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00100000008

第8章 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4)

明代的医事制度和医学教育设13科,据《明史·百官志》记载有妇人科。此期妇科专着较多。薛己着《薛氏医案》,成书于公元1528-1544年,即医案16种,凡28卷,大旨以命门真阴真阳立论,对妇科理论也有重要影响。万全着《广嗣纪要》《妇人秘科》,成书于公元1549-1615年。王肯堂着《证治准绳·女科》,成书于公元1602-1607年,其中对妇科疾病的治疗论述甚详。武之望着《济阴纲目》,成书于公元1620年,书中广集别说,细列纲目,资料较全,但少有己见。李时珍着《本草纲目》,成书于公元1578年,并着《奇经八脉考》和《濒湖脉学》,其对月经理论和奇经八脉的论述,对中医月经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明·赵养葵着《邯郸遗稿》,为其晚年作品,赵氏独重命门学说,在《邯郸遗稿》中又有发挥。张介宾着《景岳全书》,成书于公元1624年,全书凡64卷,有《妇人规》3卷,强调阳气阴精互为生化,形成了全面温补的一派,这对妇科理论发展有重要意义。楼英着的《医学纲目》、李梃着的《医学入门》、龚信着的《古今医鉴》等,对妇科疾病也有精辟论述。

此期,中医学对肾及命门学说的研究和阐发,从理论上给妇产科以重大影响,但未能引起妇产科临床的广泛重视。妇产科着述虽多,而大多数着述局限于对前人论述的整理。

清代将妇产科统称为妇人科或女科。清代妇产科的着作较多,流传也较广。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系后人辑录而成,书中辨证以肝、脾、肾三脏立论,论述平正扼要,理法严谨,方药简效,更有独到见解,影响久远。萧赓六着《女科经纶》,成书于公元1684年,内容较丰富,间有己见。亟斋居士着《达生篇》1卷,成书于公元1715年,论胎前、临产、产后调护之法,难产救治之方,平易浅近,尽人能晓。吴谦等编着的《医宗金鉴》,成书于公元1742年,此书由国家组织编写,内有《妇科心法要诀》,集清前的妇产科之大成,理法严谨,体例规范,通俗广传,成为医者必读的参考书。沈尧封着《沈氏女科辑要》,公元1850年由王盂英校注刊行,全书计2卷,最为晚出,而颇多新说。其他着作,如陈士铎的《石室秘录》、徐大椿的《兰台轨范》、叶天士的《叶天士女科》、沈金鳌的《妇科玉尺》、吴道源的《女科切要》、陈莲舫的《妇科秘诀大全》等;专论胎产的有阎成斋的《胎产心法》、汪朴斋的《产科心法》、单养贤的《胎产全书》、张曜孙的《产孕集》等。

民国时期,对妇科贡献比较大的着作有张锡纯着的《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书于公元1918年。还有张山雷笺正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成书于公元1933年,书中所倡肝肾学说,多是自识心得,切要发明,曾作教本而广泛流传。

总之,清代的妇产科专着,现存不下数十种,在理论和实践中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达生篇》《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和《沈氏女科辑要》。

五、中医儿科

儿科又名小方脉,也称“哑科”。战国时已有儿科医生,汉初有儿科专着《颅囱经》问世。魏晋南北朝时儿科方面的着作还有十几种,且有了着名的儿科医家。隋代的《诸病源候论》中即有小儿病六卷,二百五十五候,不仅对小儿疾病症状描写得很详细,而且对病因、病理以及对小儿的抚养与护理也作了较详尽的介绍。

宋代小儿科有了新的发展,儿科名医和儿科专着也不断出现。北宋钱乙,字仲阳,对中医儿科学体系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因而被誉为“儿科之圣”。钱乙的主要学术建树,由其弟子阎季忠编集于《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中。该书归纳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临床有直接指导意义。钱乙从儿科特点出发,在四诊应用中尤重望诊,对“面上证”“内证”,痘疹类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等,都有较详明的论述。《小儿药证直诀》建立了儿科五脏辨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等,成为中医儿科辨证学中最重要的力法。他制订儿科治则治法,从五脏补虚泄实出发,又注意柔润清养,补运兼施,攻不伤正。他善于化裁古方,根据儿科特点创制新方,制剂以成药为主,切合临床应用。

北宋时期,天花、麻疹等病时常流行,名医董汲擅用寒凉法治疗,总结撰成《小儿斑疹备急方论》,是为天花、麻疹类专着之始。南宋刘昉等编着《幼幼新书》40卷,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着作。南宋时还有《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0卷,对儿科各类疾病广泛收录论述,包括多种先天性疾病。书中明确新生儿脐风撮口是由于断脐不慎所致,与成人因外伤而患的破伤风是同一种疾病,提出切忌用冷刀断脐,主张用烙脐饼子按脐烧炙脐带,再以封脐散裹敷,是当时预防脐风的较好方法。

元代曾世荣编着《活幼口议》《活幼心书》。曾氏详论初生诸疾,是中医新生儿学较早的集中论述。他议证论候翔实,对多种儿科常见病证分类治法均作了精练而具有指导意义的论述,如归纳惊风四证八候,提出镇惊、截风、退热、化痰治法,立琥珀抱龙丸、镇惊丸等疗惊方,均沿用至今。

明代薛铠、薛己父子精于儿科,善采众长,着《保婴撮要》。薛氏发扬五脏辨证学说,每篇首引钱乙辨证论治纲目,继承张元素五脏相关之阐述,旁征博引,演绎成篇。他们重视脾、肾二脏,治脾宗陈文中而偏温,治肾既宗钱乙养元阴滋生化源,又效陈文中温元阳阴中求阳。《保婴撮要》论小儿各科病证221种,列医案1540则。其中论及小儿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肛肠科、皮肤科、骨伤科病证达70种以上,脏腑、经络辨证用药,内治、外治、手术兼施,对中医小儿外科学专科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

明代名医万全,着儿科专着《幼科发挥》《育婴秘诀》《片玉心书》等。他就不同阶段的儿童,提出了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的“育婴四法”。在朱震亨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即“三有余、四不足”)的小儿生理病理学说。他特别重视调理脾胃,并认为“调理之法,不专在医,唯调乳母、节饮食、慎医药,使脾胃无伤,则根本常固矣”,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清代儿科医家夏禹铸着《幼科铁镜》,认为“有诸内而形诸外”,可从望面色、审苗窍来辨别脏腑的寒热虚实,重视推拿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是清朝廷组织编写的儿科专书,条理分明,立论精当,适用于临床和教学。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是一部麻疹专着,详细阐述了麻疹各阶段及并发症的辨证与治疗。

明清时期,天花、麻疹等时病流行,儿科在产生大量痘、麻专着的同时,应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已广泛传播,《博集稀痘方论》(1577)载有稀痘方,《三冈识略》(1653)载有痘衣法。俞茂鲲《痘疹金镜赋集解》(1727)说,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宁国府太平县的人痘接种法已盛行各地。我国的人痘接种法后来流传到俄罗斯、朝鲜、日本、土耳其及欧非国家,成为世界免疫学发展的先驱。

清朝后期,随着西医传入我国,儿科界也开始有人提出宜中西医合参。何炳元《新纂儿科诊断学》中就在传统四诊之外,引入检诊一项,用于检查口腔、温度、阴器、便路等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科疾病流行,许多医家寻求古训,融汇新知,救治了大批患儿。例如,在治疗重症热病时,徐小圃擅用温阳药物回阳救逆,奚咏裳善取寒凉药物清热保津,是这一时期外感病寒、温两大学派的杰出代表。

六、针灸学

针灸学是研究针刺和艾灸等治法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之一。针法和灸法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法是运用各种金属针刺入穴位,运用不同手法进行治病的方法;灸法是采用艾条、艾柱点燃后熏灼穴位治病的方法。由于二者都是通过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常配合使用,所以合称为针灸。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适应证广、疗效明显和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针灸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早在三千年以前,我国医家已把针灸临床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周代医书,即记载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帛书》。《帛书》除载有经脉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疼痛、痉挛、麻木、肿胀等局部症状及眼、耳、口、鼻等器官症状外,还有一些全身症状,如烦心、嗜卧、恶寒等。当时对这些病症,都是用灸法治疗的。

《黄帝内经》对经络、腧穴、针灸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治疗原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被称为“针经”,标志着针灸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难经》关于奇经八脉和元气的论述,补充了《黄帝内经》的不足;同时,还提出了八会穴,并用五行学说对五腧穴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已佚的《明堂孔穴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着。华佗亦对针灸颇有研究,创立了“华佗夹脊穴”。这些成就都丰富了针灸学的理论,从而奠定了以经络学说为核心的针灸理论体系。

现存最早的论述针灸的专书是晋代皇甫谧编着的《针灸甲乙经》(公元282年)。

该书在《内经》的基础上,对针灸理论进行了整理,依照不同部位确定了三百四十九个穴名,为针灸专科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针灸学发展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绘制了三幅彩色针灸挂图,分别把人体正面、背面、侧面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出。王焘又绘成了12幅彩图,并在《外台秘要》中重点介绍了灸法,唐代“太医署”中设有针灸专科,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工等,从事专业工作。北宋王惟一编《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公元1026年),当时曾刻在两块石碑上,树立在汴京(今河南开封),供学习者拓印和阅读。公元1027年,王氏还创造了两座针灸铜人,为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具体的表现在对前代针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代表性的医家和着作有陈会的《神应经》、徐风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吴昆的《针方六集》、汪机的《针灸问对》、张介宾的《类经图翼》、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等。其中《针灸大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后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该书是杨继洲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编历代诸家针灸学术观点、实践经验,是后世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文献。

清代针灸学开始走向衰退,当时医者多重药轻针,尤其是清代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的荒诞理由,于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西医学院校,排斥和歧视中医学;更有甚者,国民党时期竟有人提出废除中医的议案。然而,由于中医针灸疗法经济、方便,具有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此,针灸依然在民间得到广泛的应用。

七、中医眼科

中医眼科的萌芽时期远在上古,经历了商、周、秦、汉诸代。我们的祖先通过一段漫长而原始的一症一药、对症治疗眼疾的年代之后,开始向着探索眼的解剖结构、生理病理,乃至辨证论治的方向进步。自从有文字出现以后,有关眼病的医药知识逐渐有了记载。不过,最初多散见于各种书籍文献之中。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医药专书的出现,有关眼与眼病的知识,在医药书籍中开始有了比较集中的记载和论述。《黄帝内经》中记有目盲、目下肿等15种眼病,将眼的解剖分为瞳子、黑睛、白睛等六部分,还有针灸治眼病的记载。《神农本草经》载有眼科药物70种,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有目疾38论。

唐代《龙树眼论》是我国第一部有影响的眼科专书。书中的眼部解剖名词比以前的文献丰富,如眼睑、眼皮等皆属首见;所涉及的眼部病,已增至60余种。治疗方面,不仅重视药物,还记载有多种手术疗法,如首次提出对胬肉攀睛使用割烙法和对“睑皮里有核(即胞生痰核)”施行手术治疗,而且对“开内障用针法”的叙述也较前人详细。《刘皓眼论准的歌》是晚唐时期着成的另一部眼科专书,又称《刘皓眼论审的歌》(《宋史》)。全书为诗歌体裁,便于记颂。现存《秘传眼科龙木论》中《龙木总论》之“审的歌”,即来自该书。书中所载的“五轮歌”及将72种眼部病证按内、外障分类的方法,对以后的中医眼科影响深远。

同类推荐
  •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提升智商

    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和美国孩子一起提升智商

    本系列丛书包括《哈佛小天才EQ情商课》、《哈佛小天才IQ智商课》、《哈佛小天才LQ学商课》和《哈佛小天才MQ德商课》等四个分册,分别从情商、智商、学商和德商等四个方面多个角度,精选出一个个生动有趣、精彩经典的哲理故事,每个哲理故事均有精要的哲语阐释和英汉双语名言印证,力求言简意赅地剖析成功的教育智慧,寓教于乐地揭示出哈佛大学最精华的教育精髓,为优秀家长和成长中的孩子打开成功的秘密。
  • 中学文学读本(一)

    中学文学读本(一)

    这套读本的最初设想是以五十年代教育部编订的高中文学教材(四册)为蓝本的,那是一套我至今还认为非常好的文学读本。我们现在的编撰构思依然是以文学史为主要线索,分成六册。我们的目标是,通过阅读和教学这套文学读本,使中学生大致能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变化线索及其审美特点,大致能了解伟大的文学传统如何像一条河流,从远古绵绵不断地流传下来,再从我们这一代的生命中流淌过去。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刑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 开阔眼界的文学故事

    开阔眼界的文学故事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热门推荐
  • 绝品术士

    绝品术士

    这是一个武道盛行,百家争鸣的时代。别人都是以武入道,康演义却灵魂冥想入道,他武功低微却能操纵冰霜,火焰,大地和青木。他是唯一的术士,领悟四种天地法则。
  • 十里樱花十里尘

    十里樱花十里尘

    她守着十里樱花许他一生一世,他一年断剑占斩她万千青丝。没关系,她在笑。我只是说过要等你,所以就等你。哪怕,等你是为了杀我。
  • 命中注定

    命中注定

    罗楷回到阔别四年的城市,天宏集团是经纬市名副其实的商业巨头。身为高富帅总经理的他,回来后会有怎样的遭遇?炫酷调皮的红发弟弟,有当年之约的赖菲儿,又会有什么故事?
  • 嗜血小萌货,三爷要逃婚

    嗜血小萌货,三爷要逃婚

    ……“宋婉儿,你真要走?”安沐轩冷冷的问。“是你逼我的……”宋婉儿淡淡的回答。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下去…………数月之后,一身男装的她,已经成为江湖上让人闻风丧胆的“三爷”了。他还会认出她吗?他们还会在一起吗?
  • 小强的秘密

    小强的秘密

    小说以时间倒叙的方式,记录了主人翁五年前肖强失业后生活窘迫,一系列巧合被迫去打劫意外抢得巨额现款120万,五年后拥有财富爱情后却因为曾经的秘密耿耿于怀,最终在遭遇被打劫之后,放下一切去投案自首,却被告知,五年前并无人报案被抢120万,由此这个秘密成为肖强百思不得其解的秘密。
  • 瓷龙

    瓷龙

    有兴趣可以进来看看哦,不同的“人”,不一样的故事,老板娘在这里等你。一个小店,在这人迹罕至的半山腰上,像一座四合院,花开百里。小店的名字,青花;
  • 逍遥美人颂

    逍遥美人颂

    耳熟能详的穿越对于21世纪少女纪雪瑶来说,是少女情怀的浪漫,然而某一天被突如其来的六芒星阴阳差错地将她带到了一个架空的古代,落入名曰“神祀国”的国家,乌龙的成为了一国神女,不仅有绫罗绸缎山珍海味,还有各种俊朗美少年徘徊左右,面对如此令人脸红心跳的后宫,纪雪瑶却一次又一次颇有心机地想要离开。宫外与古代不伦不类的古玩店,离奇的御风城,神秘的人,诡异的事,随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事情,就连躲在暗处深不见首尾的“终极BOSS”也对其虎视眈眈,导致纪雪瑶心目中最初的“桃花源”逐渐瓦解···
  • 左青云

    左青云

    好男儿当有青云之志,我左青云这一生都在寻求答案,我想知道,南境之外是什么样子,我想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我想知道,各族天才又是什么姿态,我还想知道,太古生灵是什么样子,帝君强者何种风采,但我最想知道的是,我,能变强到什么程度?道,又是什么?除此之外,我还要让一个老人永世平安。若我死,我不奢望多少人记得我,只希望这个世界能留下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明!若我死,我不会遗憾,因为我经历过磨难但最终也没放弃,因为我曾经历过辉煌且笑过开心过,因为这个世界的精彩我已经亲身体验过了!
  • 金属风暴

    金属风暴

    2015年,一场恐怖的大灾难在地球上爆发,钥匙,手机,电脑,汽车,飞机……几乎所有的金属全部发生变异,由死物变成了活物,并且向人类发起了疯狂的攻击。短短七日之内,超过六十亿的人类死亡!人们在末世之中艰难地生存,人们在废墟上重建家园!阴险与算计,热血与承诺,这是残酷的末世,这是热血的末世。准传奇级别的金属控制大师沈云,重生到了大灾难爆发的前一刻。带着后世记忆的他,将走上怎样的一条道路?
  • 再战魔神觉醒

    再战魔神觉醒

    两万年前,从无尽魔域逆袭而来的毁灭魔族收服其他魔域并带领两亿大小魔族入侵其他界。一时间,魔族的戾气势不可当。高傲的神族第一次低下头颅与它族共同抗衡魔族,两千年的斗争,几万亿的伤亡使魔族退回魔界。毁灭魔族就此湮灭,毁灭魔神的冲天戾气化作一颗希望的种子沉睡在人界,等待着,卷土重来,覆灭万界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