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200000030

第30章 社会(2)

第二节人口

一、总量

北魏武泰(528)时昌松郡有397户(《魏书·地形志》,《甘肃通志稿》)。明正统中(1440)古浪守御千户所有1220户,3026人,户均2.48人(清乾隆《古浪县志》)。清乾隆十三年(1748)古浪县有6393户,65510人,户均10.24人(乾隆《古浪县志》)。光绪三十三年(1907)古浪县有4327户,19500人,户均4.5人(民国《古浪县志》)。民国16年(1927)的8级大地震,17年(1928)的大干旱,18年(1929)的大饥荒,灾民死亡、逃散,人口大减。之后又开始回升。民国29年(1940)有户6012,35128人,其中男19060,女16068,户均人数5.84人,壮丁4266人。1949年有13468户,89009人,其中男45700,女43309,户均人数6.6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医疗水平的提高,20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了解放以来第一次生育高峰和增长高峰。1965年到1973年人口出生率较高,自然增长率大,全县人口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出现了第二个高峰。据统计,1965年出生率为54.97‰(在这之前数据不清),到1974年,人口出生率下降为26.46‰;1965年死亡率为10.75‰,到1974年死亡率下降至6.57‰。到1990年人口出生率下降为16.12‰,死亡率下降为4.37‰。2005年出生率下降至8.95‰。1991年到2005年末,全县总出生7.47万人,平均每年出生4979人;同期死亡2.53万人,平均每年死亡1687人;净增4.9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3291人。

二、变迁

境内历代均有移民实边屯垦,以汉、晋、明、清4代规模最大,人口最多。当代迁移变化亦较频繁。民国30年(1941)元至3月,迁入307人,迁出133人,净迁入174人。民国37年(1948)4月至9月迁入296人,迁出131人净迁入165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口的迁移变化主要是政策性迁移、工作性迁移和生活迁移。除1954年兰新铁路修建职工迁出比1953年减少955户,22213人外,其他年份都呈增长趋势。如1956年接受河南省舞阳移民574户2607人,开封移民114户508人,安置在山区乡镇。1958年接受上海市移民1108户4152人(男2018人,女2134人)。1960年至1961年由于自然灾害严重,人民生活极度困难,移民先后返回原籍7270人,至1964年,全县仅剩84户345人。从1965年开始,全县正常人口迁入、迁出数开始由公安部门统计,列入户籍管理。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武威、民勤等地的农民,因生活困难而流入县境内者不少。1965年到1990年,共迁入112657人,迁入净增3430人,平均每年净迁入人口131.92人。

三、分布

(一)、城乡人口分布

古浪县位居丝绸古道要冲,山大沟深,干旱缺水,经济较为落后,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人口绝大多数都居住在农村。1949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98%,城镇人口占2%;1950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94.5%,城镇人口占5.5%;1960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89.09%,城镇人口占10.91%;1980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96.78%,城镇人口占3.22%;1990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96.95%,城镇人口占3.05%。1999年全区城市人口比重为13.81%,古浪县城市人口位居全区最后,占全区城市人口的7.56%,占全县总人口5.17%。2000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87.84%,城镇人口占12.16%;2005年10月31日,全县共有人口398741人。2005年农村人口占总数的90.62%,城镇人口占9.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城镇建立得到较快发展,城镇人口规模逐渐扩大。1961年全县城镇人口只有3936人,1985年底,全县共有3个建制镇,到2000年,全县共有9个建制镇,1个街道办事处,到2005年10月31日街道办事处1个,社区发展到4个,居住在城镇人口发展到7.48万人,占总人口的19.17%。从全县城镇人口比重的发展看,城镇人口的发展比较缓慢,人口城市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二)、行政区域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行政区域多有变动。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7区55个乡,20093户,139238人(男84931人,女54307人);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1个镇23个公社,总户数为34622户,总人口为186267人(男96481人,女89768人);1982年7月1日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1个镇、56个乡、总共52085户,总人口287269人(男146613人,女140656人);1990年7月1日零时,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3个镇19个乡,总共68111户,总人口323507人(男165802人,女157705人);2000年7月1日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全县有3镇21乡,1个街道办事处,3个居民委员会,1920个村民小组,总共79418户,总人口388802人。

四、构成

(一)、民族构成

古浪自古以来为多民族聚集之地。据1953年7月1日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境内有9个民族:汉族13711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8.47%;回族1929人,满族46人,藏族44人,苗族37人,土族5人,蒙古族1人,东乡族1人,撒拉族1人,总计少数民族2124人,占总人口的1.53%。

随着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各民族人口有了较大的增长。据1964年7月1日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县内有10个民族:汉族18552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6%;回族403人,藏族119人,土族107人,满族92人,东乡族18人,毛难族3人,蒙古族、苗族、壮族各1人,总计少数民族74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境内已有11个民族:汉族286117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6%;藏族449人,回族382人,土族189人,满族119人,撒拉族5人,东乡族4人,毛难族4人,蒙古族、苗族、壮族各1人,总计少数民族11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01%。

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境内民族为9个:汉族32216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99.6%。藏族603人,回族415人,土族177人,满族133人,东乡族8人,毛难族4人,蒙古族3人,瑶族1人,总计少数民族13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41%。

(二)、性别构成

民国时期,有16个年份的男女普通性别比例在99.9至177.26之间(性比例以女性为100),平均为123.6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42年中,1963年没有资料,1967年至1970年只有总人口,没有男女性别数,其余37年的男女性别比例在100.55至156.39之间,其趋势是1953年以前偏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1953年正值兰新铁路在古浪境内施工,修路职工绝大多数为男性,所以性别比例达到了156.39的高度。1954年以后,性别比例基本稳定在100至105之间。

年龄组人口的性别比例,据1990年7月1日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本县0岁婴儿的性别比例为100:125.22。

(三)、行业构成

民国37年(1948),全县在业人口为25447人,占总人口38461人的66.16%。其中:从事农业的21336人,从事商业的1126人,从事手工业的914人,从事采矿业的5人,从事交通运输业的4人,从事自由职业的101人,从事服务业的9人,公务人员256人,无业者1696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据1982年和1990年统计;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劳动的,分别占在业人数的94.4%和93.87%;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劳动的,分别占在业人数的0.87%和1.3%;从事第三产业(商业、交通、饮食服务)劳动的,分别占在业人数的1.49%和1.66%。

五、年龄构成

民国37年(1948),全县共有38649人,其中0至14岁的有15554人,占总人口的40.24%;15岁至64岁的有21884人,占总人口的56.62%;65岁及65岁以上的有1211人,占总人口的3.13%。

1982年,全县共有287269人,其中,0岁至14岁的110132人,占总人口的38.34%;15岁至64岁的168770人,占总人口的58.75%;65岁以及65岁以上的8367人,占总人口的2.91%。

1990年,全县共有323507人,其中,0岁至14岁的91043人,占总人口的28.14%;15岁至64岁的222929人,占总人口的68.91%;65岁以及65岁以上的9535人,占总人口的2.95%。

根据年龄结构类型──年轻型、成年型、老年型的标准,全县人口的结构类型,民国37年为年轻型,1982年为年轻型,1990年为成年型。

根据人口再生产类型──增加型、稳定型、减少型的标准,古浪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民国37年为增加型,1982年为稳定型,1990年为稳定性。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平均寿命达到64.65岁,其中男性63.7岁,女性65.73岁。到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到约70.5岁,其中男性约70.5岁,女性约71岁。

六、婚姻

封建社会的婚姻,是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基础的包办婚姻制度,且男女极不平等。

民时时期,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古浪仍依旧俗。到了民国后期,自由婚姻虽在知识分子阶层有实行,但位数不多。一般婚龄为15岁以上。据民国34年(1945)统计,全县已届婚龄的人数为22694人(男11822人,女10872人),其中未婚的4688人(男2602人,女2086人),占婚龄人数的20.66%;有配偶的17926人(男9178人,女8748人),占婚龄人数的78.99%;丧偶的61人(男28人,女33人),占婚龄人数的0.27%;离婚的13人(男8人,女5人),占婚龄人数的0.06%;婚姻状况不明的6人,占婚龄人数的0.03%。民国37年(1948),全县已届婚龄的人数为23144人(男12253人,女10891人),其中未婚的人数为10558人(男6063人,女4459人),占婚龄人数的45.62%;有配偶的11434人(男5705人,女5729人),占婚龄人数的49.4%;丧偶的1152人(男485人,女667人),占婚龄人数的4.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于1950年5月1日起公布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了旧的婚姻制度,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婚姻自由,并规定男子20周岁,女子18周岁为最低结婚年龄。随着国家计划政策的贯彻,60年代将结婚年龄提高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70年代后提倡晚婚晚育,又将结婚年龄推迟到男24周岁,女22周岁。1981年10月1日起执行重新修改的《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并按照《婚姻登记法》的规定,男女双方结婚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再到当地人民政府登记,经审查合法后发给结婚证,即为合法结婚。婚后夫妻不和,一方提出离婚时,先由政府或司法部门调解,经调解无效准予离婚,发离婚证。在90年代,全县离婚率始终在0.41—0.64‰之间浮动。

七、姓氏

根据1991年8月统计,全县共有414个姓,其中单姓413个,复姓1个。万人以上的有张、王、李、杨、刘、陈6姓;5千人以上的有马、赵、朱、郭、高、胡6姓;千人以上的有徐、何、吴、周、祁、俞、严、石、冯、郑、韩、唐、白、许、孙、贾、黄、宋、苏、董、侯、安、梁、孟、崔、杜、丁、袁、党、曹、程、秦、吕、单、毛、魏、姚、芦、金、任、柴、罗、于、银44姓;500人以上的有39姓;100人以上的有75姓。

同类推荐
  •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策略研究

    政府与新闻传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成为政府“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动运用传媒提高政府部门执政形象、引导舆论的“新闻执政”理念不仅是西方现代政府的共识,同时也是我国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本书介绍了境外主流媒体、驻华新闻机构及其涉华报道的主要特点,在分析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境外媒体的各种策略。适读对象: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管理人员,国际关系、新闻传播等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及广大师生。
  •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学历史 思教育:教育的反思与历史的回响

    面对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就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历史事例和现实经历为背景和参照,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结合实际探索活动强调实践、行动的重要性。原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服务社会。
  •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与教育

    中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他们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进步。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纪律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识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全书共分十章,第一、二章涉及对生命伦理学原理、基本理念及重要范畴的理论思考,其他章节则分别从临床治疗、人体研究、疾病与健康、生育控制与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组研究、临终与死亡等方面介绍或探讨相关的伦理原则、规范及问题,最后一章粗略地阐述了卫生政策制订中的伦理影响与选择。作者通过对最新的生命伦理学理论的阐述,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试图找到能适合于中国国情、哲理的道路。
热门推荐
  • 十方圣魔

    十方圣魔

    何为圣魔,前一刻,是普度苍生的佛陀,下一刻,我为灭世之修罗。少年公子,偶得仙缘踏入仙门,为求大自在,化身成魔,独求大洒脱,仙魔皆不容我,我为圣魔,超脱一切,永镇十方。
  • 传奇之天帝九幽

    传奇之天帝九幽

    上古纪元,以绝对力量平定天下战乱,最终失去一切所爱,为后代引来无尽纷争。如今转世重生,世界又将战乱纷起,这一次,该以力量镇压,或者用爱守护……
  • 总裁爹地:呆萌宝贝

    总裁爹地:呆萌宝贝

    被继母算计把大boss上了,管你的一言不合就出国。五年后,带着呆萌宝贝强势归来。呆萌宝贝真的那么单纯善良可爱谦虚?错错错错大错特错。
  • 废材杀手:财迷太子妃

    废材杀手:财迷太子妃

    一朝穿越,她从杀手变成了痴呆废柴一枚。爹爹看似和善,却绵里藏针。姨娘看似亲和,却笑里藏刀。一众姐妹兄弟统统都是笑面虎,面上和和气气,底下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当金牌杀手穿越为痴呆废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她势必要逆转天下。他是惊才绝艳,芝兰玉树的千羽国太子,冷酷邪魅,霸道无情。世人对痴呆转变为恶女的她避之不及,唯独他却温柔纠缠,不离不弃。悠陌微笑,“太子殿下,想要娶我,先拿万两黄金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至尊无极之女皇天下

    至尊无极之女皇天下

    18岁少女,凌小溪,自无极大世界穿越而来,只为寻找爹爹真心,身带智脑,游历二十一世纪,本想一心找回爹爹的真心,不想太优秀的自己,竟然引得无数天骄接踵而来,明星巨星,富家公子,京城太子……
  • 重生之千金有毒

    重生之千金有毒

    成婚三年,相亲相爱的丈夫却亲手剖开她的肚子取出还未足月的孩子扔进火盆中焚烧!她悲愤欲绝,七窍流血而死!命运的眷顾,她幸得重生,再世为人!这一次,她誓要将前世那些残害她的人一一送进地狱。乱世中,她借着重生得来的异能,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闯出一片天地,成为上海滩的女枭雄!
  • 沉海静音

    沉海静音

    林雾:“这里没有王子,只有林雾”……千初星:“可林雾,你是女的啊”梦伊:“呵呵,校草居然是女生”念时:“嘛,很有趣,不是吗”……言:“林雾,”“嘛事”“把你妹从我身上拿走!”哦,对了,还有一个林清浅。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爱到偏执

    爱到偏执

    都说她一味执着,却偏执不肯说出口。却不知,他却更加偏执,一味偏爱,却从不表达……“我喜欢你。”他说。她沉默,泪水不由下滑,她等这句话,等了整个青春!
  • 僵尸帝王的传说

    僵尸帝王的传说

    《僵尸帝王的传说》是由00后新秀小说作者尹光辉(萌小尹)倾力打造,书写了以男主角的阳光、机智,女主角的可爱、为主线,阳光的僵尸帝王与大学生的“人与僵尸”的爱情故事,僵尸皇族的残忍夺权,争霸天下的欲望,道士派的陨落,岌岌可危的道士派又该有谁解救呢???00后作者尹光辉(萌小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