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700000003

第3章 绪论(2)

第二节 研究的缘起

一、现实需求

本研究的现实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个体心理疾病的增长,社会和个人对心理健康的日渐重视以及中国心理咨询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上社会变迁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受文化转型﹑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以及人际关系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疾病快速增长。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死于自杀的人数超过100万人,自杀未遂的达到了1000万人以上。在中国,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名自杀未遂者。在死亡原因中,自杀已经排在了第五位,为15~34岁人群的第一死因。医学专家在分析了441例自杀成功案例的自杀原因构成时发现,抑郁症和其他的精神障碍占全部自杀原因的41%,家庭矛盾占24%,经济困难和躯体疾病占10%,其他原因占15%。而278例自杀未遂者的自杀原因中,家庭矛盾占52%,抑郁症和其他精神障碍占29%,其他原因占19%。【1】

据统计,在中国,神经、精神科疾病在全国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榜首,比例占到20.8%,而全球这个数字是14.1%;中国各种精神疾病患者已高达1600万人,占总人口的1.23%;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名儿童和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在被调查的12.6万名大学生群体中,有20.23%的人有各种心理障碍;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表现;2020年心理疾病负担将上升至疾病总负担的1/4;大学生与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妇女、失业人员一道被列为易发生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倪子君,2004:59)。

我国接受心理咨询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9~40岁这一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患心理障碍的比例大约为17.5%,精神残疾人数达到614万【2】,这是因为这个阶段涉及生理发育、恋爱、结婚、家庭生活、家庭责任以及学习、就业、生活和事业的压力等诸多方面的问题。2002年,国际心理治疗大会保守估计,中国大概有1.9亿人在一生中需要接受专业的心理治疗。近年来,焦虑、抑郁和失眠已成为三大现代心理障碍,由此导致心理疾病患者的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关系个人健康、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的障碍。而且,越来越多的身体疾病也都和心理问题有着密切关系,这是一个带有中国文化烙印的临床现象。由于受传统的面子观念的影响,患有心理疾病的人一般都讳疾忌医,因此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数和实际咨询的人数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观念和消费逐渐接受。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高质量生存状态的追求,人们在满足其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此外,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强和自我健康意识的完善也使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逐渐上升。

与此同时,由人们的心理疾病而引发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因此,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质、增强人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早在2001年3月8日,江泽民主席在给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布伦特兰的信中写道:“心理疾患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政府愿与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合作,大力推动包括心理卫生在内的各项卫生事业的发展。”江泽民主席在信中表示了中国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提出要“动员全社会,努力为精神障碍患者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同年4月7日,李岚清副总理致信世界卫生日座谈会,指出:精神健康是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做好精神卫生工作,不仅关系到千百万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促进精神健康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迫切而艰巨的任务。2002年3月1日,卫生部召开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座谈会上,专家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同年3月3日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指出,目前的教育所存在的欠缺之一就是心理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该重视心理健康,以增加对复杂影响的抵抗力。2010年“两会”期间,来自卫生医疗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尽快出台精神卫生条例,加快立法工作,保护精神病患者及精神科工作者的权利。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已经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将精神卫生体系纳入公共卫生和财政保障体系,并对政府开办的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和心理咨询机构提供财政上的支持,同时将心理测试、心理咨询方面的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从而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等等。此外,部分城市提出了普及心理科普知识、提高民众自己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的建议。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心理咨询在经历了启动(1949—1965)、空白(1966—1977)、准备(1978—1986)阶段后,20多年来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钱铭怡,1994)。随着人们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剧增以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增强,社会上的各种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医院的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心理咨询网站以及一部分大学和中小学的心理咨询(或心理保健)中心如雨后春笋,专业咨询师的数量也由最初的屈指可数发展成数以万计,有关心理咨询的专著和论文连年递增,各级政府部门对心理咨询工作的支持力度也大大增强,中国的心理咨询业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但是通过考察发现,中国心理咨询业的发展现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认识方面。心理咨询作为一个标准化的行业在中国仅仅有短短10年的历史(2002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才正式出台),因此仍然有许多心理咨询需求者对心理咨询存在疑虑和误解。一部分人把精神不正常与心理问题画上等号,认为只有精神病人才需要心理咨询,另一部分人对心理咨询的成效持怀疑态度,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说教,无法治愈心理疾病。

第二,行业水平方面。我国心理咨询师供不应求,每百万人中只有18名心理咨询师,而且其专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据调查,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学历背景为心理学的仅占总体的34.8%,而且部分人员只是接受了短期的心理咨询的职业培训之后就进入这一职业领域。还有的从业人员虽然具有心理学背景,如学校从事心理辅导的老师等,但是缺少实际的心理咨询技能。这就是常说的心理咨询队伍的“一少三多”的现象,即:专业人员少,半路出家多,出于热情和兴趣的多,不规范工作的多。总的来说,我国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专业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很多研究者指出了我国的心理咨询业存在行业水平方面的问题。其中王维玲等(2003:334-337)指出,我国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人员,总数不足,专职不多,虽有一定学历、职称层次,但接受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不够。心理咨询的水平直接影响心理咨询的效果,并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切身利益,也制约了我国心理咨询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实际操作方面。我国心理咨询存在思想政治化、心理测验化、医学治疗化、包办代替化以及心理咨询模式西方化等方面的误区(钱福永,2007;张莉,陈家麟,2008)。心理咨询政治化是指有些心理工作人员,尤其是学校的心理工作人员将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咨询工作混为一谈。虽然二者都是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方法,但是二者存在严格的区别。前者以心理学为基础,后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基础;前者的目的是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后者是促进个体更好地为社会、阶级服务;前者多采取一对一的交谈方式,重倾听和感情沟通,后者采取讲座、报告、参观、访问、座谈等方式,重经验说教和言传身教。心理咨询心理测验化是指心理咨询人员盲目地运用心理测验来诊断来访者问题,以心理测验的结果代替心理咨询的结果,把心理咨询简单化。心理咨询医学治疗化是指基于我国的心理咨询机构大多是设立在医院,门诊心理咨询时必须结合心理诊断及疾病诊断,同时给予适当的医学治疗与指导。但是片面追求心理咨询的医学治疗化会忽略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实质,同时使心理咨询走进狭隘化的模式。心理咨询包办代替化是指心理咨询人员忽略了心理咨询的非指示性原则,在咨询过程中不是启发和鼓励来访者内在潜能的发挥,而是包办代替地进行解释或指导。心理咨询模式西方化是指我国的心理咨询人员所运用的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以及测量工具等都是沿用西方的,忽略了本土文化对咨询的影响和制约。

二、理论需求

本研究的理论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话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心理治疗话语的目的性;话语策略的重要性及其对心理治疗的影响;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交际互动以及治疗关系对心理治疗的影响;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以及话语研究方面的欠缺等。

心理治疗是“以言治病”的会话活动,话语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心理治疗话语是机构性话语,带有明显的机构性目的。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应该如何了解、诊断和治疗来访者的问题,如何开启、推动和结束双方的会谈,如何对来访者开展问话,如何对来访者的答话给予回应等都离不开治疗师的话语策略的运用。也就是说,为了实现“以言治病”的目的,治疗师会选择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廖美珍教授(2005)认为,选择一定的目的的同时也就选定了一定的策略和手段。因此,治疗师的策略和手段的运用与治疗的目的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心理治疗从结果研究(psychotherapy outcome research)转向过程研究(psychotherapy process research),“心理治疗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成了研究者们关注的对象。其中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交际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治疗关系对心理治疗过程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因为成功的心理治疗建立在良好的治疗关系的基础之上。

在我国的心理咨询研究中,理论研究和话语研究都比较欠缺。

我国的心理咨询基础理论薄弱,目前国内心理咨询多是借鉴西方已经比较成熟的咨询理论,本土化研究匮乏。我国少量的心理咨询本土化研究大多集中在实体理论层面,主要针对一些特殊和具体的心理现象或问题,对元理论以及哲学或宏观层次的理论研究却很少,这使得心理咨询在实际操作中因没有相应的基础理论支持而显得力不从心(张莉,陈家麟,2008)。郑日昌等(2000)指出:“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多半仅注重技术应用,发表的论文主要是疗效报告,而对各种疗法的理论基础及本土化等问题涉及较少,深度不够。”

虽然谈话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式和媒介,但是迄今为止,国内对心理咨询话语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尤其是对临床咨询语料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很多心理咨询师和研究者主要讨论的是咨询过程中语言交际技能的必要性以及提高谈话质量的方法,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咨询师的一些临床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然而,对于心理咨询这一以会话为依托的、真实的、动态的交际过程本身以及这一交际过程中咨询双方具体的话语实践,很少有研究者从语用和话语分析的角度研究咨询双方的合作问题、会话结构、互动规律等。于是很多咨询师在咨询理论的宏观指导下进行咨询时,忽视了咨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微观层面,即会话交际层面,对咨询过程本身以及咨询双方的互动本质缺乏真正了解,从而使心理咨询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也使来访者对咨询师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出现了一定数量的首次咨询后来访者脱落的现象。

同类推荐
  • 执行的效力

    执行的效力

    本书以心理学原理为基础,介绍如何进行人本主义管理,推进管理变革的实践。
  •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一本书掌握心理学

    本书不拘泥于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是从纯理论的角度探究人类心理活动的奥秘,而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力图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实际生活案例,对为人处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分析,并提供了操作简便的解决思路与方法,帮助人们在了解各种人际关系现象背后的深层心理原因。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心理学常识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学者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的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辣口味心理学

    辣口味心理学

    这本《辣口味心理学》以解读身体语言密码为主旨,教给我们破译身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心灵秘密,通过细节中的各种身体语言洞察先机,看穿人心,了解人性。可以说,掌控了身体语言,就等于掌控了人生局面。书中对身体语言的丰富表现形态、深刻内涵及其广泛运用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的最深处,帮助你窥破人际关系的奥妙,掌握和运用比说话更高效的沟通技巧。另外,还包含极少数与众不同、意义独特的身体语言表现形式及其解读,使得本书全面细致而又深入浅出,口味麻辣而不失乐趣。通过阅读本书,我们可以提高洞察力。
热门推荐
  • 不是这一种爱你

    不是这一种爱你

    “是不是我去死,你才会高兴?”他的语气变得低迷起来。望着他有些受伤的神情,安琉的身体哆嗦了一下,想要张口说些什么,可却找不到任何可以回驳的话,不是?这不是我希望的?其实有那么一瞬间,安琉是真的那么想过。她咬了咬自己的嘴唇,最终还是沉默了下来。凌陌指了指她的心口,“你这里,从来就没有我的位置,就算只是他,也比我重要千倍万倍。”安琉呆愣的望着他,看着他眉眼间的疼痛仿佛感同身受一般,自己的心也跟着抽痛着。“安琉你记住,这个世上不会再有人会为了你这么糟践自己,因为是你亲手捏碎了他的心。”冰天雪地的寒冷占据了他乌黑的眼眸,凌陌将她推向了墙面,身后就抵着冰冷的瓷砖,安琉难忍的挣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界彩虹

    仙界彩虹

    特雷西亚的精灵们悠长的生命和月女神的庇护让她们安宁平静的生活着,希洛就出生在这样的环境里。他愉快的生活着,只是有一天他忽然感到深深的厌倦,心中向往着月神圣典中的各种传奇故事。终于,在一次矮人朋友们的一次探访中他偷偷的跟着他们跑了出去。从此,整个世界都疯狂了,这个爱冒险的小精灵乐此不疲的闯过各个禁地,月女神都感到万分的头疼。直到有一天他走进了人类的世界......美丽的公主,邪恶的大反派,看他如何成功拯救世界。
  • 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幸福和快乐是结局

    “杂用,你这个白痴!这段给我重新写!”“喂喂喂,小雪,这可是我的小说吧?我想怎么写,都是我个人的自由吧?况且我可是熟读《中学生作文大全》的好不好,这段我不这么写怎么写?你如果这么想写,你自己也注册个ID啊!”“给我闭嘴,你改不改?”“哦……”
  • 总裁报道,娇妻请签收

    总裁报道,娇妻请签收

    第一次见到总裁,是被他撞伤。第二次见总裁,突然成为了他的女朋友,还被夺去了初吻。第三次,哎呦,连名字都上了他家户口本。等一下,我还没答应呢!
  • 穿越之傲世皇妃魔舞天下

    穿越之傲世皇妃魔舞天下

    她本是凌家的废材三小姐,虽生有绝世容貌,但因灵力全无和痴傻而被世人广欲流传。如今醒来,她不是她,而是来自21世纪人人闻风丧胆的绝世特工。片段一:红磷,你丫的到底味口有多大?这么多晶石你也吃的完,吃的好,记住把这些晶石吃的一颗不剩。”某女怒气冲冲的瞪着某男。片段=:“我看不惯这只“狗”,君无殇:”!“来人把这条“拘”给本尊轰出去”,娘子你可满意”!…
  • 英雄与恶霸

    英雄与恶霸

    我喜欢看超级英雄,我也想成为超级英雄!不仅仅为了那一身异能,更多的是体验一下荣升救世主的角色!我的异能,我的超级英雄梦,我想守护的人和城市,小小的梦想我的英雄与恶霸!
  • 缘分,时也命也

    缘分,时也命也

    有缘分的两个人,无论相距多么遥远的时空,冥冥之中早有注定,注定相遇。
  • 王的异界重修

    王的异界重修

    秦陌是一次元世界的王.只因在这个世界以无敌手.所以四处游荡.不料一次异兽的袭击.让他无意之间穿越到了二次元世界.而且修为.全失他开始重新修炼结果发现不管自己怎么修炼都没有什么效果.之后他发现这个神秘的世界的修行不是修炼丹珠而是等级.秦陌开始在一次坠崖之后开始重修..............
  • 匆匆逝去的那年

    匆匆逝去的那年

    我想,我也许该用一些心情忘记一些事情,惦记一些事情,回味一些事情。这些事或许不是我曾经在意的、伤心的、无味的,而是美丽的、神秘的、快乐的。遥远吗,痛苦吗。
  • 神罚

    神罚

    本文中有神秘的民俗,治理鬼怪和风水之法,以及易经与修真修炼之术等等,望用之慎之,如有意外,后果自负.随着时代的变迁,修真者逐渐走出历史的舞台。人们为了在几十年的生命中活得潇洒,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开始你争我夺、勾心斗角,什么亲情、友情早被遗忘,便是修成了仙、佛,还是唯利是图。也许是上苍真的看不下去了,让赵天威来到这个世上再世修神,惩罚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随着我们的主人公诞生,精彩的人生之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