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24000000015

第15章 出走与弥留(1)

争吵

有一天,托尔斯泰在房子附近散步。他碰到了一个扛着沉重袋子的老婆婆,袋子里是她刚从田里割回来的草。

“老婆婆,你身体真健康,这个袋子很重吧?”托尔斯泰向她打招呼说。

“老太爷,这袋子的确很重。您同情我们这把年纪还非工作不可的人吗?”

托尔斯泰点点头道:“是的,真是令人同情。”

老婆婆停下脚步,眼神哀伤,她说:“老太爷,你只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心里未必会真正同情我们。”

托尔斯泰马上反驳道:“不,我的同情是发自内心的。”

“真的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请把这些栅栏拆掉吧!”

托尔斯泰愣了一下,没明白老婆婆在说些什么。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是他的住宅四周,有木栅将广阔的庭园团团围住,他们要到宅子前方去割草,就必须沿着木栅栏绕很远的路。老婆婆对这件事情很不满意。

托尔斯泰带老婆婆穿过庭园,让她少走了一段路。

托尔斯泰很想和亚斯纳亚·博利尔纳的村民像家人一样地相处,然而却不能够,因为他和他们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种障碍是什么呢?从那位老婆婆的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因为托尔斯泰是领主,而村民们都是他的农奴,他们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托尔斯泰意识到要想和村民们保持非常良好的情谊,必须做到真正的平等,那么就得把自己的土地分给他们不可。然而想始终保持现状的索菲亚,不用说一定坚决地反对,他们爆发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争吵。

“最近村民们都变得蛮横,这些情形的发生完全是因为你平常对他们太好了。”

“我只不过想和他们好好相处,待他们像待自己家人一般罢了。”

“简直痴心妄想!”

索菲亚的观念我们在前面有所叙述,她的反对使得托尔斯泰一直无法下定决心,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正当他游移不定的时候,与村民们的纷争事件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了。

托尔斯泰的土地上有700多个村民,虽设有管理人员来管理这些土地和村民,但是这些人没有学识,贪得无厌,又不懂得经营。他们在无法达到预定的收入目标时,就擅自提高田租。

另外,土地上不可能设置栅栏,村民饲养的家畜总是肆无忌惮地进入耕地,破坏庄稼幼苗。于是管理人便借机向村民讹诈巨额罚金。还有,看守的人常常偷懒,以致经常发生盗伐森林的事件。再加上村民的孩子们,不但进入屋宅破坏花园设置,甚至进入仓库、地窖偷窃东西,或在屋宅的水池内钓鱼、捕鱼。

对于上面这些纠纷和现状,索菲亚非常生气,她告到县长那里,请求派人在宅第内巡查。

托尔斯泰知道这件事后,竭力反对。“不要这么做,你请求派人巡查那不是等于要抓他们吗?我不能接受,你绝对不能这么做!”

“最近橡树已经被盗伐了129棵,难道你还能忍受下去吗?”索菲亚不听劝告。

“那些做坏事的人,或许已经在自我反省了。”

“不可能!你怎么会这么天真?!他们只会在阴谋得逞之后,伸伸舌头暗暗窃喜,准备下次再犯。”

“不要有这种想法!”

“你才不应该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照这样下去,我们会变成身无分文的乞丐。你应该好好检讨一下,如果不是你对他们太宽容,怎么会落到今天这种地步?我认为非给这些恶人一点惩罚不可,但你却不闻不问,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难道你认为被破坏是理所当然的事?”

托尔斯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无法说服妻子改变想法,他也不可能抛弃自己的初衷。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神啊,救救我吧,我想离家出走,却又下不了决心。可是这念头一直在我心里,无法打消。”

托尔斯泰一直苦恼着,之后的一个晚上,他又和妻子发生了争执。当时他清清楚楚地说:“我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我离开这座宅第,不过当我离开时,我有权处置余留下来的事物;另外一条就是把我所拥有的土地,全部分配给村民们,同时我的小说以及论文等著作版权,也委托大众管理支配。你若相信我的话,就一定要同意我的做法。”

索菲亚听到这番话之后,脸色发青,摇着头说:“我反对,彻底反对。无论你怎么说,我都决定要保护这个家的财产,因为我们拥有的一切是属于自己的,并不是窃取或抢夺而来的。如果把土地和财产分给别人,那我们就剩下一些衣服和首饰了,你难道要我们依靠典当度日吗?而且这点东西也有限,不久后就会被卖光,子孙后代只怕会身无分文,难道让他们沦为乞丐不成?就算是为了子孙们着想,我也坚决反对你的做法。”

托尔斯泰对妻子说:“如果你还珍惜我们夫妻之间的感情,就应该赞成我的想法,而且也要尊重别人。”

索菲亚坚决地说:“我当然爱你、尊敬你,不过那是两回事。你不能把财产分给别人,这事关我们子孙的生活。”

“所有人类都是神的儿子,因此大家应该平等。不仅是财产要平等,幸福也应该平等。你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他们那么贫苦,吃马铃薯时连盐都蘸不到,饥饿让他们的脸上浮现出凄苦的表情。反观我们家,餐桌上摆满了可口佳肴,在这种对比下,你还能快乐地生活吗?”

“那些人确实很可怜,但是我们自己也不能饿死啊。你如果对自己的财产感到压力太大的话,不如分配给孩子们好了。这样一来,你不就可以解放了吗?孩子们也会领情的。实在没有必要把财产分给那些盗伐树木、偷窃欺蒙你的人。”

托尔斯泰对妻子的顽固感到十分苦恼,他的理智虽然强烈,但心却很软,因此他感到非常痛苦。

他写信给一位朋友诉说那晚的事,他说:“……与妻子和子女们一起商谈往后的事,他们非要我在分财产给子女们的文件上署名不可。这个文件虽然能把我从拥有托尔斯泰家财产的重大包袱中拯救出来,可是这不是实行人类平等的正确原则,所以在这份文件上署名是违背我原则的事情,但是我还是署名了。因为如果不这样做,我的整个家庭就会面临破裂。原则固然很重要,可是我也不想摧毁我的家庭……”

托尔斯泰在写完这封信后,就萌生了离开这个家的念头。

决心出走

托尔斯泰最初与索菲亚结婚的时候,他们的年龄就有很大差距,这引起了他们思想上的隔阂,而且两个人对待物质和精神的看法极不相同。托尔斯泰承认索菲亚没有什么不好,他们的婚姻也没有失败,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很幸福。索菲亚曾帮托尔斯泰誊清原稿,她了解他的文学写作,他最初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可以说就是在和索菲亚恩爱生活中诞生的纪念作品。

然而他们还是产生了意见不合,并由此引发争执。托尔斯泰认为这是因为他想依照自己的理想方式生活。他的希望是想打破丑恶的现状,开创未来平等、和平的世界。然而索菲亚却肯定现实,希望永远过着如往常一样富贵荣华的生活。他们一直争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也没有其他方法解决这种分歧,托尔斯泰为此苦恼不已。

托尔斯泰想离家出走的决心,大约始于1884年。他在日记上写道:“要是不单独自己一个人,就无法接近神明。”也是从那时起,他和妻子索菲亚的思想就发生了激烈的摩擦。

他当时曾步行前往托拉,可是走到半途又折返回来,因为他放心不下自己的家人。他一想到自己的那些孩子,就驻足不前,暂时打消了离家的念头。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中断离家出走的想法,他曾对一些亲密的朋友和他的助手透露过这个意思。

一位住在基辅的学生向托尔斯泰建议说:“把你的那些财产分配掉,就这样身无分文地从这个城镇乞讨到另一个城镇,过那种漂泊的自在的生活。”

托尔斯泰答复说:

舍弃社会地位,把资产让给有继承权的人,而自己变成一文不名,这件事情我已经实行了。但是,我把财产分配给妻子和子女们,让他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这样对吗?这和我所企求的要使大家都达到幸福的心愿相距太远了吧?我为了这件事,每天都懊悔不已。

至于你要我做到身无分文,像乞丐般由这个城镇自由自在地漂泊到另一个城镇,这样诚恳的提议让我很感动。但是你的这个建议,我也早就想过了,我不知下了多少次决心,最后都不敢实行。与其说是我意志不坚定,倒不如说是被种种琐事所羁绊。

发出给这位学生的这封信之后,托尔斯泰写了一封遗书,遗书的收件人是妻子索菲亚。

遗书的内容如下: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信仰之间有隔阂,并一直为此深感困扰。然而你却不能了解我的痛苦,我虽然觉得不悦,但又不能弃你们不顾毅然离家出走。

假如我一旦离家出走,那些还未成年的孩子们,势必就要让你一个人照顾了。这样,我会非常挂念你们。

此时我已下定决心。如果我一直这样放不下手,你们会逼得我更加焦躁,那我就只能反复地和你们作无意义的妥协,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所以还是离家出走最为适宜。

不过,我现在和14年前第一次决心离家的情况却有很大差异。

第一,我是一个70多岁的老人,到了这种高龄,对当前的生活会逐渐感到心烦,想过独居生活的欲望越来越强。

第二,孩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不用依靠我也可以自立,他们如旭日东升般欣欣向荣,在我走后一定会将情绪转移到其他事上。也就是说,即使我不在家,他们也会平静地处理事情。

印度人一近60岁,就到森林去。只要具有宗教思想的老人,绝不会随便将他的晚年耗费在冗谈和闲聊上,他们一心只挂念着如何把自身献给神。

现在我已经80多岁了,费尽精神想要获得心灵的平和,想要尽力调和横阻在我的信仰或良心与生活之间的隔阂。

如果我早先公开离家的话,那恳求、非难、争论、怨恨等情形都会纷纷而起,那说不定会让我下不了决心,因此打消这个念头。我离家的决心无论如何非实行不可了。至于离家后,你们如何地痛苦,我也只有请你们原谅我了。

亲爱的妻子,你能善意地原谅我吗?我离家出走后,你会不会寻找我?请不要抱怨,也不要责怪我。

一旦我弃你而去,不要因此而认为我对你不满,想必你也已经了解到我们之间的差异,你一直不能和我一样确确实实地去思考事物、感觉事物,而且以后也不能。你也不会为了我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你不愿作太多物质方面的牺牲,以后也不能。虽然如此,但我没有权利责备你。我以爱和感激的心情回想咱们这么多年的婚姻生活,尤其当我们的孩子出生后,你发挥了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尽全力地照顾孩子们,我相信你确实已尽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

同类推荐
  •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

    为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三十周年,纪念首任院长胡乔木,我们编辑了《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三部分:一、综述两篇:《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百科全书式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乔木》,分别评述他创建中国社科院的突出贡献和在学术上的卓越成就。二、回忆录七篇。是与胡乔木在社科院一起工作过的领导同志、著名学者或是身边工作人员所写。其中邓力群、朱元石的回忆录选自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我所知道的胡乔木》一书。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叙述与胡乔木的接触、交往,对胡乔木的认识、感受,不仅记录了他的言论思想,而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三、文献资料二十七篇。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名人传记丛书)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我作为社会弃儿的一生:拉里·弗林特自传

    本书是他对自己沸沸扬扬的一生的真实回顾坦率地记录了他的奋斗历程、官司内幕以及被土流社会所不齿的无奈。根据本书拍成的电影《人民反对拉里·弗林特》(又译《人民正确》在美国轰动一时再次成为大众争论的热点。
  •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收复新疆第一人:左宗棠传

    本书记载了铁血将军左宗棠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记叙了左宗棠收复新疆这段历史,提出了“犯我中华天威者、妄图分裂我疆土者,虽远必诛之”的爱国理念。
热门推荐
  • 灭世狂妃:凤唳九洲

    灭世狂妃:凤唳九洲

    身为学霸的完颜月面对穿越只想骂娘,说好的保送怎么就睡会的功夫就再也不见了?这是怎样无能的原主才能制造的烂摊子:身为嫡女竟然被一个姨娘逼到了穷途末路只能跳湖自尽;生母生生毒害而死只能忍气吞声……完颜月表示,天下争夺的圣魂丹还赖在她这,这堆烂摊子她还真没空搭理。
  • 沉妖

    沉妖

    人这一生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轮回,我们是在还前世的罪,还是在积来世的德。没有人知道。如果你的轮回都带着全部的记忆,那么你是不是会疯了呢?无尽的痛苦,无尽的折磨,犹如跗骨之蛆,时不时的就跳出来。但同样有不同的欢笑,不同的幸福。我想没有人会愿意这样...
  • 那些年失去的情怀

    那些年失去的情怀

    我们的故事,一开始便是个错误。为了利益,我把她推向他人的怀抱,几经周折,我发现自己却爱上了这个她......
  • 斩神轨迹

    斩神轨迹

    我挥一挥剑,连天空都要被我斩破.
  • 五年的承诺

    五年的承诺

    我问了一句:“你为什么不去美国读书呢?”苏剑风明白了我的意思好像笑了一声,说:“为什么想问这个呢?”我说:“感觉对你还不太了解,对于你,我似乎除了知道你是苏剑风外,就对你一无所知了。”我刚一说完,“砰——”的一声,苏剑风死死的把我压在地上,她的脸靠我越来越近。他那双眼睛清澈,但又有点凶狠。嘴角微微的上扬。说:“难道心雨想更了解我吗?我随时欢迎。”随后冷笑了一声。我一把把他推开。
  • 龙源迷踪

    龙源迷踪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一次传奇的探险之旅,一本由“野人”守护的千年帛书,引出了“无头的守墓将臣”,“比干的七窍玲珑心”,还有“珠穆朗玛峰的太阳之泪”,它们犹如海岸的灯塔指引着我们走进遗失的文明,走进人类的起源......本书将带领读者进入神秘莫测,匪夷所思的人类遗迹,与作者一起沿着祖先给我们留下的细微的线索,在荒野丛林中挣扎,在古墓废墟摸索,感受那些不可理喻的灵异现象。
  • 香水诱惑

    香水诱惑

    曾经人说过:香水应该是一种与你如影随行,不经忘却却无时不在,而不是一种毫无生命力、标签般的香水味。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味道,它是吸引猎物最高端的秘密武器。
  • 我是道士之秦王剑

    我是道士之秦王剑

    我叫徐豪天,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万万没想到我的前世是上古魔皇炎魔,因为一件事,我的朋友付出了生命,,地府百年大劫,幽冥鬼王,历鬼,百鬼夜行,秦皇剑。血魔要统一天下,杀人无数,弄的天下大乱,徐豪天决定要消灭血魔。血魔是人类的精血所化,炎魔是地府红炎所化。上古大战:血魔PK炎魔。
  • 天道牧神

    天道牧神

    一朝觉醒,突破神之禁区,走上惊天逆袭路。我牧天这一生,只求快意恩仇,败尽各族英杰,傲笑九天十地,化身天道,游牧万界神魔!
  • 天门大会

    天门大会

    这是作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徒步千余里山路,走访百余位老人,挖掘、抢救的不应遗失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