到了祝福,相爱的人是不是真的能在一起?也许相爱也需要一定的缘分,也许相守也需要一定的幸运,也许遇见并不是缘分正确的选择,也许相爱并不是幸运给的正确答案。
  • 美女总裁俏房客

    美女总裁俏房客

    兵王夏洛龙潜都市,遭遇美女总裁反婚,然而金子丢哪都会发光。刚回到家,美女接二连三的找上门求收留……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青河往事

    青河往事

    春去秋来,不再少年路,曾经的红颜已是白发苍苍。。。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平凡的世界,讲述不平凡的故事。。。
  • 手铐遇见脚镣

    手铐遇见脚镣

    一个是被收养的每天被养父揍的少年,一个是养尊处优活在童话世界里的少女,当他们因为某种原因被一副难以解开的镣铐锁在一起,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面对腥风血雨的江湖,阴暗诡谲的社会,他们又如何一起化解危机,书写武林的传奇呢?敬请期待本书,手铐遇见脚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