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6000000021

第21章 无脊椎动物(1)

腔肠动物

除极少数种类在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在海洋生活,大多数在浅海,有些在深海,现存种类大约有11000种。

美丽的珊瑚虫

珊瑚虫属腔肠动物,身体呈圆筒状,有八个或八个以上的触手,触手中央有口。多群居,结合成一个群体,形状像树枝。骨骼叫珊瑚。产在热带海中。

珊瑚虫身微小,口周围长着许多小触手,用来捕获海洋中的微小生物。它们能够吸收海水中的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以保护身体。

群体生活的珊瑚虫,它们的骨架联在一起,肠腔也通过小肠系统联在一起,所以这些群体珊瑚虫有许多“口”,却共用一个“胃”。能够建造珊瑚礁的珊瑚虫大约有500多种,这些造礁珊瑚虫生活在浅海水域,水深50米以内,适宜温度为22至32度,如果温度低于18度则不能生存。

珊瑚是怎样形成的?

珊瑚是由许多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喜欢群居的珊瑚虫一代一代地老死,新一代又在它们上面建设新生活。就这样日积月累,无数珊瑚虫的骨骼堆积成美丽的珊瑚。珊瑚多呈红色、黑色和白色,是人们的收藏珍品。

海中的“透明伞”——水母

水母是一种低等的腔肠动物,母身体外形像一把透明伞,伞状体直径有大有小,大水母的伞状体直径可达2米。从伞状体边缘长出一些须状条带,这种条带叫触手,触手有的可长达20米-30米,相当于一条大鲸的长度。浮动在水中的水母,向四周伸出长长的触手,有些水母的伞状体还带有各色花纹。在蓝色的海洋里,这些游动着的色彩各异的水母显得十分美丽。

美丽的水母是温柔的吗?

很多水母都会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光彩艳丽的水母并不像它的外表那样温柔。水母的身上长有带毒的触手,如果被它们带毒的丝刺到,轻者会感到火辣辣地灼痛,重者会中毒身亡。

小课堂

人们往往根据它们的伞状体的不同来分类:有的伞状体发银光,叫银水母;有的伞状体则像和尚的帽子,就叫僧帽水母;有的伞状体仿佛是船上的白帆,叫帆水母;有的宛如雨伞,叫做雨伞水母;有的伞状体上闪耀着彩霞的光芒,叫做霞水母。

翩翩起舞的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通称“桃花鱼”,“降落伞鱼”。水螅水母,体透明,微带乳白,拇指般大小,直径大约在0.1-1厘米之间,触手约256条,依长短可分为七级,由伞部的收缩及触手的上下运动而浮沉水中。水螅体不发达,高仅2毫米,无触手。

桃花水母体态晶莹透明,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它的伞体不停地收缩与舒张,将下伞腔内的水压出体外,借此朝相反的方向缓慢游动。当遇到食物时,触手上的刺丝囊即射出刺丝,刺中被捕获物,顷刻将其麻醉,以触手送入口中,吞入胃内。桃花水母多以剑水蚤、小线虫、小环虫、小蝌蚪、小鱼苗等为食。

小课堂

在动物学上,世界上首次记录桃花水母是在1880年,标本采自英国伦敦,定名为索氏桃花水母。约半个世纪后,才在世界各地陆续被发现,主要在亚洲、欧洲、美洲等温带地区,大洋洲也有发现。我国的桃花水母第一次发现是1907年,为一日本人采得,经日本学者丘浅定名为宜昌桃花水母。

像花一样的海葵

海葵的外表很像植物,其实却是动物。海葵的单体呈圆柱状,柱体开口端为口盘、封闭端为基盘。口盘中央为口,口部周围有充分伸展的软而美丽的花瓣状触手,犹如生机勃勃的向日葵,因而得名。触手的数目因种而异,但内环者大于外环,数目均为6的倍数,具有摄食、保卫和运动的功能。海葵多数栖息在浅海和岩岸的水洼或石缝中,少数生活在大洋深渊,最大栖息深度达10210米。

什么是海葵的“私家车”?

海葵经常和寄居蟹生活在一起。寄居蟹寄居在螺壳上,而海葵也附在螺壳上,因为海葵行动不便,它就跟着寄居蟹走来走去。寄居蟹也不排斥海葵,因为海葵可以帮助寄居蟹吓跑敌人,这样海葵就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了。

小课堂

科学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碳14技术对3只采自深海的海葵进行测定,发现它们的年龄竟达到1500-2100岁。

奇异的海绵

海绵是非常奇异的动物。它们不会运动。身体被触摸时也不会作出反应。它们既能生活在热的海洋中,也能生活在冷的海洋中,并附着在海床或者海底岩石上。一股持续的水流通过海绵的小孔进入海绵的身体,在里面循环并通过一个较大的孔——出水孔排出。水流能为海绵提供食物(动植物碎屑)和呼吸需要的氧。海绵具有由独立的部分构成的骨架和各种形状的骨针、退化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细胞。它们既可以通过分裂进行生殖,也可以通过受精卵进行生殖。受精卵变成会游泳的幼体,被水流从海绵的中央孔带出,然后固定在某个地方,再长成新的海绵。根据骨架的性质,可以把海绵分为两类:一类具有钙质骨架,另一类具有硅质骨架。有一些海绵的组成成分中缺少刚性物质——浴海绵就是这种类型的海绵。

软绵绵的海蜇

蜇体呈伞盖状,通体呈半透明白色、青色或微黄色,海蜇伞径可超过45厘米、最大可达1米之巨,伞下8个加厚的(具肩部)腕基部愈合使口消失(代之以吸盘的次生口),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其作用是在触及小动物时,可释放毒液麻痹它们,以做食物。

海蜇的营养极为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海蜇含蛋白质12.3克、碳水化合物4克、钙182毫克、碘132微克以及多种维生素。海蜇还是一味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海蜇有清热解毒、化痰软坚、降压消肿之功。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中的第二大门。软体动物是三胚层、两侧对称,具有了真体腔的一类动物。软体动物的真体腔是由裂腔法形成,也就是中胚层所形成的体腔。它们身体柔软,一般左右对称,某些种类由于扭转、曲折,而呈各种奇特的形态;通常有壳,无体节,有肉足或腕,也有足退化的;外层皮肤自背部褶皱成所谓的外套,将身体包围,并分泌保护用的石灰质介壳。

软体动物包括在生活中为人们所熟悉的腹足类,如蜗牛、田螺、蛞蝓;双壳类的河蚌、毛蚶等;头足类的乌贼(墨鱼)、章鱼等;以及沿海潮间带岩石上附着的多板类的石鳖等。

诡计多端的动物——乌贼

乌贼俗称墨鱼,渔业捕捞量很大,肉鲜美,富有营养。一般生活在温暖海洋中,游泳快速,主要以甲壳类为食,也捕食鱼类及其他软体动物等。

乌贼平时喜欢在远海遨游,到了春末时节,它们才成群结队地游到近海来产卵。它们喜欢把卵产在海藻或木片上面,像一串串葡萄似的挂在上面。乌贼生活在远洋深水里,每年春暖繁殖季节由深水游向浅水沿海产卵,这种现象叫生殖洄游。产卵后的乌贼将在近海大批死亡。

乌贼为什么能喷墨汁?

乌贼肚子里的墨汁是保护自己的武器。平时,它遨游在大海里专门吃小鱼小虾,但是一旦有什么凶猛的敌害向它扑来时,乌贼就会立刻从墨囊里喷出一股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成一片黑色,使敌害顿时看不见它。就在这黑色烟幕的掩护下,它便逃之夭夭了。值得注意的是,乌贼喷出的这种墨汁还含有毒素,可以用来麻痹敌害,使敌害无法再去追赶它。

执着的打捞工——章鱼

章鱼,说是鱼却不是鱼,它是从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而来的。章鱼身体一般很小,八条触手又细又长,故又有“八爪鱼”之称。章鱼外貌虽丑,功夫虽高,但绝不凶残,它们是极其温和友善而又胆小的动物。

19世纪初,一艘轮船载着为日本皇室搜罗的高丽珍贵瓷器在日本海沉没了。一百多年间,尽管人们清楚地知道沉船的地点,可是,连最好的潜水员也无法潜到这么深的地方。后来有几位渔民产生了一个绝妙的想法:为何不请章鱼帮忙呢?于是,他们捕捉了一些章鱼,将它们拴上长绳子,然后放到装载瓷器的沉船处。这些章鱼沉到海底,一发现各种各样的陶瓷器皿就纷纷钻了进去。渔民们觉得是时候了,便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提起,极为顽固的章鱼一点也没觉察出来。于是,这些执着的“打捞工”,就这样一件一件地将沉船里的贵重瓷器打捞了上来。

海洋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什么?

很多人都认为海洋中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是乌贼,其实最大的应该是章鱼。目前,人们捕杀过的最大的一条章鱼有7吨多重,展开足腕约有60.9米长,真是个庞然大物了。

背着重重的壳——蜗牛

蜗牛是一种陆生软体动物,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头、颈、外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是温度16℃-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高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实用价值

蜗牛是一种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都很高的陆生类软体动物,其食用和药用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在国外,蜗牛是世界上七种走俏野味之一,位于国际四大名菜(蜗牛、鲍鱼、干贝、鱼翅)之首。在法国有“法式大菜”之誉,在欧美等国的圣诞节中,几乎到了没有蜗牛不过节的地步。

所有的蜗牛都有壳吗?

蜗牛的种类特别多,在陆地和海洋中,共有10万多种蜗牛。有的小蜗牛只有几毫米长。并不是所有的蜗牛都有外壳。有很多没有外壳的蜗牛,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海洋里。

会走路的动物——河蚌

河蚌外形呈椭圆形和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具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斧足发达;雌雄异体;多栖息在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

圈不住的河蚌

1988年的一天,河南省的一位农民偶然从河沟里拣到一个13.8斤重的大河蚌。好奇的主人带回家后舍不得吃掉,便在院内挖了个小塘饲养起来。第三天,大河蚌逃跑了,主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拆开的院墙下面找到。为了防止大河蚌逃跑,主人在它的壳上拴上绳索。但过了一天,当大河蚌刚磨断绳索想要逃跑时,又被主人发现。这一次气恼了主人,马上准备把它杀了,烹制成宴席上的佳肴。正巧这事被一位水产科技人员知道了,他告诉主人:河蚌虽然大得出奇,但它仅有12岁,正是朝气蓬勃的青年时期。于是,主人为使人们将来能够大饱眼福,为它又建设了一座新的“别墅”,更加关心它的成长。

河蚌能走路吗?

很多人都认为河蚌是不能走路的,其实河蚌是能行走的。河蚌走路速度非常慢,大约每分钟走2-3厘米的路程,所以很难让人察觉到。

披甲的武士——石鳖

石鳖呈卵圆形,一般只长到5厘米。它的颜色和岩石一样,形状有点像陆地上的潮虫。石鳖的身体背面生长着覆瓦状排列的、由8个石灰质壳片形成的一组贝壳。在这些贝壳的周围,外套膜的表面还生有许多小鳞片、小针骨、角质毛等。它的背部就像一个全身披甲的武士,其他动物很难去侵犯它。

石鳖是一种移动缓慢、吃水藻的软体动物,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气候温暖的地区。

会变温的动物——蚯蚓

蚯蚓体呈圆柱状,细长,各体节相似,节与节之间为节间沟;头部不明显,由围口节及其前的口前叶组成;口前叶膨胀时,可伸缩蠕动,有掘土、撮食、触觉等功能;围口节为第一体节,口位其腹侧,口前叶下方;肛门在体无端,呈直裂缝状;自第二体节始具刚毛,环绕体节排列,称环生;刚毛简单,略呈S形,大部分位于体壁内的刚毛囊中。

蚯蚓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蚯蚓对环境的依赖一般比恒温动物更为显着。环境温度不仅影响蚯蚓的体温和活动,还影响蚯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繁殖等,而且温度也对其他生活条件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间接影响蚯蚓。因此,温度是蚯蚓最重要的生活条件之一。

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而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蚯蚓可以作为家禽的饲料,是鸡、鸭喜好的“肉类”食物;蚯蚓还是淡水钓鱼的钓饵。但蚯蚓也有为害的一面。有一种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猪肺丝虫,在它的幼虫生长发育中,有一段时间是寄生在蚯蚓体内的。因此,在猪肺丝虫流行的地区,蚯蚓为这种寄生虫的繁殖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小宝宝——虎斑宝贝

虎斑宝贝的壳较大,呈卵圆形,背部膨圆,两端微凸,前端较尖瘦,顶部向内凹陷;壳表面光滑,有瓷质光泽,淡黄色或白色,分布有大小不同的黑褐色斑点,似虎皮的斑纹,故得名。它的螺旋部被珐琅质覆盖,背线明显;壳口窄长;外唇齿约20-30枚,内唇齿约22-26枚;壳内面白色。

虎斑宝贝生活在潮下带岩礁海底或珊瑚礁海底,是印度西太平洋热带海区广分布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和西沙群岛。它的壳可供观赏,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同类推荐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蓝色国土:向960万说不

    中国的国土面积,除了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有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新世纪的中国人,必须更新国土概念,走出黄土地,驶向蓝海洋!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鼩鼱晴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也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
  •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低碳生活:为了我们的地球家园

    旨在引导新时代的青少年一起行动起来,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生活耗用能量降到最低,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实现绿色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爱,让我们的爱更宽广,更包容,更细致吧!
  • 生命的奥秘(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生命的奥秘(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本书内容包括:探寻生命的足迹、揭开私秘的话题、大自然美妙的旋律、追踪神秘的踪影、奇妙的人体之旅等。
热门推荐
  • 炀帝开河记

    炀帝开河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误延千年:废材榜上天才夫

    误延千年:废材榜上天才夫

    【命运】慕月,琉云国的天才,一夕之间,天才变废材,众人惋惜。星辰,本非红尘中人,却因这一小丫头踏入红尘,从此深陷其中,无可自拔。当天才变成废材,商道崛起,亮瞎众人。当天才爱上废材,绝世独宠,羡煞众人。ps:女主是真废材,无穿越,不喜慎入。不论我多么强大,你依然是我的软肋。
  • 无界魔主

    无界魔主

    这是一个修真者争霸的世界,少年石轩机缘之下得绝世魔功,一步步踏上称霸之路。
  • 珠花簃词话

    珠花簃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ugene Pickering

    Eugene Picker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海魔缘

    星海魔缘

    “十三爷……十三爷……”“嗯,我是十三。”域外文明的十三杀者到中华文明世界转世重修,却在阴差阳错之下被本土少年获得传承,于是一个流浪的少年在文明的冲突中扮演了一次间客……
  •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多维视野下的现代教育工程

    钱学森之问,使得教育的问题更加凸显。如何站在历史、人生和全球的高度,找准教育的核心问题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成为当下一个热点问题。作者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和案例,结合我国当下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解决措施和普遍认识,结合自身理工科学术背景,采用工程过程、方法,结合人从婴幼儿到成年的成长过程,提出了教育与教学的关系问题,教育工程设计的核心原则、主要目标、体系框架、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在教育工程中的作用,并对基础教育、大学教育和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 夜凝白露素银装

    夜凝白露素银装

    三生转世,三世姻缘。十里桃花终覆雪,望前朝,却留一念随风飘。
  • 中夏传之帝歌

    中夏传之帝歌

    当他离开了帝都,背着皇命去向七族借宝。所有人都认为他不可能再回来了,他在和大太子的斗争中输的一败涂地。十年之后,新帝登基之日,他却带着七宝又一次踏入了帝都。他用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成长,用了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谱出了自己的一首帝歌。
  • 一曲红绡云深处

    一曲红绡云深处

    写这个作品是男朋友给我的灵感,甜蜜杀!!!女主扮猪吃老虎,极其护短的性子是没谁了!男主自带主角光环,智商逆天!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大纲,闲时会更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