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400000011

第11章 中国经济的奇迹来自市场化改革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几乎都来自市场化的改革,我们存在的问题根本上源于市场化改革还不确定,政府拥有的权力还太大,企业家的作用还没有能够真正彻底地发挥出来。

由邓小平发起的中国经济改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

回过头来看,三十年前,当我们出发的时候,有两点是我们没有预料到的:第一,我们没有预料到改革的路程如此漫长。最初,改革者设想大约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完成改革;即使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许多改革者仍然乐观地预期,到1990年,最晚到1995年,改革应该画上一个句号(所以有“三五八”改革规划)。但三十年过去了,中国仍然处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不知道改革将终于何时。第二,我们没有预料到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改革的成就如此之大。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国民收入翻两番的目标,不少人抱有怀疑态度,甚至觉得有些冒进。但事实证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比邓小平预期的还要快。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人均GDP每十年不到就翻一番,到2007年,已接近25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名从1978年的第13位上升到2007年的世界第4位。中国进出口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1978年的第23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3位。当初,我们也不可能预料到三十年后,人民币汇率会成为国际经济问题;我们更想不到,到2007年的时候,世界市值最大的十大上市公司有五家是中国公司。[本文写于2008年]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教授讲:“过去二十五年到三十年里中国发生的事情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出人预料,无论如何对我是这样。如果当初有人告诉我们如此大的经济转变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我是不会相信的。但它确实发生了。”

在我看来,中国改革路程如此漫长,改革成就如此之大,都来自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中国在三十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道路。当初,我们不仅没有认识到建立市场经济是如此艰难,更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创造财富的威力是如此之大!

要理解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改革及其成就,我认为以下四点最为关键。

第一,从基于职位的权利转向基于财产的权利。

计划经济的产权是建立在职位基础上的权利(position-based rights),市场经济的产权是建立在财产基础上的权利(proper ty-based rights)。这是我们理解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线索。

计划经济下个人拥有的权利依赖于其在政府系统中的职位,个人对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控制和享受是由个人的“官位”和“身份”决定的,职位越高,控制权越大,享受也越多。在这样的体制下,人们要获得对财富的支配权和使用权,首先要获得职位。

怎么获得职位,获得什么样的职位,不是依赖个人为社会创造了多少财富,而是依赖于更多其他的原因(如社会关系),依赖于某种泛政治化的过程,泛官僚化的过程。因此,谋求职位和追求幸福的过程并不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而更多地表现为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权力寻租的过程。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个人才能被用于相互斗争,用于内耗,所带来的常常是对财富的破坏和毁灭,而不是财富的增加。

在市场经济下,个人的权利是由个人拥有的财产界定和保证的,而不是由官位界定和保证的。在个人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的情况下,一个人要获得财富,首先要为他人创造价值;个人追求幸福的过程表现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市场竞争意味着,一个人只有比他人能更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如用同样的资源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或者使用更少的资源创造同样的市场价值,才能持续生存。市场竞争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推动了专业化分工和技术进步,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

毋庸讳言,我们的经济仍然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社会中现存的诸多问题恰恰是转轨所致。而转轨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两种权利的并存。建立在职位基础上的权利和建立在财产基础上的权利形成了醒目的冲突。只有彻底完成从基于职位的权利制度向基于财产的权利制度的转变,我们才能够消除腐败现象,才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双赢,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国人创造财富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真正提高财富的使用效率。

第二,配置资源的信号系统实现了本质性的转变。

众所周知,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什么目的?依赖的标准是什么?有限的资源怎么能够创造最大的价值?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解决这样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信号,主要依赖于计划经济的操纵者心目中想象的资源使用模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市场经济生活中引入了一个重要的信号,这就是价格。价格变成我们资源配置的一个主体手段,企业家在市场自由价格的信号引导下,完成他们的企业经营决策,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总量。

回想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轻工产品严重稀缺,不能满足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因为计划经济操纵者固执地认为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重工业,大量资源投向重工业,造成日常消费品的稀缺。感谢价格放开政策,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市场,有了自由竞争的价格体系,并进而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自由竞争企业。

第三,决策主体由政府官员转向企业家。

任何一种资源配置都是由人来做的,一个企业、一个政府,本身不会做任何决策,它只是一个组织形态,真正具有决策能力的一定是人。计划经济下的决策者是政府官员。市场经济下的决策者是企业家。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决策者由政府官员主导转向企业家主导,这是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重要变化之一。现在看来,企业家决策是最具有市场理性的决策,因为他的决策动机,是基于市场的利润,是理性计算的投入产出比。但政府官员对市场的决策并非如此,政府官员的决策不计算成本,没有真正的价格信号,政府官员为了证明自己的决策正确,会在经济价值、市场价值之外拉入“政治价值”“社会价值”,而这样的价值考量,并无客观的标准。

我们深知中国企业家的不易。企业家的生活就是每天面对不确定性。企业家还必须不断创新,任何一个技术一旦循规蹈矩就不会再有利润可言,所以企业家只有不断创造新的方式,生产新的产品,才可能持续盈利。

在经济学的意义上,企业家应对不确定性、不断创新这两个问题,于中国企业家和西方企业家,就形式而言并没有明显差别。但如果细分中国企业家面对的不确定性,沿着市场的不确定性、政策的不确定性、制度的不确定性几个向度进行思考,或者我们把创新细分为技术的创新、商业的创新与体制的创新,我们和西方企业家的不同之处便相当醒目了。中国企业家总是忙于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忙于制度创新,而西方企业家主要忙于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忙于技术的、商业的创新。

希望下一个三十年内,中国企业家的主要精力真正花在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研究消费者的偏好,研究市场的变化,研究技术的变化,而不是继续忙于应付政府政策的不确定性。

第四,财政上地方分权竞争代替中央集权。

地区之间的竞争是推动中国改革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沿着这样的思路,我们看到,地区之间的竞争把全国的产权变成地区产权,每个地区就有自己独立的利益,从经济学意义上,地区产权拥有了自己的剩余索取。如此,地区之间竞争的态势如火如荼,哪个地区竞争能力卓越,区域经济就得到高速发展,地方官员因此得到更多的拥戴和提升。

这是一个有制度探索意义的经济学过程,由此导致一个结果,中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开始大面积的民营化,它的逻辑是:地方分权导致了地区间竞争,地区间竞争导致了企业制度的民营化。如果没有这样一个民营化的过程,地区经济就很难持续发展下去。

江苏经济和浙江经济的比较是最醒目的案例。一个时期内,江苏经济曾经是集体工业为主的地方经济,浙江是私人经济为主的地方经济,所幸江苏的一些企业20世纪90年代中期陆陆续续全部民营化,市场的自由规律和现代企业有效率的产权制度得到有效推行,如今江苏经济的发展正对浙江经济构成强有力的竞争。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对中国目前上上下下蔓延的反市场倾向抱以深深的担忧。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我们取得的成就几乎都来自市场化的改革,我们存在的问题根本上源于市场化改革还不确定,政府拥有的权力还太大,企业家的作用还没有能够真正彻底地发挥出来。我们观察中国国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化会发现,恰恰是那些市场化程度越低的地区收入差距越大,而不是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收入差距越大。如果我们因噎废食,否定市场自由竞争的价值,那么,中国企业家面临的制度不确定性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敢做生意的企业家将会越来越少,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弱势。如此,反市场的倾向就是危险的。只有坚定不移推动市场化改革,将自由竞争推进到所有的经济领域,中国企业的发展才能赢得更大的驱动力,中国经济才会取得更大进展,并最终彻底解决大众关心的贫富差距问题。

同类推荐
  •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国外人说:看不懂中国经济,根据最基本的经济学常识和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律,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早就应该降下来了。但让人奇怪的是,欧美等国家还没有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中国2010年的GDP增速居然就超过10%了。国内人也说:看不懂中国经济,为什么居民收入增长跑不过GDP增速,也跑不过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呢?为什么人民币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了,国际购买力却上升了呢?
  •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每天学一点时尚阅读书系列)

    《20几岁学点经济学》内容简介:经济学就是99%的人知道没学过,99%的人学过了不知道,1%的人既知道也学过,成功了。《20几岁学点经济学》不是经济学专著,也不是一本经济学教科书,而是一本趣味横生的经济学读物。因为《20几岁学点经济学》集趣味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读了之后,你就能成为那仅为1%的成功者。
  •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政府或有负债研究

    本书对政府或有负债问题特别是政府或有负债的产生根源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将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与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所提供的隐性担保结合起来,分析了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或有负债的积累情况。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07):工业发展效益现状与分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许多工作要做,应突出重点,在以下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上取得进展和突破:第一:要正确处理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转向又好又快的发展。第二: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工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第三: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布局合理化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第五:在继续推进生产经营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推进生产社会化的改革和调整。
热门推荐
  • 你是吾的躯壳

    你是吾的躯壳

    男主踏破虚空从异界回归,身边诡异事件便层出不穷。邪异的黑雾能量体,尘封多年往事,一件件事抽丝剥茧,究竟,是谁在幕后操控这一切?
  • 创世红莲

    创世红莲

    当逃婚少女遇上复仇少年,当冷血少年遇上罂栗公主,在加上冥界罪人。就是这么一群少年少女合抱成团,颠覆六界的事情......由于我是第一次写,还是个学生,只能每周六更一章,请见谅。那个,我忘记了我再起点中文网的账号“金瞳转轮”,搞了半天都没登上,所以,抱歉啦~~~
  • 微凉夏季

    微凉夏季

    终于等到了夏天,终于可以去夏令营了!在那里,她遇见了一个男生,她对他一见钟情。可是在几天后,为什么他们会成为姐弟?真的是有情人终成兄妹(她是哥哥,他是妹妹)。嘻嘻,请多指教!
  • 夺日

    夺日

    没事有我,别怕有我,这些话再也听不到了,昏昏沉沉中,左馨隐约听到那个男人的怒吼,与人争,与命斗....
  • 冷公主铁血的铁血复仇

    冷公主铁血的铁血复仇

    小萱萱灰常懒,so简介就免了,如果觉得本书不错的话,求收藏,求票票,求评论。谢谢!
  • 游学小事

    游学小事

    天真烂漫一直是她的标签,她有着美丽的林氏笑颜和可爱的圆脸,在生活的刻刀下却慢慢被消磨殆尽。爱情在人间,皆逃不过“对不起”,“我爱你”,“我很想你”,这个女孩该怎样演绎她的爱情和她的人生?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怎样的结局都没有正解,不分对错。那段回忆,不管是苦是甜对当事人来说都是美好的。
  •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察秋毫的故事

    世界经典智慧故事全集:明察秋毫的故事

    本套丛书图文并茂,格调高雅,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代表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是中小学生培养阅读与写作能力的配套系列读物,非常适合广大中小学生学习和收藏,也是各级图书馆收藏的最佳版本。
  • 群星录

    群星录

    星际时代,小小人类如何在群星间发迹,一步步问鼎星河。
  • 中国科技史速读

    中国科技史速读

    历史有助于我们树立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有助于我们建立民族的责任感。因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权威性历史著作的基础上,将中国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资料经过提炼,横向分割,纵向发展,纵横交错,全面而系统地阐述相应领域的历史发展进程,内容涵盖中国宫廷历、政治历、军事历、科技历、文化历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最佳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女配逆袭:都是套路

    女配逆袭:都是套路

    她是一抹悠悠的斜阳...咳咳。主人公鹿慢慢因为父亲出差的一件礼物穿梭在各种炮灰女配角色中,在系统凉子的帮助下,走向人生的巅峰..不得不说,这特码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