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900000015

第15章 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

安定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存有大量古代文化遗址和丰富的文物。截至目前,共有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新石器时代及汉代古遗址

1.庙梁遗址 位于安定区石峡湾乡三岔村刘坪社西部的庙梁,东面为火烧湾,南为大梁山,西为刘家渠。为甘肃仰韶文化半山类型墓葬遗址。面积约500×1000米,文化层厚度1~2米。1976年文物普查时,曾收集到彩陶9件、石斧1件。

2.刘家渠遗址 位于安定区石峡湾乡三湾村刘家渠,东为刘坪,西为中梁,南为尖山,北为车家山,面积约5000米×800米。为甘肃仰韶文化半山类型遗址,文化层厚度1~3米。1976年当地农民修梯田时挖掘出20余具骨架的一座墓葬,曾出土彩陶罐、红陶等文物。

3.大泉湾梁遗址 位于安定区石峡湾乡山泉村大泉湾,东接会宁牛门洞,南为马泉湾社,西北靠青岗岭,面积1000米×200米。现多为梯田,为甘肃仰韶文化半山类遗址,文化层厚度1~2米。出土红陶、彩陶110余件、石斧一件、石凿1件、骨珠一串、蚌壳1片、石球1件、以及1具胫骨上套1个石筒的尸骨。

4.堡子山遗址 位于安定区香泉镇云山村四社,东为汪家崖头,西为刀背山,南为朱家河沟,北为杨家沟。为齐家文化遗存。是居住和墓葬遗址。文化层厚1~5米,面积约2000米×3000米,在几处居住宅地,墙白灰面,有火坑和黑层暴露。地面有堆纹、蓝纹夹沙红陶片、黑衣蓝纹红陶和彩陶片暴露。出土边耳红陶小罐2件及一些堆纹红陶口沿残片。2012年12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万家崖头遗址 位于安定区内官营镇永丰村三社,为齐家文化遗存。东为龙王庙,南靠万家崖头梁顶,西为李家峡,北临定临公路。发现居住区在白灰面下为红土层,白灰面上有谷物堆积层、木炭。出土绳纹黑陶片、蓝纹红陶片、蜂窝状红陶片及有孔残石刀、红陶罐耳等。遗迹已被破坏。

6.解放桥东遗址 位于定西城区解放桥东端,东河东岸,为马家窑类型和齐家文化居住、墓葬遗址。面积200米×50米,文化层厚1~5米。西部崖壁断面上有灰层、灰坑,居宅白灰地面,有陶片暴露,采集到马家窑类型彩陶片和齐家文化绳纹红陶片。原址已被定西饭店(今为“文祥家园”)覆盖。

7.朱家庄遗址 位于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朱家庄,在关川河西岸一级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较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址。西面朱家山,南面马家庄,北面大柏林岔沟,面积200米×100米,文化层厚0.5~1米以上。地面有大量红陶片暴露,分别为篮纹、绳纹夹砂、印纹夹砂及附加堆纹红陶器口沿残片。该遗址原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磨石沟遗址 位于安定区巉口镇北川村磨石沟社,在关川河西岸一级台地及地坡上。亦为新石器时代较晚期的齐家文化遗址。西面傍山,南临磨石沟,北为巉口镇赵家铺村地界,东西长270米,南北宽500米,文化层厚0.5~1米。由于洪水冲刷,加之耕种、取土,对遗址侵蚀破坏较严重。山坡及路边距地面2~3米处暴露出当时居住遗址的白灰面,火炕灰层。地面有大量陶片暴露。文物普查时,收集到绳纹、篮纹红陶片,双耳及夹砂绳纹,印绳黑陶片;又发现汉代绳纹瓦片、砖墓、双耳灰陶罐、灰陶豆及宋代雨花点纹陶片等。

9.巉口村遗址 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定区巉口中心小学所在地周围,面临关川河。为汉代村落遗址。面积约200米×500米,文化层厚0.5~1米。其遗址暴露于地面的绳纹灰陶残片和砖瓦残片非常丰富,俯拾皆是。西面被河水冲刷侵蚀严重,地表由群众取土受到严重破坏。文物普查时,采集到新莽时代货泉5枚,五铢钱1枚,墨玉石刀1件,卜骨及玉含蝉各1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堡子坪遗址 位于香泉镇云山村,属齐家文化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石门遗址 位于安定区符川镇石门水库东北,兰星村与长丰村交界处的山梁上,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器时代的齐家文化遗址。南北长约1750米,东西宽约600米,是齐家文化较大型的遗存。地形为陡坡地,地表断层暴露有灰层、灰坑、红烧土层及蓝纹泥质红陶片、蓝纹夹细砂红陶片及素面泥质红陶片等彩陶碎片和石器。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收集到3件完整的石斧和石刀。2012年12月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古墓遗址

1.巉口汉墓群 位于安定区巉口镇东北面川地及坡地上,墓群东北为缠腰咀和冯家岔沟,西为关川河,南为东川村。天兰铁路由此通过,有冢之墓,现存13座,其中11座位于铁路东侧,两座位于铁路西侧。1958年文物普查时,墓葬20多座,据专家分析考证,汉代时,境内汉墓不少于60座,因历代盗挖,取土破坏,有冢之墓现存13座。1976年普查时,收集到釉陶灶、井,陶釜各1件。1981年7月,对该墓群2座残墓进行清理时,出土绿釉陶钟,扁壶、豆、樽、灶、博山炉,灰陶鸡、狗、案等遗物。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朱家庄汉墓群 该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安定区巉口镇南三十里铺村朱家庄社关川河西岸第二、三级台地上,与新石器时代遗址毗邻,西面靠山,东面朱家庄,北临大柏林岔口,南为马家庄。墓群南北长337米,东西宽126米。共有墓葬10座,分布集中,封土保存较完整,地面绳纹筒片及陶器残片暴露,收集绳纹灰陶数件,原墓群地面有浮雕石羊2只,后去向不明。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麻子川墓群 位于安定区李家堡乡麻子川附近的刘家山根及东河西岸一带。分布分散,现存墓8座。平均高度2~3米,底径10米左右。其中3座封土损坏严重,3座地下部分已遭破坏,地面暴露物主要有绳纹砖、瓦残片、绿釉陶器残片及灰陶器残片等。根据对暴露遗物的分析,可推断该遗址与巉口汉墓群相近。

三、古城堡遗址

1.安西古城 位于安定区巉口镇东川村四社以东关川河西岸第一台地之上,为宋代城堡遗址。城西为寺湾梁,南含大柏林岔沟,东面关川河环古城流过。城呈长方形,系夯板筑,东西长472米、南北宽295米,残高9.4~10.2米,厚3.1米,夯土层厚10~12厘米。城南北有城门及瓮城。北瓮城门朝西,南瓮城门朝东。有道路贯通南北,城四角筑有方形墩台,四墙均有马面,东西各5个,南北各4个。东城墙两个马面被关川河水冲毁。现城内均为农田,地面露残砖断瓦。1976年文物普查时,收集到新莽时货泉1枚,北宋铜钱15枚(皇宋、景德、天圣、熙宁、元丰、元祐、绍圣、崇宁、宣和等),金正隆元宝2枚。此城为北宋哲宗绍圣三年(1096年)所筑,原名“汝遮”,后赐名“安西城”。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平西古城 位于安定区鲁家沟镇南川村境内关川河西岸。为宋代城堡遗址。《宋史》卷八十七《地理三·陕西》:“平西砦,绍圣四年(1097年)赐名,地本青石峡,属熙河路”。宋哲宗赵煦将其赐名为“平西城”,取平定西夏之意。古城东西长360米,南北宽345米,基宽12米,残高12米余,夯层9~22厘米,南北二门,有瓮城,南瓮城门东向,北瓮城门西向。设有炮台二十三个,东西墙设马面各5个,南北墙设马面各4个。城东南端被河水冲刷塌陷。城内现为农田,亦有宋代瓷片、瓦砾暴露。收集到宋大中祥符、皇祐、元丰、元祐、绍圣等年代铜钱8枚,铁钱1枚,铜钟2件,铜鼎1件、瓮器3件。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定西古城 最早的定西城是在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十二月,李宪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修筑“努札堡”,即今定西城内址,在大城小学、友谊广场位置。

人们常说的“定西古城”包括宋城和明城两部分,宋城称为“大城”,宋城(即大城)仅有南北二门,中有街道贯通。明城称为“关城”,是明正统间安定县知县杜让(北直密云人,举人出身)接旧城南门外扩筑东西南北四关城,关城上建镇楼五座,五门均有重檐城楼,四角筑有墩台,其上建角楼,飞檐高啄。此次修筑,增扩修本邑六里三分为主城。“大城”、“关城”两城相合,形似凤凰单展翅,故有“凤凰城”之称。

4.通西古城 位于距安定区城南35公里的陇西县通安驿镇北面的古城村,距通安驿镇政府6公里,马家河南5公里之间。西依山,东临河,呈正方形,每边300余米,墙高9米,厚2.5~3米,炮台24座,南北两门,有瓮城,北瓮城门向西,南瓮城门向南,南瓮城较北瓮城大一倍余。中有街道贯通,城内西墙下,大石累累,据此处老人言,是衙道遗迹,东北角有马号遗址,城内住十数户人家,其余为民田,南城门外地埂尽系石砌,据考证为原衙属遗址。北门至西北角保护较好,城墙外面夯层明显,残存有两个马面。通西城因南通巩昌、北连定西,昔年人烟稠密,街市繁荣。原属安定区,1958年在调整行政区划时划归陇西县。

5.巉口古城 位于金鳌山北端,呈长方形,长250米,宽121米,高7米,设东西两门,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所筑。次年,监生刘昱奏设“巉口巡检司”,明清两代城内设置公馆。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七月二十六日,林则徐充军新疆,路经巉口,在清公馆打尖休息,晚宿于称钩驿,次日离境西去。该遗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关川古城 在安定区北73公里处,俗称“马家堡”,呈长方形,东西宽483米,南北长630米。1956年划归会宁县。

7.好地掌古城 位于定西城西南22公里团结镇杜坪村境内,因其地名为好地场(亦称好地掌)而名。古城依山而筑,呈长方形,东西长247.5米,南北宽120米。东北被水冲刷无踪,遗址只西面有门与外相通,东、北两面是否有门已无从考证。西门外无瓮城。古城四角筑有方形墩台(东北角为推测,依惯例应有),西南城墙保护最好,夯层分明,最高处6米有余,城墙顶厚2.1米。正南有两马面,靠近东南角的马面被毁,其一残高约2.5米,中为民田,内有宋代砖、瓷片、瓦砾暴露。

8.内官古城 位于安定区西20公里的内官营之古城川,北依佛沟屲,南临暖泉河。东南城墙残高3.5米,西北稍有遗迹,中为农田,东、西、南三面有平地数万顷。据传为唐之“西使城”,20世纪70年代尚有残存遗址,现仅在暖泉河北岸有城墙残迹。其余已无踪影。

9.内官营古城 明朝统一全国后,为“控要害以分治海内”,推行封藩制,朱元璋将十四子朱楧封为肃王。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肃王自甘州(今张掖)移府至兰州,置内官营于甸子川(现称内官营)。城呈长方形,长270米,宽225米,高10米,夯层9~15厘米。有炮台4座。有东西南三门,东门曰“凤阳”,南门曰“明远”,西门曰“树丰”。北门为暗门,在内官烈士陵园东北角。是明季内官北城外围拦马墙所设门槛。此门有意设置不明显,供军事使用,也不让百姓随意进出。因闇门有闭门或幽暗之意,地在内官东门外下河湾,故称“下暗门”。暗门原有高约4米的土墩两个,下可通单行车马,上铺圆木建庙宇。同治年间庙毁,所筑土墩毁于数十年前。同治以前下暗门一带商贸集市繁盛。不远处另有东暗门,亦为军事防卫设施。20世纪80年代,在今内官镇“转角楼”后(即“凤阳”门处)有残垣存,状甚雄伟,现已荡然无存。

10.高家门城 也叫青石峡堡或熨斗坪堡。位于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喜家岘社的一个山包上,因山包形似熨斗而名熨斗坪堡。城堡为黄土夯筑,呈长方形,南墙正中辟有城门并筑有瓮城,瓮城门朝东,堡东西长210米,南北宽68米,现堡内为耕地,当地村民修有一座庙宇。内有宋代遗物暴露。有一道路盘山而上。2012年12月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古驿站

驿站是古时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驿站的任务是传递消息、递送使客、飞报军情;递运所专门掌管运输。

安定在宋元时期已设驿站。元代时,甘肃境内共设驿站47处,定西州驿位于六盘山驿道线上。通安驿北至定西,亦与六盘山驿道合。

明清时代,安定县境一直延续的驿站和递运所各4个:延寿驿、秤钩驿、通安驿、西巩驿;称钩递运所、好地掌递运所、安定递运所、西巩递运所。驿站至今也沿用做地名。

除延寿驿城毁废外,其余三驿城故址残存。

1.称钩驿 在定西城西北30公里称钩驿镇原铁路桥东侧,有称钩递运所,西至兰州府金县清水驿30公里,东至安定城区延寿驿城30公里。

2.通安驿 在定西城南35公里,南至巩昌府45公里,又有好地掌递运所,在定西城南22公里。

3.延寿驿 在今定西城内,相近有安定递运所。西接称钩驿,东连西巩驿,南抵通安驿。驿传繁忙,清称匾台上。后居民日增,道狭窄弯曲,现为友谊广场家属楼所在地。

4.西巩驿 在定西城东35公里西巩镇,路通会宁、固原,有西巩递运所。

至万历九年(1581年),称钩、西巩、安定三个递运所被革除,仅存好地掌一个递运所。

清朝时,废递运所,仍保留驿站。安定境内各驿站所设人伕、马匹及岁支铜银(两)情况是:称钩、西巩、延寿各驿站,每驿实有马45匹,人佚28名,年支饷银称钩、西巩两驿各为1666.4两,延寿驿为1774.4两,通安驿实有马11匹,人佚8名,年支饷银319.4两。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安定县第一个邮政代办所在城东大街锡福涌药店设立,至宣统初年,驿站划归劝业道管辖。民国元年(1912年),甘肃设立邮政总局,全省增设支局60余处,公文传递统归邮政。同年12月底,包括安定区驿站在内的全省各驿站一律裁撤,两千多年的邮驿至此结束。

五、巡检司

1.巉口巡检司 遗址在安定区巉口镇关川河与称钩河会合处西北侧的康家庄社。明成化中贡生刘昱奏请设立。今仍有城墙残存。

2.鸡儿嘴巡检司 今属会宁县。

六、桥梁——王公桥

明清以来境内驿道及大路跨河之处,多建有桥梁,重修复毁者不计其数,据载:明代主要的桥梁有:城东门外的广济桥(今永定桥)、城东30公里的永济桥(即王公桥)、城南7.5公里通顺桥、15公里的永安桥、45公里的便民桥、城北河有利物桥、30公里称钩驿有镇远桥;清代桥梁主要有:城南30公里倒回沟有永济桥、20公里有广济一桥、15公里有广济二桥,1.5公里有董家河广济三桥,35公里温泉山的石桥,城南30公里双峪口有双桥,城北35公里称钩驿道回沟有丰桥。

无论从意义上还是从作用上,王公桥在安定境内所有桥梁中值得一提。

王公桥坐落在的青岚乡和西巩驿镇交界处宋家沟的一条大碱沟上,距定西城区约25公里,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原名“永济桥”。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巩昌知府王廷赞倡议重修,人们为了记住肯为百姓修桥的王廷赞(此公因后来的甘肃捐监案而被判斩立决),改名叫王公桥。但王廷赞撰《重修王公桥檄》云:“……旧有王公桥渡冲激倾,时筑时溃,无余址矣!”说明乾隆年间王廷赞重修此桥前已名王公桥,其王公之名尚待查。由于山洪陡增,该桥屡修屡毁。自清咸丰至1942年,重修6次。同治十一年七月(1872年)左宗棠修筑从西安经平凉、静宁、会宁、安定、直通兰州的“左公大道”时派工程营重修此桥。竣工后,幕府请左公作记,并请示将桥命名为“左公桥”,左宗棠曰:“掠美沽名吾不为也,但名之曰永定。”(见《甘宁青史略正编》卷十九)遂改名叫“永定桥”,但人们习惯上还是称其为“王公桥”。

民国年间,王公桥又经历数次重修。为东来西去的商贾行人提供了诸多便利。其中1942年所修为石基砖拱桥,长28米,高18米,宽4米,毁于1945年秋季的山洪。1958年11月,重新翻修为半永久式八字撑木架桥,翻建的王公桥长44米,宽6米,高18.47米,在国道312线没有经过西巩驿时,承担着重要的交通职能。

1979年,鉴于此木桥年久失修,加之桥两端弯急坡陡,重载及大型车辆行走不便,决定停止通行,经甘肃省主管部门批准,1983年在宋家沟上游新建高33.6米、长70.5米的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也有人将此桥称为王公桥,其实此桥与王公桥相去甚远,不应混为一谈),桥之高,为当时全省之最。该桥现为312国道线必经桥梁之一。

如今,新修的312线、平定高速贯穿西巩驿,王公桥成了连接乡间小路的纽带,其交通地位和作用也大不如前。

七、文物

1.新石器时代文物

庙梁遗址出土彩陶9件、石斧1件。

大地湾梁遗址出土彩陶罐、红陶罐110件、石斧1件、石凿1件、骨珠1件,石球1个。

堡子山遗址出土红陶双耳罐2件。

另朱家庄遗址、磨石沟遗址也出土了红陶罐、石斧、石凿等文物。

2.战国时期“右邦飡车翌针”印1枚

3.汉代文物

民国14年(1925年)巉口出土新莽权衡。这批文物距今两千年,为我国度量衡实物在甘肃最完整的发现。共8件。

1976年文物普查时,在巉口的遗址收集到汉代石磨一台,各类灰陶器(陶灶、陶井、陶樽、陶盆、陶碟、陶罐)20多件,收集到新莽权时期“货泉”5枚,“五铢钱”1枚。

1980年6月,原定西地区文化处在巉口清理汉墓两座,出土绿釉陶器(陶钟、陶壶、陶狗、陶灯)36件、灰陶器10件,红陶器2件。

4.魏晋南北朝 西魏菩萨铜像1尊

5.唐代名僧李弃、智慧等人手写经卷19页;观音铜像1尊;带柄铜镜1个;

6.宋代八棱铜镜1个

1984文物普查时从民间收集的宋代文物有:铜器60多件。为铣、钵、镜、编铃、弩机、箭镞等物。还有一座宋代砖石结构墓葬,并且出土了一批模制浮雕像砖,与其他像砖相比,独具特色。在巉口出土的北宋铜币15枚,金正隆元宝2枚,铜编铃3个,宋黑釉瓷碗2个。

7.金写西夏文经卷1页

8.元代

1984年8月原定西县文化馆收集到巉口麻家寺遗址出土的瓷罐1个,上刻“沙弥至元十月”数字,元代蛋青瓷花瓶1个,同年在巉口林场院内出土厚两公分,8×8公分正方形铜印一方,印名:“扬威征行义兵万户府印”,印文为八思巴文,锻造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中书礼部造。

元代“万户府”印黄铜质,正方形,边长8.2厘米,厚1.7厘米,印呈梯形,高4.5厘米,宽3.7厘米,厚1.4~1.8厘米。正面镌刻八思巴印文;印背右边阳刻“扬威征行义兵万户府印”10字,即正面印文之汉译:左边阴刻“中书府部造”,“至正二十一年十月”,印为国家一级品。

安定州印正面蒙文,背面汉文。

9.明代 万历四十三年制铜佛1尊;石碑共18块。有《安定修城记》、《勅赐崇福寺碑》等。牌匾“拱宸”额、“昭文”额等。

10.明清铁器 铁钟18件、罄10件、熏炉7个、香炉2个、旗杆4对,以及铁牌、铁匾、铁灯杆等。

同类推荐
  • 八卦战国

    八卦战国

    一部先秦史,上起三皇五帝,下至秦扫六合,文明在起源,国家在发展,思想在形成;一部春秋战国史,横跨东周列国,纵贯五霸七雄,三教与九流并存,英雄与骚客共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人公将军

    人公将军

    当黄巾起义轰轰烈烈的启程,又平平淡淡结束之后可曾有人记得那张梁?当这个后世历史学家的灵魂来到张梁身上,历史会变成怎样?但见人公将军横刀立马,领导黄巾,闯出一片天“人公,匈奴造反!”管亥“杀!”“人公,曹操来袭!”张燕“杀!”“人公,夫人来了!”丫鬟“呃,这个还是免了”“我不会让支持我的兄弟们失望,也不会让埋没的人才石沉大海,三国!我张梁在此向你挑战”
  • 娱乐名嘴对话皇帝万岁

    娱乐名嘴对话皇帝万岁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争夺皇权的历史,江山美人是每个男人最高梦想国泰民安,江山永固是他们永恒的追求。他们有大风起兮云飞扬的豪放,也有春花秋月何时了?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风流。帝王们的能力参差不齐,可是我们踏着时光隧道而来的华夏名嘴,却是个个身经百战,见多识广,能言善辩。看看我们帅气靓丽的主持人们如何采访这些霸气的帝王们。
  • 历代宦官(下)

    历代宦官(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笑掌天下

    笑掌天下

    七星连珠,离奇穿越,他们可还能相见?内忧外患,无穷无尽,他应该做些什么?生性淡泊,无心天下,但不愿无家可归!乱世风云,战火弥漫,他不想生灵涂炭。他不是救世主,但他要拯救苍生!且看他纵横捭阖,笑掌天下!
热门推荐
  • 爆宠萌妃:王爷请自重

    爆宠萌妃:王爷请自重

    “你知道,1+1=?”他看了她一眼,不经意道:“2。”“错!”她笑道:“我发现,你好笨啊!”说完,便用手指去戳他的头……他很无奈……“那你说,等于多少?”“这个就得看你想要多少咯!”只见他的额上有无数黑线落下:“这还得要我说啊!无聊!”“嘿嘿!一加一等于田啊!”“额!”他又无奈的摇了摇头……“那你知道一减一等于多少吗?”说完,嘴角就露出了一丝邪恶的笑容!“多少啊?”“等于……你妈!”说完,赶紧逃了!…………
  • 巫颂

    巫颂

    超级特工夏侯穿越回充满神话色彩的大夏朝,转世成为一名强悍的蛮族巫武。因身怀道家玄武真解,又得到巫教的真传,夏侯得以巫道双修。在神话的长河里,他见证了巫教的兴衰,道家的崛起,亚特兰蒂斯的沉没……看血红如何揭开中国神话史上最大的谜团!
  • 洪荒神戒

    洪荒神戒

    丹中宇宙,魂之所归,丹不灭,魂不死,分身万千,以假乱真,身灭魂存,不死不灭。戒中洪荒,不只洪荒大陆,三千世界三千道,道道通天。叶轩从神戒开始,踏上成道之路!道不孤,心不寂,亲人陪,爱人随。
  • 泪无痕乱君心

    泪无痕乱君心

    盛世王妃,美貌无双,才华横溢,迷倒邪魅王爷。
  • 炁源神器

    炁源神器

    当一个人可以制造出任何他想要得到的东西时,他会制造些什么?黄昆说:什么12符咒,霜之哀伤,航母大和,都给我来一打!什么人类美女,精灵美女,各种美女都给我来几百个!什么!?你说你老家被人打爆了?没事,这是我刚造出来的生化病毒,统统让他们变丧尸!只要拥有炁源神器,一切东西都不再只是幻想!读者QQ群:281103741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依依的星星

    依依的星星

    本作品实名为《星星》……额……好像也没什么可以介绍了……
  • 九世尘埃

    九世尘埃

    人是有来生来世的,此世因果决定来世轮回,此生欠下的来世偿还,此生失去的来世找回。
  • 赤血魔魂

    赤血魔魂

    天石坠落,百家争鸣。诸神隐退,赤血再现。天人五缺,混沌降临。君魂苏醒,徒手闭天!
  • 狂爆逆天

    狂爆逆天

    青龙大陆的罗午在一次偶然机会得到狂神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逆天之路,且看罗午笑傲天下,戏逗对手,完爆敌人,与他们斗武,斗智,得到无数女子倾慕,让雄性们都眼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