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800000003

第3章 沉脉

一、体象歌

【原文】

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①,举之不足。

【提要】

本段主要描述沉脉的脉体形象特征。

【注释】

①有余:有力。

【白话解】

诊察沉脉,必须加重手指的力量,直按到筋骨之间才能触摸到其搏动,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样,必须摸到水底,方能触到。因此,以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觉得搏动刚劲有力;但如果是手指轻轻地按上,几乎感觉不到脉的搏动。

【解析】

李中梓按曰:“沉之为义,如石之沉于水底也。”沉有深沉、下沉、深潜之意,是脉管的搏动靠近筋骨深部所形成的一种脉象。切脉时,轻取不应,中取应指,重按分明;或轻取、中取均不应,重按乃得。沉脉不可全做病脉论,有的正常人也可见到沉脉。如在冬季万物蛰藏之时,阳气下潜,机体的表面血管收缩,所以脉象稍沉。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冬脉者,肾也,北方水也,万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气来沉以搏。”另外,胖人因脂肪较厚,脉搏位置较深,切脉时脉象也偏沉。

在病理条件下,沉脉多为里证之主脉。中医学认为,沉脉的形成,可因阳气不足,无力鼓动气血达于体表,或因水液潴留于肌肤之间阳气被郁不能推动血行,或因气血两虚脉道不充,或因邪伏于里,正气被遏所致。

近代临床血流动力学的研究认为,心搏出量减少,血压降低,血管内压力减小,血管充盈不足,血流缓慢,故脉象沉伏。

二、主病歌

【原文】

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①;或为痰饮,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②筋急③。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④湿痒,淋浊⑤痢泄⑥。

【提要】

本段主要通过寸、关、尺三部之沉分述沉脉的主病。

【注释】

①胁:指腋下肋骨所在部位。

②吞酸:中医病证名。症见酸水自胃中上泛至咽喉,随即吞咽而下。

③筋急:即筋脉拘急。

④阴下:阴即外阴,指外生殖器及其附近部位。因其位于人体下部故称阴下。

⑤淋浊:淋病与浊病的合称。淋,通常指小便急迫、频数、疼痛、排泄不畅的病证。浊,一般指小便浑浊。

⑥痢泄:即痢疾与泄泻。痢疾为夏秋季节常见的急性肠道疾患,以里急后重、黏液及脓血样大便为特征;泄泻指大便稀薄,甚则水样,次数增多。

【白话解】

沉脉与浮脉相对而言属阴,主病在里。如果寸脉沉,可见短气、胸痛牵引胁肋等症,或是由于痰饮停滞,或是由于水气内停,或因于血行瘀阻。关脉沉主中寒之证,因寒凝于中焦故疼痛郁结;或表现为胃脘满闷,吞酸,筋脉拘急。尺脉沉主后背疼痛,亦可出现腰膝寒冷疼痛,或外阴湿痒,小便不畅或浑浊,大便脓血或腹泻。

【解析】

沉脉多为里证之主脉,但寸、关、尺三部之沉的意义又有所不同。寸部候上焦心、肺,所以寸脉沉反映的主要是心肺的病变。如果肺失宣降,痰饮壅阻于肺,或留滞于胸胁,则气短、胸闷、胸痛或牵引胁肋;心主血脉,若心气不足,血运无力,心脉瘀阻,可见心悸,心前区憋闷疼痛,面色灰暗,口唇青紫等。关部候中焦脾胃,关脉沉主脾胃中寒之证。如寒邪直中于中焦,积久不散,脾胃阳气受损,可致脘腹拘挛,胃脘疼痛胀满,呕吐腹泻等症。下焦候肾与命门,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督脉与肾相通,故尺脉沉主后背疼痛,或腰膝寒冷疼痛;肾司二便,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以致湿浊内停,可致小便不畅或浑浊;肾阳虚不能温助脾阳,可致大便五更泄泻;若湿热下注,可见外阴湿痒,或下利脓血。

三、兼脉歌

【原文】

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①,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②血结;沉弱虚衰,沉牢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提要】

本段主要论述沉脉有力无力及与其他脉象同时出现所主病证的意义。

【注释】

①痼冷:指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病证,以昼夜恶寒、手足厥冷为主症。

②涩:往来艰涩不流利的脉象。

③牢:沉而弦大有力的脉象。

【白话解】

脉沉而无力主里虚之证,脉沉而有力主里实之证。

脉沉而迟缓,主真阳不足阴寒之邪久伏体内所致的痼冷之疾;脉沉而急速,是内热之象;脉沉兼圆滑流利,主痰饮之证;脉沉而不流畅,是瘀血内结之征;脉沉而细小,主脏腑虚衰;脉沉而弦大有力,主内有积滞难以消除;脉沉而紧如绳索,主寒冷疼痛诸疾;脉沉而怠缓,主寒湿内盛。

【解析】

沉脉主里证,沉脉的形成受正、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沉脉又有虚实之分。实证之沉多因邪伏于里,正气被遏,气血不得外达;虚证之沉多因正气不足,鼓动血脉无力,气血不得敷布,所以脉沉而有力主里实之证,脉沉而无力主里虚之证。沉迟主里寒,有虚寒与实寒之分;沉数主里热,有虚热与实热之别;沉滑主痰饮内停;沉涩主瘀血内结;沉紧主寒冷痛证;沉缓主寒湿内盛;沉牢多主邪气内盛,积滞难消;唯有沉而极为细小,虚弱无力,欲绝未绝者,是脏腑虚衰之象。所以《脉理求真》说:“沉为痰寒不振,水气内伏,停饮不化,宿食不消,气逆不通,洞泄不闭,故见内沉。若使沉而兼细,则为少气;沉而兼迟,则为痼冷;沉而兼滑,则为宿食;沉而兼伏,则为霍乱绞痛;沉而兼数,则为内热;沉弦而紧,则为心腹疼痛。然总不越有力无力,以为辨别。”所论颇为透彻。

同类推荐
  •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

    由于人口的逐年增长及大量计划生育工作,妇产科门急诊工作任务繁重,临床医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做出诊断,且有效规范地进行处理。《妇产科门急诊手册(第2版)》第一版出版以来,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为年轻妇产科医师的门急诊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本草纲目天然养生食物速查

    在日常生活中,吃具有不同的性味、功效的食物,就可以达到养生食疗的目的。本书结合《本草纲目》精选了数百种日常中最常见的、天然食材,详细阐述了其性味归经、养生功效、食用禁忌以及简便易行的食疗方,方便读者查阅,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起到真正的养生的效果。
  • 名方妙用

    名方妙用

    本书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广泛收集古今中医药方,经长期临床验证,精心筛选出制作简单、取材容易、疗效确切的药方1200余首。每方包括组成、加减、主治和疗效。按常见证候和内科、儿科、妇科、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等分类编排,介绍了250余种常见病和部分疑难病症的中药名方治疗。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实用性强,适于临床各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及家庭自疗者阅读参考。
  •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经方合方辨治疑难杂病

    本书是作者结合多年临床运用经方合方辨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经验总结,重点阐述经方合用治病的思路与方法,引导学用经方的操作技能与运用技巧。本书特点既突出运用经方合方辨治西医疾病,又突出运用经方合方的辨治中医证的思路、方法与技巧,通过研究诸多疾病的案例旨在深化临床运用经方合方的基本点与切入点。本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内容丰富翔实,合方要点突出,旨在启迪灵感,拓展思路,力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中西医临床医师及在校学生最佳参考阅读用书。
  •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用药指南

    《科学国药》旨在总结佛慈制药80年艰辛而辉煌的发展历程,挖掘并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了解中医药、合理应用中医药,从而让基层群众在医疗、预防等方面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良好服务。
热门推荐
  • 与恶魔王爷的纠缠:爱妃乖乖给爷宠

    与恶魔王爷的纠缠:爱妃乖乖给爷宠

    新婚之夜,就让她跪地欣赏他和侍妾的人体韵律操,被迫接受羞辱及难堪……“你好好的活着,本王可要你痛不欲生过着每一天!”他那妖媚的眼眸闪着邪恶的光彩,修长的手指捏紧她的下巴,他用尽种种方法让她的身心饱受摧残折磨,而在这一切的报复后,他的心却遗失在了她身上……
  • 奸佞当国

    奸佞当国

    来到这个世界,本以为文可吟诗作赋、雅士风流武能仗剑江湖、快意人生我所愿者,只不过是痴人说笑唯有手染血腥,脚踏尸骨,一路高歌前行挡我路者,杀无赦
  • 一朝公主一朝后

    一朝公主一朝后

    她本是幽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三公主。她本是隐世家族的最讨人喜的嫡系小姐。她赌气出宫,却意外落水而亡。她初次体验歌厅,却不幸穿越。在现代的灵魂,到底该如何延续三公主的风华,走向人生的巅峰。
  • 藏牛

    藏牛

    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一开始为了自己的父母,他毅然走出了那个偏僻的山村,可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场腥风血雨开始,一个时代的爆发,蓦然回首,他的身后已经是白骨累累了。
  • 哥哥,我的相思结

    哥哥,我的相思结

    上辈子直到她死在他面前他才发现,他不是不爱她,而是爱的太深,早已把她当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把她的存在变成了习惯!上天给他重来一次的机会,她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他是否还能把握好机会?是否能抓住她的心呢?
  • 王俊凯之星辰半恋唯有你

    王俊凯之星辰半恋唯有你

    小时候,他和她只见过一次面,但他却对她一见钟情。只因她去了一趟美国,一切都变了……〖就是更新慢,不会弃文!〗〖请大家多多支持!〗
  • 神器觉醒

    神器觉醒

    十大神器谁与争锋,各个灵器各显神通,上官府的崛起,但已物是人非,没有了横绝大陆的上官佑,但岳心成一人顶起重任,苦修,断情,神器之威,只为最后时刻的神器觉醒!
  • 玄武帝

    玄武帝

    穿越到X星球的神秘大陆,见证历史的逆转
  •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首楞严坛场修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当我们不再年少

    当我们不再年少

    这是一个东京留学生的故事,这里的故事相信很多都在大家的身上发生过,让我们一起缅怀,一起回忆,那些年,漂洋过海,苦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