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2500000009

第9章 神仙信仰(2)

闽北三皇元君信仰探究

乐裕贤

在一个地区,民间能自发地,而且是普遍地形成对某一种宗教,或某一位神祇的信仰,这其中信仰对象必有特殊性,能够承载这个地区民众所寄予的普遍祈求和希望,同时能在某种特殊情况或境遇中,给予民众慰藉。由此确立起祂们在这个地区的声望,并被民众树立为偶像。诸如天后妈祖林默娘、保生大帝吴本、临水夫人陈靖姑等。

闽北民间信仰的三皇元君,其性质大体与林默娘、陈靖姑类似,在闽北民众的心目中,三皇元君有着很高声望。但由于闽北地形复杂,市县之间的民俗、语言、生活习惯各有差异,故民间信俗亦存差别。遍访闽北各县市,笔者发现三皇元君信俗,顺建溪源流,大致相仿。然靠东北的浦城、松溪、政和一带,三皇元君信仰较为淡薄。建溪沿岸,深探其源,亦存有两种不同传说和记载。不过民间将其合二为一,有些混淆不清,故笔者聊作分述。

一、初唐时期的三皇元君

早在唐初,武夷山脉就出现有三皇元君的信仰,但初期影响仅限于祀地周围。其后逐渐扩展他处,随即形成多处祀地。

(一)白塔山之三皇元君

白塔山是武夷山脉北段峰岩之一,位于武夷山市南、与建阳市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属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一个部分。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峻拔,海拔1553米。因其山体的岩层,具有多层黑白相间的层叠,有如宝塔之形,故名白塔山。在白塔山顶峰南侧,有一块平缓地带,古时建有一处木石结构的道教宫观建筑群——龙济道院。道院建筑占地面积750余平方米,规模雄伟壮观。主殿祀三清神像,配殿祀三皇元君神像。在其西侧岩壁上,有摩崖刻石“世竖还真”,其意为:到此修炼者,即便是凡夫竖子,亦能修炼成真。沿着龙济道院右侧再上石阶数百级,登临其最高处,名“烧香顶”。这里是“三皇元君”得道升天的地方,故建有条石屋一幢(面阔7.15米,进深5.6米,高5米),内供三皇元君神像,此处被称为“白塔洞天”。

“三皇元君”究竟属何女神?据史载,她们是春秋战国时期,与武夷山主神武夷君同时进入武夷山脉修炼的诸神中的一个支派,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由于她们没有与武夷君沟通往来,自立门户,故武夷君得到汉皇封祀,而她们却被历史烟云所湮没。直至唐贞观年间,才为民间所发现,立庙祀之。

三皇元君姓甚名谁?闽北民间多数人只知有三皇元君女神而祀奉,对其具体姓氏不甚了解。笔者查康熙年间编纂的《建宁府志》卷四十七《杂志三·道释》条目中载云:

汉,钱郁霄、刘永志、李氏三女,同在白塔山修炼成仙。贞观辛丑(即贞观十五年,441年),猎者吕师逐兽入山中(指白塔山),遇三女子于石上围棋(今尚有棋盘石遗迹在),因坐而观之。一女授桃半颗与食,俄顷,猎具朽烂。归家,几十年。乡人因挽师引至原处,忽睹圆光百丈,三女升天,遂号三皇元君,立龙济道院以奉之,雨旸祈祷即应。

《建宁府志》这段记述,首先说明:(1)三皇元君是汉时人;(2)姓钱、刘、李、名为郁霄、永志(一人不知名),她们同时同地修炼成仙。(3)她们是在唐初显圣于民间的。显圣的过程,大致是:三仙女遣野兽,把猎人吕师引上白塔山,然后现身围棋,让他坐着观奕,并给仙桃使其不觉饥饿和忘却时间,一坐就是几十年,制造一个人间奇迹。吕师的返乡,自然引起乡人的莫大惊奇,且必然要“挽”着吕师,引领他们去仙迹地一饱眼福。三仙女借机一展神通,以感化乡人,结集善男信女,供奉香火,赐福人间。

当乡人亲睹了三仙女圆光宝像后,其内心的崇敬自然不可名状。为敬奉仙灵,当然应该立庙祀之,以表述乡人的虔诚。这事《建宁府志》亦有记载说:

龙济道院,在周村里白塔山,乃三皇元君修炼地,乡人建院祀之。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重建。

此记述明确指出:“龙济道院”是乡人为祀奉三皇元君而建的,始建年代应是唐朝贞观间,明洪武时重建。

查《建阳县志》(1994年版)第三十篇第三章《宗教》第二节《道教》载:

唐贞观十五年(641年),又有钱、刘、李三女子,到建阳西北边疆的白塔山修炼,后人号其为三皇元君。后唐明宗(926—930年)时,有处士石湖到建阳县东千米高山上建庵修炼,是山始名庵山。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在白塔山建“龙济道院”祀三皇元君。明永乐元年(1403年)在书坊大金山建“龙德仙庵”祀三皇元君。山庵祀三皇元君不知起于何年。

《建阳县志》所载,进一步证明:唐贞观年间,白塔山有钱、刘、李三女修炼,时间即是贞观十五年(641年)入山。白塔山的“龙济道院”是明代始建的,明永乐间建阳书坊的大金山也建起了“龙德仙庵”,供奉三皇元君。但对于三皇的修炼年代的记载,却与《建宁府志》相去甚远。一为汉代,一为唐代,时空超越780余年。二者孰是孰非,难以定论。不过从整体看,《建宁府志》记述较祥,《建阳县志》记述较简,前者准确度可能较后者高些。

(二)南平庵山之三皇元君

南平庵山是潭东第一名山,坐落于建阳童游镇南。山峰海拔1020米,高峻挺拔、崔嵬嶙峋,雄踞于建阳、建瓯之间建溪的东岸。登其峰顶,建阳、建瓯、武夷山风光尽收眼底。相传,五代后唐明宗(李禀)天成三年(928年),有高僧石湖在山结庵隐修,随命名为“庵山”,其庵名为“济灵庵”。当年,石湖建庵时是在“元君古寺”旧址上扩建“济灵庵”的。“元君古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石湖扩建后,初名济灵,因庵后有一泉井,旱不涸,潦不盈,终年清澈,水如清净,勺饮少许,沁人心脾,故称灵泉而庵名又改称灵泉寺。这里有一段记述:

三皇即邑人钱郁宵、刘永志和李姓(名不详)的三位女儿,她们练武习艺如同胞所生。当时山区盗贼猖獗,扰民掠财,侵至人命。她们三人组织村民抗击,取得胜利后修炼成仙。邑人纪念她们,立寺塑像,申报朝廷,被封为三皇元君,御赐“卫国佑民”匾额,迄今依然悬于寺中。

这段记述,仅是今人根据传说记录下来的文字。从逻辑上看,此说较为合理。它既说清三皇姓氏和身份,亦说清其被封为“三皇元君”因由和民间立寺塑像纪念因由,但却没有说明时间背景,有点遗憾。

综合《建宁府志》、《建阳县志》、《南平庵山》三种记述,三皇元君之姓氏可以确定为“钱、刘、李”,但其名二处载为:郁宵、永志(李姓女名不详),庵山则载为是郁宵、永志属其父之名,然仙女名何称?亦无下文。不过作为民间信仰之女神,有姓无名未为不可,庵山之说较能认可。至于入山修炼时间,三说均有唐贞观年代叙述。初唐入山或显圣,其说各有千秋,溯源定于此时亦无大碍。

究其发展与传播,均属民间自发。立祀初期,大致是以建阳、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为活动中心,逐渐向周围县市邵武、光泽、顺昌、建瓯、南平等辐射,邻省江西的石塘、紫溪、永平、铅山、上饶等地亦有一定影响。

民间信奉主要以“祈雨禳灾”为前提,《建宁府志》记载的最后一句说:“雨旸祈祷即应”,即是大旱时求雨必应,后兼以“添丁增寿”,“招财进宝”、“仕途进取”等内容,在闽北七县市中,信徒众多,各地均有观院和活动场所。在解放前,闽北沿建溪县市的民间,一般的民家厅堂上方或神龛中,均少不了有“三皇元君”一席神位。每逢其庙会期间,信众都要在三日前进行斋戒,禁食酒肉、腥膻,并在赴会当日沐浴净身,备足香仪方能到其祀地朝圣礼拜。如若不然,或稍有不诚,则到半途,会犯某些突发之病,无功而返。特别是白塔山祀地,朝圣的善男信女众多,从其十多幅古代摩崖刻石可以看出,其鼎盛时期,香火必定盛况空前。现录其三幅以飨读者。

其一(赞景题刻)云:

一景闽中开太古,洞天封祀自南唐。

巍巍宝阁元君殿,暮夜钟声到山苍。

其二(赞景诗刻)云:

二景清泉洌汧流,取来养性运枯焦。

在天民仰为甘露,透海龙宫喜得漂。

这二首诗刻,其一说明“三皇之号”是在南唐时受皇封的。其二说明:民祀元君,主要是祈雨解旱灾,有灵应而题的。

其三(为祈保长寿题刻)云:

下梅里(今武夷山市下梅村)信绅邹太保,在白塔山下(行)善修路二百五十丈(约800余米),祈保长男钰长大成人,寿命延长。嘉庆十三年仲冬月吉立。

此幅题刻则表明三皇元君的神职有所扩展。纵观民间对神仙自发的信仰,大致不外乎是“福、禄、寿、喜、财”这五字的祈求和期望。而对于女神则多从求喜角度出发,祈求多生贵子和保佑其子顺利长大等,故女神信众多属女性,社会影响力深入民众家庭。

二、中唐时期的三皇元君

唐代是道教鼎盛时期,由于皇帝自认是老子后裔,提倡道教。唐高宗李治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全国各地信道自然风起云涌。迄李隆基登基后,更是大建道观,道院宫观遍及各地,民间神仙信仰亦即蓬勃发展。有着“洞天福地”之称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此时入山修道者,亦随之接踵而来。因之,武夷山云虚洞之三皇元君就在此时入籍武夷。

武夷山风景区,自古即有“奇秀甲东南”的美誉。自汉武帝封祈武夷君之后,入武夷山修道者以数十计,均得证仙。云虚洞之三皇元君,即是唐之中叶入武夷山修道的女仙派系。

据清道光《武夷山志》卷十八《方外》载云:

孔、庄、叶三仙女,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唐天宝(742—755年)间来武夷学道,栖天柱峰(即大王峰)下。一日遇皇大姥(传说是与武夷君先后来武夷山之女神),授以丹诀,指往东南,觅修炼之所,乃于均峰(又称换骨岩)得云虚洞居焉,道成,投身换骨岩仙去。

《武夷山志》的记载,点明唐中叶浙江绍兴人孔、庄、叶三位女子,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的均峰北壁的云虚洞修炼成仙。其成道是得到皇太姥授以“丹诀”,方能证仙。由此亦从侧面道出了,武夷山尚有更高层次的女神栖隐。孔庄叶三仙女虽然道成,但其亦荣膺“三皇元君”之号何来?再翻读《武夷山志》的卷十九,杂录目中又有载云:

治平间(1064—1067年)大旱,有士人江小三者,灌田均峰下,遇三女,授小葫芦,盛水令洒之,大雨如注。越数日,江往谢,缘径深入,有洞府,榜曰:“云虚之洞”。有金字朱牌,题曰:“太素孔元君、太徽庄元君,太妙叶元君”。童引三女出见,以胡麻饭食之。告之曰:“我本会稽上虞人,唐天宝时来学道,得仙于此。”语毕,指路送出,夹径桃花,渡一小涧,则三姑石下。至家,已三载矣。

这则“江小三遇仙”的神话故事,当是彼时好事者或某道者杜撰出来的。但作为志书记录,其历史分量不轻。它既表述了武夷山景区之奇特,而受诸多隐者的青睐,互引至此修炼成仙,并成“升真元化洞天”。同时借“小葫芦降雨除旱”之神通,引领江小三入仙洞,以洞匾、金字朱牌,显示其元君称号,让小三去传播影响。大凡神仙显圣,多用此法。武夷云虚洞三皇元君,在崇安、建阳二县(市)民间信仰,常与白塔山之三皇元君信仰混在一起,无分彼此。但在道教派系中,或社会中上层,云虚洞之三皇元君信仰,却超过白塔山三皇元君声誉。特别在两宋时期,许多官员专程到其祀地朝圣。如建宁府太守胡师文,他于绍圣间,携幕僚张净、王华国、王行可以及邑宰王当、县尉石景充等,不远数百里之遥,专程入云虚洞拜谒元君,并刻石以纪其行。更有四川古丰都府二府(同知)李景来,不远千里到其洞府朝圣,并题诗刻石以表述其对元君的崇敬,诗云:

区区三载抗尘颜,绌直无由脱谤谗。

今日扪萝叩仙室,愿将凡骨换云岩。

民间还有一说:“武夷云虚洞之三皇元君,是财神爷赵公元帅的三个妹妹,三仙岛的云宵、碧宵、琼宵三宵元君的第二次化身。”所以民间对三皇元君的崇敬十分虔诚,特别是琼宵是专为天下婴儿成长的保护神,备受民间青睐。

综上所述,闽北三皇元君信仰,源远流长,民间影响深远。

同类推荐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一日一悟

    《菜根谭》是诞生于明万历年间的一部奇书。在这部书中,洪应明以一位通达人生智慧的成熟之士,用他精微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旷达高远的智识,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套回味无穷的入世出世的方法体系,并且以其对于中国几千年来处世哲学与人生智慧的精确总结和有力诠释而历久弥新。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近利者服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服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为一部集结了中国古代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大智慧大学问的经典著作,《菜根谭》更是给世人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和无尽的收获。虽然现代人与……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故事(2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热门推荐
  • 时间的救赎

    时间的救赎

    张睿在女朋友文晓雨生日当天准备向其求婚,一桩抢劫案意外夺去了文晓雨的生命,而张睿的人生也发生了改变,他发誓要制造时间机器救回文晓雨。他真的成功了,然后事情却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
  • 奇异傀儡师

    奇异傀儡师

    肖天曾是一代霸主,因爱情为累,身陨道消,轮回后成为一名普通工人,机缘巧合下得到九大傀儡之心,来到神奇的世界,成为了一名奇特的傀儡师,且看他如何在爱恨情仇,危机重重的世界寻找那回家的路。
  • 篮球大咖

    篮球大咖

    穿越成了迈克尔.比斯利之后的故事六分生活,四分篮球!(普遍的篮球小说整篇都在写篮球场上的对抗,以及球员的升级,本文重点放到成了篮球巨星后的都市生活的故事)
  • 惑乱九洲

    惑乱九洲

    长封却意外得到了自己前世信物,渐渐唤起前世记忆。她的名讳居然不在生死簿上?她到底是谁?他将如何收拾自己造成的残局?将如何使五界恢复如初?
  • 当黄昏靠岸今夕使得过往

    当黄昏靠岸今夕使得过往

    你穿过时光的风雪会不会记得与我有关的尘埃?
  • 暗黑召唤之墓园

    暗黑召唤之墓园

    黑暗的天空降下一个黑暗的生灵引领着黑暗的死灵。骷髅,僵尸,幽灵,吸血鬼,尸巫,黑暗骑士,骨龙能否战胜黑暗的来客?新人新书,请支持一下,谢谢
  • 穿越网王之爱在青学

    穿越网王之爱在青学

    她,矛盾的结合体;18岁的大丫头;竟然不合情理的迷着动漫;恋着球场上风光的王子们!为自己编织着梦——奇异的穿越!她回到了12岁的年纪,依然18岁的心态......玉梨遇见了,王子们......乖乖,我得把这些迷死人不偿命的王子们,一个个嫁出去!!”但,为什么,王子们的目光却开始像她聚焦?
  • 邪王的神秘冷妃

    邪王的神秘冷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神偷,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庶女,不想大婚前夜遭遇神秘冷男。失贞?通奸?游街示众?浸猪笼?原本于她无所畏惧,计划却又横生枝节。一句“本王愿意娶她为妻!”,于是,命运扭转。“本王叫你留下!”公冶墨的杀气飙到了极点,出手扼住夜雪的咽喉,这个女人为什么就不能信他一次?“我叫你杀我啊。”夜雪声音冰冷,一身冷傲全然不输于公冶墨。他风华绝代,她漠若冰霜。唇畔一抹清冷的笑:“不肯,信我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射雕三部曲

    穿越射雕三部曲

    萧冲,因为九星连珠的原因无意间穿越射雕时代,在这里他行走江湖与雕作伴,人人称他神雕大侠!并与吴莫愁相爱,成为一段佳话……
  • 重生之暮落

    重生之暮落

    这...为什么是这样的结果,为什么?我穷,我没有家世,我不配,呵呵!除了苦笑叶雨什么都做不了,眼泪不觉中落下,此刻已近黄昏,闷热的温度再不断消减,突兀的凉意,却依然难以泯灭心中灼热的伤痕: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命运重新上演,我是否还会选择爱你,虽命运注定你我无缘—天长地久,我想我依然会选择爱你,即使我的爱是那么渺小。你走的那天秋风叶落,淹没了我的视线,我对自己说不再轻许诺言,你可曾知道每当秋天枫叶落下之时,我都会去林中转一转,寻觅你的身影,梦、你会如我一样思念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