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51800000011

第11章 有谁风雪看梅花(5)

读书分两种:读有字之书,开阔眼界,增进智慧,砥砺操守,锻造人格;读自然之书,游目驰怀,陶情冶性,阅览山川,滋养精神。读书之乐,乐在会心快意,乐在怡情悦志,乐在自由无拘,乐在风光无限。近日读宋代诗人翁森的诗歌《四时读书乐》(其一),对读书之乐,体验之妙,别有感触,心怀戚戚。

《四时读书乐》是组诗,一共四首,分别描写春、夏、秋、冬四季读书的乐趣,这首诗是描写春读之乐,生机勃勃,流光溢彩,读书之乐,乐开心花。

诗人翁森,本是理学家,宋亡以后,隐居乡里,教书糊口,别无所求。理学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多是古板迂腐,不通情趣,不近人情,不亲自然,可是,翁森不一样,他跳出了格物致知、穷究大道的深奥玄虚,摆脱了之乎者也、枯燥议论的窠臼;他在这首诗中放肆畅谈自己阅读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的快乐,直抒自己浪迹自然、逍遥快意的体验,惹人遐思。

春临大地,万木吐绿。远处的青山,层峦叠翠,流光倾泻,把诗人居住的水阔栏杆照得熠熠生辉。小屋位于山中,山环水绕,有声有色。绿海苍茫,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山溪慢流,潺潺作响,平添了山居幽趣。浪漫的诗人绝不会错过这美丽的春天,有时到河里游游泳,让清流滋润肌肤,洗涤心性;有时到原野上跳跳舞,让清风轻轻拂面,沁人心脾;有时随兴吟咏诗句,让性情轻舞飞扬,如风飘散。释放身心,投身自然,拥抱春天,让心灵和春天一般快乐,让日子和春风一般芳香。诗人的山居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情趣,充满欢快。

“春风香”表达新奇,诱人遐想。春风和畅,拂过山林,拂过小屋,也拂过诗人的面庞,风中夹带着花草树木的清香,以至让人产生错觉,似乎连风也是香的。闻一闻,清香扑鼻;吸一吸,满口清爽。这种感受,远非久居尘世闹处的人们所能体会。“舞雩归咏”,巧妙化用了一个古老的典故。《论语·先进》章中曾皙有言:“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之后是孔子的话“吾与点也”,孔子和曾皙都向往这种遨游自然、欢乐畅快的生活。翁诗化用这一典故,意在表明自己追踪先贤、寄情自然的心志情趣。诗人特别提到,一个读书人,只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那么,山居之中所见所闻无不畅快心灵,无不舒心惬意。美丽的小鸟在挂满绿叶的枝头鸣叫,清脆婉转,声声悦耳,她们是诗人的朋友;艳丽的花朵随风飘零,浮水远去,留下无尽的哀伤,她们是诗人的诗章。交朋结友,吟诗作文,不仅要读有字之书,交有心之人,还要倾情花鸟,注目流水,从一只小鸟的鸣叫之中听出生活的欢乐,从一朵花的凋落当中看到生命的忧伤,从一溪水的流逝体会到情意的绵长,从一棵树的翠绿体会到生机的旺盛。自然即生活,生活即文章,一派天真,一派本色。这正是诗人做人、生活和为文的追求。

也许春花凋零,芳华不存,也许流水消逝,一去不返,也许春光会老,人无再春,诗人突发感想,人生啊,切莫白白浪费光阴,切莫白白消耗青春。人生最有意义,也是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读书,读千年流传的有字之书,会晤先贤,对话历史,启迪心智,增长才干;读万古不变的无字之书,观赏朝霞流岚,聆听花开花落,致敬青天白鹭,行礼芳草萋萋,以自然为友,师法自然,增益品性。人生的宝贵光阴要珍惜,要用来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人生才充实。唐代曾经流传一首诗歌《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少年。时光宝贵,理当读书明理,进德修业;理当行走山川,亲近自然。

最后诗人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总结春读之乐。读书的快乐究竟像什么呢?请看绿满窗前的春草,绵延无际,翠绿逼人,令人心旷神怡,令人神清气爽。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有言“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小屋之外,绿草青青,山水潺潺;小屋之内,手不释卷,吟哦有声。书声与水声相汇,心灵与自然相融。读书的乐趣,读自然山水的乐趣,才是诗人最大的幸福。

独立青峰野水涯

武夷山中

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历史上,王朝兴废之时,政权更替之际,总有许多文人贪权恋位、追名逐利、变节附逆,但是也有不少志士不合流俗、不慕富贵、坚守志节。宋末诗人谢枋得就是这种心有所属、不附新朝的志节之士,其诗《武夷山中》歌景咏物,抒情言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独立自守、坚强不屈的人格操守,引人遐思,令人感慨。

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西南,峰峦秀丽,林木苍翠,清流环绕,花草鲜美,是著名的风景胜地。诗人于宋德祐元年(1275),兵败入闽,遂隐居于武夷山一带,这首诗大约写于至元二十一年(1284)。

诗人坦言,举兵抗元失败,避居武夷山中,不知不觉,已是十年时光,这十年,自己连做梦也从没有梦回家园,总是徘徊于独立的青峰脚下,栖息于悠悠野水之涯。一个人生活在山中,远离了家园和故国,远离了新朝权贵,拒绝了所有名利诱惑,拒绝了所有俗世纷争。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诗人强调自己无梦回家,一待山中十年,并非自己不思家念亲,并非自己心肠冷漠,而是故国大宋已破,小家弋阳(今属江西信州)已亡,亲朋故友已散,无家可回,无梦可圆啊!其间痛楚非国破家亡者不能体会。

当然,此梦还可另解。梦不回家,心安山林,回家意味着与新朝政权合作,向名利富贵弯腰,甚至意味着要改变自己长久恪守的信念律令,诗人不愿、不屑为之,宁可不回家,不梦家,也要坚守心中的原则。这一原则又是什么呢?“独立”一语道破天机。表面而言,“独立”言诗人徜徉山水,栖隐山林;深层来看,则暗示诗人刚正不阿,坚强不屈;不变节侍敌,不改志求利,不苟且流俗,不低头权贵。野水之涯,青峰脚下,站立着这么一个心高气傲、心坚志笃的隐士。这本身就是一幅画,一道风骨凛然的风景画。

“野”字透露出诗人的放浪形骸、无拘无束的性情,也暗示诗人纵情山水、投身自然的欢畅与幸福。唐代大诗人柳宗元参与变法维新,失败之后,被贬官降职,流放蛮荒,其诗《江雪》就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傲不屈和勇敢抗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无视大雪纷飞,无视寒风凛冽,无视天地沉寂,一个人划舟江中,兀兀垂钓,坐成了一尊雕像,坐出了一种风骨--独立天地,无畏抗争!表面上,柳宗元失败了,内心里却坚不可摧,牢不可破。他是天地江雪之间的一条硬汉子。隐居在武夷山中的谢枋得也是如此,十年风雨磨损不了诗人的棱角锋芒,十年沧桑改变不了诗人心中的志节。

诗歌的三、四两句,诗人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感慨。天地沉寂寥落,山中风雨歇绝,我隐居山中修身,不知几世几时才能修到“品似梅花”的境界啊?

万千花朵之中,诗人单单拈出“梅花”自许,何故?梅花顶风傲雪,凌寒独放;梅花冰清玉洁,芳香四溢;梅花素艳高洁,端庄典雅;梅花丰神绰约,有姿有态。梅是君子人格的象征,是志士节操的写照。诗人希望自己就像梅花一样独立不移,忠贞不渝,坚强不屈。诗人效忠故国,不媚新朝,以至新朝权贵屡次征召,均被诗人断然拒绝。古语云:“一女不侍二夫,忠臣不侍二主。”姑且不去评说诗人这种选择正确与否,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矢志不渝,抗争到底,不与新朝合作。

诗人的精神、气节有似古代的伯夷、叔齐。据记载,伯夷、叔齐本是战国时期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临终前将君位传给老大,老大不愿干,推给老二,老二也不愿意干,结果两个人逃到周国。后来周兴兵讨伐暴君商纣,伯夷、叔齐扣马死谏,但周王不予采纳。周灭纣以后,伯夷、叔齐兄弟二人发誓不与周朝合作,拒做周官,拒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他们兄弟二人是中国历史上较早出现的气节之士。诗人谢枋得其实也非常仰慕、钦赞兄弟二人的品节,他不向元朝统治者妥协,愿像伯夷、叔齐一样追求梅花似的傲霜凌雪的坚贞情操。天地为之感动,风雪为之感慨,历史为之动容。几世几生,修品如梅,这需要意志,需要定力,更需要信念和气节。谢诗人做到了!

武夷山中的隐士,十年不做一个回家的梦;武夷山中的隐士,十年独立青峰野水之涯;武夷山中的隐士,十年修炼成梅。武夷山中的隐士,拥有一方天地,纵情遨游此间,身处乱世依然能活出一种骨气,一种风范,复何求焉?复何求焉?

一窗风月一窗灯

纸窗

郭震偏宜酥壁称闲情,白似溪云薄似冰。不是野人嫌月色,免教风弄读书灯。

读书人仁爱万物,心细如发,一窗明月,一缕微风,一片纸屑,一盏油灯……都能够引起他们的缱绻之思,都能够表达他们的深挚情怀。宋代诗人郭震的小诗《纸窗》,以“纸窗”为观察点,虚实结合,叙议兼用,巧妙地传达了读书人坐拥清静、沉潜书海的心灵快乐。

诗人居住村野,地偏心远,耳根清净,对读书养性、吟风弄月情有独钟,何以见得?只从这首《窗纸》就可以察其端倪。

那些雪白的窗纸啊,白得好像溪水中倒映的云朵,薄得像刚刚结成的冰片,最适合粘糊墙壁,使满室光明,慰藉我的闲情逸致。窗纸白而薄,明而亮,光洁润滑,熠熠生辉。诗人用两个比喻--如云似冰,写出了对窗纸的喜爱和赞美。“偏宜”是最适宜、最合适之意,表明洁白似云、单薄如冰的白纸糊墙最好,无可替代,它可以让满室生辉,它可以遮风避虫,它可以怡情悦性。它的素淡清洁,它的宁静肃穆,与诗人的心境非常吻合。不是花里胡哨的彩绘炫目,没有信笔涂鸦的潦草乱心,朴素本色,不施粉黛,自有古拙之美。

诗人明点“闲情”,至关重要。闲情从欣赏墙纸的洁白明亮中来,闲情从欣赏溪水白云的缥缈中来,闲情也从观察凝水成冰的生活中来,有情如此,心闲性静。正因为热爱读书,热爱乡野村居,热爱无人打扰的清静平和,诗人才有可能对身边的一景一物深情款款,兴致勃勃。读书人爱书,爱书中的知识道理,爱书外的世界生命,爱“书”及乌,爱与书相关的一切东西。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白纸,在诗人笔下变得如此纯洁,如此明亮,如此静美。与其说窗纸好用,不如说诗人多情,经过诗意的眼光烛照过的窗纸才有可能熠熠生辉,光彩照人!

白纸糊上墙壁,隔绝了外面的世界,不是诗人这位村野之人不爱月色,只是为了不让风儿穿墙入户,熄了读书的油灯啊。诗人坦言,身居乡野,心在自然,爱山野风光,爱山风明月。三五之夜,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书之余能够有幸欣赏到如此清静幽美的风光,该是何等欣慰、何等惬意的享受。但是,糊上墙纸,明月进不来,光影自徘徊,未免有几分遗憾。

诗人又承认,糊墙是为了防风,防风是为了护灯,护灯当然是为了读书,读书需要一个清静安宁的环境,读书需要一种深远平和的心态。青灯独伴,徜徉书海,坐拥幽静,神思飞扬,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读书人有一间乡居茅舍,有一盏油灯相伴,无应酬之烦扰,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乱心。神交古人,默会故友,快慰人生,复何求焉?一窗纸挡住了春风明月,却捎来了清静安宁;一盏灯暗淡了功名纷争,却温暖了诗人的心灵。能够安安静静、无欲无求地读书,这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令人羡慕的美事啊!

全诗以“纸窗”为题,歌咏纸窗,却一字未提,一、二句言糊壁,三、四句咏风月,由墙及纸,由纸及月,由风及灯,迂回曲折,委婉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读书人的独特体验。夜读诗书乃人生乐事,故觉灯之可贵,纸窗即可挡风护灯,纸更可亲。

笔者每读此诗,总是想起少时家贫挑灯夜读的情景。也是身居乡野,也是清贫人家,也是青灯独伴。不同在于,笔者夜读的房子,风雨剥蚀,千疮百孔,四壁全用白纸糊上,正对书桌的墙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英语单词和古代诗词歌赋,伏案读书至累,便稍作休息。偶一抬头,就会看到满纸单词、诗句,如逢故友,如回故地,倍感亲切,似曾相识之感油然而生。青灯墙纸、诗词歌赋,构成了少年夜读生活中一道美丽而深远的风景。至今回味,仍觉意味深长。古往今来,读书人,心意相通,灵犀相悦!

藕花多处别开门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在这个钱浪滔滔、欲海滚滚的社会,我们呼唤纯净和宁静;在这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社会,我们呼唤闲适和自由。读古代诗歌,对话古老灵魂,或许是一种纯心正性、清神爽气的方法。宋代诗人姜夔的题扇诗《次石湖书扇韵》就是一首能够让我们远离喧嚣尘俗,远离功利纷争,同时又不失保持高洁品性的佳构。

同类推荐
  • 老先生

    老先生

    本书是周实主编《书屋》杂志六年与部分作者的书信往来实录。作者如实记录、深情回忆与张中行、萧乾、李锐、舒芜、李慎之、资中筠、流沙河、蓝英年等28位老先生的交往始末,并首次公开了这些老先生的书信手迹。读者既能从这些文字交往中读到《书屋》杂志很多重量级稿件发表背后的故事,又能感受到这群老知识分子的“先生之风”。
  • 深处

    深处

    本书主要内容为:爱情蓝调,八月的某个下午,长沙,城市在雕塑脚下蠕动等。
  •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下部)

    《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全编(导读版)上部、中部、下部》三本书汇集了1901年到2014年所有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其中包括获奖作品简介、年代、作者介绍、书影、图片等内容。目标读者群不受年龄限制,作为青少年或社会各阶层读者读物、收藏书籍均可。
  • 希望:鲁迅散文

    希望:鲁迅散文

    鲁迅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散文,是民族的灵魂。本书是鲁迅散文的精选集,是从《野草》《朝花夕拾》和《夜记杂感》三个部分中精挑细选出来的最有思想而又最有温情散文。选编者钱理群、王得后是鲁迅研究界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他会把最简单的言语 (中国话),调动得(极难凋动)跌宕多姿,永远新鲜,永远清晰,永远软中透硬,永远厉害而不粗鄙。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像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
  • 回龙山下

    回龙山下

    取名于作者三台县祖居老宅后的一座小山,主要收集了作者近两年创作的诗词文章159篇。作品分盛世微言、琴趣盎然、兴观群怨三个部分。
热门推荐
  • 器灵当夫

    器灵当夫

    一则传遍全市的流言蜚语打乱了她所有的生活——杨家大小姐劈腿事件?遭受了太多责难,众叛亲离的她只身来到另一个小城市,租下一个小屋,只想找寻一份安宁的生活,但风暴的中心岂是那么容易逃脱。帮人收下了一份奇怪的快递……啊!!从快递里面冒出来的家伙你是谁啊??
  • 我是小妖怪

    我是小妖怪

    普普通通的大一新生伊志奇,渴望过玫瑰色的大学生活,以不普通的高考成绩(他自认为)考上了不普通一本院校(还是自认为),却不幸遇到了3个奇葩舍友。更不幸的是,在刚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就倒霉的遇上了意外不幸命赴黄泉,可惜可惜,本文终结。伊志奇:“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命好如我,死而复生,还有了超强的异能,超越了作者,一举成为了人生赢家......作者大大,我错了,我再也不装逼了,把我的头安回去成么?”其实就是一个寝室4个人类妖魔的故事。
  • 伤感情说

    伤感情说

    感人爱情故事,以此故事来告诉大家一定要好好珍惜眼前之人!相信爱情的就看看吧!什么叫执着,什么叫爱!!!!
  • 我的萌能系统

    我的萌能系统

    超能时代,一切将以灵能为基。就算是最为弱小的人类都会含有灵能,灵能同时决定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高低——灵能便是一切!生活的一切都离不开灵能。他,这个时代的异类,这个世界的异类。打破了人类对于自身认可的可能性,他完全没有灵能。因此他不被认可!【系统解析中……弱点确定,薄弱点确定,缺陷确定!】他没有灵能,但是在系统的帮助下,所有对象能力和破解方法都会被他了解得清清楚楚,所有灵能的衍生变化都将会在他面前可以说是变得无能!【能不能去掀一下那个女孩子的裙子啊?】【这个……】【你……你欺负人,你明明答应过我,我们契约的要求之一便是去感受感触更多地事物让我了解(打滚状ing)】【这个关掀裙子有什么关系?】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17岁的那些事

    17岁的那些事

    他·,是冷酷的校草她,是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们之间会摩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禅源诸诠集都序

    禅源诸诠集都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锁金瓯

    锁金瓯

    这是一个严师欺压门下唯一女学生多年,一朝被反虐的故事。慕容琤道:“你选婿怎么那么多要求?胖的不要,老的不要,那你到底要什么样的?”她很认真地考虑了下,“要看合不合眼缘,太年轻的处世不老到,为人轻浮又不好。”他敛尽了笑意,哦了声,“要入你的法眼果然不易,那么我呢?我这样的可行?”
  • 穿越:柔弱小娘子

    穿越:柔弱小娘子

    21世纪的杜心儿只是个大学刚刚毕业的女孩子,正准备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谁吃喝醉了酒居然也能穿越!穿越就算了!为什么会有一直披着羊皮的狼!
  • 九霄耀武

    九霄耀武

    武道者,先以灵气炼体,破开泥丸,开辟神识:以神塑体,以神御体,最后达到神形合一:化神形为外,意为内,魂为主,吸纳宇宙虚空之力,方达遨游宇宙之境但是这些还远远不够……PS: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指点、支持,努力码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