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3300000002

第2章 趣话气(一)

第二章 趣话二十四节气(一)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地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最初,古人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他的节气。如早在《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确立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八个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节气,它们清晰准确地标志了四季转换的过程。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列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环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来决定的,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觉察不出地球的运动,只是白天看到太阳在天空中运动,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运动,天文学中把这种运动称为视运动,太阳的视运动反映在天球上,就像太阳在天球上画了一个大圈,这个大圈称为黄道。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用黄经度表示,整个黄道共360°,相当于地球绕太阳一周。太阳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中气。“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日,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每季包括6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相差1~2日。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七言诗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一,下半年逢八、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古人将一年分成自立春至大寒共二十四个节气,主要是来表征一年中天文、季节、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它是中国特有的一部完整的农业气候历,在指导中国农业生产上发挥了较大的作用。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那每一个节气命名是如何来的?又各自蕴涵有什么深意呢?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时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时值公历的2月4日前后。

所谓斗即斗纲,也就是北斗七星中的魁、衡、勺三颗星。它们随着天体的运行,斗纲指向不同的方向和位置,其所指的位置就是所代表的月份。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的开始。此刻“嫩如金色软如丝”的垂柳芽苞,泥土中跃跃欲试的小草,正等待着“春风吹又生”。随着立春的到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天渐长,太阳也暖和多了,气温、日照、降水也趋于上升和增多。人们按旧历习俗开始“迎春”,并有打春牛,喝春酒,吃春饼、春卷的习俗。雨水: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公历每年2月19日前后为雨水节气。在阳历中,斗指壬时,太阳黄经为330°,此时正是雨水节气。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阳光温暖和细雨潇潇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杜甫有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生动描述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需要雨水的时候,它就来了,绵绵春雨伴随习习春风,当夜幕降临时悄悄地、无声地、细细地滋润着万物。惊蛰:蛰是藏的意思。

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农历书中记载:“斗指丁为惊蛰,雷鸣动,蛰虫皆震起而出,故名惊蛰。”在阳历中,斗指丁时,太阳黄经为345°,每年公历的3月5日前后,此时正是惊蛰。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声音变成雷。雷秋冬之时藏于土中,春天农民挖地,使雷破土而出。进入冬眠的虫类,如蛇、蝎、蜈蚣、青蛙等叫作蛰虫,冬眠名为蛰伏,所以整个冬天它们躲在泥土下面不食不动,到了惊蛰这一天,被春雷惊动才从蛰伏的状态中惊醒过来,所以名为惊蛰。但真正使冬眠动物苏醒出土的,并不是隆隆的雷声,而是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地中的温度。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春耕季节。有谚语云:“春雷阵阵,惊蛰蛙满塘。”“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听到雷声是正常的,常常预示风调雨顺,有好年景。若雷动于未交惊蛰之前,则主岁歉,谚云:“未蛰先蛰,人吃狗食。

”惊蛰过后,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故民间有“惊蛰未到雷先鸣,大雨似蛟龙”的说法。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农历书中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分时斗指壬,太阳黄经为0°,时值公历的3月20日前后。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另《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一个“分”字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界限。这时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从这一天起,太阳直射位置渐向北移,南北半球昼夜长短也随之而变,北半球开始昼长夜短,故有“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的说法,而南半球与之正相反。随着白昼的增长,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日趋增多。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气候温和,阳光明媚,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故欧阳修对春分精彩地描述道:“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说明到了春分时节,我国已进入春意融融的大好时节。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蕴涵天气晴朗,气候温和,草木繁茂,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农历书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斗指丁乙,太阳到达黄经15°,时值公历4月5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各地清明虽都有祭祖之习俗,但其祭祖的方式各不相同。北方地区常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猪狗”的说法,而且从人们把清明称为“鬼节”的意义上看,插柳、戴柳似有驱邪避煞、消灾解祸的作用,所以,民间还把清明称为“寒食节”。

也就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不动灶火,忌食热食,否则要遭到神的惩罚的说法。而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于是就定了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既有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到处是一派清新明丽的生动景象。谷雨:雨生百谷,蕴涵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公历每年的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节气,斗指癸。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都在12℃以上,寒潮天气基本上结束了。谷雨后的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从这一天起,雨量开始增多,其丰沛的雨水滋润着自然界的万物,同时也使初插的秧苗、新种的作物得以灌溉滋润,五谷得以很好地生长。谷雨时节,正是桃花、牡丹花盛开的季节,所以也有人把此时的雨称为桃花雨或桃花泛,而江南地区还把牡丹花称为谷雨花,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之谚。

同类推荐
  • 小偏方治百病

    小偏方治百病

    偏方,指医疗价值极高,对某些病证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它虽取自民间,却是历代相传,经久不衰的中华医学瑰宝。它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疗效显著。你相信吗?一根大葱就能治疗鼻渊,一块生姜就能防治感冒,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刚摘下的绿叶就能使痫证患者马上苏醒……可见,偏方虽“小”却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许多偏方甚至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本书收录偏方几百条,可治疗不同病证近百种。每种病证,均有数条偏方,无论你有无医学知识,一看就懂,一用就灵,人人读后都可成为“家庭养生保健师”。
  • 中医养生一点通

    中医养生一点通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渴望获得有关养生方面的知识。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补气养血,经络养生,四季养生,起居、运动和精神养生,食补养生,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养生,远离疾病以及中药在养生中的妙用等九个方面,共365个养生细节,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本汇集了古今中医养生精华的实用手册。本书内容通俗易懂,生活中易学易用,养生方法便捷有效,适合大众阅读参考。
  • 外公是个老中医3

    外公是个老中医3

    本书记录了老中医——“外公”张中和50多年来的坐诊经历,翔实地介绍了百余种实用的女性中医调养老偏方。
  • 对症拔罐治百病

    对症拔罐治百病

    无论日常保健还是治疗疾病,都是一个与体内“邪”、“毒”、“瘀”对抗的过程,当“寒”、“热”等外邪侵入人体后,外邪和内患相结合就会导致机体气血阻滞,从而引发身体不适甚至病变。只有将“邪毒”彻底拔出,才能扫清体内瘀滞,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书特邀高级中医技师亲自示范,针对最常见的健康养生问题,向人们推荐最简易和科学的家庭拔罐方法,并配以标准的拔罐真人示范图以及食补方,让即使不懂医学的人也能轻松取得最佳疗效,从而获得真正健康的人生。
  • 人体健康自我评估50法

    人体健康自我评估50法

    这是一本专门介绍人体健康自我评估方法的大众科普读物。书中从人们日常的行为表现、生活习惯方式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态度与反应等五十多个方面,依据医学科学的基本原理,采取问题量化、自问自答、对号入座的简易方法,指导个人对自身的健康状况随时进行科学的自我测评,以使你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能够心中有数,从而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知,及时就医,远离疾病。本书科学实用,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各界人士阅读使用,定能成为广大读者身边一位很好的保健参谋。
热门推荐
  • 繁华已落尽

    繁华已落尽

    穿越后的相处,迫不得已的进宫,奇妙的相遇让她结识了一生中最特别的两个人。当二人互诉心肠后,他却要出征匈奴他拿出玉簪赠与她:你等我三你,凯旋回朝之日,就是我娶你入门之时,如若不幸身死,你择良缘另嫁。她说:你一定要回来,我等你,待你回来之时,一定要娶我。战败归来,为救其妹无缘得见佳人,只能一曲诉离殇。从此,楼下再无箫声起,楼上也未见琴音出现。再相见,她是新晋贵妃,他是皇上胞弟。她只能唤他“王爷”。他只能叫她“皇嫂”。但结局是否会改变?
  • 左右门

    左右门

    一个普通的农村大学生,提前辍学进入社会。从底层一步步的努力,历经各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最后笑看红尘的故事。
  • 终执尔手

    终执尔手

    “白小姐,你愿意嫁给顾先生吗?”“我不愿意。”“白芯河!”“在那光的尽头,站着爱了你,等了你一生的少女。”“不管以前怎样,至少,这次是你。”那一年,她正好,他却来不及这一年,他正好,她却来不了…………
  • 敢跑你试试!妖孽色龙抢人啦

    敢跑你试试!妖孽色龙抢人啦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此文里有胡辛和阎皇大量出场哦。看胡辛和阎皇怎么打杂捣乱猖狂龙王的“吃”爱之旅.一个十分猖狂的恶龙居然恶劣到欺负一个人间最平凡的小女人,斗恶、都狠、斗心、斗情最后斗到了被窝里,斗的一塌糊涂的时候,我们嚣张的人神共愤的龙王和迷迷糊糊的女主还双双咬牙切齿的搞不清楚状况.她不过是逃婚而已,有必要用这么一个绝世美男来堵她么?堵就堵吧,还全身“光溜溜”的堵她,噗……就算他再美的人神共愤、天地同昏、乾坤同吃,也没必要这么大摇大摆的光溜溜还顶着奇怪的两角来吃她吧!娘呀,她可不可以再回去成亲啊,她不像被一头没人性的上古恶龙啃的尸骨无存啊……其实女主最悲哀的就是别人都只是表面上表现出来喜欢她,而实际上是利用天而已。前面很多都是伏笔,请大家不要着急。
  • TFboys之校草追爱

    TFboys之校草追爱

    TFboys遇见三位富家千金,便渐渐爱上了她们,一些人把这些都看在眼里,并展开了“战争”,不停地诱惑这TFboys,但他们却没有动摇,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直觉,爱的人就是她们三个,心里容不下别人。
  • 白衣恶魔

    白衣恶魔

    他,即是恶魔,也是天使,白衣,他救世,黑衣,他她狩魔。究竟是命运的驱使还是,灵魂的躁动。这里即将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等你来到
  • 樱花树蝉

    樱花树蝉

    (本书以个人经历为蓝本,以此来祭奠逝去的春春)树荫有一只蝉跌落你身边,你腼腆一脸像樱花万千。匆匆跟你相望一眼才洞悉这是恋爱,眷恋也许走不过拆卸的街。原来明日樱花昨日已开过,来世愿为一只蝉,倾我一生,在你的夏。
  • 来生见

    来生见

    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喜欢跟你开玩笑、当他回到2003年的时候。他知道一切都可以改变!
  • 家教G27之我好想你

    家教G27之我好想你

    有时候,我们只能无奈的分开紧握的手,只能任由泪水掉落。无奈,怎么能离开。可是啊,我们都不属于一个时空。所以啊,放手吧。只能痛苦地说出一句违心的话:“我不爱你,从没爱过你。”可是到了最后,我还是那么懦弱。我好想你。Imissyousomuch.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