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4800000012

第12章 党校恢复与干部培训的加强(1974年6月-1983年12月)(4)

十一大的召开和《决定》的下发,标志着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起步。为了贯彻《决定》精神,1978年6月,地委决定将地委党校和干校分设。这样,原来的13名教员分成两部分,当时分到党校的共有9人。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方向,同时也为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这种改变,党校教学制度的改革、教学规模的扩大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比任何时候显得更加紧迫。

1979年12月,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党校联合召开了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办好党校,重要的问题是建立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学和理论研究队伍,要为党校选调适合理论工作的干部,评定党校人员职称,并相应地解决好他们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问题。

由于党和人民对党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为党校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1978年只有教师9人,到了1983年已发展到18人,尽管从数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党校教育的长远需要,但党校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开始摆脱了徘徊局面,日益发展壮大。

从1974年以来,教师来源和60年代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往都是由外单位调入,从1976年开始,逐渐转为大学毕业生分配,1976年分配1人,从1978年以后,党校增加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生。如从1979年至1983年,先后有14人加入教师队伍,其中8人是大学生分配,这标志着党校教师队伍在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开始走上新的台阶。1983年,党校共有教师18人,其中大学文化程度14人,占总人数的78%。

二、正规化教育即将开始,教师队伍面临发展

1983年2月,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中组部、中宣部和中央党校联合主持下召开。这次会议确立了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开创党校教育事业新局面的方针。会后,中央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决定》,指出,“各级党校都要从短期轮训干部为主,逐步做到有统一的班次、学制、课程内容”等,同时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必要的科学知识、业务知识武装党的干部,为党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党性强、作风好,又有现代化建设知识的领导骨干”是各级党校担负的根本任务。

4月3日,地委党校制定了《中共天水地委党校关于实现党校教育正规化的设想》,指出,“党校教育正规化,就是要围绕培养四化建设的党政领导骨干及其后备人员这一目标,以教学为中心,在招生对象、学制、课程设置及考试考核、毕业学历上进行全面改革。”“必须大力加强和充实教师队伍……应当采取有力措施,在近几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起一支有足够数量、专业齐全,具有较高水平的党校教师队伍”。

即将开始的正规化教育,第一次使党校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打破了“老五门”的传统,新的课程设置不仅在广度上有了大幅度的扩展,在深度上也更加精深,这就为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正规化教育不仅要求党校必须具有一支一定规模的教师队伍,而且要求教师队伍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要求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多元化,以适应党校正规化教育众多学科的教学工作。但当时党校教师队伍编制只有14人,远远不能适应正规化教育,教师队伍的发展迫在眉睫。

第四节后勤保障建设

一、基本建设

1974年6月3日,天水地委常委办公会议决定,为了适应新的工作需要,充实基层领导,恢复天水地委党校,同天水地委干校一套人马、两个牌子。至此,部分已并入干校的职工从山沟里的干校重新回到五里铺党校旧址,党校的基本建设重新开始了它的艰难行程。

到1975年,从解放军8165部队接收的校产,能用房屋仅为133间,除工作人员办公室、宿舍51间、仓库6间、图书阅览室17间、家属宿舍17间外,学员宿舍仅剩49间,其中30间房子已属危房,非修不可。天水地委党校在校舍问题上出现了新的危机。

1977年11月8日,天水地委常委会决定,天水地委党校和天水地委干校分别设校,在分设中,规定两校房屋维持现状。

由于新形势下培训任务的开始,而学校校舍仅能容纳150人,十几人住一间宿舍,加之家属院被天水电池厂无偿占用,家属无处落脚。在这种情况下,天水地委党校向天水地区计划委员会上报了修建教学大楼的报告,但因财政困难没有得到批准。

1978年,根据中共中央发〔1977〕28号文件,天水地委党校多次要求退还被无偿占用多年的泰山庙土地和校舍以及所占土地和房屋的要求,但都没有得到解决。

1979年2月,天水地委党校又向天水地区计划委员会提出了修建教学楼以及家属住房的报告。5月,天水地区计划委员会、城市建设委员会、天水地区财税处联合发文,在天水地区1979年第三批自筹基建计划的项目中确定修建天水地委党校教学楼、锅楼房以及配套设施。同年9月,一幢四层、144间房子、可容纳348人、面积3001.51平方米、投资465150元的教学楼动工兴建,揭开了新时期党校基本建设的新的一页。

1980年,除竣工教学楼外,又修建了建筑面积为227.36平方米的采暖锅楼房,安装了室外热力网以及室外上下水、室内动力照明电路、采暖锅楼等配套工程。同时,利用这一时机,修整了多处围墙、道路、厕所等,并针对当时党校校园西宽东窄、呈三角形的状况,以及容纳学员有限、活动场地窄小,加之新建教学楼使场地更为不足又影响大楼地基稳定等状况,向天水地区行政公署提出征用土地8.5亩的报告。

1981年5月,天水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为了改善在党校学习的少数民族学员的生活条件,特拨给天水地委党校少数民族补助费7859元。天水地委党校用此款专修了两间清真食堂,面积为64平方米。同年,为了进一步解决家属住房困难,一方面向天水地区房管局申请住房,另一方面在校园东侧修建了两排平房,面积分别为76.41平方米和96.88平方米。

1982年5月,天水地委党校向天水地区计划委员会提出了修建一幢三层、面积为1386平方米楼房的报告,并再一次向天水地区房管局提出了解决住房的报告。

第二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委党校工作会议的先后召开,为天水地委党校的基本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条件。1983年1月,天水地委党校作出了《关于天水地委党校改革的初步设想》,并以此为蓝本,拿出了总体设计方案。

天水地委党校拟从1984年起由轮训干部逐渐转为以培训干部为主,实现党校教育的正规化。其规模被定为600人,教职工编制120人,并要在三年内达到应有规模。根据初步方案从1982年起增建办公楼、教学楼等,计16083平方米,总投资330万元。

1983年,首先拆除了墙壁危斜的原毛纺织厂的厂房十余间。同年9月,天水地委和行政公署决定从自筹资金中拨给天水地委党校40万元,于12月4日开工兴建混合型单办楼。

二、基础配套设施

(一)教学设备与办公条件不断改善

1974年,天水地委党校恢复以后,从中国人民解放军8165部队手中收回部分教学用具和办公设备。1977年11月,中共天水地委常委会决定,天水地委党校和天水地区“五七”干校分别设立后,两校对原有财产进行了清理和分配,天水地委党校分得部分办公桌椅、打字机、照相机等。

1979年2月,为了完成干部的培训任务,天水地区行政公署又拨款增添了61套办公桌椅和122把椅子、10条连椅、30个书架,使教学、办公条件大为好转。

1981年,为了配合教学,特购置了3台黑白电视机。1983年,又购置了2台彩色电视机,使党校的电化教育从无到有。

(二)生活设施日益完备

天水地委党校恢复以后,尽管从解放军8165部队手里接收回部分生活设施,也从天水地区“五七”干校分回一些用具,但是经过十年浩劫,原有生活设施消耗殆尽,与新时期党校教育的需要相去甚远。1979年2月,为了配合培训干部的需要,又添置了100付床铺,并为开水房安装了茶炉。

1980年,学员楼的建成使天水地委党校的住宿条件发生了变化,不仅有宽敞明亮的140间宿舍,而且配备了全套的生活设施,包括带折叠床板的铁制单人床351套,大方桌155张,折叠椅440把,三格柜143个,小铁书架125个,400套床上用品以及脸盆、水壶等。

1981年,清真食堂建起以后,学校配备了回民炊事员和必要的炊具,方便了少数民族学员的生活。

(三)水电交通逐渐配套

“文化大革命”中,党校被中国人民解放军8165部队临时占用。在此期间,军方对原党校的水电设备予以改造,水电供应情况有所好转。

1975年,因天水地委党校和天水地区“五七”干校一套班子,两个摊子,分住城乡两地生活极不方便,而交通工具依然落后。为此天水地区行政公署借给党干校“嘎斯”旧车一辆,将原有“解放”汽车固定在市内使用,后又收回“嘎斯”。1976年,经行署批准,购回了上海产130型轻型货车一辆。1977年,党干校分设,党校分得130型货车、69型吉普车各一辆,自行车9辆。

1979年,为了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以及教职员工的生活福利,由天水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拨专款购置了兰州产“解放牌”载重汽车一辆。

1980年,逐渐开展的各项基建工程,使天水地委党校本来满负荷运转的水电容量已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急需,党校首先与天水柴油机厂协商,征得天水供电所同意,在柴油机厂水泵房变压器给地委党校工地临时给电50千瓦,与自来水公司协商,重新埋设了较大口径的水管。

1982年,原1976年购买的130型上海货车,经天水交通监理所同意报废。同年,利用更新资金购买了北京产130型货车。1983年,原69型吉普车报废,利用更新资金购买了北京吉普车一辆。

(四)文娱体操器材和场地的建设

1977年,党干校分设,在文体设施上党校分得一套22件的民族乐器、一架照相机、一台收音机、二台半导体收音机和部分体育设施。

(五)环境保护和医疗卫生

1977年,党干校分家,党校分得3300余元的各种药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校在基本建设的同时,十分注意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1979年,兴建学员楼时就设计了锅楼房,并订购了一台较先进的KZL2-8型锅楼,同时修建了一条污水沟,对改善环境卫生、治理环境防止污染起到积极作用。

在环境保护的同时,注意同环境美化相结合,1982年植树1650株,绿篱260平方米,花坛4个,总计1625平方米,种植玫瑰300株。

三、后勤服务和后勤管理

1974年,天水地区革委会中梁农场移交党干校50亩土地。1977年,党干校分设,党校分得土地20亩及部分农机具、食堂用周转金4900元、福利金400元、互助金300元、粮食3719斤、粮票4900斤。在此基础上,党校后勤开始新的运转。

1979年组织人力进行了资产核查、清仓查库、修旧利废等工作,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各种物资管理。

1981年,根据天水地区劳动局《关于积极支持、主动配合、大力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安置城镇待业青年的联合通知》精神,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安排待业青年,经天水地区劳动局批准,开办了待业青年综合门市部,不仅安排了部分待业青年,而且贯彻对内服务为主的方针,使党校的后勤服务得以延伸。

1982年,经地区劳动局批准招收计划内合同工1名。随着教学大楼的建成使用、教学任务增加、回汉两灶就餐人数的增加,于1983年又申请计划内合同工1名,计划外合同工2名,充实了后勤队伍。

同类推荐
  •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中国基层政权建设概论

    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基本内容的村民自治,已成为发展农村基层民主、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完善居民自治,推进基层社会民主;加强社区管理,提高基层治理水平;拓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搞好社区治安,促进社会稳定;切实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会进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中国国策报告(2013-2014)

    本书记录2013年以来,中央、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力求为读者提供权威、生动、准确、客观、及时的政务决策信息,精彩纷呈的中国时政。书中内容包括:十八大开启中国改革新周期、三中全会与中国新改革经济学、中国新型城镇化、2014全国两会与全面深化改革清单等。
  •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马克思《人类学笔记》研究读本

    《人类学笔记》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可称《克罗茨纳赫笔记》)、《巴黎笔记》等一样,是马克思“重要著作”之一。但长期以来,《人类学笔记》并没有得到与其它两个笔记相同的重视和关注,更缺乏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的解读。本书是国内外第一本以文本-文献学研究范式、社会哲学理解模式全面解读《人类学笔记》的学术著作。本书将《人类学笔记》置于和谐社会建构理论的学术谱系之中,阐明了其相同的问题域和重要的现实价值。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文献摘编、历史考证、研究状况、当代解读。
  •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

    陈晓钢编著的《中国早期现代化历程的回顾——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研究》对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的研究,首先立足于对陈独秀著作的仔细研读,在准确把握陈独秀对各类问题所持观点的基础上,再进行条分缕析,梳理出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所涉及的各主要方面。其次,是将陈独秀的社会发展思想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进行分析,力求合乎逻辑地勾勒出其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因此,阅读和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与陈独秀社会发展思想联系紧密的有关史料,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 生命的写照

    生命的写照

    蓦然回首,人生将近五十个春秋,三十载的笔耕生涯,无不在空前的历史背景下饱经了“从小失去母爱”“铁窗生涯”“自学之路”“历尽贫寒”这四大不幸的人生磨难中度过。因此,我要说,是三所“特殊大学”造就了我的人格力量,是“九死一生”的人生经历让自己把握了生命的真谛!或者换个说法:“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梦!”所以说,也是“十大梦幻”演绎了我超越混沌的自由飞翔,更是“七大爱好”陶冶了我向往美好生活的心灵和高尚情操!一个充满了不幸和坎坷的时代,铸就了自己独特的性格和人生观!我的《牧羊人之子》《不幸的大学》《生命的写照》人生三部曲就是在这种历尽了苦难而痴心不改的环境中完成的。
  • 大宗师

    大宗师

    有激情、有热血、有兄弟,还有博大的武学,看低调少年如何智斗疯狗,坐拥美人,令人怀念的校园,演绎着精彩的故事。
  • 不灭仙帝传

    不灭仙帝传

    他来自诸神遗迹。自废墟走出。他,一梦万古。再度醒来家破人亡。他,举世皆敌。踏仙路斩诸神,力破苍穹。他就是唐漠,一个应该死去的人。一个从地狱爬出的不灭仙帝。
  • 脉诀乳海

    脉诀乳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的迷之笑容

    恶魔的迷之笑容

    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使她真正蜕变成了恶魔,这一次,她决不会再一次犯傻,而时间,却连谁也不等。。。。。
  • 禽不自禁:男神老公要克制

    禽不自禁:男神老公要克制

    【宠文】他是狡猾的大狐狸,而她是他窥忌已久的小白兔;美食,美色,心里战;女仆,秘书,小情人;他步步紧逼,句句动情。“楚大哥,我....好热,好难受”一只喝醉酒的小白兔落入了大狐狸的魔爪之中。“哪难受?”“这里,还有这里,沫沫....全身都好难受,怎么办?”“那我们揉揉好不好?揉揉就不难受了!”狐狸邪笑一声,开始他的诱导工作。“好啊,揉揉,呵呵!”小白兔,你绝对跑不掉了,今晚我就把你给....吃—干—抹—净。
  • 十三门

    十三门

    当干净的他们踏入曾经的禁地时无边的好奇心开始驱动饥渴的齿轮以迷雾为饵以血肉为星以时日为终那么游戏开始
  • 哈士没有奇

    哈士没有奇

    “哮天犬!你给我把你的小儿子叫出来!”嫦娥仙子在哮天犬的家门口叫嚷着。“怎么了?嫦娥仙子?”哮天犬一脸疑惑的问道。“我家玉兔怀孕了......”欢乐书友群,176784847(墨阁)
  • 一只球队,一座城

    一只球队,一座城

    一个即将降级,甚至解散的球队,未来何去何从,让故事一一揭晓。
  • 皇城寂寞:公主择夫

    皇城寂寞:公主择夫

    宫宴上,她毫不畏惧的直视当今天子,当着满朝文武大臣与他国使者的面大逆不道的说:一生一世一双人,司马琦今生今世只嫁自己爱并爱着自己的男子,而我要嫁的男子,今生今世也只能娶我一人,生死不离不弃,如若不然,宁可不嫁!他说: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说: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嫁给我!他说:我愿为你散尽后宫三千佳丽,独宠你一人!他说:不仅今生今世,来生来世,生生世世,我都只认定你!他说:今生,我不求能与你相爱相守,只求能默默陪伴在你左右守护你!他说:你是我鬼王唯一看上的女人,哪怕打断你的手脚,我也不会让你逃离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