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71700000013

第13章 不忘功臣的一代圣帝(1)

二十四功臣留像凌烟阁

贞观十七年(643年),大唐疆域一再拓展,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富庶安定。一天,太宗向魏征询问自己是否能称得上他所说的明君了。 魏征慎重地说,国家现在算得上强盛了,但是近几年皇上有些志得意满,处理政事不再像早年那么认真,生活上也有趋向奢靡的倾势,千万不能因此坏了您一世的英名呀。太宗对魏征的劝诫十分诚服,他接着又说起想将对建国有重大功勋的大臣,画下来放在凌烟阁,以便流传到后世。

凌烟阁是皇宫内三清殿旁一个清静的阁楼,太宗命御用画师阎立本绘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放置在凌烟阁内,他时常前往怀旧。

凌烟阁内的二十四位功臣,第一个是赵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是好朋友,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后投靠太宗李世民。与太宗一同经历过多次战役,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太宗最为信赖的臣子之一。太宗曾说过,他能得到天下,大半是长孙无忌的功劳。太宗驾崩前命他辅佐高宗,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被诬陷谋反而自杀。

第二个是赵郡王李孝恭。李孝恭的父亲是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朝建立后,高祖命他负责管理巴蜀一带。后高祖派李靖帮他消灭萧铣、辅公佑的军队,收复长江以南。太宗登基后,上交实权,每日就饮酒作乐。贞观十四年(640年),暴病身亡。

第三个是蔡公杜如晦。经房玄龄推荐给秦王李世民后受到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助太宗得天下,与房玄龄共掌朝政,贞观四年(630年)病故,年仅四十六岁。令太宗万分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第四个是郑公魏征。有名的谏臣,终生深受太宗信任。太宗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642年)病故。

第五个是梁公房玄龄。原是秦府幕僚,善于谋略。太宗登基后任为宰相,被比为汉之萧何,是太宗最为信赖的人之一。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故。

第六个是申公高士廉。他是长孙皇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也是他们的抚养人。

第七个是鄂公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唐郑决战时单骑救主,以勇将著称。玄武门之变中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突厥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

第八个是卫公李靖。他协助李孝恭收复长江以南。后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第九个是宋公萧禹。他是隋萧后的弟弟,隋朝的重臣。后归附唐朝,被高祖重用。因与房玄龄、杜如晦不和,多次得罪太宗,仕途沉浮。太宗评价他“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第十个是褒公段志玄。高祖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多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太宗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贞观十六年(642年)病故。

第十一个是夔公刘弘基。高祖李渊在太原起兵时,负责招募勇士立有大功。在霍邑之战中斩隋主将宋老生。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灭薛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秦王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太宗远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第十二个是蒋公屈突通。他原是隋朝大将,战功赫赫。降唐后被封为兵部尚书。灭王世充,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627年)病故。

第十三个是勋公殷峤。高祖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在进攻刘黑闼时,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第十四个是谯公柴绍。他是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的丈夫。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故。

第十五个是邳公长孙顺德。他是长孙皇后的叔叔。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显。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病故。

第十六个是郧公张亮。在房玄龄、李绩的推荐下入李世民幕府。贞观年间,因善于行政而颇得太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太宗征高丽而立功。贞观二十年(646年)谋反,受诛。

第十七个是陈国公侯君集。任秦王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太宗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太宗拥立承乾,事泄被杀。

第十八个是郯公张公谨。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秦王幕府。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太宗登基后,任他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第十九个是鲁公程知节。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世充,与秦叔宝一同降到李世民军下。经历多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第二十个是永兴公虞世南。他是秦府幕僚,尽心辅佐太宗,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故。

第二十一个是渝公刘政会。高祖李渊任太原太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给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第二十二个是莒公唐俭。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是朋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第二十三个是英公李绩。李绩即徐世绩、徐懋功,又称徐茂功,后赐姓李,为李世绩,为避讳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绩。原为瓦岗军大将,年少时跟随翟让起兵,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高祖李渊称为 “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建德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秦王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太宗进攻高丽。太宗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像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669年)病逝。

第二十四个是护公秦琼。也就是秦叔宝,他与秦王李世民一起参与多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后因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638年)病故。

太宗不愧被称为一代圣帝,与前朝的任何一个皇帝最不同的就是,他不仅有唯才是用的贤明,而且他时时不忘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臣子,坚决不做“狡兔尽、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只能与功臣共苦而不能同甘的皇帝。

良臣病逝子争位

当画像快绘好时,魏征病得很沉重。太宗去看望他时,他那张劳累过度的脸庞,因蒙上层死灰色而变得更难看,太宗忍不住心中一酸落下泪来。魏征用虚弱的声音给了太宗最后的忠告。他说,贤者和愚者同样都有欲望和喜怒哀乐的情感,不同的是贤者能控制这些七情六欲,而愚者却办不到,这就是贤愚的差别所在。陛下您有崇高的圣德,又时常以隋朝的覆亡为戒。现在虽处太平盛世,仍不忘了危急的时候,做任何事都能谨慎小心,但愿今后您能更进一步地自律,使这份美德有始有终完整无缺,若能做到这点,我相信天下生民世世代代都能蒙受您的恩泽的。

太宗恭谨地凝听,点头哽咽地说:“您的教诲我会牢牢地记住,别人都说你行为放肆,对我没有一点礼貌,这些人哪能知道你耿直无隐的劝诫给了我多大的帮助!这世间只有我才能从你那毫不通融的神色中,看出忠贞感人的一面啊!”

贞观十七年(643年)年底,魏征去世了,享年六十四岁。太宗哀痛欲绝,不但废朝五日,并加赠司空、相州都督等职位,颁谥号文贞,陪葬绍陆。

出殡那一天,太宗更命羽葆鼓吹,班剑四十人列队送葬,又赠陪葬品绢布千段、米栗千石,可以说是备极哀荣。这时,哀容满面的魏夫人却神色坚定地请求太宗收回这些奢华的物品。她说,先夫出身贫寒,生性俭朴,今日以这一品官职以及这些奢华的珍品陪葬,这决不会符合先夫的志愿,请陛下原谅我的直言,但是俭朴的用具是先夫一向用惯的,请陛下收回这些华丽的东西吧。太宗答应了,原本极其隆重的权臣葬礼,一变而为无文彩饰物、布车载柩的平民式葬礼。

“古人说:‘把铜片磨亮了做镜子,可使人看出自己的衣貌是否整齐;拿历史上的事做镜子,就可以知道朝代兴盛、消亡的原因;用人来做镜子,就可以看出自己行事的缺失与成就。’我常常以这三面镜子做自己行事的准则,如今魏征不在了,我已失去一面明镜了!”太宗无限凄楚地感叹。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令太宗痛心疾首的事。当年李世民兄弟争位残杀的事件,而今又出现在太宗的儿子身上。太宗的长子承乾是个昏庸无能的人,其他的兄弟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太宗也很不满意他那窝囊畏缩的态度,经常当众教训他。因此承乾一直担心太宗会废掉他,于是就听信一些大臣的教唆起兵谋反了。事情败露后,太宗又是心痛又是气愤。

“你为什么造反?你是皇太子,日后这帝位一定是你的,你为什么不安分,非跑出来制造事端,到底是什么原因?”太宗越想越气,声色俱厉地责问承乾。

“我哪里想造反,还不是老四欺人太甚,逼得我无路可走,才和大臣们商量如何解决掉他,如果我不杀他,他就要杀我了。”承乾急忙为自己辩白,他所说的老四是太宗的第四儿子李泰,由于他才思敏捷,行事果断,很得太宗的欢心,日久不免恃宠而骄,不但时常借故去嘲弄他大哥,更暗中收买臣子想再来次玄武门政变,夺得太子的地位。

“这都是我教子不严的后果!”太宗心痛如刀割,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这是人间最悲惨的一件事,他不禁想起当年玄武门之事,“当年我父亲该有多难过啊,你们不明了当日的情形,动不动就拿玄武门来做例子,不肖子啊,不肖子!”太宗喃喃低语,泪水不禁簌簌而下。

“从小大家都说你没用,要我废了你。我为顾全国家体制没有应允,总希望你能有所建树,没想到你这么不争气,自己搬砖头来砸自己的脚,现在我就是想成全你也没有办法了!”太宗边说边叹息,他心中深刻体会到皇家为争权夺利骨肉相残的苦楚,以及生为帝王家族的可悲。

“为承乾策动事变的是谁?”太宗问群臣,长孙无忌连忙回答说:“是侯君集。”一会儿侯君集神态狼狈地出现在大殿上。这名勇将在跟随太宗东征西讨期间,曾建立不少功劳,近几年更在平定西域、塞北的战事上有辉煌的成果,于是他便沾沾自喜,自认为是唐朝第一大功臣,对屈居在李靖、房玄龄等人的下位感到十分的不甘心,所以就自动加入了承乾的谋反阵容中。

太宗望着这位患难老友,一阵心酸和心痛,他声音沙哑地问:“君集,这么多年了,你一直是我得力又忠诚的部将,你的功勋更是人人敬仰。你究竟有什么苦衷,要帮太子谋反,把多年建立的名誉毁于一旦呢?不值得,太不值得啊!君集,我到底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

悲痛责问的话语,一字一句敲击在侯君集心中,这名被狭隘的功利主义蒙蔽心灵的虎将,终于被太宗的赤诚感动了。他说不出任何理由,跪在地上哭着说:“陛下,您杀了我吧,我是鬼迷心窍啊。您杀了我吧,我错了,我太对不起您!”

太宗涕泗纵横地说:“太子谋反我不难过,你背叛我,才真是叫我伤心欲绝。你知道吗?你所犯的罪是要株连九族的。”侯君集恳求太宗放过他的家人,太宗答应了。一代大将就这样走向他人生的最后一步,这应是他当初谋反时所未曾料到的,所以,人生许多际遇与变化往往就在一念之差。

国家不能一日没有王储。太宗处决了侯君集,将太子贬到冷宫后,心中虽是疲惫伤神到极点,但仍强打起精神,为日后的接班人选召开会议。长孙无忌向太宗推荐了晋王李治,他说晋王虽然比较文静、温和没大魄力,却是最孝顺、最明理的,立一名懂得孝道的皇太子,比立一名有才无德的君主要好得多。

太宗却很中意聪明有才干的四子李泰。宰相房玄龄却劝道,太子造反的事情和四皇子脱不了干系,不处罚四皇子已不太合理,如今还要立他做王储,岂不是鼓励宗室造反。太宗觉得很有道理,最后认同了长孙无忌的建议。

一场乱事就此平息,承乾和李泰都被打入冷宫,凌烟阁中的画像也已经完成,望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像,太宗心中只有哀痛与无尽的叹息。

同类推荐
  •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功臣的非正常死亡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能够理解为非正常死亡,这说明,这个人的身上一定具有了传奇的人生经历和死亡方式,并且被世人所关注。对于横死的人,或者说是非正常死亡的人,人们总是抱有莫大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因为非正常死亡的“非”或是横死的“横”,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的。 本书描写的非正常死亡的功臣,选取的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且为世人所熟知的历代名臣,他们为自己的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拜将封侯,他们功高盖世而又被帝王所器重,他们才智过人且地位显赫,但就是这样一群被写进中国历史的功臣,无一避免地成为了政治权谋的祭品。这是因为,他们身处于政治漩涡的中心,并且不可避免地被卷进了一系列的政治权谋当中去。
  •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全书(第三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热门推荐
  • 一不小心变成猫

    一不小心变成猫

    没有比这更倒霉的了,好端端的科学考察成了死亡穿越,还竟成白痴少儿……(误得万年猫眼宝石,诡变成猫……)不过我的命运我作主,即使起点是白痴,也照样可以拥有绚丽的人生,左拥右抱白富美,禁锢透视练杀瞳,猫鸣虎啸是神功,攀墙金刚爪、穿墙遁移金刚身、焚天隐身重生轮回九条命、穿越时空又一生……
  • 最后一位阴阳师

    最后一位阴阳师

    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人害怕鬼还是鬼害怕人?符咒封印的是恶鬼还是良知?地府传出的是鬼哭还是神嚎?他、玩世不恭,百无禁忌,炸天宫,拆地府,以凡人之躯驾驭万千鬼神。血液中流淌着中国最后一代阴阳师的鲜血的他,本以为步入大学便可以和阴阳师自此画上句号,谁知道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 (完结)本宫来自现代

    (完结)本宫来自现代

    群号:38203305 玛雅预言,2012我们大家都会一起死,可是,我竟然等不到2012就死了,死了就死了,竟然还穿越了,穿越应该也会在2012年截止吧?那么反正都要死的,眼前的这个暴君,你就不要用死来吓我了,我不怕的。
  • 琉璃浮世

    琉璃浮世

    她,安琉璃,杀人无数,朋友很少,她一直相信有真情,却因为组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穿越后她决定要为自己而活,于是她遇到了他们。/他,默默为她付出,不求回报,就算所有人都不相信她,他依然相信她。/他,喜欢在她面前表现自己,想要给她最好的一切东西,所作所为不过是希望她眼里有他,在面对她时经常口是心非。/他,霸道冷酷,很少说话,对什么事漠不关心,遇见她后用行动来回复她的每一句话,愿意为她改变。/她这一世究竟是手挽多位美男,还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亦或是孤身终老。
  • 谁说蓝色不忧伤

    谁说蓝色不忧伤

    谁说男主都是专情女主的?谁说帅哥只能配一个美女?张烈自从初中起,就因为出色的外表,桀骜的性格,俘获一片少女的芳心。打怪升级,一大波撩妹攻势,他在这条路上越战越勇,直到遇见季澜澜?wc,这妹子的脑回路是不是跟别人不一样啊?
  • 呆傻少爷变身记

    呆傻少爷变身记

    心机女偶遇呆萌少爷,被逼无奈离开,后听闻他车祸。而他已从乖乖牌变身为腹黑总裁,她再遇他,他却当他陌生人……
  • 夜迷宫:生民命卷

    夜迷宫:生民命卷

    马易是一家游戏公司的老板,从几个人的小工作室开始,不停地奋斗成为大娱乐集团的总裁,碰了多少壁,摔了多少跟头,吃了多少苦,绕过去多少坑……
  • 全系仙魔尊

    全系仙魔尊

    命运转轮起始,群雄乍起,谁伴我一路登峰?一场上位之人的赌约,一份情深之人绝地盼望。天命又能怎样,我不愿做的事,就算天命也不能勉强。【人兽版】琉璃色的水润大眼看着眼前玉体横陈的人:“咪呜”你这样真的好吗?你是在诱惑兽呢还是诱惑兽呢?一掌拍飞:你想多了,姐只是赶路太累了。【霸道总裁版】“我的女人做事何时轮到你们来唧唧歪歪了?”冷哼,转身离去,丝毫不顾身后石化的众人,他的女人……妈呀!!【妖孽进化版】“小梦梦,来笑一个嘛!”修长手指勾起女人的小脸,慵懒沙哑的嗓音,热气喷洒在某人脸上,丝毫不顾某人早已爆红的脸,“要不我给小梦梦笑一个。”
  • 佣兵少年的旅途

    佣兵少年的旅途

    苏伦少年时期,被老祭师指出是冥妖转世,成年后必定走上不归的宿命,为了拯救儿子苏伦,苏远踏上星际之路,寻找能破解阴冷诅咒的火龙之心,三年之期过后,老祭师本想将苏伦放逐到荒门世界,就在那时,一把悬挂着火龙之心的长刀从天降落,命运之手将一切改写,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婚久情深

    婚久情深

    相亲时,她说:“苏扬,我和你相亲?”他不点头也不摇头。求婚时,他说:“都是一个人,勉强凑合?”她既摇头又点头。结婚时,他说:“后悔吗?还来得及。”她笑着摇头。离婚时,她说:“财产平分,孩子归我。”他拧眉,说:“那我呢?”“你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