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5800000011

第11章 秦汉篇(10)

在西域,由于得到了乌孙的支持,刘炟很满意,他提升班超为将兵长史,授予他代表东汉政府在西域行事的权力。由于东汉政府同西域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乌孙的内附,班超在西域的威望大增,西域诸国都愿意接受班超的节制,这样就为以后东汉政府再次打通同西域的密切交往铺平了道路。

宽政疏刑,匡正经学

史称刘炟忠厚仁慈,轻徭薄赋,是东汉贤君。他的政令刑法都比较宽疏,但他的宽疏也不是都建立在原则之上。按制度,官员贪污要禁锢三世,就是三代人都不能做官,刘炟废除了这项制度。而他对官员和贵族的赏赐,往往超过规定的限额,这就造成国家财政的困难,而这些负担最后还是转加在了百姓头上。刘炟的一些政令刑法也不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而是出于灾祥谶语之学。

公元76年,兖、豫、徐等州发生旱灾,饥民遍野。刘炟一方面调集国库中的粮食紧急救援饥饿中的人民,一方面召集群臣商讨解决办法。按照当时人民的看法,水旱荒年是阴阳不调,而这又与政事有关。司徒鲍昱痛陈时弊:“前些年因为楚王刘英之狱,许多人被牵连,那其中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冤枉的。那些被判了刑的人远离家乡,骨肉分离,死了灵魂也得不到安息。这就导致阴阳失调,水旱成灾。现在不如赦免这些刑徒,解除监禁,让他们回家和亲人团聚,这样也许能制造祥和之气,让上天降下甘露,解除旱情,免除百姓痛苦。”尚书陈宠也上书说:“治理国家就如同调整琴瑟的弦一样,弦调得太紧会崩断,刑法太严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建议陛下应进一步宽缓刑法。”刘炟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大赦天下,宽缓刑法。

因为相信谶语迷信,刘炟亲自主持整顿经学。公元79年,刘炟接受了杨终的建议,亲自在白虎观召集将、大夫、博士、郎官和儒士开会,叫他们在太学里研究《春秋》、《谷梁传》、《尚书》、《诗经》、《易经》等古籍,让各家把分歧尽量讲出来,集中各家智慧,甄别其中的异同,当然也不尽求一律,议定五经异同,最后由他来判断是非。这次会议讨论后由班固整理成书,命名为《白虎通》。白虎观会议以及《白虎通》所标榜的“正经义”一方面是用谶语来正经学,利用政治使谶语迷信合法化,具有和经书一样崇高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利用官方意志来正经学,更好地为封建统治者服务。因此,《白虎通》成为把儒学思想法典化的着作。这本书就是传至今天的《白虎通义》。这部书除了古籍的研究成果外,还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谶纬之学,对董仲舒以来儒家与神秘哲学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另外,刘烜在历法、科学方面也有很高的建树。刘炟本人在书法上就有很高的造诣,他擅长草书,据说,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书法作品被历代擅长书法者所珍爱,人们称之为“章草”。

汉和帝刘肇

帝王档案

刘肇:公元89年-公元105年在位,为章帝第四子,性格坚强刚毅,很有主见。刘肇年少有为,10岁即位,基本由窦太后及羽翼操纵朝廷。在十四五岁的时候他清除了窦氏集团,夺回了自己的权力。和帝在位18年,后病死,终年27岁,死后葬于慎陵(今洛阳东南)。谥号孝和皇帝,庙号穆宗。

薄命天子雄志理政之谜

汉和帝刘肇一辈子都在跟他的命运做斗争:从小被迫离开生母,不满10岁又死了父亲;登基后,把持政权的是养母和她的一帮亲戚;好不容易从外戚手中夺回政权,正待大展宏图时,却又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命丧黄泉。想主宰自己的命运,却被命运扼住了喉咙,这无疑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刘肇是汉章帝刘炟的第四子,他的生母姓梁,是宫中的一名贵人。说不上是幸运还是不幸,刘肇出生后不久,就被他父亲的大老婆——窦皇后相中了。这位窦皇后自己没生孩子,又担心自己皇后的位置因此受到动摇,想认养个皇子,间接实现母凭子贵的目的。她觉得梁贵人比较好说话,就与梁贵人商量,欲认养刘肇。梁贵人很高兴,认为刘肇跟着皇后肯定比跟着自己有前途,说不定将来能当上太子,就欢欢喜喜地把他“送”给了窦皇后。

梁贵人想得没错,刘肇跟着窦皇后的确有前途。当时的太子是宋贵人所生的皇子刘庆,可窦皇后为了让刘肇当上太子,天天在刘炟面前说宋贵人的坏话。日久天长,刘炟经不住窦皇后的再三挑拨,就下诏废了太子刘庆,改立刘肇为太子。

公元82年,刘肇不到4岁,还不明白“太子”这两个字意味着什么,他仍旧像往常一样,天天跑去找庆哥哥——刚从太子位子上被撵下来的刘庆玩。刘庆当时也才5岁,同样不明事理,也不记恨刘肇,俩人仍旧像以前一样要好,入则同室,出则同车。

梁贵人没有想到,她的亲生儿子当上了皇太子,她非但没有得到任何好处,还莫名其妙地搭上了性命。窦皇后怕刘肇长大后知道梁贵人是他的生母,会疏远了自己,于是极力堵住众人的嘴,不让刘肇知道他的生母是谁,还百般陷害梁贵人,以致梁贵人忧郁成疾而死。

这一切,刘肇并不知情,他一直认为窦皇后就是他的生母,是他最可亲近、最可信赖的人,所以,公元88年,当他的父皇病逝,不满10岁的他被扶上皇帝宝座时,他很放心地把政权交给了窦皇后。

窦皇后成了窦太后以后,得意非常,她“含辛茹苦”抚养刘肇,为的就是这一天,现在目的达到了,她当然要好好地享受胜利果实。首先,她把哥哥窦宪提升为侍中,直接掌握朝廷机密,负责向全国发布她的诏书;之后,她让弟弟窦笃任虎贲中郎将,统领皇帝的侍卫;她还安排另外两个弟弟窦景、窦环任中常将,负责传达诏令、拟定文书。如此一来,朝廷的重要位置都被她的兄弟们垄断,“刘家王朝”实际上成了“窦家王朝”。

富贵不忘娘家人,这恐怕是全天下妇女的通病,窦太后提携娘家兄弟,原本可以理解,但她为了给娘家兄弟谋利,不惜牺牲他人的利益,这就让人难以接受了。

窦宪心胸狭窄,是个亡命之徒,他养了许多刺客,看谁不顺眼就暗杀谁。都乡侯刘畅与窦宪政见不同,他来京都洛阳吊唁汉章帝刘炟时,窦宪派人刺杀了他。为了使窦宪免受处罚,窦太后为他制造了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让他带兵讨伐北匈奴。朝中大臣纷纷上书,指责窦太后不该“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可窦太后不听,执意派窦宪出征北匈奴。也该窦宪运气好,没有死在战场上,他率军出塞1500多公里,大破北匈奴大军。

窦宪得胜还朝后,窦太后有了袒护兄长的理由,下令免了窦宪的杀人罪,升任他为大将军,封武阳侯,地位仅次于当朝太傅。之后,她又斥巨资为自己的兄弟们修建了豪华住宅,楼馆错落,“弥街绝里”。

仗着自己是皇太后,窦太后肆无忌惮地满足着窦氏家族成员的私欲,皇帝刘肇俨然成了傀儡。渐渐地,窦太后觉得这个傀儡也是多余的了,她和兄弟们打起了诛杀刘肇的算盘。

一场宫廷政变,眼看就要上演了。刘肇并不笨,随着年龄渐长,他慢慢地感觉到了窦太后对自己态度的变化,也觉察到了暗藏在窦宪等人眼中的仇恨。

窦太后果真是我的生母吗?为什么窦宪舅舅看我时,目光中暗藏杀机?刘肇经常琢磨这些问题,却苦于没有答案。

一些正直的朝臣不愿看到东汉就此覆亡,便偷偷地把窦氏家族密谋篡汉的消息告诉了刘肇。

刘肇对窦宪等人早已心存疑虑,但得知他们要杀掉自己、篡夺皇位时,还是大吃一惊。他想找个人商量一下,尽快拿出个对策,可朝中都是窦家的人,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虽然有向他报信的司徒丁鸿等人可以信赖,但窦氏兄弟限制皇帝与大臣单独接触,刘肇没办法直接面见他们。左思右想,刘肇决定寻求宦官郑众的帮助。

郑众服侍刘肇多年,对皇室忠心耿耿。此人谨慎、机敏,很有心计,他早就看不惯窦太后及其兄弟的所作所为,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一直不敢声张。刘肇把自己的疑虑告诉郑众后,郑众劝刘肇及早下手,铲除窦氏家族的势力,并积极为其出谋划策。

此时,窦宪正在镇守凉州。为防窦宪得知京城有变后起兵叛乱,刘肇下旨让窦宪进京辅政,将他调回了洛阳。同时,为了学习前朝皇帝对付外戚专权的经验,刘肇又密令皇兄刘庆借了一本《外戚传》,抓紧时间研读。当一切准备停当,窦宪等人回到了京都。

在抓捕窦宪的前夜,刘肇亲临北宫,命令司徒丁鸿派重兵守卫,紧闭城门;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窦宪的亲信郭璜、邓叠等人,一夜之间清除了外围势力,避免他们与窦氏家族成员勾结。次日,刘肇派人直入窦家,宣读诏书,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其为冠军侯,并限令他与窦景等人回各自的封地。

窦宪没想到,羽翼未丰的刘肇会跟他来这招,有点儿措手不及,但他不敢公然违抗圣旨,只好回到了封地。之后,刘肇下令处死了郭璜等人。他感念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公开处死窦氏兄弟,而是等他们回到封地之后,下了一道诏书令其自杀。

一场轰轰烈烈的夺权斗争,以刘肇大获全胜而告终。那些企盼汉室脱离外戚专权的朝臣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盼望掌权后的刘肇能够励精图治,再现“光武中兴”的大好局面。

此时,刘肇才14岁,看起来,他似乎还有很长的时间来实现这一理想。一个14岁的孩子,能够不动声色地从一帮大人手中夺回政权,刘肇的智商与胆识显然是不容置疑的。

刘肇铲除窦氏家族的势力之后,开始亲理政事。他每天早起临朝,深夜仍批阅奏章,不失为一个英明有为的君主。

公元92年,东汉13个郡国土地干裂,大旱、蝗灾困扰着东汉王朝。刘肇心急如焚,认为这是上天对东汉的惩罚,于是多次诏令理冤狱、薄赋役,并告诫各级官吏要认真思考造成天灾人祸的原因。公元96年,蝗灾蔓延到了京城洛阳,刘肇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于是下诏:“蝗虫之灾,殆不虚生,万方之罪,在予一人。”忧民之心,可见一斑。

在选拔官吏方面,刘肇力争重用那些有才干的人,曾4次专门下诏纳贤。

此外,刘肇十分注重德教风化,提倡以德治国。居巢侯刘般死后,按照规定,应该由他的长子刘恺袭位,但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刘恺坚持将爵位让给弟弟刘宪,自己则逃往外地。执政官认为刘恺此举不合法,上奏请示刘肇收回刘恺的封地。刘肇没有批准,特许为刘恺保留封地,等他回来。过了十几年,刘恺还是没有回来,执政官旧事重提,再次请求刘肇收回刘恺的封地。侍中贾逵上书说:“孔子曰,能以礼让,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刘恺为了自己的兄弟而放弃爵位,证明他有一颗乐善之心,这是应该大力提倡的善举。若以平常之法加以处理,收回刘恺的封地,恐怕不能助长礼让之风、成就宽宏的教化啊!”刘肇非常同意贾逵的见解,于是下诏:“王法崇善,成人之美。”不仅同意刘恺的弟弟刘宪袭位,而且召回刘恺,封他为郎。

对那些有过失的人,刘肇常常从宽处理。公元97年,窦太后去世。梁贵人的家人奏明朝廷,梁贵人才是刘肇的生身母亲,揭开了刘肇的身世之谜。按照梁家人的想法,刘肇应该废了窦太后的尊号,不让她与先帝合葬,这样才能对得起被窦太后迫害致死的梁贵人。可刘肇却认为,窦太后对自己有养育之恩,“恩不忍离,义不忍亏”,因此,在追封梁贵人为皇太后的同时,他没有废窦太后的尊号,仍然将其谥号定为章德。

如果说刘肇有什么过错的话,那就是他太信任宦官郑众,为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按说,郑众帮刘肇夺回了政权,有不可抹杀的功劳,理应获得奖赏。刘肇掌权后,升任郑众为大长秋(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的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这也不算什么过分的事,错就错在刘肇在精神上太依赖郑众了,无论大事小情,他都要征求郑众的意见,甚至连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也要找郑众商议。如此一来,宦官势力就逐渐渗透到了东汉的国家命脉中,逐渐形成危害生命的“血栓”。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尽管汉和帝刘肇处心积虑地经营着东汉王朝,希望重振刘氏伟业,但东汉王朝就像一个决心要走下坡路的人,还是慢慢地滑向了黑暗的深渊。

公元105年,刘肇病死在京都洛阳章德殿中,年仅27岁。

汉顺帝刘保

帝王档案

刘保:公元126年-公元144年在位,安帝之子。性情阴郁无能,终生在宦官与外戚的拨弄之下,不思振作,所以了无政绩。在位19年。病死,终年30岁,死后葬于宪陵。谥号孝顺皇帝,庙号敬宗。

汉顺帝夺权又失势之谜

安帝死后,阎皇后怕大臣们拥立刘保,就秘不发丧,然后急急忙忙寻找继承人。她决定把章帝孙、济北王刘寿的儿子刘懿拉来当皇帝。但是那个刘懿命短,不几天就死了。皇后还是用那一套,一面严密封锁消息,一面赶紧另找皇帝。这就是一代王朝快要覆没时接二连三的怪事。

可是怎么瞒,也瞒不了她身边的太监。宫监头儿孙程联络宦官们起事了,他们迎接济阴王刘保回宫做了皇帝。

宦官们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群臣都不满阎皇后专权,一再地玩弄阴谋。他们把刘保拥上御座,一阵山呼万岁,就打破了阎皇后的幻梦。

刘保的上台,使阎皇后惊骇万分。可是她还没有回过神来,新皇帝就派人来向她讨玉玺了。她只得把权力交出去,被侍卫押着走向离宫。

同类推荐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榜样的力量:真实的雷锋

    榜样的力量:真实的雷锋

    本书以雷锋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雷锋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的精神内涵,包括苦难童年、翻身少年、参加工作、应征入伍等系统内容,同时还包括雷锋生平、日记等,还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先进事迹,展现了雷锋充满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怀的短暂人生。
  •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

    《营国巨商——吕不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华人十大科学家:杨振宁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县(今肥西县),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杨振宁》由黄芬香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杨振宁》记述了杨振宁的成长之路,他的童年时代,他的求学历程,他的梦想,他的探索与实践,他的勇敢为人类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曙光。
  •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全鉴

    曾国藩是晚清第一名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洋务之父、最后一位理学大师,是近代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人生智慧、思想体系,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中国人。本书收录了曾国藩的《冰鉴》《挺经》《曾国藩家书》这三部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并附录了曾国藩小传,力求站在历史的高度,全方位、多视角真实地解读曾国藩治国、治军、治家、治学、修身的超人智谋,以供现代人学习和借鉴。
热门推荐
  • tfboys之樱花回忆

    tfboys之樱花回忆

    六年前,他离她而去,他约定六年后一定会回来找她。她笑这说好,没几日,父母却将她送到法国。六年后,她遵守他的约定,回到故土来等他找她。他们,能否再次相见?(作者是学生党,不会经常更文,但作者不会弃文的。)
  • 重生之醒来后的努力

    重生之醒来后的努力

    穿到乱世被毒死的刘露雨,又回到了大学时代,哑父还在,刘露雨就想凭着自己的本领给父亲一个安宁的晚年,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可是总是事不遂人愿,从她考进帝都的那些天,生活就越来越偏离了她的规划。
  • 梦澜之懵懂

    梦澜之懵懂

    “小悠你怎么了?”坐在萧若悠身后的安吟发现萧若悠眼睛下面的两个黑眼圈说。“没事,就是晚上看了会小说。”她打了个哈气说“我先睡会等老师来的叫我,啊~我先睡了记得叫我哦。”安吟担心的对小悠的同桌林秋月说:“小月,一会记得叫小悠哦,我怕她睡过了,一会早点叫她。”林秋月皱着眉头对安吟说:“小悠也真是的,这么晚睡,一会她醒了,要好好说说她。”“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枯萎,虫儿飞,虫儿飞,你在思念谁……"这时上课铃响了…
  •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

    本书收录有:1980年以来,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党史、军史工作部门,组织大批干部,对西路军的历史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调查,写出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文章。
  • 易世传说

    易世传说

    学的是最纯正的武,杀的是山海经的怪,身后是最难防的魔,头上是炸了毛的神。实在没办法了,伏羲微微一笑。
  • 幻曲夜D

    幻曲夜D

    这是几晚的想象,几晚的凝聚,不想枉掉那时的兴奋与决心,战斗吧,随心所欲,绽放自身的情感!本文纯属虚构,若有违正常规律,请指出。
  • 世界溯源

    世界溯源

    书历十数载而成,科技哲学的高峰,将在此书中呈现。
  • 鬼夫坏坏哒

    鬼夫坏坏哒

    在阳界从未谈过恋爱的女学生,在阴界终于秀尽了恩爱,爱恨离愁,酸甜苦辣,爱上鬼王是错是对!鬼王有些暴脾气,感觉就是坏坏哒,而且,(?_?)终究逃不过命运的她,该如何是好!本文作者脑洞老大了!!
  •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折衷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9O后网恋到实恋

    9O后网恋到实恋

    都说网事如风,真的就风过无痕了吗?不,网恋,虽短若昙花一现那样,却也美的虚无飘渺,置身于其中,也如是仙境般让人迷恋沉醉...网恋..也只是一场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