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700000027

第27章 药物贴敷疗法(1)

药物贴敷疗法是将各种不同的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贴敷于某些穴位或特定部位上,利用药物对机体的刺激和药理作用,达到调整机体和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此疗法能发挥腧穴和药物两个方面的作用,是中医常用外治方法之一,也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较内治法更为简便、实用,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第一节操作方法

一、常用器具、基质与渗透剂的准备

(一)器具准备

1.粉碎器用于研磨、捣烂、切制、碾压等,使药物被粉碎、溶合,综合发挥药效。

2.粘贴物如胶布、网状绷带等,使已制成并贴于患处的药物固定,不发生脱落或移动。

(二)基质准备

基质是已粉碎好并溶合的药物的载体,也可称为调合剂。常用基质有醋、酒、凡士林、菊花汁、蜂蜜、金银花露、葱、姜、蛋清、油脂纱布等。

(三)渗透剂准备

渗透剂是促进药物向皮下渗透的促进物,可提高药物综合疗效。一般而言,基质物本身就具有渗透作用,不需另加。如使用水性物质为基质者,使用时要注意补充基质,以免水性物质干燥后失去渗透作用,影响疗效。

二、常用剂型与制备

贴敷疗法是将药物制剂直接贴敷在肌表,使药力发挥作用,常用的有鲜药泥剂、鲜药汁剂、药液剂、药糊剂、药膏剂和膏药等6种剂型。其制备方法有捣碓法、压轧法、煎煮法、调和法和熬制法等。

(一)鲜药泥剂

鲜药泥剂是将新采集的鲜生药用水洗净后,切碎放入碓臼中,用碓反复捣击,将药捣烂成为泥状制剂。制作方法简便,药量增减易于掌握,制剂呈泥状。由于药易变质,一般要现用现制。该剂一般具有消肿、泻热、拔毒的功效。

(二)鲜药汁剂

鲜药汁剂是将新采集的鲜生药洗净后切碎,放入碓臼中捣烂成药泥状,然后将药泥倒在纱布上,用纱布将药泥裹紧进行挤压,使药汁从药泥里沥出,盛于器具内,制成药汁剂。制剂呈液体状,易变质,应现用现制。该剂一般具有清热、解毒、通络等功效。

(三)药液剂

药液剂是将药物放入锅内,加水浸没药料为度,用文火煎煮后去渣取液而制成药液剂。该剂一般具有消炎散肿、止痒、保护创面的作用。

(四)药糊剂

药糊剂是将药物研成细末,在药粉末里加上调和剂(如水、油、酒、醋、蜜、茶等)调和均匀,制成糊状,或用鲜药汁与面粉调成糊状而制成糊剂。该剂一般具有保健皮肤、活络止痛、消肿泻热的功效。

(五)药膏剂

药膏剂是一种硬糊剂,是将药粉直接和油脂类(如猪油、羊油、松脂、麻油、黄白蜡、蛋清、饴糖、凡士林等)调和均匀,制成硬糊状,而成为膏剂。制剂柔软、滑润、穿透性强,涂展性好,对皮肤无刺激,临床使用广泛,多用于治疗干燥肥厚性皮肤病以及少许湿润的创面。

(六)膏药

膏药又称薄贴,是将药粉配合香油、黄丹或蜂蜡等基质炼制成硬膏,再将药膏摊涂在一定规格的布、皮、桑皮纸等上而成。膏药黏性较好,应用方便,药效持久,便于收藏携带,适合治疗多种疾病。

三、操作方法

根据所选穴位,采取适当体位,使药物能敷贴稳妥。根据病情之需要,选择正确的药物和适当的剂型,再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贴药前,定准穴位,用温水将选定部位洗净,或用乙醇棉球擦净,然后敷药。对于所敷之药,无论是糊剂、膏剂或捣烂的鲜品,均应将其很好的固定。如需换药,可用消毒干棉球蘸温水或各种植物油或液状石蜡轻轻揩去粘在皮肤上的药物,擦干后再敷药。一般情况下,刺激性小的药物,每隔1~3天换药1次;不需溶剂调和的药物,可适当延长至5~7天换药1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视病人的反应和发疱程度确定敷贴时间,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如需再贴敷,应待所贴部位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对于寒性病证,可在敷药后,在药上热敷或艾灸。

第二节适应证与禁忌证

一、适应证

药物贴敷疗法适应证广,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疾病。

二、禁忌证

1.头面部、关节、心脏及大血管附近不宜用发疱法,以免遗留瘢痕,影响美容或活动功能。

2.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以及某些敏感穴位如合谷、三阴交等处不宜采用发疱法治疗。对于孕妇、婴幼儿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强、毒性大的药物。

3.原则上,患有高血压、衄血、吐血、赤眼、牙痛、耳痛、喉风、口疳等诸火上越所致之病证,不可用升提法治之;患有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血崩症者,以及孕妇,均不可用引降法治之。

4.对于危重的病人,贴敷时间不宜过长。

5.对于患有皮肤过敏、急性和慢性湿疹以及其他皮肤病证者,暂时不宜施用药物贴敷疗法。

第三节临床应用

一、感冒

1.体虚感冒,表虚自汗及风寒感冒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白术、黄芪、桂枝、白芍、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各15g。共研粗末,麻油熬,黄丹收膏。每次取药膏适量,做成小饼,贴于膻中穴上,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风寒感冒初起,恶寒头痛薄荷、大蒜、生姜各30g。共捣烂如膏状,每穴用药膏10~15g。大椎、太阳穴(双)贴药后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劳宫穴(双)贴药后,合掌顿坐或夹放于两腿之间约30分钟。每日换药1次。

3.风寒感冒初起胡椒7粒,丁香10g,葱白30g。将胡椒、丁香研末,将葱白捣成葱泥,再将药末与葱泥调和,敷于两掌心,合掌夹于大腿间,盖被卧床休息30~60分钟。每日换药1次。

4.风热感冒金银花4g,连翘4g,桔梗2.4g,荆芥1.6g,薄荷2.4g,牛蒡子2.4g,淡豆豉2g,甘草2g,竹叶1.6g。共研细末过筛,取药粉适量,纱布包裹,敷于神阙穴,包扎固定。每次敷药4~6小时,每日换药2次。

5.风热感冒(伴咳嗽、胸闷者,效果更佳)牛蒡子、茶叶、紫菀各15g,猪牙皂、石菖蒲各12g,莱菔子30g。加水适量煎成汤剂,将消毒毛巾浸泡药汁内,取出毛巾,湿敷胸部。每日换药3次。

6.小儿风热感冒活地龙10条,白糖、面粉各50g。将活地龙放入碗内,撒上白糖,片刻地龙体液外渗而死,入面粉,调成糊膏,制成直径3cm的药饼2个,分别贴于囟门和神阙穴上。每次贴4~6小时,每日换药2次。

7.流行性感冒紫苏叶、绵马贯众、薄荷、四季葱白各15~30g。捣烂如膏状,每次取15~30g,贴于肚脐上,外以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二、咳嗽

1.风寒咳嗽麻黄5g,白芥子5g,肉桂5g,细辛3g,半夏3g,丁香0.5g。共研成细末,先将脐部以75%乙醇溶液消毒后,取药末纳于脐内,盖以纱布,胶布固定。

每日换药1次,直到病愈。

2.风寒咳嗽、燥咳,百日咳大蒜(除外衣)30g。将大蒜捣成泥状,取豆瓣大1团,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贴双足涌泉穴,次晨揭去。

3.痰湿咳嗽白芥子100g,面粉250g。白芥子研细末,分3次用。用时取药末1份,加白面粉90g拌匀,用水调和,做成药饼,饼的大小视背部面积而定。每晚临睡前贴敷背部(以肺俞穴为中心),外用敷料固定,晨起去掉。

4.肺虚寒所致痰湿咳嗽吴茱萸15g,肉桂30g,丁香15g,冰片1g。共研成细末,取药粉适量填入脐中,以脐满为度,外用胶布或伤湿止痛膏贴封。2~3天换药1次。

5.痰热咳嗽瓜蒌1个,青黛15g,贝母50g。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膏,分别贴于肺俞、大杼、后溪等穴,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次。

6.风寒型久咳附子、肉桂、干姜各20g。共研细末。先用拇指在两侧肺俞穴有力按摩半分钟左右,使之潮红,再将药末6g放于穴位上,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

7.久咳生甘遂20g,白芥子30g,延胡索20g,细辛35g,肉桂10g(儿童用量酌减)。共研细末,用时将药粉适量用醋或酒调成糊状,做成圆形药饼(约6g),摊在5cm×5cm的硬塑料纸上,分别贴在肺俞、心俞、膈俞3个对称穴位上,用胶布固定。嘱病人喝温开水,微微出汗。夏季初、中、末伏之初各贴1次。

三、哮喘

1.哮喘麻黄5g,白芥子20g,甘遂12g,细辛8g,玄明粉、前胡各15g,桑白皮30g。先将桑白皮加水煎取药液,其他药共研细末,均分做2份,用时各取1份调匀,做成饼状,分别贴敷于百劳、肺俞、膏肓、涌泉,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次取2穴,贴敷6小时,交换敷贴。

2.哮喘黄芩、大黄各30g,麻黄20g,细辛6g,葶苈子24g,丹参15g。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制成大小适当的药饼,敷于大杼、定喘、肺俞(均双穴)及天突、膻中。每次取3~4穴,贴8~12小时取下。每日换药1次。

3.寒哮细辛、生半夏、甘遂、延胡索、肉桂各5g,白芥子10g。共研细末,先用姜汁调和成糊状,再加麝香于药面,贴在肺俞、心俞、膈俞(均双穴)及大椎穴,每次贴敷2小时。每年盛夏初伏、中伏、末伏各贴1次,可连贴3年。

4.痰声漉漉,喘息抬肩白芥子90g,轻粉10g,白芷30g,蜂蜜适量。将白芥子、轻粉、白芷研为细末,加入蜂蜜调和,软硬适度,制成圆饼如1角硬币大。先用净布蘸浓姜汁用力擦大椎、风门、定喘,至微热时,将药饼烘热,贴于穴位上,用布包扎固定。饼凉,烘热再贴。每饼可贴3日。

5.热喘桑白皮10g,杏仁10g,生石膏30g,黄芩10g。共研细末,用凉开水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2.5cm的药饼6个,贴于华盖、膻中、膈俞、肺俞上,包扎固定。

每次贴4~6小时。每日换药1次。

6.面红气粗,肺热哮喘芫花100g,桃皮80g。煎浓汁,用纱布浸药汁敷于膻中、定喘穴上,干后更换,不可间断。2穴轮换渍溻。每次贴4~5小时。每日换药1次。

7.哮喘急性发作鲜毛茛50g。将鲜毛茛捣烂如泥,取黄豆大,贴敷在大椎或颈窝处,加以纱布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次贴6~8小时。3~4日贴1次。

8.婴儿喉喘鸣吴茱萸10g。将吴茱萸研成细末,用好醋调和成稠糊状,贴于双足涌泉(可摊至整个足心),用棉花包好固定,48小时除去。

四、胃痛

1.寒性胃痛炒栀子、附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用白酒调和成软膏状,于睡前敷贴于膻中穴上,再用纱布盖好,次日取下,未愈再敷;或用生姜90g,面粉30g,鸡蛋2枚。先将生姜捣烂,然后和面粉拌匀,再加入鸡蛋清调和炒热,外敷于疼痛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2.实热胃痛栀子30g,生姜9g,捣碎研烂,加白酒调成糊状,敷于疼痛部位;或用青黛、密陀僧各30g,雄黄、轻粉各15g,共研细末,用鸡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疼痛处,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均每日换药1次。

3.肝郁气滞型胃痛厚朴、枳实各20g。共研细末,用姜汁或葱汁调和,敷于神阙穴,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4.肝气犯胃,饮食积滞引起的胃痛大黄、玄明粉、栀子、香附、郁金各30g,滑石60g,黄芩、甘草各15g。共为细末,姜汁调成糊状,敷胃脘痛处。

五、呃逆

1.胃寒呃逆丁香、沉香、吴茱萸各15g,生姜汁、葱汁各5ml。先将前3味药共研细末,加入姜汁、葱汁调匀成软膏状,敷于神阙穴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2.顽固性呃逆生山楂30g(捣烂),赭石末15g。将二药混合调匀成膏状,贴敷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六、泄泻

1.普通泄泻吴茱萸50g,盐100g。将2药捣碎,放锅内炒热,用布包乘热敷脐,冷则再炒再敷。每次30~50分钟。每日换药1~2次。

2.寒湿泄泻白胡椒9g,炮姜、炒雄黄粉、肉桂、吴茱萸各3g。将诸药共研细末,用脱脂药棉蘸上药粉,敷贴于脐孔上,外用纱布盖上,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3.湿热泄泻苦参、苍术各适量(热重者以3∶1配合;湿重者以1∶3配合;湿热并重者两药等份)。共研成细末,用米醋调制2个饼,贴敷于涌泉(双),外用纱布包裹。4~12小时换药1次。泻缓则换药时间可适当延长。

4.水泻不止五倍子适量,食醋1杯。将五倍子放入食醋中煎熬成膏,摊于布上,贴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

5.婴儿单纯性消化不良胡椒粉1g,大米饭25g。取刚蒸熟的大米饭捏成1cm厚的圆饼,将胡椒粉撒于米饭饼上,待凉至不烫手时贴于脐孔上,外敷纱布固定,4~6小时除去。

七、便秘

1.热秘田螺5个。将田螺捣成泥状,敷于脐上。或皮硝9g,皂角末1.5g。

将皮硝加水溶解后,再加入皂角末,调制成糊状,敷贴于脐上。每日换药1次。

2.伤寒及诸证引起的便秘黄连60g,巴豆15g,葱白100g。将黄连、巴豆研细末,葱白捣成泥状,与药末调和,贴于脐上。

3.乳食积滞型便秘大黄12g。研细末,用酒调成软膏状,敷于脐部,用热水袋在膏上热敷10分钟。

八、失眠

1.方法一朱砂3~5g。研末,用纱布一块,上涂少许糨糊,撒上药末,外敷涌泉,胶布固定。

同类推荐
  •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

    为了帮助健康体检者、患者及家属、亲友解读健康体检的检验结果,由温州市老卫生科技工作者协会检验病理专业委员会牵头,会同温州医学院检验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实验诊断中心等单位,组织老专家和在一线忙碌的同道共同编写了《健康体检和常见疾病的检验结果解读》这本科普性读物,其内容简明扼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专业性、普及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神经内科临床处方手册(第二版)

    本书为临床治疗用书,主要读者对象为年轻临床医师,包括各专科医师和全科医师。本书以较少的笔墨概述每一疾病,并以诊断要点、治疗要点、处方和警示的条目编写,简洁明了。本书的编写围绕处方用药这一主题,对发病机制进行简单扼要的介绍,把临床表现和临床诊断合二为一成诊断要点。为了方便临床医师的实际使用,本书在治疗要点之后,以处方的形式列出详尽的治疗用药选择,尤其适合于全科医师和低年资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工作需要。对目前尚无特异性有效治疗的神经内科疾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书也一并列出,供临床医师参考。
  •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诊家正眼·四言脉诀白话解

    本书是“中医传世歌诀白话解”丛书之一。全书辑录的歌诀摘自明代医家李中梓所著的《诊家正眼》,其将二十八脉的脉象与主病分列为体象歌、主病歌、兼脉歌三项,而本书按照原文、提要、注释、白话解、解析的体例加以注解,是学习切脉的简易读本,适合中医初学者及中医爱好者阅读。
  • 社区急诊护理

    社区急诊护理

    全书共分四章,主要介绍社区急诊护理特点、急救组织及社区急诊评估、常用现场急救技术、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灾害性事件的救护与遇险生存。本书内容以社区护士实际工作需要为基础,强调现场救护和社区条件下的应急处理,讲解急救技术时图文结合,力求通俗易懂;常见急诊的社区护理从症状出发,强调对常见急诊的判断和应急处理;对常见急诊的社区急诊护理过程作程式化的描述,力求简洁明了,方便学习和掌握,也方便社区护士对社区急救知识、急救技能的社区普及工作;同时增设常见灾害性事件(火灾、水灾、地震)的现场救护内容,包括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以发挥社区护士在社区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综合诊治规范化手册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妇女患乳腺癌,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 本书共十七章,前六章简要介绍了有关乳房的形态、结构,乳腺癌发生、发展、转移机制,诊断及预后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第七至十四章阐明了乳腺癌手术、放疗、化疗等各种治疗手段及其适应证;最后三章为乳腺癌的预防、监测、随访和相关的重要的临床试验。附录中还介绍了各种医疗文件书写格式。综观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朴实,实用性强,可为肿瘤工作者,尤其是乳腺癌临床医师案头查阅,也可供本病研究者、兴趣爱好者参阅。
热门推荐
  • 诛武大陆

    诛武大陆

    诛武大陆,以战会天下,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万族林立。神武战帝,紫眸冰瞳,一柄白龙枪,单挑天下群雄。辰炎灵帝,三千辰炎,执掌天辰炎境,坐拥万里江山。.....北荒之界,葬虎之谷,寻紫晶炎神虎。都州之地,焚天之墓,传承金帝神脉,造就灵帝之上位。.....布衣少年自阳城而出,重塑昊天麒麟甲,手持青蛰,收源火,纳异魄,控魔兽,战天地,汇集天下豪杰。一枚戒指,挑起腥风血雨,在孤寂的强者之路上.....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冰塞川

    冰塞川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不少的故事。我们都只是平凡的人,但是我们有着精神的力量。每个人都有过强者梦,《冰塞川》的主角也一样,在恩怨中抱着自己的强者梦,走上了自己也不知道的路,他会遇见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见证。
  • 重生邪女绝世倾城妃

    重生邪女绝世倾城妃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极品女王,因为别人的背叛而穿越重生;他,是帝国太子,也是顶级宗门的宗主,遇事冷静、杀人如麻,但遇到她全乱了,他开始变得迷茫,不知如何是好。某女双手肘撑桌,靠近对面的某男:“亲爱的~你知道你在我心中是什么吗?~”某男邪笑,玩味的看着某女。“嗖”一个鸡腿飞出屋外。某女笑道:“去,捡回来。”
  • 契约写手

    契约写手

    蓝雨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少女死神座下的契约写手,他所写的每一部剧情,都可以在现世上演,蓝雨通过这种能力穿梭于各个时空上演着非凡的人生,每一个奇遇都是一段人生。
  • 落草计

    落草计

    屠夫牛大和妓女崔红红误杀孔家老三,开始了逃亡生涯。
  • 江山泪之双姝泪

    江山泪之双姝泪

    明朝末年后金崛起,大明王朝阉党弄权已是满目疮痍,为了挺进中原,后金派出人马卧底中原侍机而动……我是一名春露,写作本作品春露生死恋的初衷最初是在春露内部调侃,后来经过改正与过去的作品乱世情缘和四方将合编,命名为江山泪三部曲,三部曲为:双姝泪,巾帼泪和红颜泪,双姝泪主要讲述了因得罪东厂惨遭灭门的刘影刘倩姐妹与进入大明卧底的豪亲王之间的爱恨情仇……
  • 太上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太上灵宝净明院真师密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穿越之甜蜜小王妃

    穿越之甜蜜小王妃

    这是一个明星穿越到古代找到自己的真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