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8200000002

第2章 一生一代一双人白鸥飞处带诗来(1)

过湖

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诗人的灵感源自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迷恋。对于诗人来讲,只要心怀诗意,则目之所遇,耳之所闻,肤之所触,心之所悟,皆可为诗,皆有意趣。宋代诗人俞桂就是一个留心生活,钟情自然的有心人,其诗《过湖》记录了诗人湖面荡舟,远观近察的种种诗意,生动形象,空灵雅致,诗情飞扬,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和情的感染。

诗人的双眸犹如一架照相机定格了瞬间的美丽,亦如一台摄像机,记录了变化的过程,动静相宜,远近搭配,使诗歌呈现出美轮美奂的画面美,引人入胜,诱人遐思。

小船轻轻离开湖岸,湖面泛起细细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清晰的水纹一丝一缕,闪闪烁烁,吸引着诗人的双眸。天空阳光朗照,暖意融融,令人浑身舒畅。阵阵微风吹来,带着梅花的清香,沁人心脾。时节已是晚春,梅花瓣瓣飘零,或随风去,或跟水走,或成泥土,说不出的伤感和怜悯。

诗人用一个“正”字来表现这种凋谢的凄美和怜春惜花的无奈。梅花是美好生命的象征,是清高人格的写照,是冰雪精神的折射。她离开枝头,悄然逝去,一朵朵,一瓣瓣都映入诗人的眼帘,深深刺痛诗人敏感的心。不过,从诗歌前两句所描写的整体氛围来看,还是令人愉悦舒畅的。日暖水漾,风吹花香,行舟水面,观赏春景,令人心旷神怡,令人心意摇荡。

诗人的用词也很有滋味。用“移”写小船划动,动作轻巧,几近无声。用“别”写小船离开湖岸,难舍难分,令人心动。用“暖”写日,可见丽日晴空,波光粼粼,画面唯美,可感身心陶醉,妙不可言之幸福味。用“香”写风,可知风吹梅香,扑面而来之清爽。用“落”写梅,可见梅花凋谢,随风起舞之无奈状。一字一词,皆关情景,皆合心意。诗情浸润在字里行间,诗意挥洒在春风梅香里。

诗人就是诗人,体情察物,至纤至微,传情达意,妙不可言。“水纹”常见,难见诗意,可是诗人没有忽视,没有不管,而是细细观赏,用心品味。他从水纹扩散中看到天光云影共徘徊,他从水纹闪烁中看到物我同游皆画意,完全可以说,在诗人笔下,眼中扩展的是水纹,心中绽放的是高兴。一个“开”字,多么轻柔,多么温婉,诗人对水波的迷恋,对风光的难舍,全都凝聚在“开”字当中。

诗歌前两句是写近景,诗人融入风景当中,诗心沉醉波光之上;诗歌后两句是写远景,诗人与风光保持距离,诗心融进画卷之内。远方,湖岸相连之处,群山起伏,连绵不断,青山如黛,静默无语,山外有山,山峦相连,渐渐苍茫,诗人觉得呈现在自己眼前的不是一片山,而是一卷画,横展开来,风光无限。湖面上空,青山前面,无数白鸥,翩翩起舞,由远而近,迎面飞来,山水增添亮色,画面充满灵动。

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了,他不是总在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地寻找诗句吗?眼前这轻舞飞扬的白鸥就是一首灵动的诗啊,远方那苍茫缥缈的山峦就是一幅曼妙的画啊!诗人大喜!真是应了那句话,“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静默的山是诗,庄严肃穆,无语千年。敏捷的鸥是诗,轻快自由,欢欣鼓舞。碧绿的水是诗,清澈明亮,闪闪发光。飘落的花是诗,朵朵芬芳,随风飘散。暖和的日是诗,明媚动人,温暖身心。徐徐的风是诗,夹杂幽香,沁人心脾。一切是诗,诗是一切。只要这颗心像暖日一样灿烂,这个世界就光芒万丈;只要这颗心像白鸥一样飞翔,这个天地就生机勃勃。和诗人一起荡舟过湖,和诗人一起闻风起舞,和诗人一起陶醉山色,和诗人一起神往白鸥,和诗人一起晒晒暖日,和诗人一起闻闻花香,你会觉得天地写满了欢乐,万物充满生机,万象纷纭皆是诗,诗情画意在我心。是啊,有好心情就有好诗歌,有好风光就有好灵感,这首《过湖》诗,灵感和喜悦并存,风光与诗意相融。读进去和诗人一道品味山水,走出来和诗人一道回味无穷,是山水激发诗人的灵感,是诗歌带给我们快乐,诗歌和山水是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君山如黛亦如云

荆江口望君山

郑震荆江江口望漫漫,一白无边夕照寒。只是青云浮水上,教人错认作山看。

古代诗人多愁善感,观山望水,妙语天成,留下了许多传世名篇。宋人郑震于淳祐六年(1246)十月,从重庆出发,乘船沿长江东下,赴荆州,路过荆江口,远眺洞庭浩渺,君山隐隐。诗人有感人生志节,挥笔写下《荆江口望君山》。

诗人行船至荆江江口,已是黄昏时候。诗人于瑟瑟寒风中,于动荡江波上,看到了一幅奇异壮美的图景。八百里洞庭汪洋浩瀚,无边无际,一片银白。一轮夕照,缓缓西沉,余晖照射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天朗气清,寒意袭人。湖中漂浮的君山,远远望去像青云一样,似山似云,隐隐约约,几乎难以辨认。诗人内心倍感惊奇,世人都说那是君山啊,可诗人觉得,哪里是什么君山,分明就是一朵漂浮在银白湖面的青云嘛。世人错了,被君山欺骗了,你说好笑不好笑?

诗歌一、二两句主要表达一种远眺洞庭夕照的感觉,境界苍茫,视野高远,意象壮美,情调悲壮。诗人极目远方,洞庭浩渺,银白一色,冬日辉映,寒波动荡,无边苍凉弥漫江天,无语凝重涌上心头。

有两个词,特别值得关注。“望漫漫”,既见视野辽阔苍茫,又见心绪迷茫困惑。夕阳下的眺望总是充满动荡,充满迷惘,不知道诗人要到荆州去干什么,不知道等待他的又是怎样的人生,只隐隐约约感觉到他双眸忧郁,心头沉重。“白”字用来描写秋冬的湖面,无边无际,纯然一色,白得寒冷,白得凄凉,白得悲壮!

“夕阳”自然含有萧索凄冷之意,残阳如血,苍凉天地,光明马上消逝,黑暗即将来临。“夕阳”就是光明与黑暗的分界线啊。这个黄昏,诗人拥有的就是一轮苍凉夕照!眼“望”而迷茫,“白”水而冷凄。夕照而苍凉,所有的景色都充满“寒”意,所有的诗意都凝聚“寒”凉。

诗歌三、四两句描述了一种心理错觉,错认有云似君山,似与不似苍茫间,非常奇妙,非常有趣。当然,其间还是隐含一个比喻,君山如云,翠色似黛,加之白茫茫的湖光水色,青白相衬,自是一道壮观风景。以云喻山,化大为小,化重为轻,化实为虚,化静为动,鲜活地刻画出动荡湖水之上君山给人的奇妙感觉,似乎君山也是动荡不宁的,似乎君山也像飘拂的青云一样,显得轻盈空灵。

刘勰有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水则意溢于水”,此诗观山望水,情意生发,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联想。

近代学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卷四中曾这样评价此诗:“君山实非山,乃一方式平岛,绝无峰峦,故四面望之,皆如一玉界尺,横在水面,此诗颇得真相。”郑诗人以云写山,无峰无峦,成团成块,的确高妙。

唐代诗人刘禹锡《望洞庭》如此写君山:“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浩瀚洞庭,白浪翻滚,诗人将它比作一张白银盘;小小君山,青翠如黛,诗人将它比作一枚青螺。壮阔山水,在诗人笔下变为一件小巧玲珑的工艺品,供人细细把玩,细细品味。这种化大为小,举重若轻的笔法实在令人称绝。

唐代另一个诗人陶雍在《题君山》中如此写道:“应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将翠绿君山比作临镜梳妆的仙女的发式--螺髻,俊秀美好,妩媚动人,写足了君山的魅力。相比两位唐代诗人的构想,郑震将君山比作漂浮水上的一朵青云,奇思妙想,才调相继,各擅胜场。似乎青云之喻更空灵,更高迈,也更缥缈。

另外,还需要补充一点,郑震是南宋理学家,穷究天理,讲明道学,诗中青云说,是不是也隐隐透露出诗人的心志情怀呢?元代诗评家柴志道如此评说:“先生人物昂然,气节挺然,谈古喻今,无不得当,惜不见用于时。”(《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隽集序》),柴先生认为,此诗体现出了诗人昂然挺然的人生志节。郑震的儿子郑所南亦有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效忠故国,不仕新朝,可谓一门忠义,享誉千秋。当然,就郑震此诗来看,这番心志表现得比较隐晦含蓄。

晚风寒林动灵鸦

晚风寒林(其一)

杨万里已是霜林叶烂红,哪禁动地晚来风。寒鸦可是矜渠黠?踏折枯梢不堕空。

诗人就是诗人,多愁善感,灵思妙悟,所见所闻,所行所为,无不饱含诗意,无不折射情思。为一片枫叶经霜耐寒而钦赞,为一阵晚风寒凉砭肌而担心,为几株树木枝叶脱落而伤感,为一只乌鸦飞舞寒秋而欢呼,双眸摄取山川风光,诗心烛照如画景物。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而且悟性很高,情感很丰富的诗人,他的小诗《晚风寒林》(其一)不仅描绘如画风光,更点示神思妙语,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触动。

深秋时节,寒风瑟瑟,落木萧萧,山川大地一派枯索惨淡。诗人特别注意到那些经过严寒秋霜拷打的树木,叶叶泛红,烂漫深褐,遍布山林,装点寒秋,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激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诗人为之叫好,深情赞美。可是,他又担心,这晚来的疾风,“气势逼人”,一阵强过一阵,搅天动地,扫落万木。这些深红浅红的林叶,又如何经受得了它们的摧残呢?情感很细腻,心理很周折,既为霜林红叶欢欣鼓舞,啧啧称赞,也为秋风无情扫落红叶而伤心忧虑。

一个“烂”字,点明霜林红叶的热烈醒目,流光溢彩,红得鲜艳,红得灿烂,展示出它光华美丽的一面;当然,这也意味着霜林红叶红透了,红到极致,随时有脱落枝头,随风凋零的结局出现。杜牧曾经咏唱“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拿二月春花来比照经霜枫叶,烘托枫叶的火红灿烂,生机勃勃,毫不衰颓,毫不沉寂。相比而言,杨万里笔下的红叶则要凄惨一些,悲戚一些。

一个“哪”字表示反问,是“怎能”、“哪能”的意思,折射出诗人的悲悯、担心之意。这些在严寒秋霜中瑟瑟发抖的红叶,哪能经受得了秋风的吹打呢?不忍之心,悲怜之意,全在反问之中。李清照有词云,“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说的是愁绪满怀的词人喝几杯小酒,暖暖身子,温热心灵,又哪能抵御得了凛冽的秋风呢?人是如此,愁不耐寒,弱不禁风,树叶亦然。杨万里笔下的红叶似乎就是一位弱不禁风的女子,经受不了寒风秋霜的拷打,处境堪忧,命运悲惨。

和秋风猎猎,万木萧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迎风而上、机警腾空的乌鸦。诗人感叹道,那遍体漆黑的乌鸦莫非是在卖弄机变智巧?只见它踏折了树梢枯枝却依然展翅腾空,何等机灵,何等矫健,又是何等勇敢!踏折枯枝,照常理说是很危险的事情,乌鸦会跌落地面,甚至头破血流,当场殒命;可是,诗人眼前这只乌鸦却像变幻魔术一般,不但不坠地,反而扇动翅膀,轻盈腾空,高飞远去,在诗人眼前勾勒出一道优美的弧钱,真是太神奇,太绝妙了!

“矜”字用得好,传达了诗人的感情。“矜”是自夸、卖弄、自吹自擂之意,这儿不是贬义词,而是贬词褒用,极言乌鸦的自信、自得心情和机警应对的本领,它也像人一样,机智聪明,能够从容应对突发情况。踏折枯枝,根本算不了什么,小菜一碟啊!

“不堕空”三个字,从否定方面写出了乌鸦的机灵敏捷,令人赞叹。乌鸦是一道亮丽而灵动的风景,它充满活力,不惧寒秋,无畏风霜,迎难而上,机智应对,展示出一种深秋时节难以见到的精神风貌,这是诗人的发现,也是诗人的觉悟。我们相信,诗人心中就具有那么一种精神,像寒秋山林中的乌鸦一样奋勇抗争,生生不息的精神,现在这种精神,借灵巧的乌鸦展现出来了。

乌鸦,在中国传统诗词中,并不是一个美丽绝伦,人见人爱的形象,相比黄莺,其形不美,其声不好,其态不雅,令人厌恶,令人憎恨。但是,杨万里作诗一反传统,别出心裁,赋予乌鸦崭新的思想意义--临危不惧,奋勇抗争,机警应对,巧妙变化。活生生一个挑战者的形象,有心的读者可以从中读到生活的态度和生命的风采。

满川风雨看潮生

淮中晚泊犊头

苏舜钦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诗人笔下,每一片风景都是心灵的影像,每一片风景都是感情的素描,一川春草开阔你的心胸,一天阴云压抑你的心灵,一树鲜花灿烂你的双眸,一叶孤舟漂荡你的命运,一江风雨凄迷你的前途,一江春潮激荡你的心情。

《淮中晚泊犊头》句句绘景造势,句句烘托心情,诗人的高妙在于让你在欣赏如画风光中不知不觉地领略到心灵的风采。

那是一段漂泊的旅程。诗人荡舟淮河,匆匆前行,时近黄昏,两岸原野上笼罩着春天的阴云。芳草绵延,草色深青,时而见到幽僻处一两棵春花盛开的树格外鲜明。舟行水上,景色变化,阴云笼罩,四野苍茫。诗人的心情也随之起伏变化,大起大落,有时愁云笼罩,心绪凄迷,有时云开雾散,豁然开朗。流动的风景就是变化的心情,明暗的色调就是起伏的心绪。原野开阔,浓云低垂,既恢宏壮阔又沉重凄迷,阴云不仅笼罩原野,也笼罩在诗人心头。

同类推荐
  •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加利福尼亚人的故事

    三十五年前,我曾到斯达尼斯劳斯河找矿。我手拿着鹤嘴锄,带着淘盘,背着号角,成天跋涉。我走遍了各处,淘洗了不少的含金沙,总想着找到矿藏发笔大财,却总是一无所获。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区,树木葱茏,气候温和,景色宜人。很多年前,这儿人烟稠密,而现在,人们早已消失殆尽了,富有魅力的极乐园成了一个荒凉冷僻的地方。
  • 珠江,东方的觉醒

    珠江,东方的觉醒

    以珠江三角洲作为艺术焦点,按照历史时序,全景式地追溯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作品所叙写的,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一直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对这样富于历史意蕴的大题材,要求作者有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眼光,要求作品配以大的结构框架来容纳和消化极其丰富的内容。而这一方面,正是作者所长。面对“百年鸟瞰,卅载观照”,作者以时间流程为经线,以人物活动为纬线,勾勒、交织出一幅中华民族舍死忘生、百折不挠地求生存求发展的百年历史画卷。
  • 蚯蚓和羽毛

    蚯蚓和羽毛

    年轻时,我练过长跑。这几年,我作为一个观众,几次立在长跑竞赛的终点,望着向我冲来的冠军。
  •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中华国学经典)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 相思树上合欢枝

    相思树上合欢枝

    本书对李商隐诗中的《十五泣春风》、《同是将军客》、《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留得枯荷听雨声》、《柳枝五首寄伤怀》等进行了赏析。
热门推荐
  •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佛为优填王说王法政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性转之初三

    性转之初三

    一觉醒来,寒假已结束了,可是我自身却发生了某些超乎寻常的事,居然莫名其妙的变成美少女!也不知何因?家人却不知道这现象,但学还要上啊,于是到班级之后,不仅让全班大吃一惊,也给自己的好基友们,虎躯一震。(书友群:754022576,一起进来讨论吧!)
  • 石榴的正确打开方式

    石榴的正确打开方式

    有人说,一辈子要谈两次恋爱,一次懵懂一次刻骨……然后呢?然后就能结婚了么?陆拾柳在茶几前吃的一手石榴汁,回过头一脸懵逼的问身后正在涂指甲油的某美人。然后啊……美人眉眼烟波流转,从刚涂好的白生生手指间抬起眼,眼中波光荡漾,巧笑嫣兮,然后你就可以孤独终老啦~哼!陆拾柳愤怒地转过脸!坑爹呢这是!!!
  • 剑神传奇

    剑神传奇

    前世大闹桃源,被镇压在五剑神山下,之后获高人得救……后面内容可能会有所修改,请大家见量。
  • 天使泪,滴落我心中

    天使泪,滴落我心中

    她是一只天使,只是少了天使的那双白翼。她善良到不愿伤害任何一个人,可又让那么多人心碎。是否她注定不能被爱,难道天使注定要为爱而折断那双翼。
  • 林轩的灭世计划

    林轩的灭世计划

    这是一个通过不断探险,最终打败魔王的故事。
  • 生化之末日狂潮

    生化之末日狂潮

    特种部队成员唐龙接受了一个奇怪的任务,来到了沙漠孤城斯托克市,结果发现这里满是危险的丧尸,层出不穷的怪物,以及对唐龙欲除之而后快的完美人类“天使”!这里将注定成为末日狂潮爆发的源泉地!身在其中的唐龙那何去何从?人类的未来又会走向何方?是就此灭亡,又或者是浴火重生!
  • 藏灵密宗

    藏灵密宗

    这个世界——立于无穷之上的满天神佛,掌控着三界六道的芸芸众生,是他们,制造的世界规则,是他们,延续着一成不变的思想道义,同样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可,凡人所制订出来的秩序,这个世间才能够去执行。亿万年来的慈悲为怀,由于这种唯我独尊的膨胀,让它们逐渐的在岁月中分崩离析……无数万年之后,在蛮荒大陆西蛮境雍城的一个小小青灵镇,有一个家族叫做云家庄。颠覆者的颠覆之路,就从这里开始!
  •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

    《无用是书生》选取历史上的一群特殊知识分子,意在通过对他们人生命运的解剖,探求其悲剧原因中有多少是种必然,多少只是偶然,多少原本可以避免,并以此照见我们今天的立身处世。近20位历史上的文人,大体每人一篇——既非人物小传,也非名人逸事传奇,而是一个齐整的散文系列,作品每每从独特的角度切入,紧扣人物一生中重要的“点”进行叙述、铺陈、议论,读罢可思、可感、可叹。《无用是书生》由诸荣会编著。
  • 传神话

    传神话

    秦始皇三十七年。自秦始皇入墓后,天下一分二合,战乱不断。其厮杀蒸蒸日上,因此天下间留下了种种祸害,其中借助秦王陵墓怨气而来的妖魔,亦有数千数百种,其一便是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