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61400000009

第9章 游历列国(4)

孟子回答:“君王为什么总说‘利’字呢?除了利,还有‘仁’、‘义’二字呢。假如国君这么说,那大夫们、一般的读书人和老百姓都这么想,这样上下都为利而争,国家不是更加危险了吗?在有兵车万辆的国家里,杀天子的,一定是天子属下享有采邑、分掌兵车千辆的公卿;拥有兵车千辆的诸侯小国,弑杀君王的,一定是掌有采邑、分管兵车百辆的大夫。从万辆兵车里取千辆,从千辆兵车里取百辆,算是不少了,如果臣子不讲仁义,只以私利为重,那一定是不篡夺君位就不满足了。但是讲仁爱的人一定不会抛弃父母,也不会把君上抛在脑后。所以还是请君王谈谈仁义吧,利就免了吧!”

惠王听了孟子的一番话,心里当然不是滋味。但是当时社会,盛行实利主义,这已经成为风气。因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彼此攻伐,难有宁日,不管大国小国,都全力谋取富国强兵之策,内政设施或外交谋略的运用都希望迅速有效地见到实际成果,也就是所说的“实利”。难怪有人会用利去劝说秦、楚两国罢兵言和,而惠王一见到孟子也以利相问。

孟子认为只求达到罢兵目的就以利引诱,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样一来,它所带来的弊害比当前的利益更大。惠王的求利思想只能让世局更加混乱,所以孟子直接说出如果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交相夺利的话,这个国家就很危险了。

孟子认为如果想要在扰攘混乱的世局中建立一个新秩序,就要从根本着手,把仁义思想深植人心,让人们从内心自觉遵守社会秩序,那样社会才会安定和谐。孟子是一位择善的学者,他认为这是一种认知,从不改变也不妥协。

一心想要强国的惠王,第一次与孟子见面便被教训一顿,心里虽然不悦,但是想孟子一代贤人,又是学者,即使他那一套不合时宜,但在道理上是无可辩驳的。所以他对孟子仍然很礼遇,经常邀请他进宫,商讨为政之道。

有一次,孟子去见惠王的时候,惠王正站在园圃的池塘边上欣赏他所豢养的一些鸿雁、麋鹿。

他问孟子说:“讲仁义的国君,也喜欢玩赏这些鸟兽吗?”

孟子回答说:“因为是贤君,才会享受这种乐趣;那些不贤的国君,即使有了这些东西,也不能享受并从中感到快乐的。《诗经》上曾称赞文王:‘文王开始准备建造灵台,他还在计划如何布置、营建时,百姓们知道了,便一起动手建造,没几天就完成了。’文王本没想急着完工,但是众多百姓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都赶来帮忙,所以很快就建造竣工了。文王在灵囿里游玩,看到鹿安静地伏着不动,全都是肥满光泽;鸟儿的羽毛也都洁白干净。文王走到灵沼旁游玩,看到满池子的鱼儿活泼地游来游去。

“文王用人民的劳力修筑高地和深池,人民反而快乐欢喜,把这个台称为‘灵台’,池称为‘灵沼’。园里有大大小小的鹿。池子里有鱼和鳖可供欣赏。这是因为古时候的贤君能够与百姓同乐,那样他自己也能充分享受这份快乐。

“《书经》上记载着人民对夏桀的怨恨情况,他们在暗地里都说桀就像顶在他们头上的烈日一样的暴君,他们都盼着他灭亡,哪怕是和他一同灭亡也愿意。人民对他怨恨到了这种地步,即使有台池鸟兽,他能独自享乐吗?”

惠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不由得频频点头赞许。然后,他们两个相携回到宫内,惠王感慨道:“对于国政,我可以说是把全副心力都用上去了。如果河内有地方发生饥荒,我就把河内少壮人员迁到河东,再把河东的米粮运到河内,用来赈济留在那里的老弱妇孺。如果河东发生饥荒,也可用同样的办法。但是我看见邻国的君主,没有像寡人这样用心爱民的,邻国的人民也不见得减少,而我国的人民也没有见增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道:“君王您喜欢谈论战争,那我们就以战争来比喻吧。当战鼓咚咚,挥军进击时,兵器一接触,就丢弃了盔甲,拖着兵器败下阵来,有的逃跑一百步站住了,有的逃五十步就站住了。那些逃了五十步的人反过来还笑逃了一百步的人胆子太小,您说应不应该呢?”

惠王说:“当然不应该,逃一百步与逃五十步同样是逃啊。”

孟子说:“君王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必希望人民的数目比邻国多了,反正都是一样。只要不耽误农家耕作的时令,五谷就吃不完;不把细密的渔网撒到低洼里,鱼、鳖就吃不完;在适当的时令,到山林里去砍伐,材木就用不完。

“五谷和鱼、鳖吃不完,材木取之不尽,这就能让人民在养生送死方面没有缺憾,能做到这些,便是推行王道的开始了。再进一步,让每户农家在他们住宅的墙边上种一些桑树,用来养蚕,那五十岁的人就能穿绸缎衣服。另外再饲养一些鸡、狗和猪,那么,七十岁的老人日常就能吃到肉了。配给每家一百亩田,不要分配其他的差役影响耕作的时令,那几口人的家庭就不怕会挨饿了。然后再慎重地办理学校的教化,要教他们孝顺父母、恭敬兄长,那头发斑白的老人就不用亲自肩挑背负地在路上辛苦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绸吃肉,年轻人不会挨饿、受冻,这样子了还不能称王于天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但是现在的国君们,在五谷丰登、粮食过剩的时候不懂节省,连猪、狗也用人吃的粮食喂养,却不记得收购余粮,以防饥荒时用。遇上了荒年,路上都有了饥死的人,还是没有打开谷仓,拿出存粮救济饥民。人民被饿死了,还推诿说:‘不是我的责任,是遇上了荒年。’这就如同拿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的而是刀子杀死的一样。只要君王能负起责任,不以凶荒之年推脱责任,那普天下的人民都会来归服的。”

惠王谦恭地说:“寡人愿意接受教诲。”

孟子又反问:“用木棍杀人和用刀子杀人,有什么不同?”

“没有。”

“用刀杀人和用暴政杀人,有什么不同?”

“也没有。”

孟子接着说:“如今好多国君的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但人民脸上却露出了饥饿的样子,在荒地里有饿死的尸体。这种豢养禽兽,饿死人民的做法,和率领禽兽吃人是一样的!这能算是人民的父母吗?孔子曾说过:‘第一个制作殉葬木偶的人,他将永远地断子绝孙。’因为他制作的木偶和真人太像了。殉葬木偶制作得太像真人,都要受到孔子的斥责。那国君怎么能把人民活活饿死呢?”

当时各国诸侯都竞相扩展势力,争抢地盘,动不动就出兵征讨,杀来杀去,最苦的就是平民百姓。因为浩大的战争费用来自于人民赋税的加重,兵则来自于年轻力壮的男子。

即便没有战争,人民的日子也不好过。君王们的骄奢淫逸、只知享乐,无止境地挥霍来自于对民财的尽量榨取。结果厨有肥肉、厩有肥马、园圃里豢养着珍禽异兽,荒野里到处能看到饿死的百姓。深居宫院、高高在上的君王根本不知道民间疾苦,只知洋洋自得地欣赏花草鸟兽。这一切,让孟子看了,怎能不令他义愤填膺。

孟子并不是为了求取个人的高官厚禄,他是想劝说居高位的君王能除去暴政,体恤人民疾苦,所以在为民请命。惠王不懂反省,还在为自己辩护说,他对国家已尽不少心力。孟子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他这样施行小惠,与别的国君比起来,只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而已。孟子还进一步告诉惠王,要如何爱护百姓,如何不失农时,如何教化人民,才能让天下归服,达到王道之治。

孟子提出了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理想,希望能说服满脑子功利思想的惠王,这注定是要失败的。不过,他不气馁,仍在尽力而为。

还有一次,惠王请孟子入宫,问他该如何报仇雪耻,他问道:“魏国本是普天下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到了我手上,在东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长子都在战争中被俘而死;在西方又割了700里的土地给秦国;在南方还要受楚国侮辱。这些事让寡人觉得无比羞耻,真想振作起来,为那些战死的人报仇雪恨,可是,我要怎么做才能达到目的呢?”

孟子回答说:“即使是方圆只有100里地的小国,也能称王天下,何况你这大国呢。君王只要能够对人民施行仁政、减轻刑罚、少征赋税;教人民辛勤耕作,努力生产;让年轻人在空闲时候,学习忠孝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面侍奉长上。到那个地步,即便让他们拿木棍做武器也能痛击秦、楚两国的精锐部队。

“而敌国的国君,因为夺了人民的耕作时间,使他们不能耕田锄草,没有收获养活父母,父母挨饿受冻,兄弟妻子离散四方去谋生。敌国的国君把人民推进水深火热中,人们自然会怨恨。如果君王在这个时候去讨伐,恐怕就没人会与君王为敌了。古人说,‘仁君无敌于天下’,这话说得很对,请君王不要怀疑。”

孟子看出了惠王扩张领土的野心,所以便用施行仁政的道理加以劝谏。孟子指出,只要减刑罚、轻赋税,一方面增加农业生产,一方面教导人民忠孝之德,即便是小国,照样能称王天下。孟子所谓的“仁者无敌”思想很进步,“仁者”就是指君主。君主好比“为民父母”,他必须要有爱民之心,行为上不能放纵,君主如果背德违仁,那是没有资格做君主的。

但是野心勃勃、功利心很强的惠王怎么能听得进孟子的这番说教,在他看来,孟子的主张是“迂远而疏于实情”。孟子也发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在梁国没有发挥的余地了。

他曾因此向弟子们感慨:“对不讲仁德的人,怎么能跟他讲仁义的道理呢?他的本心已经被私欲遮蔽了,颠倒错乱,明明很危险,但他却当做安全。明明灾祸即将来临,他却看成有利,就喜欢做那些荒淫暴虐的亡国行为。如果对不讲仁德的人能够讲仁道的话,他又怎么会弄到国亡家败的地步呢?

“从前有小孩子唱说:‘沧浪的水这么清澈,能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这么混浊,能洗我的脏脚。’孔子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听听,水清就用来洗帽缨,水浊就用来洗脏脚。用来干什么,都是因为水本身的清或浊啊!’大凡一个人,一定是自己先轻慢了自己,然后才受别人欺侮的。一个家庭,一定是自己先毁坏,别人才敢去毁坏它。一个诸侯国,也是因为他先征伐别国,然后别人才来攻打它的。《书经·太甲篇》说:‘天降的灾祸,可以躲避;自己造了孽,那就活不成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啊。”

弟子们了解老师的心情,个个低头不语。

孟子接着说道:“夏桀和商纣失去天下的原因是他们失去了人民。他们怎么会失去人民的?因为他们失去了人民的信仰心。想要得天下,是有一定道理的;想要人民归服,也有一定道理,那就是得到人民的信仰心。怎么得到人民的信仰心呢?那就是给人民所需,抛弃人民所厌恶反对的。

“人民归服仁君,和水往低处流、野兽往旷野走是一个道理!所以,把鱼赶向深水的,就是吃鱼的水獭;把鸟雀赶往树林的,就是吃雀的鹯鸟。替商汤、周武王赶人民去归服的,就是那残害人民的夏桀和商纣啊!

“现在如果出现一个乐意施行仁政的国君,那各国诸侯都赶人民去归服他了,即使他不愿称王于天下,也是推辞不掉的。现在那些想得到天下的人,好比患了七年的顽疾,然后去寻找收藏了三年的陈艾一样,如果不事先预为储存,即使耗费一生光阴,也找不到。所以说,现在那些想称王天下的人,如果不立志施行仁政,那他的一生就徒然生活在忧愁和耻辱中,最后必将会到身死国亡的惨境。

“《诗经》上说:‘怎么会有好结局呢?只有大家一块陷溺于祸乱、死亡中了。’就是这个意思啊!”

孟子到大梁的第二年,惠王去世了,襄王继位。这时,孟子把自己的理想寄望于襄王。孟子认为这位年轻的君主也许会比较有朝气和干劲,所以,他求见了继位不久的襄王。

襄王一开口便问:“要怎样才能安定天下?”

孟子回答:“天下统一后便会安定。”

“谁能统一天下呢?”

“不爱杀人的国君,就能统一天下。”

“谁会归服不好杀人的国君呢?”

“天下都会归服他的。君王知道秧苗吗?如果在七八月间久不下雨,就会枯萎。假如天上来了一片乌云,随即下了一阵滂沱大雨,那这些即将枯萎的秧苗就会立刻蓬勃复苏了。国君如果能像及时雨一样解救人民困难,那还有谁能阻止人民来归附你呢?

“如今天下的国君都喜欢杀人。如果出现了一个不喜欢杀人的国君,那天下人民,一定会伸长了脖子盼望他。能这样的话,人民归服他,就如水往低处流,是没人能阻止的。”

二度游说齐国

孟子虽然对襄王说了这番道理,但他心里有些失望,他事后对别人说出了对襄王的印象。孟子说:“襄王远望去毫无风度,根本不像是个国君;走近他,更觉得他丝毫没有威严,不让人敬畏。”

孟子的仁政没有用于惠王,继任的襄王在孟子眼里,也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人。所以他打算离开大梁,再去齐国。

孟子和弟子们乘坐十几辆豪华的马车在路上奔驰,这与孔子当年的情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弟子彭更怕太过招摇而遭非议,便小心翼翼地询问:“后面有好几十辆车子跟随着,随从也有好几百人,我们到处接受诸侯的饮食供应,会不会有点过分?”

孟子断然告诉他:“不合道理的,就是一小竹篮的饭也不能接受;合理的,哪怕是舜接受了尧的天下,也不过分。按你的说法,舜接受尧的天下,很过分了?”

彭更恭敬地回答:“当然不过分。我是说,士人不做事,白白被人供养,是不应该的。”

同类推荐
  • 黑塞传

    黑塞传

    德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大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厦添了不少砖瓦,他们中间许多人的名字中国读者耳熟能详。可你听到过黑塞的名字吗?读过他的作品吗?黑塞何许人也?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传记。作者带你浏览一个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德国学者一生的传奇故事和心灵的轨迹,让你了解艰难的时世和对哲理的执着思索,如何成就一个诗人、散文家、心理学家、社会批评家、预言家、人道主义卫士、和平主义者……与独立的人格为友,与优雅的格调为友,与黑塞进行精神对话,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本书是对李开复在人生各个关键阶段的经历的回顾。内容包括:三次遵从内心的选择成就李开复、人生愿景是作出正确选择的前提、认识你自己能更好从心开始选择等。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糊涂百年:郑板桥传

    作家忽培元,能文能诗能画,与传主有心灵契合,故下笔如有神。本书着重刻画了传主的耿耿风骨和多方面才华,从社会历史和人物关系中,注重细节的递进和语言的文学情味。清代乾隆年间,“独领明月清辉”、人文荟萃的扬州,画坛中八个画家横空出世,一扫画苑中的陈腐气息、匠人气息,作品张扬个性,无论是画山水、人物,还是花卉、虫鱼,均与前人迥异,让世人惊骇,惊叹出了“扬州八怪”;而“八怪之首”,就是郑燮,字板桥者。此人不仅在三百年前,以他特立独行、别具一格的字画、诗词——尤为道情十首,名重当世,即使三百年后的今天,以他的画竹,及含义无穷的“难得糊涂”的四个大字,几乎家喻户晓。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热门推荐
  • 无人胜利之复人九

    无人胜利之复人九

    十二岁,人生转折。记忆和基因同时消失,逐出家门。为证明没基因也能有超强异能,也能称霸天下而奋斗。王者的复仇旅程,开始了!……令人闻风丧胆的黑道老大,杀人不眨眼的异能界的新星,用使人惊异速度壮大的复人九公司总裁,想要得到的都有了,却没有真正的胜利,无人胜利的战斗,有何意义?……
  • 至剑无敌

    至剑无敌

    适逢三界大乱,群魔乱舞,妖姬肆虐,仙女落凡。纷乱中,一位特立独行的穿越小人物乘风破浪、大道艰行,历经生死浮沉、花红柳绿最终睥睨群雄,傲视天地。九天苍穹,他抚剑而立,笑问诸佛龙象:安敢裁我生死造化?!至贱无敌,至剑无敌!
  • 抗日土匪乱世情

    抗日土匪乱世情

    我们经历过苦难。但是我们却依然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我们邂逅过爱情。但是那些郎情妾意早已被历史尘封。从那些泛黄的岁月胶片里,我试图寻找某种现实力量。本书从夏许两家争夺金矿写起,描写了一段国仇、家恨扑朔迷离,爱情、亲情错综复杂的往事。
  • 邪妃归来:下堂夫君快闪开

    邪妃归来:下堂夫君快闪开

    她进府三年,新婚之夜便失了宠,至死仍是处子之身。她爱他如命,他却视她如蝼蚁,他明知她是被人害死,却当做不知。她怨她恨她不甘,她魂流千年,只为活下去。什么?死而复生?没有心跳!没有痛觉!那为何她会痛不欲生?什么?她要靠着别人的情才能重新活过来?于是她踏上月老之路!
  •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本教材可供高等院校社会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使用,同时也可作为各相关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教学科研、政策研究、市场调查和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感兴趣的同仁们进行理论研究、方案设计、现场实施、资料分析、撰写报告等教学科研与咨询服务的参考用书。
  • 仙域时代

    仙域时代

    天地大变,灵气消散,故老相传的修炼体系湮灭后,以道气为基的丹师体系能否成仙得道,完成数个纪元无人能够完成的盛事?无名小辈黑起,一次意外,发现自己血液异变,寿元只剩仅仅十年,也由此,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得以屹立在强者林立的蛮荒异域,跻身于黄金城池巅峰,当他登临巅峰,俯瞰大陆之时,是否已为真仙?......黑起横眉倒竖,荡尽剑上血:我不是杀神,我只杀仙!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相门嫡医

    相门嫡医

    她本是相门嫡女却遭姨娘欺凌庶妹夺夫一场大火了结了她悲惨的一生重生十三岁既然上天给了她一次机会那就要为母报仇为自己而活
  • 九灯殿

    九灯殿

    天武大陆强者为尊,神帝之战无果而终。九灯之殿无人开启,迷茫的人意外穿越异界大陆,魔的出现,异生物的入侵,看主角如何在这大陆生存。
  •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让学生愈挫愈奋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