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8200000050

第50章 闪击凶神曼施泰因

———德军在东线的最后一次胜仗哈尔科夫反击战役

〔人物剖析〕

当人们回忆起那充斥着血与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永远不会忘记面目狰狞、杀人如麻的战争罪魁祸首、纳粹党魁希特勒。殊不知在他的得力干将之中,有一位常常抗议他的命令,与隆美尔、古德里安一起被称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一的人,他就是纳粹德国元帅曼施泰因。虽然曼施泰因对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不可饶恕,但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公认的最能干的杰出将领,为希特勒的“闪击战”屡建奇功。

1887年11月24日,曼施泰因出生于东普鲁士柏林的炮兵将军爱德华·李文斯基家中,出生后不久,他就过继给姨父曼施泰因步兵上将而改姓曼施泰因。由于出身于贵族家庭,曼施泰因从小就接受了皇家贵族阶级的教育,12岁时进入普鲁士纪律严明的候补军官学校学习。毕业后被选入皇宫,任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侍卫,1913年,经推荐进入柏林陆军大学学习。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最初作为第2近卫预备团的一名中尉副官,随部队一起转战于比利时、东普鲁士和波兰南部地区。在一次作战中,他负重伤离开了前线。1915年5月,他伤愈后返回前线,参加了在波兰北部对俄军的进攻战、在塞尔维亚境内的战斗、凡尔登战役、索姆河、艾斯尼等会战。1917年秋季,调驻柯尔兰第4骑兵师任作战科科长。曼施泰因是德军为数不多的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过程的将领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年代中,曼施泰因担任过各种不同的参谋和指挥职务。期间,德国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政治风云变幻,希特勒终于在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下上了台,德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至二战爆发前,曼施泰因先后担任柏林第3军区司令部参谋长、德国陆军参谋本部主管作战的第1厅厅长、陆军参谋本部第1军需部长和首席副参谋总长、第18师师长、伦德斯泰特南方集团军群参谋长等职,率部参加了对苏台德地区的占领、入侵波兰的战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曼施泰因成了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的马前卒。他担任了为准备进攻波兰而组建的由第8、第10、第14军团编成的南方集团军中将参谋长,参与策划指挥了入侵波兰的“白色计划”。曼施泰因指挥作战时的最大特点,是常常以奇袭达成对敌方的闪击。这在1939年他参加进攻西欧时体现得非常明显。当他代表A集团军群接受“黄色作战命令”后,他认为陆军总部的作战方案存在很大的缺陷,大胆提出了一个出奇制胜的作战计划,即增加强大的装甲集团,把突破口选在地形险恶的阿登山脉,快速突破防线,一气冲到索姆河下游,向英吉利海峡方向实施突击,切断已经部署在比利时境内的联军补给线,完全消灭敌人在比利时的整个右翼集团,并为在法国境内赢得决定性胜利创造条件。虽然这一计划受到了陆军总部的坚决反对,认为该计划过于冒险,但他坚持己见,阐释自己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最终让希特勒接受了这个“曼施泰因”计划。联军完全意想不到德军会在山地大规模地使用装甲集团作战,德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边境,长驱直入,迅速取得了西线侵略战争的胜利。

侵法战争结束后,1941年2月底,曼施泰因被调任正在组建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第56装甲军军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夙愿。随后,他深陷于侵略苏联的罪恶泥潭,先后任列宁格勒地区作战的德军总指挥、斯大林格勒方向“顿河”集团军司令、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他参与的克里米亚、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等战役,成了一个个惨遭失败的墓碑。1942年7月,曼施泰因因指挥克里米亚有功,成为二战期间纳粹军官荣升元帅的26人中的一个。1944年3月30日,因前线指挥作战失利,曼施泰因被希特勒免去了所有的指挥权。

曼施泰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具军事才能的元帅,他在指挥德军作战中展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也表现出了他作为指挥员驾驭战争的个性特点。他具有深邃的战略思想,能够将现代化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在战场纷繁复杂的矛盾中,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敢于冒风险,大胆独断行动,善于运用退却战法,反败为胜。在德军进攻苏联期间,曼施泰因就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创造性地指挥部队进行撤退行动,摆脱了强大苏军的攻击和追击,并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多次出其不意地打击了苏军,使德军从危机中得以挽救。

哈尔科夫战役是曼施泰因指挥德军在东线取得的最后一次重大胜仗,被德国法西斯视为军事史上的“杰作”。如果不是曼施泰因指挥德军在哈尔科夫一带进行了持续的反击战,第三帝国的覆亡至少会提前1~2年。

哈尔科夫反击战役

发生时间:1943年2月19日~3月14日

交战双方:德军与苏军

交战地点:前苏联哈尔科夫附近

交战原因:苏军遵照大本营指示,试图粉碎德军哈尔科夫集团,解放该市,为进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创造条件。德军也企图守住哈尔科夫,且攻占北顿涅茨河以西、哈尔科夫东南地区,以便尔后东进。

战例点评:苏军在哈尔科夫交战失利的原因是,西南方向首长和南方面军首长错误判断战役战略形势,缺乏组织周密的协同动作,坦克军进入交战过迟,战役保障不足。

1942年11月,由于德第6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联红军合围,曼施泰因受命指挥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进行救援。面对苏联红军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强大攻势,曼施泰因冷静分析了战场情势后,认为在这种被强敌合围的形势下,如果死守斯大林格勒,必将导致更为被动的局面,致使德军损失更为惨重。为了挽救德军的命运,曼施泰因提出了一个反败为胜的战略构想,即放弃斯大林格勒,采取大规模的机动,把顿河集团军群的兵力,从东部正面的突出部撤出来,首先后撤至顿河下游或顿涅茨河西岸,再部署在第聂伯河下游地区;同时,所有能够调用的兵力(包括因为缩短这两个集团军群的正面而多出来的部队)都应该集中于哈尔科夫附近。当苏军企图追击撤退中的德军或切断德军在第聂伯河上的渡口时,用这些部队攻击敌军的侧翼,反过来全歼整个南线苏军,就可以将一个大规模的撤退转变成一个合围歼击苏军的作战,从而将一个严重的危机演变成一次伟大的胜利。可是,希特勒拒绝任何含有放弃或撤退的做法,拒绝采纳曼施泰因的计划。

由于希特勒命令坚守斯大林格勒,致使德军功败垂成。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失败,使得苏德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红军的转折。曼施泰因仍然竭力主张将第6集团军撤出,不做拼死抵抗,但终因希特勒的反对而导致了该集团军的灭亡。第6集团军覆灭之后,曼施泰因看到顿河集团军受到严重威胁,在顿河大河湾之内,绝无建立一个相当稳固态势的可能性时,又多次向希特勒请求,认为只有退却才能挽救顿河集团军及整个德军之厄运,终于得到批准,使该部队得以向西退却,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灾难的发生。作为集团军群司令的曼施泰因,做出这种决定,体现了他对德军高度负责任的精神。

面对强大苏军的压力,德军整个南线部队在向西退却中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此时,B集团军群撤销,其部分兵力并入顿河集团军群,并改名为南方集团军群,辖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肯普夫”战役集群和“霍利特”战役集群,共17个步兵师、13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曼施泰因仍然担任司令。曼施泰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全部放弃顿河弯曲部,向西撤到亚速海至哈尔科夫一线,此时苏军还在步步紧逼,南方集团军群似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这时曼施泰因却敏锐地感觉到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他清楚地认识到,苏军一方的战场情况存在薄弱环节。因为苏联著名战将瓦图京错误地认为,德军只有退逃而没有阻击之力了,于是指挥方面军在宽大正面上展开成一个梯队猛追,致使苏军兵力分散,战线过长,后勤保障困难,并失去了增援的可能性。曼施泰因认为这是对苏军进行反击的很好时机。他命令何立德兵团等部队坚决顶住苏军,同时缩短防线,抽出装甲兵力组成两个装甲突击群:一个由在克拉斯诺格勒(哈尔科夫西南)地域的“骸镂”、“阿道夫希特勒”两个坦克师和“帝国”摩托步兵师组成;另一个在亚速北侧,由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1集团军的部分兵力组成,共约7个师。并决定以部分兵力对正在实施顿巴斯战役的苏军西南方面军右翼发起反攻,使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的第40、第69集团军和第3坦克集团军,暴露在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和“肯普夫”战役集群面前,然后迅速歼灭左翼苏军。

1943年2月19日,德军对苏军开始了坚决的反击。战役打响后,严重减员的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仅有70辆坦克,且弹药和油料不足,又没有预备队,被迫转入防御。曼施泰因指挥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由东南向西北“蛙跳”,向苏军第3坦克集团军实施突击,然后又向苏军第69集团军和第3坦克集团军的结合部实施主要突击,打开了宽60公里的缺口,乘势逼近了博戈杜霍夫;另一部由北面突向哈尔科夫。3月14日德军占领了哈尔科夫城,而后又占领了该城北侧的别尔哥罗德,并将苏军重新推回到北顿涅茨河和顿河对岸,为德军夺回了战役主动权。

这就是军事史上著名的“哈尔科夫反击战役”。此役德军迫使苏军后退100~150公里,苏军死伤官兵4万余人。曼施泰因以对比极其悬殊的兵力(以师的数目计算是1∶8),突击滚滚前进的苏军侧翼,使得原来向西南进攻的苏军纷纷溃退,给苏军造成了极大恐慌。退却虽然是被动的,但由于曼施泰因能够在兵力极为不足的情况下,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抓住对方的弱点,通过机动造势,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反击,使退却变成了主动的进攻行动。

直到战后,苏联大将什捷缅科还回忆说:“直到今天,这还是一个谜,为什么瓦图京,这个一向谨慎、一贯重视对敌侦察的人,这次却如此长时间地不能正确认识到方面军面临的严重危险。”由此可见,曼施泰因在退却之中实行的“蛙跳”翼侧迂回反击行动之妙。英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十分敬佩曼施泰因组织的这次撤退行动。他说:“他表现出来的伟大技巧总是以少击众,一再阻击了苏军的冲击,使苏军的西进受到了极大的迟滞。他的战略防御观念,是特别重视用来达成防御任务的攻势行动。他总是在寻找反击的机会,只要一有这种机会,他是决不放过的。”“这一次的反击成为曼施泰因一生事业中最精彩的作战表演,在全部的军事史中,也要算是第一流的杰作。”

毋庸置疑,曼施泰因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军事思想与作战理论指导作战。二战初期,他积极参与筹划了许多重要战役计划的制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力。作为一个指挥官,他指挥大兵团作战,往往以少击众,闪击突破,出奇制胜。尽管曼施泰因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用尽了指挥才华,但仍然没能使德军逃脱惨败的命运,这是由其反动的政治本质所决定的。同时,作为一个疯狂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罪犯,不管他怎样为自己的罪行开脱,终究难逃覆灭的下场。

同类推荐
  • 使命之机械战争

    使命之机械战争

    为了赢得人类与机械部队的战争,泛亚联盟的科学家秘密地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杀戮武器“机甲”。五位怀着强烈复仇心理的战士成为了第一批“机甲勇士”,他们到底能不能完成所有的任务呢?
  • 潜伏日记

    潜伏日记

    与刑侦卧底不同,特种作战也有化妆潜伏。本文以章节为单位,通过多个视角、结合逻辑推理,剖析人物的内心和各个细节。每一个章节展现一个或者几个任务,通过任务的不断深入,主人公的潜能不断提升,当然伴随着荣誉和光环,也生出了更多诱惑和纠结,ta到底能完成多少任务,到底能做多远……
  • 抗战财神爷

    抗战财神爷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身怀异能的八路军战士甘光复,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先烈,共御外侮大杀四方,凤凰涅槃建立新中国的传奇故事。
  • 战警铁战

    战警铁战

    血与汗的挥洒,超强度的疲惫作战,随时准备出击。军人,不会说出他多苦多累,当他看到他保护的东西安全后,他才会笑。战警,不一样的军队,不一样的人生,却都是同一样的一生!
  • 最后的步兵

    最后的步兵

    步兵: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基准武器平台,以地面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进行正规攻防的基本作战兵种。——联邦军事条例-745版,名词解释部分,第二条第一款。纯步兵:又可称轻步兵,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唯一武器平台,不依托包括但不仅限于机械化装备等进行机动和作战,以地面徒步作战进行训练、武装和装备,进行陆栖正规攻防的低装甲型低机动性兵种,现已从联邦服役序列中除役。——联邦军事条例-745版,名词解释部分,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说实在话,同样作为最后一支“步兵”部队曾经的成员……三儿做的比我好,至少他维护了最后一支“步兵”的最后尊严……*本文含有大量粗口等内容,如有不适请点击右上方求生舱脱离按钮。
热门推荐
  • 超能卡师

    超能卡师

    恩怨情仇汇他一身,机智淡定是他特点,腹黑吐槽是他爱好,拯救世界是他责任。
  • 天仙侠情

    天仙侠情

    (本文为纯仙侠风,文笔古风甚至,传扬古中华神话文化,如果你喜欢诛仙、仙剑,那本文一定适合你)月淡星稀,前尘往事梦如烟。风虐雪饕(tāo),牵挂无情忆苦甜。暮霭(ǎi)只是黄昏之后,沆瀣(hàngxiè)宛在黎明之前。白驹过隙、日月穿梭,命理轮回、天定之见,哪怕天涯海角、九幽深渊,终得一面。相思苦、苦相思,凄风悲雨,万丝长情魂未断。伤中爱、爱中伤,千山暮雪,前世今生缘尚在。仙道、天道、人道,何为道?亲情、友情、爱情,熟为情?人界三大仙门、冥界妖鬼一族、空界神魔之争、仙界曦容一族、天界尊天神王,五界之中将给予你答案,亲情、友情、爱情,何去何从,他与她,看似完美的邂逅,哪知是命运的安排……
  • 屹立娱乐之巅

    屹立娱乐之巅

    娱乐圈是个巨大的名利场,这里的竞争残酷而激烈,充满了各种利益冲突,因此真朋友少,假兄弟和伪闺蜜多,人心浮躁都是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勾心斗角,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宫心计”。既然注定要下场参与争斗,顾翘翘下定决心,在这个各色人精互撕的地方,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撕至巅峰,挡在她前面的,不论是神佛,还是妖魔鬼怪,一律都要撕得粉碎,走出自己的传奇!简介无能,现实中娱乐圈的故事和虚构的人物结合在一起,半现实像。
  • 食来运转

    食来运转

    美食是怎样炼成的。每一道珍馐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 天价契约:陆少宠妻无下限

    天价契约:陆少宠妻无下限

    五年前,她在婚礼前夕离他而去。五年后,她一回来就主动找他。面对他的奚落嘲讽,她坦然处之,只为,复仇!
  •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

    因为有你,所以青春;我在你的世界里迷失方向!最真实的故事,写给最真实的你,还有你们!如果说,我的青春有什么值得怀念,就是和你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读常用词语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本丛书重视语文的基础知识训练,选编了常用词语、好词好句、古文名句解读,谚语、歇后语集萃,还有语文趣味故事、语文之谜以及语文大家的故事等等,目的是使中小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逐步提高语文知识,增加文学素养,为将来走出社会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 本源大陆

    本源大陆

    这个世界,强者为尊,修为高深之辈可以受世人敬仰,有着排山倒海,天崩地裂之伟力。但是有一天,这个世界的最强者们发现,强如他们,却也只是别人眼中的蝼蚁,原本的世界却是受到了天谴的世界,这个世界顿时陷入了恐慌,黑暗之中。且看主角是如何在这混乱的黑暗年代崛起,杀到敌人心惊胆颤,杀到敌人闻风丧胆,以杀止杀!
  • 随身带着五色笔

    随身带着五色笔

    白天没打过你,你等着,晚上老子画个马蜂蜇死你,哼哼哼——小兔崽子,敢把老子关起来,太闷了,老子还是画个门出去溜达溜达——这月色朦胧,好景难求,咦,好像缺点什么,要是没有佳人相伴,岂不太煞风景?对,画个美女出来聊聊天也不错——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