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5500000022

第22章 直立行走及人类的进化(1)

行走、飞行都是动物的行为。四足行走的两栖动物起源于水中生活的鱼类。后来,从垂直进化的角度论述,两栖类动物经过爬行类、哺乳动物的阶段,又进化出两足行走的人类。据说,某些古鱼类是先有四足再爬上陆地的,那么起初的足又有何用呢?

把直立行走锁定为人与猿的分水岭的理由之一,是因为只有直立以后,才可能进一步派生出人类的其他行为和体质特征。灵长类动物是以森林为家的,它们下地活动、直立行走完全是环境、生活所迫。但是,它们下地以后,为什么不恢复到地栖四足行走的形态,并最终成为两足走路的人呢?这也是令人深省的事。

动物四足行走的起源

在四足行走的动物中,最低等的是两栖类。两栖类的前身是鱼类。鱼类的登陆,实际上就回答了动物四足行走的起源问题。在鱼类尚未登陆前,陆地上有大量的昆虫等动物。鱼类上陆的首要条件是:具有能呼吸空气的肺和在陆上行走的脚,否则它们无法生存。

鱼类为什么要离开水的环境跑到陆地上来呢?这要从当时的环境变化谈起。大约距今3亿多年前的古生代中期,地壳活动相当剧烈,大片陆地从海洋中升起。所谓的造山运动断断续续有六七千年之久。

有些河流、湖泊长期干涸,或是因气候炎热,水中植物大量腐烂,使水体严重缺氧。种种严酷的事实,对生活在水中的古鱼类造成了特大的威胁。在自然灾害的长期袭击下,迫使大量的鱼类灭绝了,但也有一些勉强存活了下来。它们不断地挣扎,向着不同方向演变。

棘鱼和盾皮鱼代表古鱼类,它们早已灭绝。软骨鱼和硬骨鱼崛起于泥盆纪后期。现在深海中的各种鲨鱼、鳐鱼都是软骨鱼类。由于上述环境变迁的影响,早期的鱼类中出现两种适应方式,一种是由内陆水域迁居海中;另一种则由体内出现能用空气呼吸的原始“肺脏”,在必要时取代鳃的功能。取第一种适应方式的是软骨鱼类;硬骨鱼中的某些类型属第二种适应方式。

硬骨鱼除有原始的“肺脏”外,一般还披着具有保护和抗旱作用的鳞片,所以它发展很快。其中称肉鳍亚纲的鱼类,与四足动物的起源有关。它出现在大约4.1亿~3.8亿年前。肉鳍鱼类包括总鳍鱼类和肺鱼类。过去一直以为总鳍鱼早已灭绝。然而,1938年在非洲南部附近的浅海中捕获了一条现生的总鳍鱼。由于这条鱼首先由南非某小镇博物馆工作的年轻女士拉蒂迈发现,故称为拉蒂迈鱼。该鱼的“起死回生”成为很有价值的“活化石”。此后,在非洲东南部海洋中共捕获近200条拉蒂迈鱼。南非政府赠给我国4条。

长期以来,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观念已广为人知。但是,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出现重要突破。我国古鱼类学家张弥曼院士证实,在云南早泥盆世地层出土的类似总鳍鱼的杨氏鱼类无内鼻孔,也不具鼻泪管。经检验前人研究的有关其他鱼类标本中,也发现类似的情况。由此说明,过去认为总鳍鱼类是四足动物祖先的推论并不可靠。其原因在于不具有内鼻孔的鱼类不可能离开水进行呼吸,因而失去了到岸上生活的基础。张弥曼与其他一些国内外专家支持另一种学说,即四足动物由一种接近古总鳍鱼类和肺鱼类共同祖先的原始鱼类进化而来。

此外,罗森等学者提出,肺鱼应是两栖类的祖先。因为肺鱼与四足动物之间在解剖学、生理学、胚胎学和行为学上有许多令人惊奇的相似。近年来,经过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证实肺鱼与四足类之间关系密切。看来,有关四足动物的祖先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为最早上陆的四足动物的两栖类化石发现于距今约3.6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的地层中,例如格陵兰东部的鱼石螈和棘螈。多方发现表明,这类最古老的两栖动物在泥盆纪晚期已经在地球的不少地区出现了。通过对格陵兰东部鱼石螈化石的研究,表明它在形态上是鱼类和两栖类之间的过渡类型。鱼石螈属古两栖动物中的迷齿亚纲,体长约l米,头骨长约20厘米,有尾和迷齿。它有能在陆地上爬行的五趾型四肢。

古鱼类上陆的四肢骨不是孤立产生的,它必然涉及与运动有关的一组骨骼,称之为“附肢骨”。四肢骨应起源于某种古鱼类的偶鳍,四肢借助肩带和腰带与中轴骨骼相连。肩带以肌腱与脊柱相连;腰带则和脊柱相连。前肢的肩带与头骨应当没有鱼类中见到的那种固接形式,头部应可活动。这些认识都是从鱼石螈和一些古鱼类的化石的比较研究中得到的,也说明鱼石螈可能是两栖动物的直接祖先。

传统的观点是:脊椎动物四肢的出现,其功能在于爬行和行走。近年来有一些新看法,认为鱼类是先进化出四肢然后再登陆的。那么最原始的四肢产生的依据是什么呢?

有人认为,那些在浅泥水塘中生活的古鱼类的四肢最初是用来支撑身体以便抬高头部呼吸空气。后来鱼类才慢慢开始用四肢爬向陆地。四肢的功能实现了从支撑向爬行的转化。有资料显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地层中对古鱼类的肱骨化石的发现有助于解释这一问题。据说该肱骨化石厚而扁平,因此肢骨和肩之间不可能有很多的运动,它只能起到支起上半身的作用。

人类直立行走的由来

两足直立行走是判断人类区别于猿类的分界线。20世纪60年代前,作为人与猿的区别有两个标志:一个是两足直立行走,另一个是会使用、制造工具。此后,由于发现黑猩猩等动物也能简单地使用、制造工具,在学术界便把人与猿之间的分水岭锁定在能否两足直立行走这一点上。于是,人类起源第一阶段的代表便定为南方古猿,简称南猿。南猿不会制造薄片状的石头工具,脑容量也等同于大猩猩,但是,它们能直立行走,尽管走得还不太稳当。南猿有很多种,一般认为其中的阿法南猿向人类方向演化,其他类型都已灭绝。

1974年,著名人类学家D.约翰逊等人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阿法洼地发现了南猿阿法种,它是一具女性个体,保存有近一半的化石骨架,取名为“露西”。由于缺少头盖骨,头部的性状不太清楚。有些人类学家认为,“露西是一个熟练的攀爬者,同时又是一个效率不高的两足行走者”,体现了猿和人行走方式的结合。“露西”的生存年代在距今350万年到290万年间。

直立行走的作用是至高无上的。由于直立,上肢得到解放,为成功地使用和制造工具提供可能;由于直立,人类的身体和头部的重心线大体一致,为脑量的增加和智能的提高奠定基础;由于直立,人类昂首挺胸,喉部发达,为产生人类语言和扩展视听能力创造条件。也由于直立,两性关系逐渐优化,这为未来人类家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为什么古猿到了地面能够直立行走呢?为什么它们不再回归到地面四足动物那种行为方式呢?这与它们长期的树栖生活所形成的行为方式是分不开的。为此,有必要简要地讲一点灵长类的进化问题。故事发生在约650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被子植物组成的森林已经广泛分布各地,一些体型小巧、以昆虫为食的哺乳动物开始上树。这些在树林中生活的动物,主要以水果、传播花粉的昆虫为食。它们有的白天出来,有的夜间活动。

经过一代代长期的演变,习惯于树栖生活。它们大多是灵敏的攀爬者。树栖活动促成了上、下肢的分工。上肢以攀爬和?食为主。树栖活动的特点,改变了地栖四足类那种与地面平行的体位,开始“坐”起来了。它们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行为习性上都有了相应的变化。这些都为此后的地面上站立、行走作了准备。

此外,J·斯特恩和R·萨斯曼关于人与猿的肌电研究,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某些证据。我们知道,就肌肉的活动而言,直立行走与臀部肌肉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的研究表明,当黑猩猩攀爬一根垂直的杆子,其肌肉活动的类型和人在地面两足直立行走时几乎是相同的。虽然黑猩猩与人在直立行走时的姿势有很大区别,却利用同样的肌肉来维持平衡。实验结果显示,从一个攀爬者成为一个步行者在肌肉活动方面不需要作很大改造。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然而可以断定的是树栖生活已经造就了上、下肢的分工,形态结构、行为习性已经与地面活动的四足动物有了更大的区别,在某些方面更适合于站立活动。此后,也有其他实验研究证实,两条腿行走比四条腿更省力。因此,当古猿重新下地后,就不可能回归到它们的远祖上树前的状态,而是沿着直立行走的方向演化。

同类推荐
  • 早这么想就对了

    早这么想就对了

    思维能力在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也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都将使你离成功更近一步。《早这么想就对了》精选365个经典的思维游戏,让读者和全世界最聪明的学生一起思考,逐步形成有条理、有创新、有辨别能力的黄金思维体系,从而提高读者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 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

    本套书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除了具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解读,同时还配有相应故事和精美图片等,图文并茂,浅显易懂,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学的最佳读物。
  • 宝宝最喜爱的108个睡前故事月光卷

    宝宝最喜爱的108个睡前故事月光卷

    丛书精选了培养幼儿爱心的生动有趣的动物故事、具有隐喻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潜移默化影响幼儿意志力的伟人故事、带领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力的神话故事、引导幼儿体会生活行为准则的行为故事等睡前故事,富有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
  •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聪明鬼就是牛(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

    本套书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真假泰山(人猿泰山系列)

    真假泰山(人猿泰山系列)

    人猿泰山系列是一部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丰富想象力的书,是一部教给孩子动物是朋友、大自然是家园的温情冒险小说,是一部中小学图书馆和孩子的书架上不得不放的书,是父母与孩子共同阅读的睡前故事。小说情节奇谲精彩,主人公强悍而无畏,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充满着浪漫英雄主义的丛林世界大门。译者的话:上世纪四十年代,我们在读初中时,《人猿泰山》作为世界名著,曾经风靡一时。每逢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几乎满教室争说泰山。当时,这部奇趣曼妙的小说,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1988年,我俩六十岁退休后,曾到各地旅游,顺便到各省大图书馆、大学图书馆查询此书,不但译本遍寻不得,连原文本也没有了。
热门推荐
  • 你是我心中的人

    你是我心中的人

    面对于自己深爱的人,他们以各自的方法,或是守护,或是默默等待,或是坚持不懈等等。这都是因为他们用心去爱
  • 跨越万年来寻你

    跨越万年来寻你

    她们在万年前是公主是千古佳人,他们是玩世不恭的皇子。他们万年后是女皇,他们是王子。加多重身份。一个誓言,一份承诺。两位皇子的寻爱之旅,是错过,还是相遇。
  • 踏九天

    踏九天

    碧天苍苍,我本浮云一粒,大地茫茫,我乃沧粟一颗。北极荒原,少年仗剑而出,冰火两重天!超乎想象的小魔女,在这个有知识就任性的年代…什么灵兽,什么异族,还有所谓的传奇…我只想踏破九天,纵横宇内,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道!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羽蒙

    羽蒙

    羽蒙是山海经中的一只小怪物,它有一双小小的翅膀,可是却不能飞翔,但是它依然在努力的想要飞翔,它的倔强、它的不放弃、它的勇敢,让我不能对它忘怀,这一只小小的怪物身体里藏着让人想象不到的能量,它是一只在我低谷的时候一直在给我正能量的小怪物。不管不顾的向着自己的梦想奔去,一步一步接近着成功。
  • 仙魔神尊

    仙魔神尊

    方为仙本是地球普通宅男,却在机缘巧合之下成了穿越大军中的一员,从紫阳道宗开始,踏入修仙一途,这里有无敌魔神,绝色仙子,盖世天骄,惊才绝艳之辈如过江之鲫,而方为仙小小穿越男,凭借一腔热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造就逆天凡人修仙传说。
  • 相公别怕:奴家是狐仙

    相公别怕:奴家是狐仙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小狐狸。变成萌萌小狐狸也就算了。为毛我一点仙法也不会.....还变成了腹黑公子的贴身丫鬟。我的七夕,我的巧克力,鲜花还有长腿欧巴呢?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腹黑公子也挺帅.....公子,带奴家一起上山修仙吧!你们这些狐狸精都离公子远远的。他是我的人....对了,好像我自己才是狐狸精啊....
  • 小狂妃,快过来

    小狂妃,快过来

    嗷!魂穿?这么玄的事儿,发生在了她凤楚婷的身上!算了算了,她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待在了这个世界!没灵根?是废物?她凤楚婷让他们看看啥叫啪啪啪打脸不停!可本来顺风顺水的日子,却忽然被某妖孽给打破了。。“君莫离,你给我滚粗,死妖孽!”她扶着小腰吼道。“小婷婷,我要是滚了,你得多空虚啊!”某只妖孽说道!他,君莫离,只手遮天,翻云覆雨,高冷爆表,其实,他的温柔只对她一人!试问,有谁能承受的住君莫离这温柔?只有她凤楚婷,才能消受的起君莫离这把她宠到骨子里的温柔!!!
  • 佣兵全面战争

    佣兵全面战争

    一个带着电脑游戏能力的宅男魂穿了,可惜悲剧了。他的力量形成了一件特殊的道具——旅法者的契约。这是一部关于异界少年的传奇,一部宏伟的英雄史诗。——————本书以中世纪2全面战争的MOD魔界第三纪元为蓝本杂合将军2全面战争数据设定。但是请勿和游戏原著计较,只是借鉴!
  • 千年之恋:三生夙愿

    千年之恋:三生夙愿

    “我在等待第一百个有缘人,心甘情愿祭心度我!”片段:顾歌:刚穿越就招惹了一枚妖孽。倾君:“美人,如此良辰美景,何不痛饮一杯?”妖孽笑的像朵桃花。顾歌:她惹不起躲总行了吧!倾君:“唉,姑娘,别走啊!”顾歌很快就被妖孽轻易追上!顾歌:眉头有火光在跳动!倾君:“美人你把心祭我可好?”紧随在后。顾歌:“......疯子!”这个世界玄幻了,堂堂魔王跟在一个女子身后饰演起了忠犬。她是来还千年前的账,她是倾城杀手沦落到成为被人追杀的流末国公主。看她如何收妖孽,如何夺回她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