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700000003

第3章 绪论(1)

中医保健技能疗法可大致分为药物疗法、经络疗法、推拿疗法、局部疗法及其他疗法五大部分。

第一节中医保健技能的理论基础

中医特色疗法的形成,先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包括各种传统疗法的形成;其次,也受到西医理论的影响,中西合璧,形成既保持中医特色,又借鉴医学新成果的新的特色疗法,或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疗法做了必要的改进。

一、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相对完善的理论。在众多的中医理论中,脏腑学说、经络学说对特色疗法的指导作用尤为突出。

(一)脏腑学说

脏腑,古代称为“藏象”。藏,指藏于内的内脏;象,是征象或形象,这里是指内脏生理、病理所表现于外的征象。《类经》谓:“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脏腑学说是研究人体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输布,必须通过脏腑的功能活动才得以完成。

脏腑学说所论述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论述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二是论述精、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

脏腑学说的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七窍、五志等,联结成为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其所叙述脏器的名称虽与西医学的脏器相同,但在生理、病理的含义上却不完全相同,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中西医学在各自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中医学中一个脏腑的功能,可能散见于西医学里多个脏器的功能中,西医学里一个脏器的功能,同样可能分散在中医学里多个脏腑的功能之中。但中医学所说的脏腑,不仅是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理、病理的概念。

(二)经络学说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经络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肌肤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系统主要有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十二经脉的附属组织,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经络行气血而营阴阳,具有抵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病理状态下,经络为病邪传注的途径。当体表受到病邪侵袭时,可以通过经络而传入内脏,由于内脏之间又有经络相贯连,病邪可以从一脏传入他脏。由于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内脏有病时也可反应于体表,即在相应的经络循行部位出现症状与体征,如在某些特定的部位出现敏感点及压痛点等。一般而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局部疼痛、肿胀;气滞血瘀而化热,则出现红肿热痛,为经络实证;气血运行不足,则出现麻木不仁,肌肉萎缩,为经络虚证。

临床上,经络学说不仅在诊断及辨证上发挥作用,而且可指导临床治疗。《灵枢·卫气》中曰:“能别阴阳十二经,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

明确指出了通过经络所反应的病候,可以推断病因,明确病性,判断病位。临床中可根据经脉的循行所过与所过部位的特异性联系来进行诊断。如手少阴心经络脉“系舌本”,所以心火上炎可引起舌尤其舌尖赤痛;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火上炎可致两目红肿;头为诸阳所会,但各经的具体分布又有不同,对于头痛的部位应详细询问,判断它属于阳明头痛或少阳头痛、太阳头痛,抑或上达巅顶的厥阴头痛;牙痛亦可根据上牙或下牙痛而分辨病因属足阳明胃经或手阳明大肠经。

另外,在中医的望诊中,望络脉颜色也是内容之一。《灵枢·经脉》中曰:“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其有赤有青者寒热气也,气青短者少气也。”

说明经脉的分布、颜色的变化可助于临床望诊。运用广泛的小儿示指络脉望诊法,即是根据小儿示指络脉的浮沉、深浅、色泽和形状来判断小儿患病的表里、寒热、虚实和转归。

经络切诊亦是临床诊断的内容之一。它包括络脉切诊和穴位切诊两个部分。

目前临床切诊,独取手太阴肺经的太渊脉,即寸口。但如遇到危重病人时,还需兼切趺阳、太溪二脉以验胃气、肾气之存亡。穴位切诊一般是通过切按背俞穴、募穴、原穴等特定穴来诊断脏腑及经络疾病。

经络学说的临床指导作用,在针灸、推拿、刮痧、埋线、各种穴疗、捏脊等疗法中均有体现。因为经络内连脏腑,外络肢节,五脏六腑有疾,均会在相应的经络系统出现反应,临床上可通过对相应的经脉和腧穴施术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所选取的穴位及经脉(即施术部位),均是在明确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来确定的。除局部与邻近选穴外,通常以循经选穴为主。

由于经络系统是由经脉、络脉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经别、经筋、皮部组成,临床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用刺络放血法;经筋疾病,可多取局部压痛点进行穴位疗法,如水针、磁疗、小针刀等;脏腑和经脉疾病还可运用皮部理论,使用皮肤针叩刺或皮内针埋针来治疗。小儿推拿中亦取相应的经脉施术来达到预期疗效。

经络学说对临床的另一项指导作用表现在药物归经方面。药物归经的理论是在金元时期,经络学说发展的同时,以大量药物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充分总结才形成的系统的理论。金元时代的张元素,在其编着的《珍珠囊》一书中,将药物归经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李杲又在此基础上提出各经尚有引经药、报使药,使药物归经理论又向前发展了一步。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中写道:“如柴胡能治寒热往来,能愈少阳之病;桂枝治畏寒、发热,能愈太阳之病;葛根治肢体大热,能愈阳明之病……用其所能治何经之病,后人即指为何经之药。”由此可知,经络学说在药物归经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了主要的指导作用。

二、现代医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保健技能疗法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不仅在国内,甚则国际上都给予了极大热情。许多国家的有关人员都在探究这些疗法的作用机制。目前,比较成熟的有以下学说。

(一)生物全息论

生物全息论认为,构成个体的大系统和许多相对独立的小系统间存在着全息对应关系,整个机体的不同器官和功能可在机体的一定部位范围内反映出来,这就为“微针系统”的各种疗法,如头针、耳针、眼针、面针、腕踝针等提供了现代医学的理论依据。

人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机体的每一局部都包含着机体全部的信息,并可通过局部反映出来,即整体成比例地缩小,这就是全息。

自从全息论问世以来,新发现层出不穷。例如有人利用全息论为指导,发现第2掌骨侧分布着一组穴位群,如果以整体上相关部位或器官的名称来命名,则穴位的排列结果正好是整体在这部分的成比例的缩小。经过反复的测试,进一步发现,人体任何一个肢节,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都有着全息论的体现。也就是说,人体任何一个肢节或其他的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的穴位,如果以其对应的整体上的部位的名称命名,则穴位排布的结果使每一肢节或其他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恰像是整个人体的缩小。而且,每两个生长轴线连续的肢节或每两个较大的相对独立的部分,总是对立的两极连在一起。

足部反射区疗法、鼻针疗法、耳针疗法、舌针疗法、口针疗法、唇针疗法、腕踝针疗法、头针疗法、颈针疗法、第2掌骨侧疗法等“微针系统”均是以此生物全息论为理论基础的。

(二)经络实质假说

经络学说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它揭示了一个尚未被现代医学认识或阐明的“气血运行”的网络系统及其活动规律,因此,对经络和经络学说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就成为现代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孜孜以求的核心内容。经络实质是什么?其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揭示,将对生物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用不同的技术设备和方法,从不同的视角和层次对经络实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形成了许多有关经络实质的假说。较代表性的假说简介如下。

1.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假说中医学认为,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可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外邪;西医学认为,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和各部分间的功能联系是通过神经体液综合调节机制来实现的。一些学者根据对穴位相对特异性和针灸效应等的研究结果,从生理学角度阐述了经络的实质。他们认为,从神经体液综合调节的观点来阐明针灸机制是比较可行的探索经络本质的方法。尽管经络对机体的调节作用与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有密切关系,但也存在一些难以用此假说来解释的事实。

同类推荐
  • 医说论语

    医说论语

    本书共分20个篇章,主要以人为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合理、恰当地应用先进的诊疗技术,使中国百姓既能够享受传统人文关怀的和谐与温馨,又能够享受医学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具体内容包括学而篇、公冶篇、乡党篇、子路篇、季氏篇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便秘奇效良方

    便秘奇效良方

    本书是“奇效良方”系列丛书中的便秘分册,是一本较为系统地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便秘的临床参考书。全书共有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中药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反映了10余年来中医临床治疗便秘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内容翔实、易学易懂,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研究人员和中医院校学生学习参考,也可供广大患者及其家属阅读。
  • 涉江采薇

    涉江采薇

    本书主要收集了百余篇医院护士的工作日志、工作体会和散文,从多个角度描述了护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除涉及临床一线工作外,还有行政管理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思考,内容丰满、充实,可读性强;表达了护理人员热爱工作、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希望凭借此书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护士、关心护士,更好地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 眼科超声

    眼科超声

    本书集编著者多年临床工作经验的眼科超声医师参考书。作者均来自眼科发展有百余年历史的北京同仁医院。全书共分为15章,以眼部解剖学特点为基础。从角膜、巩膜、葡萄膜、视网膜、玻璃体、晶状体、眼眶等部位,叙述正常解剖特点、正常超声表现,再叙述相关疾病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鉴别诊断及诊断特点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本草纲目(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该书最早出自于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8000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考正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当时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热门推荐
  • 明唐

    明唐

    明唐是一个国,明唐是一个家,明唐更是一个时代、一个世界。十年前,这个皇室亲手斩了自己的左臂右膀,唐家。仅仅留下一名叫做唐林的遗孤。十年后,明唐遭遇史前大劫,存亡危机之下,唐林挺身而出。……一个时代的更迭。天下姓唐,有个皇帝,名为唐林。
  • TFBOYS俊凯我会追到你

    TFBOYS俊凯我会追到你

    唐果,一个跟糖果一样甜甜的女生,一个深深喜欢着王俊凯的女生。对于唐果来说,王俊凯就是她生命中的太阳,她一直努力朝着他前进,甚至为了他努力的考上了和他一样的高中。也许是上天眷恋她,所以让她有机会在入学第一天就和他们相遇,熟悉。她善良,可爱,偶尔会有一些小迷糊,这样的女生虽然不完美,却不知道为什么就成功的吸引到了他们的目光。
  • 绽放在心底的花

    绽放在心底的花

    为什么在我心灵脆弱的时候遇到她,为什么她在我心里久挥不去,为什么我要赌那个未知的结果。这是一个男孩暗恋一个女孩的故事。
  • 江左一品纨绔

    江左一品纨绔

    文坛浊酒,一半被李白喝进诗里,另一半让魏晋文人就着寒食散干了,些许化作率性癫狂,余下的遁入愁肠。当代律师王衡穿越到了东晋宁康三年,成了‘书圣’的孙子,谢玄的女婿。只是天意弄人,前任逛青楼,喝花酒,气跑了尚未洞房的新娘子,眼见着一顶天大的纨绔帽子就扣下来了。人道琅琊王宣之风流不羁,堪称江左纨绔第一品。
  • 王俊凯的夏梦之恋

    王俊凯的夏梦之恋

    女主叫欧阳夏梦,她和王俊凯从小青梅竹马,因为夏夏她出了一场车祸,也就离开了中国了。后来夏夏回到了中国后和王俊凯相知,相爱,相守的爱恋。
  • 女主有特殊的作死技巧

    女主有特殊的作死技巧

    女主性别女未婚职业段子手脑洞可日天有一天女主的脑洞真的日破了天际
  • 倾世风华:逆天大小姐

    倾世风华:逆天大小姐

    一朝穿越,王牌杀手竟成为修炼无能的废物大小姐!原主人惨遭虐待,我来给你报仇!渣姐打她?废了你的手!渣妹骂她?割了你的舌头!后妈欺她?让你身败名裂!废物又如何?一样踩在你们头上!何况她不是废物!她以满手杀孽铺出一条血路。只是,身后好像有一个腹黑的帮凶?
  • 王痕传说

    王痕传说

    灾难之后的一千年,人类社会依靠魔导文明再次繁荣,但是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少年背后的圣痕到底与千年前的秘密有着怎样的联系,魔法与剑技的交融能否创造奇迹?让我们走进那个英雄的年代吧。
  • 貔神

    貔神

    我们生存的地方是地球,只是宇宙中很微小的一部分,那么宇宙就是最大的空间了吗?地球外面经过探索,居然发现了月亮,发现了太阳以及很多星系,那么试想宇宙外面又是什么情况呢?为什么,人在睡觉的时候时间会瞬间就过去了?为什么有些人运气特别好?做什么事都顺?为什么名字取好听的人总是走在人们前面?真的有神存在吗?为什么世间总存在在某着规则?竟请期待一个“怪胎”包揽爱情、喜剧、玄幻、科幻、以及富有神话色彩的奇幻之旅..
  • 仙魔世界之最后的公主

    仙魔世界之最后的公主

    普通女孩在经历了一场神秘的案件之后才知道原来都是一场骗局,一场针对她这个普通女子的骗局,穿越不是偶然,而是蓄谋已久。我不是公主,而你爱的是她,曾经她一直这样以为,而他也是如此。直到一场误会,他才明白爱不是你想便想,你不想就不会。看着飘若凡尘中如同一粒尘土一般的女子,他才发现他爱她,胜过千万年前那个九天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