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3600000005

第5章 选择需要智慧,放弃需要理智

22岁左右是人生最佳的选择时期,如果到了三十几岁,一切都已经基本定形,再来改变已经为时过晚了。22岁以后的人生舞台已经不再是排练,而是真正的表演。面对现实的矛盾和犹豫不决,其实是在吞噬着你年轻的灵魂和未来。慎重地做出选择,才能成就自己。

懂得取舍,学会选择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两难的境况,但只要学会选择,适时地放弃,我们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所谓取舍,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在得到与放弃之间做出自己的抉择。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很多,可真正属于自己的又能有多少,或许不过是沧海一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通过鱼和熊掌的不可兼得,引申到生命与义之间的选择,舍生取义。

虽然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遇到在生命与正义之间做出选择的机会,但选择无处不在。面对生命,有时也需要抉择,在躯体的完整与生命的延续间,需要取舍;同样,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会面临许多选择。比如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面临选择学校专业。在毕业的时候要选择继续深造还是马上就业。在生活中,我们要选择恋人和朋友。到了人生的暮年,我们同样要面临各种选择,是独享晚年还是与儿女们共同度过,等等的问题。

每当面对取与舍时,很多22岁以后的年轻人都会在有意无意地做着选择,因为取便意味着得,舍便意味着失,于是在取舍之间,我们便自然而然地趋向于前者。然而,生活这门艺术并非如此简单,生活并不就像一加一等于二的数学公式,生活当中的取舍艺术也并不就是取与得、舍与失的一一对应关系。生活当中的有关取与舍的艺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实践。

当面对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时,22岁以后的年轻人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失去的,会有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的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烈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事情有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巧妙策划,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

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明智的艺术即取舍的艺术。”在很多时候,都要做到适度的取舍。如若不能很好地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不能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度的取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就不能算得上是明智的。那些不懂取舍之道的人也不能算得上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者。

在人生道路上,当面对种种取与舍的选择时,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加以选择。只有合理适当地进行取舍,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尽享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乐趣。

有这样一个测试题: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有三个人在等巴士,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你只能带上其中一个乘客走,你会选择哪一个?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有的选择了自己一生难得的情人,有的基于道德选择快死的老妇人,有的要报恩选择那位医生。任何一种答案都会遭至另外一些人的反对,而最好的答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带老人去医院,然后和梦中情人一起等巴士。”

当这个答案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不得不感慨地说:“多么完美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是啊,这个答案既报了恩,也救了人,同时也没有和情人失之交臂。而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那把钥匙,在我们心里一直固执地认为那把钥匙是属于自己的。

面对机会的来临,我们常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方式。有的人会默默地接受;有的人抱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则顽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截然迥异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深藏的潜力,而起初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

所以,有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限制甚至是利益,我们反而可以得到更多。所以,在我们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不要固执地去选择其中的一个,换一种角度,试着去放弃一些,效果会更好。

要选择你最擅长的

一个人在无法选择工作岗位的时候,至少他永远有一样可以选择,就是好好干还是得过且过。而这样的选择,往往在根本上决定了将来的被选择。

选择无处不在,比如:选衣服,选朋友,选伴侣,选工作,选时机,选环境……人人在选择,人人也在被选择。选择是为了“两害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选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有时候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人如果有时间坐下来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时,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一些对当初选择的后悔。有人说:“人生的悲剧说穿了就是选择的悲剧。随便选择将失去更好的选择。”我们姑且不论前半句话是否是事实,但就成功而言,后半句话则值得重视。

一位女孩在某名牌大学读书期间,一时冲动想当作家。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退学回到家乡写小说。几年过去了,她写的小说没发表过一篇。她最终在痛苦中精神分裂了,烧掉了手稿离开了这个世界。

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不在于目标怎样宏远,或者如何踌躇满志,而是善用自己的才干和能力,并且有最佳的发挥。有时候,做自己想做的事远不如做自己能做到,且最擅长的事得到的多。

有一位年轻人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位体面的医生,这位年轻人自己也对医生这个行业很感兴趣。可是他读到高中便被计算机迷住了,心思都放在了电脑上。他的父母耐心地规劝他,希望他能用功念书,以后好风光地立足社会。可是,他却说:“有朝一日我会成为医生的。”

不久,他果然不负众望,考入了一所医科大学。他虽然对做医生也很感兴趣,但无论如何努力,医学成绩总是平平,丝毫也不能引起老师的注意。反而是在电脑方面,他越做越顺手。

在第一学期,他从零售商处买来了降价处理的个人电脑,在宿舍里改装升级后卖给同学。他组装的电脑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便宜。不久,他的电脑不但在学校里走俏,而且连附近的法律事务所和许多小企业也纷纷来购买。

后来,经过认真考虑,第一个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他把退学的计划提了出来。父母坚决不同意,只允许他利用假期推销,并且承诺,如果一个夏季销售不好,那么,必须放弃。可是,他的电脑生意就在这个夏季突飞猛进,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他就完成了19万元的销售额。他的父母只得同意他退学。

这以后,他组建了自己的公司,并且公司很快就发展起来了。那年他才24岁。

这位人的成功至少可以告诉我们一点:选择你真正能做得好的职业,更容易赢得辉煌成就。

前苏联着名的心理学家索尔格纳夫认为,在发挥自己的最佳才能时,不要把“想做的”和“能做的”以及“能做得最好的”混淆在一起。而这却常常是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

成功者心中都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比尔·盖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做自己最擅长的事。”微软公司创立时,只有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两个人,他们最大的长处是编程技术和法律经验。他俩以此成功地奠定了自己在这个产业上的坚实基础。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们一直不改初衷,“顽固”地在软件领域耕耘,任凭信息产业和经济环境风云变幻,从来没有考虑过涉足其他经营。结果他们有了今天这样的成就。

索尔格纳夫说:“每一个人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应该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帅杖,就拿枪;没有枪,就拿铁铲。如果拿铁铲拿出的名堂比拿元帅杖要强千百倍,那么,拿铁铲又何妨?”能做得最好的就是最擅长的,不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是愚蠢的,就相当于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竞争,结果必然是失败。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如果能够看清自己的长处,对其进行重点经营,则必定会给你的人生增值;相反,如果你分不清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或者误将不足当成长处去经营,则必定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慎重选择第一份工作

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如果因一时无业,怕人耻笑而勉强去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工作,这样就会得不偿失。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选择,良好的选择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并符合个人内心愿望的。很多应届毕业生在面临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思索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便随着就业大潮草草就业,也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运气好的碰上个自己喜欢的职业干得还算得心应手,而更多的学生是伴随着迷茫和不满度过工作的一个又一个光阴。

作为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份职业选择其实非常重要,并非一些人讲的先随便找个工作积累些经验就好。职业的选择也是个人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存方式的选择,它至少影响一个人未来一年或者几年的职业规划。

着眼于职业选择,只有选对了方向,才会有较大较快的成功。我们许多职业失败并不是我们没有努力,而是我们选错了职业,导致我们在职业理想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吃力。在找工作之前,毕业生要仔细慎重地选择职业。”许多失败在选择之初就已注定。

大学毕业后,开洗衣店的父亲把儿子叫到了店中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这家洗衣店。但菲尔痛恨洗衣店的工作,所以懒懒散散,提不起精神,只做些不得不做的工作,其他工作则一概不管。有时候,他干脆“缺席”。他父亲为此十分伤心,认为自己养了一个没有野心并不求上进的儿子,使他在员工面前丢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他父亲,他希望到一家机械厂做一位机械工人。他的父亲十分惊讶。不过,菲尔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他穿上油腻的工作服工作,他从事比洗衣店更为辛苦的工作,工作的时间更长,但他却觉得十分快乐。他在工作期间,选修了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置机械。

而当他1944年去世前,已是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并且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帮助盟国军队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果他当年留在洗衣店不走,他的人生将是另一个样子。

如果他在选择自己的工作时,盲目地听从别人的建议,那么菲尔·强森这个名字也许将永远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古代,“嫁错郎”似乎比“入错行”更严重,因为在古代女人嫁错了人不能离婚,而“入错行”若是改行则不会有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顾虑。不过现代社会恐怕是倒过来了,“嫁错了郎”大不了离婚,而“入错了行”,虽然可以转行,但是真要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一位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工作,经人介绍来到一家果菜公司当临时工,想赚点零用钱。没想到工作一段时间后,因为已经习惯了那个工作和周围的环境,也就没有积极去找别的工作,而且一做便是十几年。现在年近四十,也不想换工作了。他说:“换工作,谁会要我呢?我又有哪些专长可以让人用我呢?”如今,他还继续在果菜公司当搬运工人。

也许你会说,想转行就转行,也没有人拦着你,但恐怕绝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因为一个工作做久了,习惯了,加上年纪大了些,有了家庭负担,便会失去转行面对新行业的勇气。因为转行要从头开始,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另外,也有人心志已经磨损,只好做一天算一天。有时还会扯上人情的牵绊、恩怨的纠葛,种种复杂的原因,让你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

人总是有惰性的,不喜欢的工作做个一两个月,一旦习惯了,就会被惰性牵制,不想再换工作了。一日过一日,不知不觉中,三年五年过去了,那时要再转行,就更不容易了。

对于年轻人而言,走出校园迈向社会的第一份工作,应当慎之又慎。那种怀揣“先就业后择业”、随便找个公司挂靠的糊涂想法,无疑是“治标不治本”的错误之举。对自身定位不准,难以人尽其才,久而久之会让你的职业生涯陷入恶性循环。因为,在人生事业的起跳点,你早已纵身于深渊之中;在职业列车的始发站,你的列车早已驶错了方向。

所以,毕业前做一个长远的职业规划,慎重选择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为自己的前途打好基础,这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会放弃,放弃是得到的前提

印度着名诗人泰戈尔说:“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22岁以后的我们之所以举步维艰,是因为背负的太重,之所以背负太重,是因为还不会放弃。

英国着名诗人莎士比亚说:“倘若没有理智,感情就会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为了制止感情的荒唐,所以才有智慧。”学会放弃,是一种自我调整,是人生目标的再次确立。学会放弃不是不求进取、知难而退,也不是一种圆滑的处世哲学。有的东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时,一味地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痛苦和焦虑。这时,学会放弃是一种解脱。

两个朋友一同去参观动物园。动物园非常大,但他们的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动物都参观到。他们便约定:不走回头路,每到一处路口,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前进。第一个路口出现在眼前时,路标上写着一侧通往狮子园,另一侧通往老虎山。他们琢磨了一下,选择了狮子园,因为狮子是“草原之王”。又到一处路口,分别通向熊猫馆和孔雀馆,他们选择了熊猫馆,熊猫是国宝嘛……

他们一边走,一边选择。每选择一次,就放弃一次,遗憾一次。只有迅速做出选择,才能减少遗憾,得到更多的收获。

人生莫不如此。左右为难的情形会时常出现:比如面对两份同具诱惑力的工作,两个同具诱惑力的追求者。为了得到其中一个,你必须放弃另外另一个。

要22岁以后的年轻人学会放弃,是要他们放弃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和难以实现的目标,而不是放弃为之奋斗的过程和努力;是放弃那种毫无意义的拼争和没有价值的索取,而不是丧失奋斗的动力和生命的活力;是放弃那种金钱地位的搏杀和奢侈生活的追求,而不是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也许放弃当时是痛苦的,甚至是无奈的选择。但是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那段往事时,我们会为当时正确的选择感到自豪,感到无愧于人生。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一个自我放弃的勇敢决定——它必须主动放弃自己身上曾经最尖锐的武器,否则,它将无法继续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因为当老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面临40岁的这个大坎儿,老鹰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

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进行长达150天的痛苦过程。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安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接着,它再用新长出的喙,把原来的爪子一根一根地拔出来。然后当新的爪子长出来后,再把自己身上又浓又密的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便可以重新开始展翅翱翔,在未来的岁月中迎接自己的新生活。

放弃本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一定不能忘记这一点。当你准备放弃的时候,要想清楚是自己为了放弃而放弃,还是为了更好地得到而放弃。

古时候,一个老人背着一个砂锅前行,结果走了一会儿,绑砂锅的绳子忽然断了,砂锅也掉到地上摔碎了,可是老人却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依旧头也不回地继续前行。好心的路人喊住老人:“老人家,你不知道你的砂锅碎了吗?”老人回答:“知道啊。”路人奇怪:“那你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老人说:“既然已经碎了,回头看一看又有什么用?”说罢继续赶路。听完这个故事,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感悟。

这个老人说的和做的显然极有哲理。的确,既然砂锅已经摔碎了,回头看看又有什么用呢?失败是无法挽回的,即使惋惜、悔恨也于事无补。与其在后悔中挣扎,浪费时间,还不如重新来过,重新找到一个目标,再一次发奋努力。

每个22岁以后的年轻人都应该学会放弃,像那个老人一样。不要因为砂锅的碎裂而作无谓的自责和叹息。当我们真正学会放弃时,会发现那才是一种心理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真正的战胜自我的强者姿态。

不要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

选择与放弃从来都是和欲望相关联的,一个人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清楚地判断出自己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往往就会得不偿失。

想要驾驭好生命之舟,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学会放弃。如果只懂得抓住不放,甚至贪得无厌,那么在这个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面对很多的诱惑,我们就无法去抗拒。

几乎每个人都想得到更多,失去更少。以为得到的越多、拥有的越多就会越快乐,这种思想迫使我们沿着追寻收获的路走下去。当我们吃了很多苦的时候才发现:我们的无聊和困惑、痛苦和失落、压抑和无奈,无不和我们太渴望拥有更多有关。因为不懂放弃或过分的执着,让我们失去了更多。

在印度的热带丛林里,当地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猩猩: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里面,装上猩猩们特别爱吃的香蕉,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够猩猩的前爪伸进去,猩猩一旦抓住香蕉,爪子就抽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抓猩猩,因为猩猩有一种习性,怎么都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

我们总会嘲笑猩猩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猩猩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舟在抵达彼岸的过程中不在中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香蕉”果断地放下。

利益从来都是极具诱惑力而且是绝大多数的人无法抵制的,重要的是你要权衡并选择其中一个利益最大的。就像上述例子所说到的猩猩,它只顾及了手中的香蕉,而忘了自己的生命正在受到威胁。在生命和香蕉的权衡选择之间,猩猩显然没有做好。

奥地利着名的作曲家莫扎特年轻时,曾与母亲一起外出第二次演奏旅行。在去巴黎的途中,路经曼汗城时,莫扎特邂逅了一个叫阿蕾霞的德国少女。莫扎特整个心都被她迷住了。他就以教阿蕾霞的声乐为借口,说服母亲在曼汗停留了相当长的时间。少女为了报答莫扎特的盛情,曾把芳心默许给他。莫扎特也下决心帮助她成为歌剧明星,并把这一想法写信告诉父亲。母亲目睹这一切,感到如此下去,势必影响巴黎之行,就在儿子的信后,悄悄加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补白:“这位姑娘很会唱歌是真的。可是我们不能忘记自身的前途。”

父亲来信,对莫扎特婉转警告:“你想要成为将来被世人淡忘的平凡的音乐家呢,还是做一位留名青史、受人祝福的第一流音乐家?你愿意做时常被美貌所迷、让妻儿流浪街头的人,还是做一名基督徒,过幸福的生活?”接着父亲又以强烈的语气追加道:“必须前往巴黎,不得迟延。然后加入伟大人物的行列。若是不能成为恺撒,就不必做人。”在父亲的忠告下,莫扎特强忍感情,选择了向阿蕾霞告别,和母亲踏上巴黎之途。

很多22岁以后的年轻人往往也要像莫扎特一样面对事业和爱情的双重抉择。曾经卿卿我我的校园恋人,在告别校园时不得不正视现实——求职之路几多艰险?爱情之路怎样维系?面对“鱼和熊掌”,现实生活中,很多恋人中的一方为了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放弃自己的前途。

爱情是浪漫的,但它也是现实土壤上结出来的果实,如果没有事业的滋养,这份爱情永远只是海市蜃楼,以冲动始,以悲剧终。

同类推荐
  • 我最想上的情商课:读懂情商的第一本书

    我最想上的情商课:读懂情商的第一本书

    《我最想上的情商课》情商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准确觉察、评价和表达情绪;就可以接近并产生感情,从而促进思维;就可以调节情绪,从而帮助情绪和智力发展。而这种能力的运用,则是一门人生艺术。只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情绪体验,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莫名其妙被某种情绪侵袭的经验。这些情绪体验不仅仅指积极的情绪体验,也包括消极的情绪体验。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是对人的行为有利的。因此,认识情绪,进而管理情绪,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世界名人成才故事)

    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青少年,远胜于一切教育。”为此,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编成了《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外交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成就精英:优秀员工格守的8种行动准则

    成就精英:优秀员工格守的8种行动准则

    斯宾塞说:“成功的第一个条件便是虚心,对自己的一切敝帚自珍的成见,只要看出同真理相冲突都愿意放弃。”虚心的人勇于承认错误、正确地面对批评、善于用积极化解抱怨……虚心的人能赢得同事的尊重和老板的赏识。
  • 给女孩的第一本社交处世书

    给女孩的第一本社交处世书

    其实社交与处世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在家相夫教子,就要学会应该怎样与家人进行平等而有效的沟通;在外工作,就要学会怎样与同事或者上下级相处。除非你生活在真空里,否则你就不可避免会与人接触,因此掌握社交与处世的方式方法就成了生存的必需。
  • 职场礼仪

    职场礼仪

    本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职场礼仪概述、职场仪容仪礼、职场仪态礼仪、职场仪表礼仪、职场应聘礼仪、职场语言礼仪、职场交际礼仪、职场行为礼仪、职场宴请礼仪、职场办公礼仪。
热门推荐
  • 时空调查员大人

    时空调查员大人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时空管理局的调查员了!”“那么我的工作是要做些什么呢?”“我也不知道,反正地球那疙瘩就归你管了,先说好,是所有宇宙的‘地球’哦,咱们这里刚好缺一个地球人,而那疙瘩总是有一堆乱七八糟的麻烦事,全部!全部都归你了!完成不要可是要扣福利的哦!”“说好的福利到底是什么?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啊!”
  • 碎月拾光

    碎月拾光

    人道事非,事非人道,何谓?事非语,靡靡音,事非事,如淤泥!人世常态,学会接受,学会避让!万众生灵如若云烟般,不过表象!
  • 易烊千玺:一个世界的人

    易烊千玺:一个世界的人

    【青春纯爱】当易烊千玺遇到与自己同样经历的人气网红,会是怎么样的情形?第一次相遇,他抢了她的手链。第二次相遇,她撞倒了他,害他把脚崴了。第三次相见,她扶着他进了,他的家门。……演唱会时,他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下面的林焰心说:“焰心,上来”她却撒腿就跑,易烊千玺不顾直接的身份,直接把她揪到舞台中央,在四万多观众面前,四万多双眼皮底下,做出了不合身份的事情。易烊千玺对林焰心说:“焰心,你也进了我的家门,也把楠楠给套走了,你的定情信物也给我了,什么时候结婚啊!”,林焰心大惊:“我什么时候给你定情信物了?”,易烊千玺非常嘚瑟的拿出手链,林焰心顿时发毛:“给我手链,快还给我,你个小偷”。唔,女主你说啥?
  • 洛若一白心

    洛若一白心

    人一生遇到约两千九百二十万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百分之四点九,你云子洛爱不爱我我不知道。但是我木一白想对你说:"若是我拿百分之百的幸福做赌注,你愿不愿意娶我?”“真是笨蛋,送你一辈子百分之两百的爱要不要。”
  • 罄谕

    罄谕

    挂着短剑的书生,怀抱着神谕的侠客,持断刀的白衣杀神,带着孩童的年少先生。昨日梦说禅,今日禅说梦。走出所有的虚幻,人在处,便是真。
  • 暮染果果

    暮染果果

    这是果果的短篇合集,欢迎大家旁观,收藏。
  • 盛宠世子妃

    盛宠世子妃

    一朝穿越,腹黑狡诈的她成为沐国公府嫡出千金。沐国公府平妻掌权,嫡妹横行,嫡弟嚣张,姨娘欺诈,下人刁钻,她是21世纪金牌特工,从来只有她算计别人,何时轮到他们横行霸道了。可没想到,她去制不住那位腹黑的主,“娘子啊,你准备往哪里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本书从不同角度着手,探讨了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十六计的形式展开,寓教于谋略,用谋略来诠释教育智慧。
  • 愆殃

    愆殃

    与薛隼有着33年杀父之仇的柳亦菲,在其相依为命的姐姐肝癌晚期急需用钱时,得知对他有着感情的女老板鲜于贞淑,要给他的仇人薛隼送钱倒腾松树仔,百般阻拦不成,动念不轨。柳亦菲为逃离警察的视线,带着病重的姐姐去了知青时有着爱恋的集体户长李之慧那里。曾经顿首许诺恩爱一生的军医李之慧高兴地收留了柳亦菲和他的姐姐。当柳亦菲从李之慧那里得知姐姐已病入膏肓时,命运多舛他想到了爸爸的冤死,妈妈的屈死,姐姐也将离他而去。让他苦苦相思二十多年的李之慧还在折磨他的感情,让他不能饶恕的一心要带他远走高飞的鲜于贞淑和他的仇人有着肮脏的交往。厌世绝望的他把仇恨放在了还在胡作非为的薛隼身上。一个风高月黑的晚上,柳亦菲杀机出手。
  • 夜阁

    夜阁

    一个普通大学的普通学生,唯一不同的是她的手上,总是挂着一个由一条黑线系着的铃铛,但却从不曾响过。有着普通学生的生活,有一个奇怪习惯---每个月总要消失那么几天。一个杀手界的静铃.封喉,顾名思义,只要是她要杀的人都是被封喉而死,传说被她杀人,死之前都是听不到铃声的,至于都是死人了,又是怎么传出来,就不得而知了,她有两个特点,她的脚踝上用一根红色丝线系着的铃铛,还有就是她一个月只接一个任务。一个将军府大小姐,被宠坏了的小姐,表面风光无限,背地里却是世人所唾弃的废物,傻瓜。当人们的真面目露出来时也就是重生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