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1700000003

第3章 英雄出少年(2)

能谦虚听取他人意见是李世民成功的最大因素。他聪明绝顶,遇事也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决不因此而刚愎自用。相反的,他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然后分析利弊,从中选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去实行。

从此,李世民的公馆便成了江湖豪客的秘密聚会所,他除了得到许多谋士为他效力外,还交结许多拥有兵将的英雄人物。

霍邑之役显神通

“如今皇上昏昧,民生困窘,咱们晋阳城外就是战场,每天厮杀来厮杀去,我们即使有心改善百姓的生活,也无法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实施,所以我认为只有顺从民意,发动义兵,才是最好的方法,您说对不对?”李世民积极地游说父亲。

李渊听后大怒,忙把李世民关在房里不让他出来。但是李渊不禁想起当年那位奇异书生的话。再有,这回突厥来侵犯边境,李渊因兵少不幸战败,朝廷方面不听解释,曾经要派人押解李渊到江都问罪,幸亏得人解劝,隋炀帝才收回成命,不再追究。李渊想了一夜,终于同意起兵了。这一年,李世民年仅二十岁。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辅持当时留守长安的代王侑(隋炀帝之孙)为帝,传送檄文到各郡县。古代社会臣子反叛是极大的恶名,因此李渊父子不得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起兵。他们以“废昏立明”为口号发动起义,李氏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开去。起义的第三天,就把太原外围的几个郡县都攻下来了。

当时隋朝边境最强大的敌人就是突厥,为求得援助,李渊特派刘文静前去交涉,并表示必要时即使称臣也无所谓。有计谋有远见的李渊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坏了大局。突厥人喜爱财物,就向他们承诺,成了大业后,一定会送很多金银给他们。如果财物打动不了他们,必要时也可向他们称臣。

刘文静果然不负众望,不但使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立即派遣两千骑兵增援,并且赠送战马千匹。

李氏大军分几路攻至霍邑城下时,代王派宋老生率两万精兵进行抵抗。隋将宋老生是个比较有谋略的人。他知道霍邑城非常坚固,城内存有丰足的粮食,难以硬攻。他想出“避不迎战”的计策,下令紧关城门,闭不出战,决心以死守来拖垮城外存粮不多的李家军。

这一着棋果然下对了。没几天,李家军的粮食快吃完了,敌人还是不肯出来应战,加上连日暴雨,使得士气一天天的低落,到后来李渊也泄气了,下令班师回太原。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立即冲到营内对父亲说:“李家军乃是为天下生民而起的,应该直入长安号令天下才对,怎么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退回去。这样岂不是和打家劫舍的盗匪一样吗?这样回去会叫天下人笑话的。父亲,请您收回成命,军队绝对不能撤退。”

李渊摇摇头说:“命令都下了,而且雨一直下个不停,可见是天都不帮忙,还是回去才是上策啊。”说完就走开了。

李世民出去一看,左路军已经开始撤退,便冲过去极力拦阻,但军心溃散无人肯听,哪里拦得住?他一急便跪在军门外号啕大哭。

李渊被他吵不过,便叫进来问:“你到底想干什么啊?半夜三更了,还在那大哭大叫,成何体统!”

“父亲,我哭是因为这一回咱们都要没命!”李世民悲痛地说,“您想想看,这一撤退士气全无,后面的敌人却士气正旺,不用多久便可追上我们,我们必定抵挡不住,大家不是都要没命了吗,我怎能不哭呢?”说完又低声啜泣。

李渊这时才醒悟过来,叹口气说:“你说得有道理!只是左路军都已经往回撤了,该怎么办才好呢?”

“没关系,我的右路军还没动,留他们在这防守,我和大哥分头去把左路军追回来。”李世民和大哥建成立即骑马去追赶。半路上雨愈下愈大,他们两人居然跑到一个山谷中。

“老二,这是什么地方?”建成问李世民。

“我也不知道,看样子我们是迷路了。”

“那怎么办呢?我看就坐在这儿等天亮吧,免得不小心摔到谷底丧命了。”建成垂头丧气地说。

“不行,那军队可就追不回来了。我记得刚才经过一个双岔口,我想另一条路应该在山的那一头。大哥,咱们翻过这座小山吧!”

“啊!翻过去——”建成正要反对,看到李世民坚定的神色,只好将没说出口的话吞下,将马丢弃,开始爬山。

天色微亮,建成全身湿淋淋地倚在树干上喘气,望着在他前面数十尺,仍不停前行的弟弟,不禁摇头说:“二弟,我真服了你,如果爬过去不是另一条路怎么办?”

“总会有一条路的,只要有路就可以找到他们。”李世民信心十足地说。

费尽力气爬到山顶,果然瞧见下面树林中隐约露出军队的旗帜,二人精神大振,又呼又喊地急跑下山,终于将军队追了回来。

回到驻地,李世民立刻冲入父亲的营帐。

“父亲,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了一下作战策略,我认为应该用速战速决的方法才能取胜。您想,宋老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部下都是训练良好、身经百战的精兵。我们的军队成立没多久,将士没有经验,训练时间不长,士气还很不稳定。更严重的是现在粮食不足,再耗下去,咱们就会不战自败,必须用激将法将他们激出来,然后速战速决。”

“好,好,我立刻叫人去办,你快去躺会儿吧。”李渊看着奔波了一夜全身湿透却神采飞扬的儿子心疼地说。

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宋老生起初对李家军的叫骂毫不理会,但是经过李世民一再挑衅,他手下的将士忍耐不住了,纷纷要求开门迎战。宋老生在李家军愈来愈难听的叫骂声中不禁心烦气躁,又在城头上看到李世民带着几个仆从,拿着马鞭沿着城下,边走边指指点点,一副不把城上将士放在眼中的神情,更是气得火冒三丈。再加上身边的将士不断劝说,宋老生立刻传令敲鼓宣战。

围城的第二十六天,宋老生终于率兵出城迎战了。李氏父子早已摆好了阵势,李渊和建成带一路兵攻打城东,李世民和姐夫柴绍带兵攻打城南。“擒贼先擒王”,宋老生决定先攻东阵,只要将李渊拿下,这场战争就稳操胜券了。他一拍马便杀了过去,建成立即前来迎挡,三回合后被宋老生击落下马,东阵败退。

李世民一看形势不对,立刻策马转向城东。宋老生前后受敌,应接不暇,只好急忙退到城边,想要从事先备好的爬绳梯入城,不料李世民带领士兵已经追到,一刀就把宋老生斩杀在城下。隋兵见将领被杀,顿时乱了阵脚,没有费什么工夫,霍邑城仅半天就被攻下了。

攻下霍邑后,李家军士气大为振奋,不到十天又攻下好几个郡县。这时,刘文静请来的突厥援兵也赶来会合,使得李家军的势力更强了,影响也越来越大。有许多势力较小的割据军队赶来投靠。针对这种情况,李世民提出了他的主张,就是捐弃私嫌,只要是真心诚意为国家为百姓的,都欢迎他们加入李家军。

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吸取了霍邑一战中因军粮不足、险些导致不战而败的教训,提出先夺永丰仓(今陕西澄城县南)再攻长安的主张。

实施这两大主张后,李家军的军力越来越强。等到十月围攻长安城时,已有将兵二十多万。代王虽派兵顽强抵抗,但哪能挡得住这一支百战百胜,又有充足粮食做后盾的雄师呢?因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长安城就被攻下了。

攻取长安后,李渊仍立代王为帝,自己做大丞相,加封唐王。随后立即和百姓约法十二章,将隋朝苛政全部废除,并勒令部下不许侵犯隋朝的宗室及天子宗庙。从此,中国北方的政权就转移到李氏父子的手中。

隋炀帝到江都后,生活更加奢靡无度。这时传来了长安被攻陷的消息,他便决定不再回北方了,下令在今天的南京市修筑丹阳宫作为皇宫,准备把朝廷移到江南。隋炀帝的大臣多半是北方人,他们十分渴望回到家乡,因此南方朝廷的内部也开始分裂了。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也就是李渊在长安称唐王的第五个月,江都发生了政变。隋炀帝的宠臣宇文化及与卫队将领共谋叛变,在一个深夜里,率兵直入寝宫将隋炀帝绞死,立秦王浩为帝,而实际大权却操纵在宇文化及手上。

隋炀帝被杀、宇文化及夺权的消息传到长安,全朝的人都十分震惊。年幼的代王认为今后天下纷乱的局面绝不是他所能应付得了的,便决定把帝位禅让给李渊。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

    《敦煌人物志》共收录和敦煌有关的古代和近现代人物近500位,包括名臣武将、文人学者、高僧大德以及能工巧匠等,旨在反映敦煌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节选)

    《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战国非常人物:揭开尘封的历史内幕

    本书从赵毋恤写到苏秦,揭示权谋学的三个阶段,揭秘权谋家成功的手段,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景再现战国中、前期群雄逐鹿的大国战略。
热门推荐
  • 扶摇诸天

    扶摇诸天

    一个终日厮杀在战场的少年。仅有的愿望就是活下去、有饭吃。直到老天踹了他一脚,却也让他看到了一个波澜壮阔、雄奇瑰丽的崭新世界!!一切尽在《扶摇诸天》.......
  • 风铃花之铃兰非风铃

    风铃花之铃兰非风铃

    她曾说过: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没有人知道她心中的那个君是谁……可是凄惨的她,最后竟是被最爱的那个人,一掌杀死。桃花之所以寂寞,是因为它为情动之人生长;为伤情之人绽放。没有人知道桃花院的意义,更没有人知道桃花院后的风铃苑。风铃风铃,之所以风铃,有风才有铃。怎知风铃的花语竟是如此的善嫉?铃兰铃兰,之所以铃兰,铃声的兰花。可是谁知铃兰非风铃?走黄泉路,过奈何桥,看三生石,喝忘川水……最终和他厮守,再也没有轮回。却留下另一个不生不死的她,感受凡间恩怨、悲欢离合。
  • 神的孩子在跳舞

    神的孩子在跳舞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和小说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人生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路漫长、老人与海、浮生若梦、苦禅、如果?爱等作品,小说包括回家、迷宫、同手同脚、过头、梦一场等作品。作者文字细腻,个性鲜明,写作手法纯熟,用简单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感情。
  • 花落拂尘裳

    花落拂尘裳

    风雨飘摇的大陈,外有番邦虎视,内有万妖之祖将临。谁人轻裘烈马,怒剑狂歌,挽狂澜于即倒。美人如玉,情深似海,奈好梦多舛。既上苍不许我们一起,那便以风云为旗,惊雷为鼓,拔万山为剑,问上苍,可敢来决?
  • 人怒天怨

    人怒天怨

    命运总是飘渺不可捉摸。人们就像角斗场的勇士,总认为能通过战斗获得救赎,改变命运。殊不知命运早已经为每个人都写下了一个结局。每个人都有一个开始亦有一个结局。开始林林总总各不相同,结局却大同小异,无非是死亡或是永生。
  • 梦自由人

    梦自由人

    我有一个好团队,好队友。队友凡子每次不开心时,总会对我们说“要是我当时高考考上了青海大学,哪需要来做雇佣兵。早就是国家的人才了。吃香喝辣的了。”队友周铭是个孤儿,在危及中,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我,并在死前将玉佩交给了我,叫我务必找到他的亲生父母。最后一个队友是女的,每次出任务时总会问我“叶深,我们什么时候归隐,过普通人的生活?”我每次都会敷衍说“这次任务做完就隐退。”其实每次这样说时,她知道这是做不得真的话。兄弟们,就由我来完成你们的遗憾还有梦想吧。
  • 绾绾倾歌

    绾绾倾歌

    混沌已开,三界已分。所谓的“仙”是什么?“人”是什么?“魔”又是什么?然而,当一切美好与繁华全全褪尽的时候,当魔人再现的时候,当“元泱”重见天日的时候,一切背后究竟是仙是魔还是人?在这乱世之中,能陪你一路走下去的又会是谁?清冷素雅的大师兄?神秘温柔的山庄少主?鬼魅妖孽的嗜血城主?豪情万丈的江湖侠客?是矣为善?是矣为恶?是矣其醉?是矣独醒?快意江湖?还是,一统天下?一切,竟在这里开始。
  • 魅祭梵

    魅祭梵

    无言提及的开始,默不作声的结局。妙不可言的经历,误打误撞的奇遇。难以言表的情怀,夜不能寐的等待。百味人生的成长,回味无穷的追忆。
  • 重生梦之恋樱诺

    重生梦之恋樱诺

    一个叫做千樱诺的小女孩,在某一个雨夜,竟遇到了七色鹿?她,莫名其妙的竟穿越了,让我们一起来期待,这个叫千樱诺的少女华美的逆转。
  • EXO从遇见到相爱

    EXO从遇见到相爱

    我们从遇见到相爱,一起来之不易。我们相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