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33

第33章 丧葬

丧事亦称“白事”,安定区各地汉民族民间丧葬沿袭古俗,实行土葬,以入土为安。其仪式繁杂,“礼”数繁多。

寿衣、寿木

寿衣又称“老衣”,多于老人健在时缝制,寿衣件数有五件、七件、九件之说,具体按各自的情况确定。寿木亦称“棺材”、“棺木”、“寿材”、古时书面语也称“棺椁”。柏木为上,松木次之,最下者为白杨木,在老人健在时制作的叫做“活寿”。制活寿是农历年有闰月的年份最好,做寿材前先要“破木”,由老人亲自手持斧子象征性地砍几下木板。制作中木匠也有许多讲究,象“翻板”等,都是以由东家掏腰包而耍笑的方式出现。寿木式样颇多,如“一部书”、“卷棚子”、“三底两盖”、“重底重盖”、“内棺外椁”(即俗称大小材),外表要油漆彩绘,棺椁的后部(枕头的一端)要书写上亡人的名讳排行,称为“书棺”。

停灵入殓

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子女要守候在身旁,待其亡故之际由长子手持一鸡(男为公鸡,女为母鸡),将鸡头伸到将亡之人口边捏死,谓之“接气”,鸡叫“引路鸡”,并分别在头顶烧“倒头纸”,在庄墙水眼处烧“开路纸”或“买路纸”。然后将亡人手足用麻拢定裹上衾布扎捆端正,停于庭房后墙下的正中。必须停于木制“椿櫈”、木板或细沙之上,待其收尸,前面放上供桌,然后在遗体前献上“倒头饭”,烧“落头纸”。供桌上放上白纸“灵牌”,点上香蜡。于亡人头端点上“长明灯”并烧上香。昼夜续香不使中断,这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围灵”或者布置灵堂,就是用木椽围着供桌搭一个棚子,围上帐幔,将引路鸡除毛,洗净后与一小碗夹生米饭及油炸钱串、馓子等祭品,献于供桌上,插了灵牌,放上“引魂幡”。供桌前放上孝子盆(取一小盆,盛点凉水,盆上横放一菜刀)。灵堂内铺上草铺,孝子昼夜守灵。这个过程谓之“小殓”。

小殓后由亡人的儿子或侄子在庄间人的陪同下到同庄子上所有人家的门前行跪拜礼,陪同的人喊一声“孝家请着哩”,庄间人就陆续到位,孝子即叩头请一精通丧事、在庄子上有一定威望的“能干人”做“总理”,主持丧事,负责安排守夜、请阴阳、请乐工、打坟等的一干人等。丧事有条不紊地进行。庄间人轮流“坐夜”。坐夜的庄间人可以打牌、下棋,总理必须给守夜的人留下足够的香烟、宵夜等。近年来,也出现了聚赌的恶习。

如果亡人系女性,则要安排庄间人带上礼品逐家去请娘家人,娘家要请三次,以显得重视,如果路远的话则在第一次出门后折进去再行礼。也要问清娘家人的要求(俗称争白)。如果亡人在生前遭受到作践、不被孝顺等时,娘家人则要斥责主家,并提出许多难为性的条件。由庄间人协调处理后才能得到谅解。

比较重要的亲戚如女性的娘家、男性的“姑主”等前来吊唁时要专门设宴招待,摆几样菜,放上酒具,由孝子跪拜敬酒。

小殓后,每到入夜、凌晨都要“点纸”,由长子点燃纸钱,其他孝子举恸哭祭。出纸的当晚不点纸。

有的地方在亡人遗体凉冷后,即行入殓,但不能合上棺盖,仅将棺盖搭在棺上虚掩,待出殓时合盖。

吊唁、成服

老人亡故的第三日要“出纸”。在乐工吹奏的哀乐伴奏和爆竹声中悬挂“出纸”于高竿之上,同时出“告牌”。出纸因亡人年龄和子孙的前程而有“五道圈”、“七道圈”、“九道圈”之别,“出纸”顶部立一“白鹤”即寓“鹤驾仙游”。“告牌”亦称“讣告”,上面书写亡人的生卒年月时日、出殡时辰、葬地山向及对亲朋帮忙的谢词,最后书写孝家子孙的名字。“告牌”出好后,要由“礼宾”宣读告文,其次是“请先人”即将书有“先远宗亲”牌位的红纸神牌供到另屋内。也有些地方将先人的牌位供在灵堂内。

“丧棒”是一小截新砍的柳树棒,用纸钱糊了,出纸时由庄间人分发给每一位孝子,并由庄间人给孝子披麻戴孝,亲子女为麻孝,麻孝两面捶两小棉球,前面吊类似“刘海”似的麻线,意寓父(母)亡故,眼麻(瞎)耳背(聋)了。旁系晚辈为棉孝,重孙孝帽上缀小红缨,谓之“花孝”,干儿(女)带纸孝。这个过程为“尊礼成服”。长子头顶孝子盆、背上背着告牌,所有孝子柱丧棒,一起退着出门,阴阳先生口中念念有词,据称出纸后亡人才知道自己已经亡故了,也等于是向天地人神宣告有老人离世,亲朋可以来吊唁。出纸的最后一关是献饭,孝子们从灶房开始相向跪成两排,直到灵堂前,灶房中传出的献饭由孝子呈“之”型传到灵前,由长子献到灵桌上。唢呐声中夹杂着总理的一声声吆喝,整个过程显得庄严而肃穆。体现了对逝者的崇敬。

女婿、外甥、侄子女等要为亡人送“铺寒”(小型褥子)。

正式的吊唁活动是在出殡的前一天,叫做“烧纸”,又称为“开吊”,烧纸这天,亲戚朋友、同村之人都要前来烧纸送花圈、送挽幛、孝子披麻戴孝,手持丧棒在执事人的扶持下于哀乐声中“接纸”、“迎幛”并举哀痛哭。吊客在灵堂前烧香、化楮、磕头、奠茶酒、行拜祭礼,礼毕,“总理”安排执事者要接待来宾入席用餐。

“烧纸”后,首先举行“朝祖”礼,即由孝子捧着亡灵神牌“朝见先人灵位”,奏乐烧香。然后于当日傍晚举行“公奠”和“家祭”之礼,礼仪内容有宣读祭文、化楮、奠茶酒、献饭。此礼仪繁杂冗长,以后有所简删,所谓“丧具称家有无,致哀而止;礼文随俗繁简,宁戚为先”。

纸火

纸火也称为纸扎。有用于丧葬的冥具和用于节庆敬神的花灯之分,纸火制作者称为“纸火匠”。

丧葬用的纸火如庄园、房屋、人物、驴马等是从古代的随葬品陶俑、陶居、木俑等演变而来。在奴隶制社会,奴隶主死后要殉葬活人活马及木车等,称殉葬的马匹为“牺牲”。随着社会的进步,殡葬的活人活马逐渐被陶俑、陶居、木俑及泥制品等代替,最后发展到用纸制品——“纸火”代替了。

纸火材料主要是毛竹、竹篾、各色花纸、各色皱纹纸、金银纸、浆糊、细麻绳、麻丝、塑料绳。制作纸火的工具主要有剪刀、裁刀、尺子、各样打刻纸的凿具、木砧、小钢锤、锉刀等。

做纸火时,先用竹条、竹篾扎好被制作器物的骨架,再在外表粘上剪好或刻好的彩色纸纹样。如制作纸马时,先将骨架的四肢固定于“工”字形木架上,其次在骨架外糊一层粗麻纸,然后在外表糊一层白色或红色的皱纹纸(纸毛驴则糊黑皱纹纸),粘上笼头、鞍镫,装贴上用纸剪好的细丝鬃尾。用鸡蛋壳贴入眼眶内做成马眼睛及眼球,然后用墨点画上瞳孔,再用黑纸剪出马蹄贴在足部。

如制作纸人(俗称为童男女),先要在木制的人头模型外糊几层粗麻纸做出头部,待柔干后用刀从后面割开取出模型晒干,再在干好的纸头外表涂一层胶泥抹光,待干后以粉与胭脂化妆,用墨画上眉、眼、鼻孔,用红纸剪好口形贴上,然后贴上用黑纸剪成细丝的头发和用白纸剪成的耳朵。最后在纸人体的骨架上穿好上衣、裤、裙、袜、鞋,固定于木板或新板瓦上,再安装头部,戴上帽子(童男戴帽,童女留发辫)。

作为冥具的纸火品名有庄园、房屋(现多为别墅型)、车、马、驴、金银斗、孝幡(纯白)、香幡(用线香及细绳黏合连接)、锞幡(用金银锞缀带)、童男女、花篮、花圈、出纸等。

纸火要请阴阳或纸火匠“开光洗眼”:纸火匠或阴阳口中念念有词,手中执一针将眼剌开,用小刀将口割开,用清水象征性地刷一下纸人的脸,把房门剪开等,孝子要手执香盘跪下,将提前准备好的钱放入盘中,作为答谢。

纸火的式样和种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而变化的。近年来,也相继出现了电视、电话、电脑、手机等,凡属人间所有均可用纸火的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体现了生者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另一方面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出殡发丧

在举行祭奠后的当晚,孝子、至亲、“总理”守灵到后半夜时,开始入殓,先由女儿在棺材底部用筛子洒上草木灰,再铺上麻(扎一小把,分成三股)、把香交叉着铺上,才开始铺铺寒。装入寿木谓之“大殓”。殓正后,由亲子为亡者遗体正身、用酒净面,包好衾布、盖上铺寒,铺寒有“铺三盖四”、“男铺女盖”之说,儿子、侄儿送的铺寒要铺上,女儿、侄女送的要盖上(直接入殓到棺椁的也需如此)。铺好后紧棺盖。按照阴阳选定的时刻送丧。亲友孝子先吃发丧饭(不能空腹),阴阳先生举行“出殡”仪式,烧“迁柩纸”。“起丧”时由庄间人在阴阳的雷尺响过、“起”声出口后应声抬起,到大门口,孝子们也随之倒退着出大门。庄间人把棺材捆绑成八抬样,长子头顶“孝子盆”跪于灵前化纸,灵柩捆绑好后由8人抬起,称“八抬”,为丧葬的最隆重之葬礼。纸火、乐队在前,孝子们依次排队扯纤,后是灵柩,在爆竹的鸣爆声中起丧,哀乐大作,孝子痛哭举哀,长子搭着“引魂幡”、抱着灵牌遗像由乡人扶着在柩前缓缓行进,谓之“发引”。进行途中,鸣放爆竹,抛撒纸钱。如遇水渠、岔路口、豁岘时要化纸钱。送丧队伍沿途经过的人家要在门口放一堆火,一是为逝者送行,二是驱鬼避邪。

灵柩起身后,由总理安排几个庄间年长的刷扫屋子,将灵堂内的垃圾和亡人生前穿过的破旧衣服全部运到僻静处烧掉。

下葬归殡

选择墓茔首先要看祖茔是否主山空,如空则安葬在祖坟,如不空则需另择吉地暂寄葬,如寄葬期间家室兴旺,诸事如意则不再迁入祖茔,反之则要在祖茔山空之年迁入祖茔。

祖茔是一家先逝的长辈先葬之茔,称为“立主”,如果一家先逝者不是长辈,则不能立主,也就不能叫祖茔。

灵柩抬到墓茔后,有的地方要举行“悬棺点主”之礼,还要祭祀“后土”之神。礼毕,孝子、女婿、外甥要“观墓”,给墓穴丢钱作为对土工(即挖墓穴者)的酬谢,土工在出墓坑前要用铁锨把脚印全部清除干净。吉辰一到,便将灵柩吊入墓穴,由阴阳先生用针盘撘正方位,孝子把供桌上用的夹生米饭碗背身丢上来,由另一孝子背身用衣襟接住,将其发酵后烙饼,如果发酵快,则表明来年孝家的“孝田”将会丰收。接下来先由孝家背着身子在墓坑两边的土堆上给墓中各刨三下土,意为由孝家掩墓,之后再由送丧者覆土掩埋,如果其中一个人累了,就把铁锨放到地上,不得交到接任者手中,意寓这种事不能传承。

在墓坑要填满之前,将两根椽立到阴阳钉的木钉处,最后用椽在土堆的两边各刮三下,将椽丢开,把孝家手中的丧棒按孝家的辈分插成若干排,每一辈插一排。

埋好后摆上纸火花圈等,由孝家点纸,乐工奏乐,如果是女性则要请娘家人点纸,而孝家也抢着点。孝家痛哭举哀。纸化完后在众人的劝导下回家。男性孝家必须抢在庄间人之前回到家中,到家门首跪等乡邻,向送葬之人磕头致谢。打扫屋子的人提前在大门口放一盆子,内盛清水,放一菜刀,所有人都要洗手,并用刀在双手各刮三下,意为洗手不干此事了。最后由庄间人,女婿外甥、孝家按次序上香行礼,请乐工奏乐以谢来宾。阴阳先生要“刷扫”庄院,在厅房、灶房的后墙上贴上“避邪符”、在各房门上贴“封门符”。随后孝家请送葬者及来宾入席用餐。席毕,在总理的主持下,孝家在先人牌位前向阴阳先生、乐工行跪拜礼,且将事先准备好的钱摆在一小碟内,放入盘子。孝子跪着将盘子顶在头上,由总理端给阴阳先生及乐工,先生及乐工象征性地退一点,装了,喝两杯酒离去。至此,葬礼才算正式结束。

在“白事”中,有的地方要举行诵经以超度亡灵。或一过夜经,或真三天假五天,由孝家决定。诵经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出纸后的当晚或出殡的前夜。

葬后祭祀

亡人葬后,在三日之内家人每晚要在大门外烧“旋门纸”,烧“旋门纸”的地点一日要比一日稍远,以示亡人不要恋家,魂归墓穴。第三天凌晨要“撩三服”,孝子到墓地,将坟墓的封土培整齐,插上“引魂幡”(“引魂幡”亦有在出殡之日插上者),同时要烧七期纸,即自亡故之日起每一个七日都要烧纸祭奠,从家门口开始,每一期比上一期稍远一点,到五期时送到坟上,一直烧过“七七四十九日”才告结束。老人亡故百日之后要烧“百日纸”。百日之内,男性孝家不能刮胡须,不得剃头发。至此,“白事”才告结束。

出殡之后七日或一个月之内每天下午要到墓地烧纸谓之“暖坟”。也有些地方无此俗。

以后每年都要在亡人去世之日烧纸,一直烧九年,也有些地方为三年,一般对单年如一、三、五等比较重视,双年只由本家烧一下纸就行了。

也有些地方讲究烧“生期纸”,即在逝者生日的一天,要接请到家中座纸,傍晚时分到坟上送纸。“生期纸”一般送三年。

新丧者,子女要守大孝三年,外出做官者需告守孝假。三年内每年的春联只能用蓝色纸书写,不能用红纸,不得与他人发生口角,不能进行大型修建。在三周年的纸期时门上要贴大红对联,以示“谢孝”。新丧百日之内,孝家不能到别人家中去串门,如果有要事非去不可时,则由要去的一家之主在门口放一小堆火,意为烤孝,再用红布蒙孝家之面后才能进入,此后孝家进这户人家就不用忌孝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于陈旧的丧葬习俗进行部分改革,丧事从简,提倡“火化”,开追悼会,送花圈、挽幛等表示悼念,寄托哀思。

同类推荐
  •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刘阿斗是怎样变成的

    本文主人公因和三国时期的刘后主同名而十分烦恼,毕竟那刘后主在历史上给大众留下的印象就是智力低下,昏庸无能的亡国之君。主人公力图从书中为刘禅翻案,不巧的是一次车祸导致他从现实社会穿越回了三国时代,究竟他能否改变历史,他在古代又如何面对白帝托孤,平定南蛮,出师北伐,蜀国灭亡等一系列历史事件呢?他是否最终会回到了现代社会的怀抱,经历了在古代社会的洗礼,主人公刘禅是否会变得成熟睿智,并在自己的人生中大展宏图呢?
  •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20世纪50年代,国家曾组织专门力量对我省几个独有民族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那时的调查研究侧重于民族族源、民族历史,而近两年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的调查研究,则侧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突出探讨在新的历史时期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子,对各少数民族自身发展而言,更显得重要。长期以来,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除历史与现实中诸多因素影响之外,对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缺乏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变迁进行系统研究,不仅对保安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 纳斯海神

    纳斯海神

    这不是真正的十字军,我绝不认可!海盗也好,私掠舰队也罢,大海需要一个仲裁者,一个审判者。混乱时代的来临吗?那就来吧,我会征服这片海洋。我不能死,我还要带着死去同伴的信念,继续下去!谁也不能阻挡我的道路!你,后悔吗?瑞尤斯......
  • 跃马大明

    跃马大明

    重生大明,跃马乾坤!
  • 锵锵三人南北行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之奈何情深缘浅

    王俊凯之奈何情深缘浅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许我们命中注定,却不曾相守。也许我们相知相恋,却不曾相识“我愿陪你携手走完这一生一世。”“我愿陪你一起看这春夏秋冬。”
  • 成败一张嘴

    成败一张嘴

    说话本身就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艺术,它直接影响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个会说话的人,可以用流利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把道理讲得很清楚,而且有条有理,使别人乐于接受。口才好、说话动听的人,在事业上成功的希望就大。相反,如果口才不好、言语拙劣甚至出言不慎的人与他人发生误会时,就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理解以及帮助。
  • 巾帼风华

    巾帼风华

    她是连笑都暖了十里春风的女子,是长安城里最耀眼最明亮的少年将军。曾喋血沙场也曾风雨朝堂,与逐鹿江湖焉与争霸天下,一身红衣飒风而动,本是无意穿堂风,却偏又孤倨引山洪。且看第一巾帼,终与谁人比肩。
  • 秀木修森

    秀木修森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生若是场修行,注定不甘寂寞者居多;论情爱,无人幸免;论对错,无人断言;论情爱的对错,无人看得分明;人生是场修行,不必甘于寂寞。
  • 朽墓

    朽墓

    八十年代初期,一群在黄河上做着古老营生的河工,意外的打捞出了一口玉石棺材,却导致了无数人为此陪葬。二十多年后,我每日做着相同的梦,一张古老的照片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在追寻真相的路上,前方会有怎样的危难在等待着我们?是前进还是后退?最后又能否全身而退?
  • 沉浮曲

    沉浮曲

    九九乾坤、浩瀚圣土、亿族林立、群雄荟萃千古之昌、万古之盛、累世而积、终得大世成祖之道、长生之途、天骄层出、争主沉浮
  • 日久生情:男神,约!

    日久生情:男神,约!

    五年前,她误惹京都君少,与他有了一夜情。而她因为这事被赶出安家,而父亲告诉她,她还有个同父异母的私生女妹妹。五年后,她从美国归来,酷娃萌宝携手给她找老公。“妈咪,裴叔叔很不错,你就嫁了吧。”“妈咪,妹妹说的不对,其实顾叔叔才是多金的,能给妈妈幸福。”两个萌宝眼珠骨碌碌的,十分讨喜。但是某男一把拽住男孩的耳朵,威胁道:“你说什么?”安余生郁闷了,:“能别找后爸吗?”两个萌宝齐刷刷的看着那个笑的一脸腹黑的男人,大声说道:“我喜欢顾叔叔和裴叔叔。”某男暴走。
  • 日常乱述

    日常乱述

    这是一本关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书,日常发生的小事情,小鸡汤哦。女主呆萌的日,常小白变女神的日常小事。跟着本书一起成长吧。谢谢看正在观看的你们。
  • 北轩笔记

    北轩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怜子心

    怜子心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永执厥中。以北宋末年为背景,讲述白莲宗师一生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