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467700000029

第29章 让孩子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不欺诈

信——孩子要言而有信,这是立业处世的基础

“信”,是儒家的道德规范,主要意思是诚信,言而有信。《论语》中讲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导学生,认为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言而无信,怎么能行呢?这足以说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信是非常重要的,是立业处世的基础。

“信”本身就是一个智慧的符号,左边是“亻”,右边是“言”,即“人言为信”。《说文解字》中解释:“信,诚也,从人言。”也就是说,一个人说出的话,就一定要兑现,不可以说一些欺骗他人的话。因此,我们要教孩子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不说谎。

凡出言,信为先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孟子曾说:“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而不立。”一个人没有信用,是无法在这个社会中立足的。可见,诚信关乎一个人的未来。所以,凡是开口说话,就要讲信用,对自己说出来的话要放在心上,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信守承诺。

在古时候,因为科技、交通不发达,朋友之间居住的地方相距较远,都是提前说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和地点,短则一年,长则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无论时间有多长,他们都会如期而至。即便是相约的某一方已经不在人世,他也会在临终前把此事托付给亲人,嘱咐亲人代自己赴约。这里所流露出的诚信的精髓,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另外,古人的诚信不只建立在言语上,甚至连一个念头都不会违背。在春秋时代,吴国的季扎是一个有仁义的人。有一次,吴国的国君派季扎出使鲁国。当季扎一行途径徐国时,徐国的国君宴请了他。徐君看到季扎身上佩戴的一把宝剑时,掩饰不住地流露出了对宝剑的喜爱。季扎心里清楚,徐君非常喜欢自己的这把宝剑。但是,出使国外,宝剑是必要的配饰之一。所以,当时季扎的心里起了这样一个念头:我现在不能把宝剑送给徐君,等到办完事情再送给他。

等到季扎顺利出使鲁国之后,返回吴国途经徐国时,想把这把宝剑送给徐君。不巧的是,徐君已经去世了。随后,季扎就来到了徐君的墓前祭拜他。祭拜完后,季扎把宝剑挂在了墓旁的树上。季扎的随从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季扎回答道:“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意思是说,我的心早就已经答应把宝剑送给徐君了,怎么可以因为他去世了而违背我的心呢?

其实,即使季扎不把宝剑送给徐君,也不会有人说他什么。因为,季扎没有在口头上给徐君任何承诺,而且徐君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季扎却兑现了自己念头上的承诺。这种诚信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然而,在当今社会,有些人说话不讲诚信,有些企业也不讲诚信,出尔反尔,害人又害己,从而引发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口头承诺的事情,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无法履行。即便是白纸黑字定下的合同,也可能会故意违约。试想一下,如果人们都不讲诚信,都以欺诈为荣的话,这个社会还如何前进呢?

前面提到“人无信而不立”,同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了信用,也将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立足。所以,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落实“凡出言,信为先”,共同勉励,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首先要在言语上做到诚信。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使用最频繁的、最容易表达的就是言语。如果言语不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会变得非常虚伪,也就失去了交往的真正意义。而且,更可怕的是,我们的一言一行将在无形中影响孩子。

所以,我们一定要言而有信,答应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做,不能找任何借口。尤其对于孩子的承诺,一定要履行,如果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对孩子履行承诺的话,一定要跟孩子说明原因,争取得到他的谅解,并找机会弥补这次缺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孩子最大程度的信任和敬佩。更重要的是,我们给孩子做了一个诚信的好榜样,孩子也会学着我们的样子,履行对他人的承诺。

我们要帮助孩子建立诚信的意识。

对于每个人而言,诚信都是立足于社会的基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要使孩子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让他具备诚信的品质。在第一章已经讲过了,孩子讲诚信不但不会受人欺负、受人骗,反而会赢得更多人的喜爱和帮助。

然而,对于孩子而言,他的脑海中可能还没有诚信的概念,他可能很容易就答应他人要做某件事情,然后又找很多理由推脱。所以,从孩子小时候开始,我们就要帮助他建立诚信的意识。

平日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思考关于诚信的问题,让他知道什么是诚信;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诚信的故事,将道理深入浅出地渗透给孩子,使他得到诚信品质的滋养,也可以一起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对错,从而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诚信观。

另外,我们也可以在生活细节中帮助孩子建立诚信的意识,对于孩子答应我们的事情,比如回家先写作业、出去玩多长时间、看多长时间电视、几点起床、去超市买什么东西等,我们都要监督他做到,不能放任他的行为,更不能迁就他。当孩子这样去做的时候,说到做到的诚信意识就慢慢在他心中建立起来了。

我们常说:“凡事三思而后行。”其实,说话也一样,也需要三思。

孔子曾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就是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更不会随心所欲地说话,因为他们害怕自己说出的话不能做到。而且,他们认为,说到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是一件非常令人羞耻的事情。可见,古人说话非常谨慎,不轻易说话,不轻易承诺。

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自己的言语,还要教导孩子重视言语,每次讲话之前,一定要三思一下,看看这句话可不可以讲,该不该讲?讲了之后,我能不能做到?讲了之后,会不会给他人带来伤害?

也许有人会认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那才叫真实。一个人能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的确表明他很真实,但是他能对自己的话负责吗?他能做到诚信吗?他能保证自己的话不会伤害到他人吗?

事实上,凡事三思而后言,是一种慎重、负责的表现。当孩子养成了说话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后,就不会随意说话,也就不会出现说了做不到的情况,更不会伤害到他人。慢慢地,孩子就能在言语上做到诚信了。

诈与妄,奚可焉

不说欺骗、不真实的话,是修养德行的开始。

“诈与妄,奚可焉”中,“诈”即欺骗,“妄”即不真实,“奚”是文言疑问代词,即怎么。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怎么可以说欺骗他人的话和不真实的话呢?通过反问,更加深了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说欺骗他人的话,不可以说不真实的话!

一位母亲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我在家里接到一个找我家先生的电话,由于先生不愿意接听,我就说先生不在家,等我挂掉电话后,儿子就好奇地问我:“妈妈,爸爸明明在家,您为什么说不在家呢?”我解释道:“你爸爸不想接外人的电话,我就只好骗人家了。等你长大了,你自然就会明白的。”

请问,这位母亲的言行给孩子种下了什么种子呢?种下了不诚实的种子,种下了说谎的种子。孩子会认为,说谎是正常的事情,所以他就会理所当然地说谎。孩子经常说谎话,就没有人会相信他了,他又怎么能跟别人交往呢?又怎么能立身处世呢?

还有一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件事:有一位父亲在家接到电话,跟电话那边的人说:“今天还有应酬,就不过去了。”儿子听到后,就问:“爸爸,什么是应酬?”这位父亲回答说:“应酬就是你不想去做事时的借口。”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第二天一早,父亲催儿子赶紧吃饭,一会儿要去上学。儿子说了一句让父亲晕倒的话:“我不去上学了,今天有应酬。”

所以,在孩子面前,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做一个好榜样,一定不可以说欺骗、不真实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熏陶,就会种下诚实守信的种子,自然就不会说欺骗、不真实的话了。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曾经说过,他的一生没有一事不可告人,没有愧对自己,也没有辜负过任何人。一天,司马光的学生刘安世请教他:“人一生要从哪里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呢?”司马光说:“其诚乎!吾平生力行之,未尝须臾离也。”刘安世想了三天没想明白,于是向老师请教具体的内容,司马光说:“自不妄语始。”

司马光认为,人一生要从“不妄语”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所谓“不妄语”,就是不说虚妄不实的话,说白了,就是不说谎。所以,我们要时刻勉励孩子,要从不说欺骗、不真实的话开始修养自己的德行。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用哄骗的“教育”方式。

哄骗,是我们搪塞孩子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手段。面对孩子的纠缠不休,相信很多父母都会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招数去哄骗他,以此来让不听话的孩子乖乖就范。这种哄骗的“教育”方式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当孩子知道我们只是随便说说而已,并不打算真去做时,他就会对我们失去信任感,而且,他会觉得:随便说一说没什么大不了的,说到做不到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慢慢地,孩子便会学会用哄骗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肯定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所以无论面对什么情况,我们一定不要采用哄骗的方式对待孩子,而是要坚持以正面、积极的教育方式,采用说服、鼓励、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让他变得真正听话。如果我们哄骗了孩子,又应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都听过“曾子杀猪”的故事吧!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孩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她就哄骗孩子说:“你在家等我,我回来就杀猪给你吃。”当她回来后,曾子就要去杀猪,她说自己只是随便和孩子说说而已,不是真的要杀猪。但是,曾子却认为,对于一个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孩子而言,如果成人欺骗了他,他就会向成人学习,而且成人说话不算数,他就不会相信成人了,那么成人以后就没有资格教育他了。于是,曾子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

如果我们用了哄骗的方式“教育”孩子,就应该像曾子一样,哪怕要为此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不能欺骗孩子。因为,我们的言行举止将会影响到孩子人格、德行的形成。当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不采用哄骗的“教育”方式。

面对说谎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面对说谎的孩子,很多父母可能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年龄还小,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等他长大懂事之后自然就会好了。但是,孩子在小时候就养成的说谎习惯,等到他长大懂事之后,真的就能消失吗?

答案是否定的,孩子小时候养成的说谎习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不见,而且我们一次次地姑息、迁就他,可能会把他一步步推向深渊,使他成为一个满口谎话的人。那么,这样的孩子还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吗?还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吗?

所以,面对说谎的孩子,我们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自身的过失,并与他一起商量,如果下次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应该用什么办法来代替说谎。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千万不要用严厉的惩罚来威胁孩子,因为这个方法往往会让孩子因害怕受到惩罚而说更多的谎话。所以,我们应该心平气和而态度坚定地面对说谎的孩子。

当然,我们也应该找到孩子说谎的原因,对症下药,让他改掉说谎的坏毛病。一般来说,有的孩子是模仿身边人的言行而说谎,有的孩子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说谎。面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当孩子打下不说谎的根基之后,我们要教孩子学会变通。

听话“谎言”这两个字,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它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语。其实,还有一种“谎言”,称为善意的谎言,当谎言的前面加上这个限定词之后,谎言的本质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我们为了他人的幸福而适度地说谎的时候,谎言就变成了善意的话语,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给他人带来希望。如果我们一直坚持所谓的“真实”,可能就会把事情弄糟。所以,当孩子打下了不说谎的根基之后,我们还需要教他学会变通,不要学呆了。有的父母也许会疑惑,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它也属于谎言,这不是有碍于诚信吗?

善意的谎言虽然属于谎言的一种,但是也不能说它就一定会有碍于诚信,因为具体问题还需要具体分析。比如,面对一个身患绝症的亲人,我们怎么忍心告诉他真实的病情呢?一般来说,这时候,为了让他对自己有信心,为了让他安心配合医生的治疗,我们就会编一个善意的谎言。那么,谁又能说这有碍于诚信呢?

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是,善意的谎言是以维护他人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出于替人着想的动机,是建立在内心真诚的基础上的。如果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说谎,就变成了恶意的谎言,就真的有碍于诚信了。当孩子真正能够活学活用这些智慧的时候,才能让自己和身边人受益。

教子箴言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信”,把“信”当成衡量一个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且,“信”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学做一个诚信的人、一个不欺骗他人的人。当孩子在言语上做到了诚信、不欺诈时,他自然就能得到周围人的信任和尊重,和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一来,孩子在成长之路上就会遇到很多贵人帮助他、提携他,从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轻松、顺畅。

同类推荐
  • 孩子,男生为什么讨好你

    孩子,男生为什么讨好你

    本书将自己通过生活磨练所获得的种种经历、感悟,以及父亲内心深处对女儿的期望、心疼、担忧,以最随意的方式表达出来,告诉他的女儿每个人都是一道风景,不必过多地在意别人的言论和评价,只要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就很好了。
  • 好习惯好性格成就好孩子

    好习惯好性格成就好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家长教育孩子时的30个怎么办

    本书深刻分析了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现象的种种原因,论述了教育孩子的科学理念,对孩子行为反常、不听话的多种表现、招数进行了全方位地透视,为父母正确地应对孩子反常行为,提出了各种实用而有效的对策与技巧。
  • 准妈妈枕边书

    准妈妈枕边书

    怀孕,是每个女人一生中最期待、最渴望的幸福时光,同时在这奇妙的280天,无论身体或是心情,都会经历各种前所未有的变化。妊娠期内孕妇的身心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作为孕妇就要正视这些变化。本收将为你介绍准妈妈怀孕期间的各种健康和护理知识。本书能帮助所有准妈妈,从预约一位超级宝宝,到照顾自己与胎儿的身心健康、快乐,乃至增长智慧、爱心与EQ能力都给了您切实的建议。这不只是准妈妈可以参阅的书籍,而且所有准备孕育小宝贝的人,都可以从本书中,得到孕育小宝贝更大的力量与更深刻的观点。
  •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斯波克博士教育羊皮卷

    本书分为家庭生活的新开始、新生儿篇、婴儿篇、幼儿篇、学龄前期等十部分,内容涉及家庭育儿的方方面面,全面阐述了作者关于家庭教育的理念。
热门推荐
  • 圣宗术士

    圣宗术士

    这是一个术士的世界,是一群寻求梦想的术士们不断奋斗的历史……这里有追寻梦想的少年,这里有千姿百态的元兽,这里有凄美动人的故事,那一段段话语形成一篇篇故事,讲述着追寻希望和梦想的时光。翔,一个直率懵懂的少年,背负着烙印在身上的命运,在这片土地上,开始自己精彩的旅程……
  • 倾世宠后:妖孽君王请上榻

    倾世宠后:妖孽君王请上榻

    她在21世纪建造了自己的王国,没有她不会,只有她不想的,却被自己的心腹害死,死亡没有给她带来结束而是将她带到陌生的时空…再次的重生,她成八王府的伪嫡小姐,这一世她想真真正正按着自己的想法过完这一生。她知道一个这样命运的伪嫡女肯定很凄惨,所以一边报复欺负过自己的人,一边建造自己的王国的时候。却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惹到了妖孽魔君,原来妖孽魔君是祭祀,是皇子。前世被心腹所害,导致此生不敢相信,看妖孽魔君怎样一步一步击溃她的心理防线……
  • 疯狂假期

    疯狂假期

    现代青年萧瑶,在失业后给自己放的假期里,被诱穿到了风雨飘摇的清末民初之际的念北城,变成了一名少年乞丐。在穿越机构——波粒研究室——允诺的二个月的时间里,凭借其人格魅力,聚集了一帮好兄弟在身边,机缘巧合地与城中的四大家族产生了种种纠葛……二个月的疯狂假期转瞬即逝,他将何去何从?是回去继续他的屌丝生活,还是选择留下,演绎一场华丽的乱世人生?只是,这人生,真的能按照他自己的意图行进吗?QQ:331790245
  • 呆萌小宠:顶尖总裁强宠妻

    呆萌小宠:顶尖总裁强宠妻

    “莫先生,我们……我们不是说好,婚后没有我的允许,就不可以碰我的么?”他笑得一脸促狭,“我没有碰你啊。”她红着脸,小手拉着他在她身上乱摸的手,抗议道:“那莫先生这是在干嘛?”“笙笙,我这是在摸你,我在调戏你,我表现的这么明显,难道你没有看出来吗?”小清纯碰上大灰狼,只有一个结果:吃的连渣渣都不剩。
  • 执掌神武

    执掌神武

    这里,是弱肉强食,实力为尊的世界,这里充满了天地赋予的灵气,供人类修炼,这里,魔兽,灵兽无奇不有,只是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强者才能才能活下来,反之,你就是他们的垫脚石……一代魔帝在上古遗迹获得一部《太古魔决》被圣域追杀,陨落当场,却意外重生在隆银大陆灵源城一个家族之中,凭借前世的经验以及功法再次踏上强者之路!
  • 我的世界——魂尘

    我的世界——魂尘

    你有想过死后会怎么样么?其实在你死后,灵魂和意识会化作尘埃,透过世界间的裂隙,穿越到那一个个幻想般的世界里再次重生,失去前生的记忆,再次获得生命。千百年来,不断重复,直到有一天一个人打破了这个死后会失去记忆的定律。他就是我们的主角:叶晓晨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故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 回归之影

    回归之影

    丁香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中死去,却在一次重生中明白了一切,别人的阴谋诡计,一次的重生使她成长了许多,她开始了杀手、黑客帝国的成立,并且成功报仇,其中有一个他一直默默支持着她??
  •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

    梦幻西游之再续前缘,梦幻西游第四季结束了,结局不是很好,所以我决定续写它,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
  • 仙元神道

    仙元神道

    仙道寂灭,神道当兴,天地浩劫,意志长眠,本源混乱,仙神归一,元仙元神,造化万物,万羽造天,点化万灵,漫漫迷途,何求索兮,元罗入劫,待有缘人。这是一个发生在仙神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