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900000074

第74章 明(3)

这次中举无疑给徐光启全家带来新的希望,甚至一些社会上层人物都对徐光启刮目相看。当时上海的大官僚地主顾冒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徐光启的儿子。徐光启金榜题名,虽感荣耀,亦有自己的苦衷。他20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这十年中,徐光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攻读四书五经、八股时文上面。其实,他并不是十分热衷功名的人,他参加科举考试,一是为了遂父母心愿,二是为了改变困窘的家庭状况及自卑的环境。徐光启也并不在意八股时文,他后来曾对儿子说,那都是些雕虫小技,于经世致用无补。他更关心的是可强国利民的经世实学。因此他在埋头诗书和八股文的同时,也阅读了不少兵书和科技书籍。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是徐光启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这位传教士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等科技产品深深吸引了本就关注科技的徐光启。经过一年的交游,徐光启深受利玛窦的影响,被一种新奇的西方科技和文化所折服。次年,大明王朝的举人徐光启在南京受洗礼,正式加入了天主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天主教徒。

徐光启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明代晚期:一个危机四伏的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浪潮迭起,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愈演愈烈,东北地区西临着女真族的一次次进攻,国家危在旦夕。此时,胸怀报国之志的徐光启把目光投向科技,希望利用科技最终富国强兵,拯救祖国。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中国,科技向来不被人重视,被污蔑为“奇技淫巧”。我国一度在世界上领先的科学技术至明代已经落后于西方了。所以,利玛窦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知识介绍给徐光启时,徐光启的思想中就萌生了借西洋先进科技补中国科技不足,介绍西洋实用科学以振兴祖国的热望。徐光启入了天主教,这在伦理道德规范森严的明代,不啻于石破天惊的举动。但徐光启此举并非出于宗教狂热,借西洋科技富国强兵才是他的根本动机。这一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的决心和理想。不久,一个译介西洋科技的前无古人的创举就拉开了序幕。

译介西学,会通中西

1604年,徐光启走完了他科举旅程中的最后一站,中了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从此,他把平生痛恨的八股文一概扔到一边,而专门致力于有益致用的实学。徐光启是个学者型的官员,他以自己平日所学去救正时弊。针对明王朝政治、军事、经济的腐朽现状,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如《拟上安边御虏疏》、《处置宗禄查核边饷议》、《海防迂说》、《漕河议》等等,都是他这一阶段纵论时务的心血之作。但是由于人微言轻,以及大贵族、大官僚的排挤和反对,徐光启这些合理的方案不能得以实施。

这时候,利玛窦也从南京来到北京,从此徐光启和利玛窦可以更方便地交流和探讨。在政治上失意的徐光启将满腔报国之情寄托于科学技术的钻研。他向利玛窦学习天文、算学、历法、水利、地理等学科,无一不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不仅自己学习,徐光启还希望把西洋科学介绍到中国,让科技之花开遍神州。为了实现这一美好心愿,他向利玛窦提出翻译西洋书籍的要求。

他决定先从基础学科入手,首先翻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几何原本》是一本专门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及相互关系的书,在当时的欧洲一直受到科学家的赞誉,并被作为教科书使用。徐光启选译这本科学名着,显示了他学者的眼光。翻译由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译。这项工作对徐光启来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几何学对徐光启来说,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尤其是,一些学术名词的翻译,更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但徐光启对翻译工作充满澎湃的激情,他仅用了约一年多工夫,就以顽强的意志力译完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翻译的出色程度为后人所赞誉,梁启超评价此书时说:“字字精金美玉,是千古不朽之作。”

继《几何原本》之后,徐光启翻译了《测量法义》,又与李之藻、熊元拔等人合译了《泰西水法》、《同文算指》。在他所编译的《大测》二卷中,首次向中国人介绍了平面三角、球面三角等概念。然而徐光启译介西洋科技的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阻力首先来自耶稣会传教士。耶稣会士来华的真正目的是传播天主教,介绍西洋学术只是传教的一种手段和诱饵,是用以打开中国大门的敲门砖。正因如此,他们向中国人传授科学知识绝不是毫无保留地倾其所有。利玛窦了解到中国帝王看重历法,想通过先译介天文历法书籍打通中国政府上层,而徐光启认为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在徐光启的一再坚持和敦促下,利玛窦才勉强答应先译《几何原本》一书。《几何原本》一共15卷,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了6卷,徐光启很想全部译完,但利玛窦却借故一再推托,终于没能完成全书。徐光启无限感慨地说,这也是西洋人奇货可居啊!

另一方面的阻力则来自朝中的保守官僚士大夫。这一部分封建官僚对耶稣会士持仇视态度,在排斥西方天主教的同时,对西洋学术也一概加以贬斥,攻击西洋学术乱人学脉,是“奇器淫技”。因此他们主张厉行海禁,驱逐耶稣会士。在攻击耶稣会士的同时,他们也不放过国内的天主教徒。徐光启和李之藻这些入了天主教的官员更是他们讥讽和诽谤的主要对象。诸如“目无君父”、“不尊礼法”、“擅入邪教”的字眼如雨点般砸向徐光启等人。对于保守派的攻击,徐光启给予了严正驳斥。他认为西洋传教士播扬的科学技术,都是“致国家强盛,保天下太平的良策”,鲜明指出,如果西洋学术“真的有利于我国,又何必说什么远近呢”。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徐光启在《简平议说序》中极有远见地宣言,打破民族障壁,虚心博采外域先进文明,是推进中国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徐光启在此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溢于言表的爱国精神,更兼一种广阔的世界观和难得的开放精神。

晚拜宰辅,鞠躬尽瘁

崇祯五年(1632年)五月,徐光启任礼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入阁参与机务,不久又加太子太保衔,进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时他已70多岁了,朝政为奸臣温体仁、周延儒等人把持,他只能办些琐杂的行政事务,自己虽有满腹经纶之才,却不能有什么建树。第二年十月,72岁的徐光启因过度劳累而逝世。徐光启死于任上,官拜宰相,位极人臣,但“盖棺之日,囊无余资”,两袖清风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崇祯帝下令追赠其为少保,辍朝一日,以示哀悼。灵柩运回徐光启的故乡——上海徐家汇安葬。

徐光启以赤诚之心示祖国,以开放之心献科学,以进取之志求真理。传播文明之火,成会通中西第一人;身居高官,奔走呼号,殚精竭虑图自强。明末清初的查继佐赞美他:“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访坐论,无间寝食。”

马士英——庸琐鄙夫、饕残恣恶的南明奸相

明朝末年,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马士英,号瑶草,家藏瑶,腹藏草。草贯士英皮,遂作犬羊之鞟。

这首民谣讽刺的正是明末祸国殃民的权奸马士英。

拥立福王,弄权营私

马士英,贵州贵阳人,出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据说,他原本姓陈,家居广西腾县,和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是同乡。5岁那年,他被一个姓马的槟榔贩子收为养子,从此就改为马姓了。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28岁的马士英中进士被授南京户部主事,其后他一直官运亨通,升迁到了右佥都御史要职。马士英自幼家境贫寒,备受富家子弟歧视凌辱,因此,年轻时他发奋读书,立誓要当大官,挣大钱,改变自己的穷酸地位。后来虽然达到了目的,但马士英仍嫌官小权轻,在上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便多次挪用府库公款贿赂朝贵。结果被镇守太监王坤告发,马士英鸡飞蛋打,不但未见升迁,反而丢官削职,只好狼狈地逃回南京。在南京,他结识了阮大铖,两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

崇祯十四年(1641年),因逆案被削职的权奸周延儒突然莫名其妙地被内召为内阁首辅。这在朝廷内外引起很大震动。阮大铖闻讯后欣喜若狂,赶忙携带巨款,前往拜访,满心希望捞得一官半职。他在周延儒面前大骂东林党如何卑劣,诉说钦定逆案不公平。可是阮大铖拍马屁偏偏拍到了马腿上。周延儒只好以实情相告:“我这次升迁,全仗着东林党人出力,可是你的名字还挂在皇帝定下的逆案里,不好办哪!”阮大铖一听,心里凉了半截。亏得他在官场里混了多年,马上将话锋一转:“其实我个人得失进退是次要的,但有一个人却不可埋没,”阮大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瑶草(马士英的字)怎么样?”周延儒贪图阮大铖那一大堆白花花的银两,不好推辞,便答应有机会就给马士英封官。说来也凑巧,第二年凤阳总督高斗光在与张献忠农民军决战过程中,连失五城,被逮捕治罪。周延儒乘机替马士英说情,让他当上了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庐州、凤阳等处军务。马士英对阮大铖可谓感激涕零,发誓日后握有大权时一定要提拔他。

马士英官场上再度得势,而明朝的统治却无可挽救地在迅速崩溃。崇祯十七年四月,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克北京,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上吊身亡,长达270多年的明朝统治覆亡了。马士英感觉到自己刚刚拥有的一切很快又要离他而去了,终日恐慌不安,如坐针毡。他天天派人四出打探消息,揣度着时局的走向。

明朝覆亡消息传到南京,居守陪都的六部官员一片恐慌。为继承明统,他们决定拥立新君,重建朝政。但在君王择立问题上,南京各派官员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种混乱局面对于马士英来说犹如一针强心剂,他预感到自己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马士英毫不犹豫地卷入这场政治争斗。

这场争斗基本分成两派。一派以东林党人为主导,一派以马士英为核心。东林党人翰林院詹事姜日广、兵部尚书史可法、兵部侍郎吕大器、右都御史张慎言、前礼部侍郎钱谦益等主张拥立“昭穆不远、贤明可立”的潞王朱常芳。他们认为福王虽系神宗亲孙,“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担心福王上台后,会重提“国本”、“梃击”、“移宫”等旧案,引用奸邪,与己不利。因为东林党曾经逼迫福王父亲朱常洛到洛阳就封,福王与东林党结下了世仇。而且,东林党参与三案争斗,久为政敌所嫉恨。假如皇帝重翻老账,再如上一些人别有用心地进行攻击,东林党的日子就难过了。

但是凤阳总督马士英偏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力主按伦序继统,拥立福王朱由崧。马士英如此卖力地维护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封建继承制度,当然有他自己的小算盘。福王是一个昏庸无能、只知玩乐享受的宗王。马士英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可以为己所用。

狡猾的马士英表面上虚张声势,继续与东林党人争执辩论,暗中已在采取行动。他联络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实力派,派兵把朱由崧接到了南京,声称“以序以贤,无如福王,已传谕将士为三军主,请奉为帝”。事已至此,史可法等人也无可奈何,只好被迫放弃原议。五月十五日,福王正式即位称帝,以明年为弘光元年,此即第一个南明政权——弘光政权。

马士英在与东林党人争斗的第一个回合中取得了胜利,不觉颇为得意,福王只是我扶上皇位的一个傀儡,一切大事还不是我说了算。然而事情并不以马士英的意志为转移。东林党虽然在君王择立问题上受挫,但却成功地掌握了内阁权力。其中史可法为内阁首辅,掌握了朝中大权。马士英则屈居史可法之下。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是当时的东林党领袖,非常有才华。他青年时代就深受东林党影响,立志以国事为重。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史可法受命四处征剿,屡有战功。而且,他治军廉明有信,深得士兵爱戴。因此,他在朝廷内外享有很高威望。

史可法掌权引起马士英极度不满和恐慌。他连续召集心腹死党在家中进行密谋,商讨如何排挤史可法。有人提出应从东林党与福王关系上寻找突破口。这一下可提醒了马士英。他立即翻出一封史可法写给马士英的关于拥立福王“七不可”的亲笔信,连夜秘密地交给了福王。福王看了信后,当然很是不满,遂有意要调离史可法。马士英则趁机指使高杰、刘泽清等连连上疏,催逼史可法离开南京,督师淮扬。掌握着内阁大权的东林党则一致加以抵制。弘光帝这下可为难了,既不想委屈马士英,又不敢得罪东林党,最后决定召开一次御前会议,由大臣们商量谁留在京师辅政,谁领命督师淮扬。会议一开始,马士英就不怀好意地说:“我现在年事已高,对于征战之事恐怕是难以胜任了。不过,宪之(史可法的字)向来治军有方,而且深得士兵和百姓爱戴。我看,这带兵防守之事,还是由宪之承担最为合适”。高杰、刘泽清等人立即随声附和。史可法心里十分清楚马士英的阴谋,但为了顾全大局,还是同意出镇淮扬。这样马士英遂得以留朝辅政,独揽了大权。在以后很短的时间内,朝廷又连续追加马士英锦衣卫指挥佥事、建极殿大学士等一连串要职。一时间,马士英可谓如日中天,炙手可热。

引举阉逆,排挤东林

同类推荐
  • 岳家将

    岳家将

    岳飞是我国南宋年间著名的爱国民族英雄。他统率岳家军八百儿郎抗击金兵入侵的传奇故事,在我国各地长期广泛流传。本辑将反映岳飞抗金的两部史小说名著《岳王传》、《说岳》汇编成册,取名《岳家将》,以飨读者。
  •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政治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十年树人

    十年树人

    本书是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建院十周年的一本故事集。记录了十年来一批学生的成长故事,故事内容由在校学生采写,真实、鲜活,分为就业故事、考研故事、励志故事、留学故事、实践故事等篇章。
  •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中共首任总书记陈独秀

    本书记录了陈独秀传奇人生,内容包括:青年时代、上下求索、辛亥风云、创办《青年杂志》、北大文科学长、五四运动前后、创党、广东教育委员长、加入国民党等。
  • 阿加西自传

    阿加西自传

    他是历史上最受欢迎的运动员之一,也是网球场上最有天分的运动员之一——但是从小时候起,安德烈·阿加西就讨厌网球。还在摇篮里的时候,就被骗着拿起了球拍;还在小学的时候,就被迫每天挥拍数百次。即使他勤学苦练成为了网坛一代天才,心中仍对那源源不断的压力充满了怨愤。他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的人。现在,在这本自传里,阿加西用优美的、难以忘怀的文字讲述了他充满矛盾、冲突,在自我毁灭和自我完善间摇摆不定的人生。 阿加西让我们感觉到了那个拉斯维加斯的七岁小男孩在粗暴的父亲监管下,每天不断练习的痛苦。我们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小男孩被抛弃在像监狱一样的佛罗里达网球训练营时的无助。在孤单和恐惧中,九年级就中途退学的他,像风一样叛逆地活着。正因为这样,他也成为了八零后的偶像。他染发、打耳洞,做朋克摇滚的打扮。在他十六岁成为职业选手之前,他的新形象就预示着在网球中将刮起新的风潮,就像快如闪电的回球一般。
热门推荐
  • 上古中华

    上古中华

    太古创世一战,远古天神惨败,最强大的创世之神生无可恋,放弃长生,坠入轮回,以磨灭自己的全部记忆。然而轮回转生受阻,出了问题。一个残魂,残留在苦命少年的身上,究竟是卑微低贱地让他活着,还是惊天动地的再战一场,洗刷耻辱……前世一挥手间,天地为之颤抖,风云变色,诸神膜拜,为何宁愿舍弃一切,转生为一介凡人?少年萧,身世不明,受尽凌辱,为求报恩,不顾生命救走人族天帝之女,从此兄妹二人相依为命,然而妹妹天生玲珑毒体,生死难料……
  • 逆世情劫

    逆世情劫

    逆天入世行的第二部,主讲都市情,历经情劫方可成圣。
  • 决战2050

    决战2050

    五年前,一颗似乎是陨石一样的东西坠落在了西藏,被带回了研究所。自此开始,人类的体质,被莫名的因素影响着。而掌控着这个因素的人们,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并通过游戏,生死予夺的权利被赋予更强的人。不安天命!C市的某些人,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反击。【慢热!】
  • 重生之一顾倾城

    重生之一顾倾城

    顾倾城,.嗯,就这样背景娱乐圈是个新手,不喜勿喷。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呀
  • 都市至尊王者

    都市至尊王者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少年高手林风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任务,这些任务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和美女有关。行走在万花丛中,他要做的就是冷静冷静再冷静。
  • 封名

    封名

    进入神秘的封印之地,打开被横断在过去的神话时代,于红尘中争渡,封大道真名。
  • 暗烬

    暗烬

    万千位面的破灭,一个位面的存留。是遗人使命在作怪,还是命运在操弄,将一切都作为一个棋子。而一个少年将通过自己的铁血的印证,一步步打破这个迷局,立于修脉的巅峰,向他们发出怒吼......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神州志之风云再起

    神州志之风云再起

    神与魔本非天成。俗话说,事在人为,心性使然。神州浩瀚,千秋万载。总有一些故事无法忘记,总有一些身影挥之不去。正魔交战留下的惨痛已经烟消云散,神州之乱的伤痕仿佛也已经不痛不痒。风起云涌,暗流并不是风平浪静。恩怨、情仇即将碰撞出一出激烈的篇章。兽王宗盘踞天坑,韬光养晦,有着何种预谋与惊天的发现?!无极门、天冷坛、梵音寺与星月宫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与牵连?!神州之大,何去何从?如浮萍之于流,如鲲鹏之于游。沧海桑田笑,我只忆今朝;浩瀚神州志,凭栏看逍遥。
  • 鬼鬼,等我

    鬼鬼,等我

    诺诺:你是我最好的朋友。诺言:以小诺为圆心。知言:我可以漠视所有人的命运,唯独你让我不知所措。莫筱黎:还是小时候可爱,文文静静的。哪里像现在!唉~倾歌:寻了你千年万年,又怎会等不来那短短百年。幽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夏韵:何为对?何为错?就让我任性一回吧。鬼钥,鬼匙:主人,抱抱~(小剧场)“鬼鬼!你又把胳膊乱丢”看着在自己床上肆无忌惮的手~某冉咬牙切齿道。门外,也紧跟着传来幽怨的声音,“鬼鬼不想在睡沙发了,筱冉最好了~原谅鬼鬼吧~鬼鬼知道错了”无耻!竟然卖萌!某冉内心早被萌的不要不要了,面上却依旧流露出大大的鄙视~突然,门被撞开,黑影直直扑了上去。“筱冉~鬼鬼最近是不是~太温柔了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