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71600000015

第15章 绝技

早年间,隔三岔五总有一些特殊技艺会从家门口的乡路引进农家院子。

有一种技艺叫做“磨剪刀、铲菜刀”。那时节,只要呆在家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外面的路上传来一阵阵“咔嚓嚓、咔嚓嚓”的声响,那是串在一起的铁片被随手摔打时发出的声音。这声音不大,却很有个性,它很清脆,很响亮,而且有一种独特的节奏感,让人们可以十分容易地从路上发出的各种声音中把它分辨出来。手持这种铁片不停摔打的便是磨刀匠。他通常肩扛一张木制长凳子,凳子的一端固定着一块“磨刀石”,斜背着一条帆布袋,袋子里装着各种工具;一只手扶着肩上的凳子,另一只手握着那一串铁片,在乡路上悠悠地走着,边走边摔动手中的铁片,路上便有了这种独特的“咔嚓嚓、咔嚓嚓”的声响。

我第一次看到磨刀匠的表演,还是在孩儿时期。有一天,路上远远传来这种“咔嚓嚓”的声音,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走出家门,等候在路旁,不一会儿,便把这种声音领进院子,随同声音一起进来的自然还有它的主人——磨刀工匠。这位工匠是个中年男子,个头矮小,说话声音也不大,似乎没有什么太吸引人的地方,唯独会惹人注意的可能就算那双眼睛,看人时亮亮的、直直的,被看上一眼就自然而然地会被震慑住。我和几个闻声围拢来的小伙伴原先还兴高采烈地嬉闹着,被他那双眼睛扫瞄一圈后,居然不约而同地顿时都安静下来,屏息静气地聚在一块看他操作。只见他放下凳子,从帆布袋子里取出一块围裙扎在腰上,然后慢悠悠地坐在凳子的一端。等到我妈端来一盆水和一把剪刀、两把菜刀后,他先是在磨刀石上洒上水,然后手持剪刀放上去磨,磨一会用手试试刀刃,试几次后又换上一块磨刀石再磨,再试。做这些动作的过程,他始终没有吭声,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只有两只眼睛紧紧盯着双手的活动,硬是让现场呈现一派庄重而又专注的氛围,感染得我们这班淘气鬼也只能老老实实呆在一旁,不敢轻举妄动。似乎过了好久,他终于从布袋子里取出一块碎布“咔、咔、咔”地试剪几刀,但似乎效果还不太理想,于是摇摇头又放在磨刀石上再磨了一会儿,这才交给同样等在旁边的我妈去试剪。看到我妈剪布、剪纸都没有试出什么问题,表示满意地收起了剪刀后,他终于微微点了几下头,呼出一口长气,这也许算是对自己工作的一种评价吧。

几乎没有什么休息,他又拿起了一把菜刀,用那双亮眼左看看、右看看,再用手指头试试刀刃,然后把菜刀放在磨刀石后端的铁架子上装好、夹紧,从布袋子里面取出一种专门的工具——铲刀。这种工具的主体是一条尺把长的横杠,两端各装有一个手把,中间装着一块拇指大小的钢块,钢块的前段十分尖利,能够“铲铁如泥”。只见他检查过铲刀安装在横杠上的紧固程度后,便双手握住横杠的两端把手,将铲刀对准菜刀锋刃旁的部位铲下去,一片片铁皮就随即卷起、落下……当这面处理完毕后,便将菜刀翻过一面,再接着铲另一面的铁皮。这绝对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手工活,它对眼睛看准的部位,对双手配合的默契,和那推动铲刀劲道的把握显然都要十分精确,双手配合不一致铲刀便会偏动,劲道把握不准铲去的铁皮则会忽厚忽薄。这位工匠应该是个这行当的高手,在我们面前就那么不紧不慢地操作,下刀又稳又准,铲出的铁皮又直溜又顺滑,把我们都看得目瞪口呆、敬佩不已。

完成铲去铁皮的工序后,他收起工具,把菜刀放在磨刀石上使劲打磨,仍然要像磨剪刀一样,磨一会儿试一下刀刃,磨过一面又磨另一面;就这么磨磨试试,试试磨磨,直到认为达到最好的效果才罢手。经过这样处理的菜刀果然十分锋利,使用起来特别顺手,因此,农家人隔上一年半载的总要处理一回。只要听得路上传来“咔嚓嚓”的响声,走几步随手招呼一句,磨刀匠就能跟随身后“上门服务”了。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需求,又加上有这等便利,这种技艺才会代代延续下来,乡间的路上也才断不了“咔嚓嚓、咔嚓嚓”这种特有的声响吧。

可以与这种声响相提并论的还有一种,那是补锅匠手中铁片击打出的一种“噹噹噹”的声音。如同磨刀匠一样,补锅匠也会每天在乡间的路上悠悠地走,一只手拎着装满工具和材料的木箱子,另一只手夹着两块铁片,边走边不停地击打出一连串节奏感很强、响声清脆明亮的“当、当、当”、“当、当、当”……

补锅的技艺同样高超得让人不由自主地会肃然起敬。面对一口烧裂的铁锅,工匠会稳坐在凳子上,用双腿把锅夹住,然后寻找裂纹,找准裂纹后将它紧贴凳子,从箱子里取出一把小铁锤和一根铁钻子,顺着裂纹敲打出一个小洞。这可是在铁上打洞啊!力气太轻了自然打不了,假如力气太重了则可能打出的不是小洞,而是一块铁片了。补锅匠身怀绝技,当然就有这种本事。等到需要的小洞打出来后,他又从箱子里拿出特别的铁钉——钉帽很大,中间隆起呈半圆状,而且边缘很光滑。把它穿过小洞,翻过锅来,在锅底的一边套上一块铁皮,铁皮和锅底间粘着一层特别的胶泥,然后在钉帽处垫上木砧子,用铁锤把钉尖一端慢慢地敲弯、敲实,类似铆钉那样,让铁钉连带锅底的铁皮把铁锅的裂纹处咬合得十分紧贴,这口铁锅也就不会再漏水,这就算把锅补好能继续使用了。假如裂纹太长,只用一个钉子不够,补锅匠就会沿着裂纹多敲打出几个小洞,多安上几只钉子,那样的话,自然就要费不少工夫。补好铁锅,工匠还会嘱咐主人家要在锅里先用大米熬些米汤,说是可以让黏乎乎的米汤把裂纹填塞得更加严密,效果更好。

修补铝锅要相对容易得多,也简单得多。铝锅一般是锅底会被烧穿,只需剪去一截,放在一块铝板上画出锅的大小,把铝板敲出锅底的模样,把上部剪平拗出边槽,再将它与原来锅下沿拗出的边槽对接、勾紧、敲实,新锅底也就换好了。一个熟练的工匠,要换好这么个锅底也就一根烟的工夫。

除了补锅,补锅匠还会捎带着补碗。补碗虽然比补锅要容易些,但也是一门顶级技艺。除非把瓷碗、瓷盘摔个粉碎,那样子自然只能徒唤奈何,挽救无术。假如只是摔个两三瓣,或者摔破一角,工匠就可以施展身手了。补碗、补盘时,工匠也就是端坐在那把凳子上,不同的是换了工具。他先是用一种专门的钻具——带钻头的钻杆。钻杆上端有一个小洞穿着一条麻绳,麻绳两端再系在一条横着的木杆上,使用时先让麻绳缠住钻杆,然后拉动横杆,横杆通过麻绳的作用就会带动钻杆转动,钻杆又连带着下端的钻头工作。工匠操作时,动作就像拉二胡一样,就那么轻轻地拉着拉着,钻头就会在瓷碗或者瓷盘上钻出小洞。钻这种小洞大有讲究,它不是直通通钻去的,而是要有斜度,要在摔开的两瓣瓷片间形成一定的斜角,并且不能把整个瓷片钻透、钻穿,只钻到相当的深度就得停手。等到该钻的小洞都钻好了,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根差不多像现在的电线内芯那么大小的铜线,放在该补的洞口量一下长度,用钳子剪断一节,每用小钢锉在这截铜线两端锉出尖头形状;接着把它根据两个小洞间的距离拗弯,然后把破裂的瓷片拼接起来,让铜线两端尖头插入瓷片两边的小洞;先是用手指慢慢压进去,最后用小铁锤轻轻地敲,硬是一点点地把铜线敲进小洞,直到把两边的瓷片勾连得严严实实,把一只破碗或者破盘子勾连出原先的完整的模样,才算大功告成。这种工艺水平,绝对不亚于精细的外科手术,没有顶级的真功夫是万万碰不得的。试想想,瓷片就那么薄,又那么脆,要在上面斜斜地钻出一个洞,那得有多么精到的力度和准度!稍微把握不好,显然就会闹出穿透或者崩裂的笑话。还有铜线的勾连,长短也必须恰到好处,差之毫厘就会事与愿违;敲打的力度也要适当,轻重失度必定要功败垂成。所以,敢吃这碗饭的匠人,自然都是身怀特技而且自信心和定力都十分强的能人。常言所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大概也就是这意思吧。

那年代,一分钱恨不得掰成几分花,破碗、破盘子往往也舍不得扔掉,除非破碎得无可挽救,只要还能修补,一般都会修补了再用,因此农家人的饭桌上往往都能看到外壁上铆着铜线的碗和盘,少则一两道,多则五六道。由于工匠的手艺高超,看过去不但不显得丑陋,反倒有一种点缀出来的别样美感。

除了这些特别高超的技艺,我还见过造木桶的、修锁的、制作锡壶的……那时候的农家小院,似乎还都兼是十八般工艺的操作场。现在呢?可能在一些街巷还能寻觅到造桶、制壶这些传统工艺,而像补锅、补碗、铲菜刀这些行当,恐怕早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被废弃了。当年从事这些个行当的工匠们所身怀的高超技艺,大概也早已失传,成为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绝技”啦。

同类推荐
  •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亚非现代文学大家

    文章主要以亚洲现代文学精品和非洲现代文学精品来讲述。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
  • 肖川诗选

    肖川诗选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宁夏文学艺术也伴随着自治区的发展而繁荣,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一大批有朝气、有才华、有创意的优秀文艺人才,以讴歌时代、讴歌人民、凝聚力量、鼓舞人心为己任,辛勤实践,努力耕耘。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深情讴歌了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程,生动描写了宁夏各族人民的生活,充分展示了生活中源远流长的真善美的情愫,浓墨重彩地描画了宁夏人民奋斗拼搏的心灵图景。宁夏文艺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宁夏的一个明亮窗口,一张引人关注的精彩名片。
  • 漂在北京的女人

    漂在北京的女人

    北京,新移民一族的寻梦园。这个城市包容了她们,也给了她们机会。本书所描绘的是一群漂在北京的女性,为了生活得更好,她们在爱与恨、道德与欲望之间不停地挣扎、追求、忙碌,因为她们深深懂得,人只有往前走,才能找到新的希望……
  •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红楼梦诗词(红楼密码)

    本书收集了《红楼梦》的所有诗词,按原书章回编排整理,对每首诗词都作了详细的解读和评析,力图使读者在领略“红楼”诗词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关于《红楼梦》中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启示。
  •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这是爱的凭证,也是旅途的记忆,千山万水的行走、春花秋月的情愫、沧海桑田的历程是青花上唯美的线条。十指抚过,有岁月的砂砾落下,如晨钟暮鼓撞击心房……生命没有停止,路依然在脚下延伸,躲在背后的繁华和落寞成为风轻云淡后的莞尔一笑。当逝去的身影化为尘泥,文字里的誓约保留着最初的色彩,在记忆的扉页上题写着我们的地久天长。谁是那长发及腰的女子,谁又是天涯外的风雪夜归人?错失的情缘遗忘的片段是不敢触碰的迷离,在爱的深潭里挣扎,用温情补缺、这座爱的城堡从此留下一个永恒的主题!
热门推荐
  • 使徒之第七子

    使徒之第七子

    这是魔法与战舰的故事,同时也是王子的多位面复仇之旅,故事将会很长,贯穿远古与多变的未来,情节将会跌宕,命运的线索将引导着战争使徒摧毁一个又一个世界,用生命与业火燃尽一切。只有毁灭,才能自由。但自由的背后,却是另一段早已注定的命运。
  • 回梦江湖

    回梦江湖

    这个江湖,是唯属于郭嘉的。人生如梦,梦似江湖。有人说:“人之一生,他就是一个人时刻行走在江湖的过程,而当他有一天终于走得累了,想要寻个驿馆小憩一会儿时,那么这也便是他生命即将宣告红尘的长宁之日!”在这个不一样的江湖里,且看他将是如何带领我们一起踏入进他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他的江湖!
  • 忍古楼词话

    忍古楼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颓废少年:消极时光

    颓废少年:消极时光

    青春里的你我,还站在那个角落,只是再也不去了,各自舔着放不下的伤痛,装作若无其事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 我的青春,我的爱

    我的青春,我的爱

    爱情,婚姻,生活,大千世界,我们每天都在经历,对待爱情,婚姻,生活,我们的真实情感还怎样交流,对待爱情该何去何从,谨以此书献给我们平凡的生活!
  • 鬼校诡异

    鬼校诡异

    铁门发出吱呀的声音,荒废的校园,在一阵阵阴风中发出魔鬼般的微笑,离奇的死亡,诡异的校园,刑侦大队队长寒风能破解这一切谜团吗?.............
  • 网王之再爱我一次

    网王之再爱我一次

    夏天,一个季节的名字,一个女人的名字。夏天这两个字,记载着一个女人的欢乐与幸福,承载着一个女人多年的痛楚与折磨。她与他在夏天牵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又在夏天分道扬镳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多年的青梅竹马,终抵不过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刻的一眼万年。他说:“我们离婚吧!”她说:“好!”他以为他是不爱她的,却在失去她的那一刻,心中涌现出了那种失去挚爱的痛。只是他不知,即使她的人离开了,她的心也依然在他的身上。在那年的夏天,她……回来了!----------------------------喜欢本书的宝宝,欢迎加入沫黎之家:228776540,欢迎来吊打作者更新哟~~
  • 血之极道

    血之极道

    当鲜血化为了武器作为血力的传承者走向极道“一切为了皇子,一切为了帝国!”众人高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银海指南

    银海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