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326800000019

第19章 当个有文化的唐朝人(3)

您说这些都没听说过,看着怪眼生的。那好,再拿一本你熟悉的教材过来吧,这个您肯定一看就乐了,张嘴倒背如流啊:

“一一如一,一二如二,一三如三……四四一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对啦,《九九乘法歌》也是唐代儿童要学要背的重要内容,这个发明得非常早,在春秋战国已经见诸文献了。不过要提醒您,您要是按现代习惯从“一一如一”开始背到“九九八十一”,那在唐朝真的算“倒背”,因为唐朝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路从大往小背的,好玩吧?

您说这不习惯,您就喜欢从小往大里背。小心,看先生的棍鞭戒尺“嗖”的一下就抽过来了——别躲啦,躲也躲不过去,因为在唐朝“体罚”这种事太常见了,学堂里很少有哪天听不到淘气学生的号哭声。

打手心打后背还算轻的,真遇上脾气暴躁的启蒙教师,惹恼了会当众把您的裤子下衣扒掉,手持荆条鞭棍发狠往你屁股大腿上死劲抽,抽到你两腿上到处都是血痕才过瘾。一般家长也不会为这事找上学校来闹,因为社会上普遍认同“不打不成器”的教育理念,反倒是溺爱孩子护犊子才会被邻里指摘。

话说某一天,某个学堂先生正在这样扒了下衣体罚学生呢,旁观有个淘气鬼偷偷拿手机拍下照片发送了,然后——然后这一幕场面被画到敦煌石窟壁上供后人观赏,直到如今笔迹仍在,那倒霉孩子就在那里被静静地鞭打了一千多年。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郑阿财,朱凤玉.敦煌蒙书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唐群.唐代教育研究.西安:西安出版社,2009

您有自己的书房了!不过房里没有线装书!

【中古书籍】

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个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启蒙教育以后,很快表现出不错的读书天赋,这让您的家长也很高兴。一咬牙一跺脚,父母决心下血本培养您读书考科举将来去做官,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为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某一天,家里通知你,专门腾出了一间清静屋子给你作为“书房”,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写字念书诵习典籍了。

您高高兴兴地跟着仆人走到书房前,推门进去,满以为能看到书案上摆好的笔墨纸砚香炉花瓶,书架上排列整齐的大量线装书册,没准儿还有红颜知己磨墨铺纸、清秀小婢红袖添香……这种对于风雅文人生活的想象,很可能在您第一眼看到那大堆“书籍”的时候,就一下子破灭了。

家里为您准备的书房里,到处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轴轴、一柱柱类似于考试卷子的东西。一踏进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几年,没日没夜疯狂地做模拟题的苦逼日子里。而且环顾整间房,连一本长得像您预想中的“书”那样子的东西都看不见——这不但是要考试,还是闭卷考不让抄书呢!头皮发紧要炸毛了吧?

拍肩,放轻松,别妄想过度。这房间满堆的圆柱体纸卷就是唐朝的“书”啦,不信您取过一卷来展开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五经正义”等知识内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题。至于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装剧”里从大禹治水到溥仪退位四千多年间持续出现一成不变的那种“线装书”,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见的。

您失望了吗?还想着轻轻开启纸匣,优雅地取出一册麻线装订的蓝皮书,矜持地翻开薄薄的泛黄的纸页,凝神诵读纸上那些从右至左竖印在朱丝栏里的墨字,嗅着满页书香,不时呷一口清茶,魂游宇内,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书页”这种乐趣您在唐朝很难享受到,改成“卷书轴”比较可行。

您问为什么唐朝没有“线装书”?那咱们得从头说起了。来来,书案后面有坐垫,还有可供倚靠的“凭几”,您不妨盘腿坐下来,听我慢慢讲。

我国最早的书籍是什么样子呢?您肯定知道“甲骨文”吧,那些是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头上的,算是最早的汉字书。之后是“金文”,一个个铸刻着文字的青铜金属器具有了书籍的属性。差不多同时“简牍”也出现了,是用竹子或者木头削成的薄片,窄的叫“简”,宽一些的叫“牍”,文字就写在这些竹片木片上,然后用皮绳串联起来,读的时候展开,读完了卷起捆上放好。这种一卷一卷的“简牍”是南北朝造纸术大规模应用之前,我国最普遍常见的书籍。

与简牍并行的还有一种“帛书”,把字写在平展吸湿的布帛上,重量比竹木要轻得多,携带方便,但是布帛也比竹木贵得多,所以只有重要的、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或图画才会做成“帛书”,日常应用性文书大部分还是写在简牍上。

霹雳一声震天响,汉朝有了造纸场。

我们都在课本上学过,东汉蔡伦造纸,但其实蔡公公只是“改进”了造纸术,从出土文物来看,西汉武帝年间就已经有“纸”这种东西了,不过产量少、质量差、使用不普遍。后来造纸术稳定地发展进步,但旧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一直到南北朝时期,竹木简牍的书籍还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被轰下台鞠躬谢幕要到隋唐时代了。而且就算到了唐以后直至清朝,虽然一般性书籍都是纸质的了,但特别严肃隆重的场合,比如皇帝皇后即位、册封、下葬、祭天等,仍然还用玉或金做的简牍来写字,这也是当时人“崇古”心理的一种反映吧。

竹木简以“卷轴”形式存放,是受制于材料本身“零散串联”的特性。而等大家都习惯于书籍的这种存在形式以后,虽然竹木片换成了纸张,人们仍然还是按老规矩把纸卷起来存放,这就是您穿越到唐朝以后,所能见的这些“卷轴式”书籍了。

现在我们拿出一卷书来仔细看看吧。您身边的书架上,有一束束平着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装书的布袋,袋口开着,露出五支或者十支书轴。这种专门装书的袋子叫“帙”,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卷帙浩繁”到现在还很常用哦。

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您拈起一个标签来看,入手沉甸甸的,据说皇室藏书里有很多标签是用象牙做的呢——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卷四”,这是标明这一卷书的内容和次序。因为卷轴书打开查看比较麻烦,也容易弄坏纸面,所以为了便于快速查找书籍内容,在书轴头上系签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把这卷书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这个叫“褾”,作用类似于我们给课本包上的书皮,既能保护书籍也能装饰外观、彰显个性。书皮外沿还要连上一条丝带,用来把整卷书捆缚住,以防止纸张随便散开损坏掉。

解开系带,右手捏住书皮首端,左手把书卷慢慢往左展开,一行行竖写的工整字迹依次序展现在您眼前。如果这卷纸是黄色的,那么可能纸张经过了“入潢”这道工艺,就是把纸浸入到黄檗汁液里染泡再晾干,可以有效地防止虫蛀腐朽。敦煌的唐代纸卷能经历一千多年不坏,也得益于这种工艺。此外,我们现在还经常使用的“装潢”这个词,来源也是卷轴书的外观处理程序。

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轴、卷、褾、带、签,这都是卷轴式书籍的组成部分。隋唐皇室藏书非常追求外表华丽精致,比如唐代“经、史、子、集”四库的藏书,“经库书:钿白牙轴、黄带红牙签”,也就是用镶嵌金宝的白色象牙做书轴,书皮连着的系带是黄色的,象牙标签染成红色。另外三库的藏书则是:“史库书:钿青牙轴,缥(青白色)带绿牙签;子库书:雕紫檀轴,紫带碧牙签;集库书:绿牙轴,朱带白牙签。”把您手里这卷书仔细卷好、扎紧褾带放回帙囊里去,顺手再取一柱更厚的卷子出来吧。这次当您展开书看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困难,那就是——遇到了一位话唠的作者,这卷书的字数太多、粘在一起的纸太长了!您双臂伸展到最大程度,也没能把卷末的文字显露出来让自己看到,这怎么办呢?

一个办法是右手把卷头向内折,在无书轴的条件下把纸在手中卷起来,也就是“左手拉,右手卷”,这还挺考验技术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书几”或者叫“卧读书架”,这是专为读卷轴书设计的一种工具,形状有点像烛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横木,两端各有一个圆托,圆托里侧则为短柱,柱上两个可以启闭的小铜环。若展卷读书,便可启开铜环,放入卷轴,慢慢转动,解放双手。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当昂贵,普通读书人就别指望了。

过长的书卷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读不完这么多字,念到中间某处就得停下,过一段时间回来重新往下读,寻找这个“中断点”得花不少时间。想想我们现在读的这种“册页式书籍”,你可以在中断点夹一片书签,或者把书页折个角做标记,“卷轴书”可没法夹签也没法折角。

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累积越来越丰富,长篇大论的文章和大部头书籍不断涌现,传统的“卷轴书”已经显示出不太适应发展变化的一些缺点。这样,唐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书籍形式,它们是现代“册页书”的前身,不过跟我们在电视上熟悉的那种“线装书”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一种叫“经折装”,样子比较像清宫电视剧里大臣们给皇帝上的“奏折”,虽然展开来也是一长条纸,但是折叠起来一面一面翻看的,页面大小固定,往里夹书签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护都容易。“经折装”这种形式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您走在繁华大街上,手里经常被硬塞入的小广告,或者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往往就是这种折叠免装订的印刷品。

另一种叫“旋风装”,这个也分几种,技术细节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在整体上保持了“卷轴”的一长条形状,中间又粘连了很多可以单独翻动的册页。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卷轴书”向“册页书”过渡的东西。

一页一页单张成书的灵感来自哪里呢?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是随着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的。佛教发源地没有纸张,和尚们开始是把经文写在一种宽大的“贝多树叶”上,一张张写满字的树叶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块木板夹住,就成了一部经书,这种叫“梵夹装”。这种图书形式也启发了唐及以后的中国书籍,使人们认识到书籍并非只有“卷轴装”一种方式,纸张也可以像贝多树叶一样单独成页、装订成册。当时最早的单独书页也被叫作“叶子”。

不过尽管说得热闹,您游目四顾,看看自己的书房,很可能连一本“经折书”“旋风书”都找不出来。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图书,特别是儒家经典,都还是传统的卷轴式,那些形状奇怪的异端书,基本全集中在佛经等宗教宣传品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促成了我们现代的“册页书”全面取代“卷轴书”呢?这个简单地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功劳。

对啦,您可以再看看自己书房里的典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唐朝手抄书的行业特别发达,无论是官府组织的,商人书坊雇佣的还是私家写本,社会上有一大批“佣书人”“抄书手”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从侧面也反映了稳定富足的社会中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对书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但是抄书行业再怎么发达,依靠手抄来复制传播的书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印刷术也就悄悄地萌芽并传播开了。

我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但是具体的发明时间则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稳妥的是说隋唐之交时期,从文物来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间就肯定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间流传了。

同类推荐
  •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战场对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德军在苏联战场受挫地中海、北非的反击欧洲战场的战略转移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
  •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中纪委推荐:历史的教训

    本书是响应习近平号召牢记历史的教训,中纪委推介的“2015新年第一书”,王岐山最新推荐!《中国新闻出版报》优秀畅销书榜总榜第一名!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的传世经典,浓缩对历史经验教训的独特见解!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威尔杜兰特及其夫人阿里尔杜兰特的代表作。《历史的教训》浓缩了11卷《世界文明史》的精华,通过提纲挈领的线条,勾勒出历史与人类生活各方面的关系,详细说明了地理条件、经济状况、种族优劣、人类本性、宗教活动、社会主义、政府、战争、道德、盛衰定律、生物进化等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总结出历史留给人们的巨大精神遗产。 这些精神遗产给改革中的国人以启迪与警鉴,使其更加智慧地面对当下和未来。
  • 司马王朝

    司马王朝

    三国讲完了,接下来就交给司马家,看他们如何在短暂统一之后,构造第二个两半王朝。
  • 疯狂的汉末

    疯狂的汉末

    时光流逝,世人只会仰望成功者的光芒,却不会记得他手段的黑暗!一个普通人的厚黑成长录...一个失败者的奋斗崛起史...入关中,定天下!苦与甜,得与失,忠诚背叛,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是英雄?还是魔鬼?
  • 孤岛丽影

    孤岛丽影

    “纪实风格”为主基调,详细描写她仅通过就地取材和信念处理生存危机以及精神压力的“求生”过程,并真实突出少女“心路”历程。海伦,是一位厌恶淑女艺术却衷于探险的17岁地中海少女,正是该进入教会大学研究神学和医学,将来接替母亲教士医生工作的年龄。但十字军的战争车轮碾平了村庄。胜利者一手拿着圣经和十字架,一手拿着淌血的钢剑将幸存者逼上了贩奴的黑船。航海途中贩奴船又被海盗掳掠,海伦和他的未婚夫在船战中失散,孤身抱着浮木漂落到了一座未知的荒岛。牢困期间,她经历了女性初潮,咬伤处理,生食,自杀幻觉,失火,毒气危机等等生死边缘的屡次徘徊;而她在工具制作,技能熟识,心理暗示,驯化与农耕等等生存细节也将不断展现。
热门推荐
  • 初水秘恋

    初水秘恋

    本书以作者的初恋经历为原型进行改编,讲述了四个懵懂少年之间的感情纠葛……“林,我喜欢你!”“瑞杰,我知道,可我们都是男孩,你明白吗?”“我,我,明白……”“……”“喏,瑞杰,给你的礼物。”“这么贵重的礼物,浩楠,你哪来的钱?”“打工挣得。”“你的那点儿工资,这,你不会准备了好几个月了吧?为什么这么做?”“我爱你!”“……”
  • TF的爱情故事

    TF的爱情故事

    三只在重庆南开北京分别上学,而因为某些原因都转到了重庆八中,三位全国排名前三的三位千金正巧转到这来,三只与她们踏上了爱情的道路。
  • 海东札记

    海东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嫁入豪门

    嫁入豪门

    十八岁那一年,为了嗜赌的母亲,为了三十万,她将自己卖给了一个男人。买她的那个男人,却好像并不是为了包养她而买下她,这三年来,见她的次数屈指可数……这其中,到底隐藏着一个怎样的惊天阴谋?当她的裸照出现在公司所有人的电脑上时,那一刻,心中的恨摧毁了整个理智,复仇驱使她踏上了真正的“小三”路途……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exo之萌娃来袭

    exo之萌娃来袭

    (那个,亲故们好,我是:EXO的百变萌千金的作者,这是我的小号,那本书没写好,这本书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本文np)故事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某天下午。。。梨子啊,你积水了?某位慈祥的爹地,正对着我们萌(2)萌(2)哒的女主沫莞梨进行思想教育,”唔~待我思考思考“莞梨...........N分钟后...”额,也许,大概,可能,15“?梨子爹,心里犹如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我去,你尼玛才15,我特么跟猪姓,“咳咳。梨子啊,你快18了,是不是该···”后文你猜,我就不告诉你我就不告诉你~你啃我啊!!跳转到EXO这边哥为什么我们要联姻啊?某个桃子在对着一个漫画般的少年发恼骚。。。“就是就是”某十二只
  • 仙道何求

    仙道何求

    一个不学无术的书生,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天下第一佛寺的一名僧人,整日里浑浑噩噩不知何求。可笑可叹的法雷寺,法力高深的道家六帝,阴险狡诈的北海双魔,只求一婿的黑山熊怪,且看林峰如何一步步踏上修仙大道!——————————————新手作品,走过路过,请随便看看!
  • 罗兰罗兰

    罗兰罗兰

    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另一面,有一个名为武术家的世界。这个世界以血缘为境划分家族的国界,生存之艰也存在于此,在这个世界里也流窜着战争与和平。
  • 始夏南园思旧里

    始夏南园思旧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空的味道

    星空的味道

    你是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让我闻到了星空的味道,而我只是沙滩上一粒不起眼的沙砾,只能远远地看着你,鹿亦烊,我发现我们的距离真的很遥远,也许注定我们只能远远地看着对方,或许我们更适合做朋友,林俊辰,你还会爱现在的我吗?小凡,其实我一直在你身边,你还喜欢鹿亦烊吗?我不知道,我现在很累,需要你的肩膀借我靠一下,谢谢你!林俊辰,谢谢你的陪伴与守护,
  • 一个U盘的私密日记

    一个U盘的私密日记

    这是一个有智慧的U盘。从与第一个主人相遇起,它就在身体里给自己开了一个隐藏的分区,记录了主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它在硬件世界里发现了与人类有着同样规律的事件。第一个主人是一家公司老总的秘书,在小秘那里,它爱上了一个USBHUB,它和主人小秘一样爱得不能自拔。后来它发现,那个HUB并不是专一的,它又和主人一样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