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9900000023

第23章 结语:地上的教育

纪昀曾言,“唐以前之儒,语语有实用”,以此评价苟子,显为恰切。荀子所有的论说,都致力于恢复传统的生活方式。这既出于其救世之切,也基于其价值理想;二者很难区分开:他对时代之为衰蔽、堕落的判断和忧虑正源自他的价值理想。然而,他的热切,没有化为激烈的道德说教——这种说教固然可能很快燃起一些人的激情,但盲目的热情终究是没有抵抗力的;较之那些心地率直、不太合群的理论家,他显然更为理性、务实。他的实用态度,不仅体现在对待论说的态度方面,也表现为他对论说的现实基础及现实效果均有较为细致深沉的考虑。但显然不能因此将他视为一位实用主义者。他在效用方面的出色智虑,出自于一种未经理论反思的自然的现实态度;并且,他的实用是践行出来的实用,而非观念上的教条;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礼义作为“人道”的一贯坚持和为推行礼所作出的艰苦努力,都表明,他决不会同意“道德的善和目的只在有甚么事要做的时候才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宣言。虽然按他关于礼的正当性的论证,道德似乎只是一种人类生活的必需工具,但这一实用的说法仅仅是在服务于更高的非实用性目的时才具有其真实性。他的这种虚拟的“实用主义”倾向,也体现在他针对当时的流行观念和诸子学说的批驳之中,当然更适合于理解他展开的那些极富现实感的具体劝说。甚至他竭力倡行的“师法”主张,联系他论说的根本动机,也不免带有某种实用色彩,因为这一主张本身并不具有价值上的绝对性,它只有在具有绝对价值的“道”的观照下才呈现出其价值意义。围绕“师法”所展开的论说,仍然是服从于一个完全不能归人实用范围的目的,故此,“师法”的主张同时具有相对的价值特征和虚拟的“实用主义”倾向。融合这两种看似不可调和的特点的论说技巧,于苟书处处可见,正是其特别之处。荀子精心运用这样这一种写作策略,目的在于向时人显明作为其价值理想的“道”之可行易行。他的论说,着眼于实践(而且是当下的实践),在一种富于理想色彩的背景之下,表现出相当突出的时代感和现实目的性。在此意义上,不仅体系性的哲学诠释方式会曲解荀书的本意并破坏其固有的活泼意趣,其他任何试图与荀子在理论方面进行切磋的努力,也很可能都是徒劳的。

尽管如此,仍然有必要稍微关注一下他的辩说可能导致的后果。这种后果,或许是他所未曾预料到的,也或许是他注意到而认为无关大要的,但无论如何,都有助于在欣赏他的精彩权变之余,思考一种灵活而审慎的论说的适当方式。也许,由于这种思考,他那些由特定时代境遇所培育出来的方便说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理论”意义。

荀子的论说中,比较让人担心的地方,大概首先是他针对人的不同需要而展开的劝说。他在这个部分作出的一些极端且不免带有点市侩气味的说法,无疑令他另一些堂皇慷慨的表达减色不少。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他的劝说富有层次,不仅试图纳入人的基本需要,并且在承认这些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所认可的行为动机作出了高下区分。这表明,他试图在人群中维持较高的道德动机,从而为一种非功利的崇高的道德情感的存在留下空间。一种普世性的道德劝诫必须对人们的行为动机保持某种宽容,因为人们的需要和考虑是千差万别的,不能齐一待之。所以,考虑到荀子竭力称许一种超迈于世的“修洁之名”,他的那些颇受诟病的劝说,完全可以视作他在坚持最高标准的同时而为的一种济世之行。只要“义理”和“操作”两层了然不混,在二者间拉出一个腾挪空间,对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来说,或许是必要的。但是,参照苟子的其余论说,他标榜的“修洁之名”的现实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却成了真正的问题。

按荀子的说法,礼的正当性基础在于其为人类生活的必然。纯粹从说服的角度看,他的这种论证明显具有相当效果。

人对必然事物有一种自然的顺从。正如人皆知非利刃无以析木,故采薪之时必负斧斤;他们一旦认识到礼的必然性,为什么要抗拒它呢?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他们服从礼,实际上是在服从一种必然性,更进一步说,礼与人类生活中的其他必然事实没有本质区别,它之所以吸引人们,并非由于它激发起他们特殊的崇高感,而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只能服从于“事实的盲目力量”。这样一类盲从于必然性的追随者,对他们所尊奉的东西,不可能有太多的自豪感,而更多的可能是无奈;然而,如若人没有一种由于自己正在从事一项崇高的事业而怀有的自豪感,如何能立愿追求“修洁之名”?并且,对这种自享其芳、不屑于世的“名”的向往,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类宗教的情感,它承认或至少模糊地感觉到,有某种高于自己也高于现实中一切事物的东西存在。在荀子消解了“天”的神秘色彩之后,这种东西只可能是必然性。但必然性并不高于人,而仅仅是比人更为强大。屈服于必然性,显然完全不同于自愿地、饱含热情地追随高于自己的事物,它既不能给予人尊严,也意味着不自由,可没有尊严和自由,“修洁之名”的真实性又在哪里?这样,荀子劝人自洁其身、崖岸独立的最后一丝机会,就变得渺茫起来。

因此,荀子所灌输的“天”的观念,实际上比他表现的或想像的要更加重要。他将“天”说成一种纯自然的存在,其初衷不过在辟“机祥”,祛除时人的迷信倾向。但是,他在这个问题上采取坚决而不留余地的态度,或许就走得太远了。

这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的Icarus,他父亲警告他说,飞行时一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否则将堕海而死,因为他的翅膀并非其身体天然的一部分,而是用蜡固定在身上的。培根借这个故事表明,无论是在追求德性的道路上还是在知识的领域内,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度,犹如穿行于两处同样危险的地方(Scylla和ChaIybdis)之间,需要非常小心并具有判断力,才能始终走在狭窄而安全的中道(the middle way)上。讨论“天”时,苟子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在神秘的“天”和自然的“天”之间找到一条“中道”。不过,他的论说似乎表明,他并不认为有必要在二者之间保持某种平衡。这或许是因为他过于痛切地感受到迷信的危险之处,而像勇敢的Icarus一样迅速地飞到了另一极端;也可能是由于他并未将两端的危险等而视之,为了更安全地远离迷信的源头,慨然跃入自然的“天”之中。但是,他不太在意的危险,有可能是孔子很关注的;他不备一想的“中道”,也很可能是孔子所珍视的。孔子既示弟子“无所事祷之意”,又明“祭神如神在”,即意在维持人心中的虔敬感,同时又努力使这种虔敬不至沦落为迷信,这无疑同他在类似问题上曾表现出的克制的立场颇为一致。他这种刻意在超凡事物与人间事物之间维持一种微妙平衡的清明态度,蕴含了对神圣之物适当的虔敬和对人的自由有节制的认同,让人既葆有内在的自由,又使这种自由不致蜕化为狂妄并最终落入无所凭依、无所忌惮的状态。如果没有这种适当的虔敬感,他的“天命”感从何而来?他所说的“仁”系挂在何处?反过来看,如果他对“天”没有某种超自然的感受,他的虔敬感又如何可能?

相形之下,荀子的表现则更为畅快淋漓。为了予人行动的理由和自由,他毫无保留地申言“天”的自然特性,将“道”完全归于人。虽然他很小心地将礼的制作权力仅赋予智虑超群的“圣人”,然“涂之人可以为禹”,“圣人”与常人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并且“圣人”的制作在根本上仅仅是一种谋划。但是,人怎么可能对他们有望成为的人产生敬畏感?又如何可能尊敬一种地面上的谋划?可如果没有这些,人何以能够怀抱着一种隐秘的自豪感遗世独立?荀子将人从不可及的权威那里彻底解救出来,只能把他们留给了地上的权威,在相当程度上消弭了虔敬感所要求的适当距离,而这一距离,对于激励那些对迥异于地面景色的风光感到好奇的人,本来是不无裨益的。虽然他也曾言“弟子勉学,天不忘也”,但是,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只偶尔讲一两次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相反的事情,他言之不厌,有可能消融了他那些灵光一现的说法。

将人留给地上的权威,也就极有可能将他们仅仅留给了地上的事物,因为荀子所说的“修洁之名”的吸引力是如此微弱。在这种情况下,成就现世的声名很可能就成为人的最高追求。不只是荀子的劝说,他所设想的“政教”系统也都为培植这一理想及再低一些的理想提供了相当适宜的土壤。他将教育的权力交给政治权威,就意味着默许甚至认同他们利用手中掌握的现实好处诱迫人们遵从教导。既然人从天性上讲,本来就趋向这些现实的生存资源,他们有何必要再去追求一种空洞的“修洁之名”呢?

但是,所有这些疑问都不必视作对荀子的批评,因为他有其特殊的时遇,他的论说出自于一种比它们本身要高得多的动机,他的那些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较低说法,乃是他特别为时人量身裁定,而非他自己的标举与持守。也正因此,显得他的价值理想与这些说法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在这个意义上,批评他无疑需要更大的勇气。他展开论说,处心积虑,志在必得,周全之下,难免有时气短,故不能总是以响亮辉煌的声音说话。康有为曾言,“荀子步步为防,故气弱”,可谓一语中的。只是不知道,荀子这样做,是由于他认为“道”终能借助那些地上之物的光耀抵人人心,从而软化他们的心灵,将他们领入另一境地;还是因为他觉得地面的风景已经足以让他们满足而安养于其间?

这种思考是没有尽头的,不妨让莱辛一则至美的寓言中的问号将它带得更远一些:

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去教育你的孩子?”

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面去教育它们,那它们长大了,哪有勇气去接近太阳呢?”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道德高于一切

    道德高于一切

    这本《道德高于一切》每一个人都是从管理自己开始学会管理他人、管理组织、管理企业、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管理自己最关键的是管理自己的心灵,管理别人也同样要从管理心灵开始。而道德就是心灵的最高管理者,她为我们的心灵世界站岗放哨,并捍卫着我们心灵的尊严,也保卫着我们的精神家园不受社会污浊之气的侵染。
热门推荐
  • 邻居,你好!

    邻居,你好!

    她,堂堂女帝,竟穿越成未来人人喊打的三儿的女儿。欺她的,辱她的,她都十倍奉还!不过,既然穿越了,她不好好玩玩怎么行呢?“长官,夫人和荀少去酒吧了。”手下冒着生命危险向某男禀告。某男闻言,火速冲到酒吧。几分钟后,果然见到某女正在调戏良家妇男,怒道:“夫人,他有我好看吗?”众人下巴掉了一地,他们绝壁不想承认这是他们的长官,太丢脸了有木有。某女挑眉,瞥了下某男,无比淡定,说出的话却让某男吐血。“正所谓,家花比不上野花。”…
  • 福气满堂

    福气满堂

    姜竹上辈子天煞孤星命,一出生克死父母,克的养父母家祸事连连。十几岁开始在外打拼,大半辈子积累数不尽财富,做下无数善事,最终却还落了个绝症而亡,孤冷死在病房。临死前,她想着,要有来生,不求家财无数,不求珠围翠绕,只求亲人陪伴,不要再孤孤单单一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开天诀

    异世开天诀

    拥有混沌鼎、混沌体、《混沌开天诀》,战遍仙幻大陆强敌,威压诸天万界,仙域称尊,战天道,创世界,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秦天踏着敌人枯骨,带着一众红颜,横行天地间。不服?好,踩不死你,还不服?好吧!打到你服为止。
  • 夜迷宫:鹅城

    夜迷宫:鹅城

    马可本来是海盗捡来的奴隶,赎身之后开始卖菠萝,从威尼斯卖到了俄罗斯,从地中海买到了波斯湾,从印度洋卖到了太平洋……
  • 真仆

    真仆

    长生者必需耐得住寂寞,要耐得住寂寞一切将会没有激情,没有激情的人生你愿意长生吗?佳文,一个曾经拥有无限生命的人,一个经历过毫无尽头心灵寂寞的人,重生后本想结束生命的他碰到了一个女孩,从此他不在考虑为什么要活着,而是心甘情愿的作为她的一个仆人,即使女孩修真后他也仅仅是想作为成为修真者的她的一位真仆。
  •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许你一首风雅的歌:一生最爱的100首诗经

    《诗经》中古老的故事和情怀,至今仍有新鲜温度。“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人面桃花相映红,古诗里的婚姻,如画一般美好;“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那方距离虽然咫尺可见,却是远在天涯,伊人之美氤氲如烟,若即若离,穿越千年之后依然鲜活如初;“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这般洗练如白描的誓言,真是最动人的爱情表达。
  • 王的女人

    王的女人

    她一个失宠妃子的女儿,自小便被皇上冷落,更在战争失败后被封为和亲公主送与洛嘉国的王。他是那个英俊伟岸,被尊为王的男子,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给了她陌生的温暖。但身负民族重任,心藏无上权欲,后宫佳丽无数的王,又能分她多少所谓的宠爱?两个孤独的人,两颗无依的心,能否互相温暖,一生相随?会有多少挫折和痛苦,多少阴谋和诡计在这权欲熏心的宫廷争斗中悄然上演?作者给我们娓娓讲述了一段和亲公主催人落泪、扣人心弦的爱恨情仇。《王的女人》已经上市。谢谢大家的支持。本书由外围编辑杨小涅推荐加精
  • 恶魔Boss大作战:契约情人

    恶魔Boss大作战:契约情人

    他是一只豺狼,冷血无情,睚眦必报,却因为她收了性子,敛了锋芒,甘愿做她的暖心依靠……她是一个仙子,温婉可人,坚强勇敢,被他一次次无情的伤害,却仍然乐观执着……一份该死的契约,让两个毫无无瓜葛的人成为了一个共体,是噩梦的开始,亦是幸福的终结……
  • 陇原遗事

    陇原遗事

    赵建德编著的《陇原遗事/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是长篇小说。讲述了二十世纪初,林村里六个小伙子加入了党组织,从懵懂无知的青年成长为勇敢坚定、有勇有谋的共产党员,组织了一支革命队伍,轰轰烈烈干了一番利国利民的事业。《陇原遗事/中国新锐作家当代文学典藏》叙事流畅,情节完整,首尾呼应,值得一读。
  • 倾国倾城冰山相爷要抱抱

    倾国倾城冰山相爷要抱抱

    一袭男装,白衣翩翩,公子美若玉。却是被他迷了心。红梦一世,黯淡年华。吾已看破世俗,人界,仙界,魔界。少年笑到,那,霁相怎会动了情?人界帝王和世间第一位魔皇痴恋终是了然。谁也未想到他竟然是女的。霁钰,这一生一世,我陪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