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9400000010

第10章 老年论 (5)

第二章 老年论 (5)

有个很好的故事:来山得就是那个斯巴达人,他说,斯巴达是老年最尊荣的故乡,因为再也没有比斯巴达更尊敬老年的地方了,有一次在雅典,一个老年人去看戏,当他走进剧场时戏已经开演了,他找不见座位,但没有一个同胞给这位老人让座,但当他走到斯巴达人的座位旁边的时候,他们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为老人让座,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我们占卜院也有好多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好规矩,比如,辩论发言时发言的先后以年龄大小而不以官职高低为顺序,即便官职最高的大官,也得让比他年长的人先发言。这样我们得出结论:任何感官上的快乐岂能与威望上的快乐相提并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正享受这种报酬的人总是能成功地将这出人生的戏剧完美演完。

不过,有人固执己见地认为,老年人烦躁不安,脾气乖戾,不容易相处。如此这样认为的人们其实是贪婪的大多数,他们把性格的缺点强加给了年龄的缺点。而且有些老年人烦躁不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被人忽视,别人嘲弄、被人看不起。此外,还有自身客观条件方面的限制即,身体较孱弱,哪怕最轻微的伤害都会导致痛苦。我想只要老年性格足够开朗,并且受过良好的教育,这些缺点都是可以克服的。事实上,人的性格就像酒一样时间愈久,酒愈醇,而且历久弥新。老年人应该有威严,但要知道凡是过犹不及。至于老年人贪婪,我更不能理解,这好比一个旅行者:剩下的旅途越短,他越想筹措更多的旅资,难道这些你不觉得荒唐吗?

他们面临着死亡

剩下的理由也许大家都猜到了,即面临死亡。这个人们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知道,老年人离死是不远了。但是,一个经历了岁月的老年人活了一辈子,临近死亡却对死亡有陌生之感实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么这样的老年人真的是可怜的老糊涂啊。死亡无非两种可能: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或者。如果是前者我没无所谓;如果是后者,我们甚至求之不得。死后只是安详的躺下,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任何痛苦,或者甚至很幸福,那么这样一来,我们又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我们谁也不知道我们自己能否活到明天,死亡只是一刹那间的事情,与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年轻人由于活动范围广、接触面大其死亡的机缘甚至大于我们老年人,他们更容易产生疾病,而且病起来更厉害,治疗起来更困难。因此,活到老年的毕竟只是少部分。这少部分人因此而变得更加美好,他们有着丰富的智慧,有卓越的远见和理性的思维。正因为有老年人的存在,这个国家才得以发展。回过头来,我们在审视死亡,死亡的临近为什么会使老年人感到缺憾呢?要知道是人他都得正视这个问题,他与年龄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我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我失去了我优秀的儿子。

可是,究竟多久才算长久?因为我们即使能活到塔特苏斯的国王那样的岁数,那也是有结束的时候。我曾经在一篇记载中看到,有个叫阿加陶尼乌斯的加得死人,他活了长达120年之久,光是执政期就有80年。但是只要有“终结”,那就算不得长久,因为大限已到,该消逝的终归会消逝,能保留的只有一样那就是你用美德和正义的行为赢得的声誉和尊荣。时间不不停地流逝,并且一去不复返,至于未知的将来,我们又能怎样衡量呢?因此,只要我们健康平安地活着那本身就是一直幸运和幸福。我们应该学会满足。一个好演员并不是非要等到演到最后才能得到观众喝彩,只要在他出场的某一幕让观众满意就行了。生命诚然短暂,只要活得正气和光明磊落才是最有意义的。

但是假如你的寿命比较长,你也不应当发牢骚,就像农夫不会因为春逝和秋临而发牢骚一样。我曾讲过,老年的幸福来源是对早年生活中幸福往事的大量回忆。另外,一切顺乎自然规律的事情都是好事情,诚如老年人的死亡,完全按照自然界日升月落的规则进行。当然,年轻人也会受外力早年夭折,但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因此,我觉得,年轻人的死亡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被突如其来的暴雨所浇灭一样,而老年人的死亡就像一团火在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渐渐烧尽而自行熄灭一样。青绿的苹果不会毫无缘故地落下,而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跌落。其实少年和老年人的死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我认为临近死亡的时期就是人生中最成熟的阶段,越是临近,越是觉得美好。就好像坐了好久的船之后终于看到陆地时的兴奋一样,美丽而不可抗拒。

另外,老年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界限,只要你有担负起责任的能力,把生和死看成一个简单的概念,这样你就在非常恰当地利用老年。真正的老年比青年人更加自信,更加勇敢。

梭伦对主子庇西斯特拉图斯的回答就有此含义:庇西斯特拉图斯对梭伦问道:“你凭着什么这样大胆地反驳我?”梭伦回答说“我就凭着自己的老年”。但人最好不要因为疾病和感官不健全的时候死去。“自然”组装起来的东西仍然完完整整地归还或者拆散。

因此,老年人对于自己的余生不要过分地迷恋,因为它只是个传说。毕达哥拉斯告诫我们:若没有我们的智慧官即上帝的命令,切不可撤离生命的堡垒和前哨。梭伦确实是睿智的,他在为自己所写的挽歌中说,他不希望自己死时没有朋友为他哀悼。我想这大概是他缺乏友谊的缘故吧。其实恩尼乌斯就讲得很有道理:“不需要以流泪来表示对我的尊敬,也不需要嚎啕大哭,就让我的葬礼周围弥漫着悲哀的空气。”。他认为,只要灵魂不朽,死并不意味着悲伤。

另外,临终的痛苦可能会有,但那也是非常短暂的,对老人来讲更是如此。我们要从小开始正视死亡,把死亡不要想象得过分神秘和可怕。只有这样才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颗宁静的心。但是我想,这个问题用不着赘述了,尽管一些英雄事迹还在我脑中萦绕:卢西乌斯·布鲁图斯为了保卫家园惨遭敌人杀害;德奇乌斯父子以大无畏的精神冲向敌阵,战死疆场,等等。我们军团常常雄赳赳气昂昂地开赴战场,然而士兵们心里都清楚,他们不可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的。年轻人姑且不怕我们这些有知识的老年人还有什么可害怕的呢?我认为,对一些事情过分地厌倦必然导致对整个人生的厌倦。人在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需求。

我对死亡的看法:我一直认为自己离死亡比较近。从我们降生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得履行某种职责,就得做命运分配给我们的工作。灵魂的来源地用其至高无上的方式遣送下来的,因此也可以说是被埋在尘世。不朽的诸神借助人的躯体把灵魂注入其中,为了让他俯瞰这个世界,同时还注视天体的秩序,以便将这种永恒不变的秩序贯穿于人类的生活之中。使我产生这种信仰的不仅仅是理性的推理和论证还有那些卓有声望的哲学家。我常常重温苏格拉底临终时所发表的那篇关于灵魂不朽的谈话;既然灵魂总是处于不断变化和移动之中,而且这种活动是自发的没有外界影响的,而且是永恒运动的,而且具有自我保护的功能。从性质上讲,灵魂是一种单质表现体。它是不可分的,同时也是不可消亡的。另外有个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小孩子学东西很快,往往一学就会,好像他们不是初次接触这些东西,而是唤起过去固有的记忆。这也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据,证明人在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具备很多知识。

从色诺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段话,那是居鲁士说的,他说:“亲爱的孩子们,不用担心我的离去,不要以为我死后就不存在了。你们无法看见我的灵魂,就算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们也无法将它发现,但是我可以感觉到我灵魂的存在,你们也同样要相信它的存在。一个名人将不会在死后还有荣誉,假如他生前没有做过值得赞誉的事。而且我也不认为灵魂能够留在已经死亡的躯体中,灵魂一旦离开躯体,那么躯体就死了。我也不认为灵魂在离开无理智可言的躯体之后也会丧失理智,相反,我觉得灵魂只有在摆脱躯体的情况下才能变得纯净和富有智慧。人死之后身体分解为各种元素,这些元素将要回归到它们原来所在的地方。

只有灵魂,无论它在躯体之中还是离开躯体以后,我们都无法看到它。我们都知道,睡眠的状态很像死去,所以当一个人在睡觉的时候,灵魂就能够清晰地展现它的神性,因为这时的灵魂时自由的,能够预见未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想象,灵魂如果完全脱离了肉体是怎样的情形,那就是成为神明。既然我将会成为神明,那你们就应该顺从我。但是假如灵魂与我的躯体同时毁灭,那么出于对神明的敬畏,你们也应该将我缅怀。”这些就是居鲁士最后留给我们的。我亲爱的儿子,我将告诉你我的想法:我的灵魂是不甘寂寞的,它有着远见卓识,它的眼睛总是盯着后世,好像很向往离开躯体去过一直真正属于它的生活。但要是灵魂不是不朽的,那么那些优秀人物的灵魂还会用一生的时间去追求一种不朽的名声吗?

聪明人和愚蠢的人对死看法和死法是截然不同的,聪明人能从容地死去,而愚蠢的人贪恋生而舍不得去死。这就得讲到灵魂的目光是否锐利、是否能看得久远、是否看得深厚。灵魂四侯自己都想去一个更好的地方去,而有些灵魂的目光就比较短浅,看不到更深层的东西因而成了肤浅的灵魂。至于我,你们的父亲,你们都是我爱的人,现在很想去见你们的父亲,还有你们。另外还有我听说过的、在书中读到过的、在我本人的历史著作中提到的那些人。当我动身去见他们的时候,当然谁也不可能把我拉回来,更不可能像煮珀利阿斯那样把我的生命再“煮回来”。即使真的能让我返老还童,我也会断然拒绝的,因为我几乎已经跑完了全程,确实不愿意被叫回来从头跑起。活在世上的意义究竟有多大还是个未知数且意义不大,即使假定活在世上确实很有意思,但不管怎样精彩还有活够的时候,到那时我又能怎么样呢。但我对我活过的时间并不感到后悔也不打算和许多哲学家一样贬低自己的人生。因为我确信我来到这个世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一点儿也不迷恋尘世,离开世界、告别人生,我只当离开旅馆,而不是离开家,因为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陪在家人的左右。

等到我离开这污浊的世界,前往天国去参加我喜欢的俱乐部的聚会,想起来都令人激动。我可以见到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我想见的人,而且还能剪刀我的儿子加图,我知道没有比他更孝顺、更好的人了。本来打算让他来焚化我的尸体,但却让我白发人送黑发人。我清楚地知道他的灵魂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我,他在回头看着我;他的灵魂必定是先去了那个他知道我早晚必定要去的地方。我在丧子一事上表现的很英勇豁达,其实悲痛时时敲打着我的心,但一想到我不久将会想见,便有所慰藉。

我就是这样来减轻我在老年时的负担,亲爱的西皮阿,因为我认为老年并不可怕也不孤独,老年其实可以很愉快。但对灵魂可以是不朽的这一点上,我坚持己见,即便我的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我也愿意就这样一直错下去,因为这一错误带给我的快乐实在是难以估量的。在有生之年我会一直这样保护着它直到我死去。如果我死后没有直觉的话,我也会死的心安理得不怕那些蹩脚的哲学家的嘲笑。这样,我在适当时候死去却成了一件很欣慰的事情。因为我遵循了自然力,它给人设定了应有的“极限”,我不想达到过高的极限,我只是遵从自然给我安排的最后的谢幕。我想我已经有疲累了,尤其当我觉得我已经或得足够长了的时候。

老年是未知的神秘领域,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奥妙。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你就会发现原来老年和生命的开端一样,那么可爱、那么美。祝愿你们都能活到老年,因为那样你们就可以验证我所说的是否属实。关于老年,就谈到这里。

同类推荐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净空法师说《佛教故事》

    本书汇整净空法师于各次讲演中所引用的公案因缘故事,使读者通过这些深含哲理的故事,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圣经故事3

    圣经故事3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热门推荐
  • 怦然心动,腹黑BOSS矜持点

    怦然心动,腹黑BOSS矜持点

    前世,她是闪耀娱乐圈的影视天后,为他甘愿息影生子,他却与她视为妹妹的女人双双背叛,亲弟失明,胎儿被杀,车祸身亡。机缘重生,突获异能,她是默默无闻的小群演,零演技,零人品,纯花瓶。一场意外,她无奈签给了传说中暴虐狷肆的恶魔总裁。然而,这个总裁不是很放浪多情么,为什么唯独对她紧抓不放……当虐渣成为日常,当拿奖拿到手软,她身负异能,携手霸道老公,势要打造全新的娱乐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舍利弗陀罗尼经

    舍利弗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追爱美男:校草欧巴你别跑

    追爱美男:校草欧巴你别跑

    17岁的安晓儿是一个样貌平平,学习平平的女孩,刚上高一,就遇见了安晓儿上的这所大学里的校草——林佳轩,可谁知道校草大人特别讨厌我们亲爱的女主大大,而我们女主却是脸皮比城墙还厚,安晓儿开始对我们亲爱的校草大人死缠烂打,安晓儿开启了她的追爱美男计划……
  • 校草恋上花:爱上我,你死定了

    校草恋上花:爱上我,你死定了

    呜……可怜的我因为早操迟到的原因,被班主任硬生生地‘拖’上了舞台,要在全校师生的众目睽睽之下做广播体操?呜……好丢脸哦……伤心欲绝的我躲到后院的假山后面偷偷地哭泣。正当我哭得天昏地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位超极美少年!哇哇哇!真是帅呆了。他拿着手帕对她做什么?擦眼泪!不会吧!是幻觉吗?我实在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会有这般‘艳遇’……
  • 无极魂帝

    无极魂帝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刀家弟子百云,无意间发现了一只受了重伤而且会讲人话的小猪,出于可怜,就出手救了它,后来才发现这只小猪竟然是一只神兽…
  •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师生之间如何相处

    采用夹叙夹议的编写风格,叙述的是事例,议论的是道理。为了最终能让读者更广泛、更深刻地明白教育道理,本书一般通过“生活事例—生活道理—教育道理—教育案例”这种内外结合、纵横交错的行文方式,实现“顺理成章”的阅读品质。
  • 蛮月传说

    蛮月传说

    蛮荒乱世,孤身一人,为爱争渡。古城夕阳,八方来犯,铁戟横空。看来自蛮荒的小小部落的少年如何搅动风云!
  • 风雷魔神

    风雷魔神

    为兄弟身死,却被兄弟出卖。但却因此,他意外重生异界,继承魔神传承血晶。在这以武为尊,高手如云的乱世。历尽世间沧桑艰难,重回武力巅峰。这一次,背叛我的,都要讨回来!浴血魔神,睥睨天下!
  • 绝色倾城:娇妻不要逃

    绝色倾城:娇妻不要逃

    什么,她就是电视剧中人人唾弃的恶毒女配?笑话,女配也有春天,女配也要逆袭!
  • 妖孽重生:绝色残后

    妖孽重生:绝色残后

    幼年时,云幻影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姐姐们住金屋穿华服,自己却只能窝在柴房里和母亲自生自灭。长大了,她才明白,原来,她是人们眼中祸国殃民的妖孽。她云幻影,云家第四女,貌不出众,才不惊人,站在那三个国色天香、才华横溢的姐姐身后,平凡渺小得像一粒尘埃。她与世无争,淡然恬静,却奈何天不由人,沦为他人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