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5100000021

第21章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宦官权臣之谜(3)

胡惟庸位高权重,为何还要谋逆呢?据说,随着胡权欲大,渐呈骄恣不法。久之野心败露,他担心成为刀俎,受之惩戒,惶惶然不可终日。恰此其时,他在定远老宅的井里忽然间就长出了石笋,井水还无故地高涌数尺,三代的祖坟上竟也红光冲天。他以为是天降吉兆,便有了非分之想。一次,其公子于大街上跑马踩死了人,惹怒了朱元璋,欲将其治罪。胡惟庸甚觉与其待罪受罚,不如先行动手,以求一逞。于是,串通了一些人,图谋造反。后来胡惟庸被处以极刑。朱元璋撂倒了胡惟庸,按说还可以再选择一个宰相,但事实上朱元璋决定从此不再设相。可见,在朱元璋看来,并非丞相的人选有问题,乃是设立丞相的这一制度有了问题。

长久以来,胡惟庸案似乎铁证如山,没有人对其表示过怀疑。但是仔细研读历史,《明史·胡惟庸传》清楚地记载着:“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就是说,胡惟庸被处死的时候,他谋反的罪行还不成立。胡惟庸的罪状象故事传说一样,随着年代的腾挪推移,逐步地再添枝加叶,越到后来,也就越为地显得完整。他的罪状包括:谋刺徐达;毒死刘基;与李善长勾结往来谋逆;通倭(其实这一罪名是到了洪武十九年,即1386年时才发现的),甚至派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勾结日本,欲借兵为助;通蒙古(称臣于元嗣君这一罪名,则是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才发现的),派遣元故臣封绩致书元嗣君称臣,并约为外应,等等。经过史家的考证,胡惟庸的上述罪状纯属捕风捉影、子虚乌有。

胡惟庸的罪行一件一件被发现,已经是胡惟庸被处死许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也就是说,当胡惟庸案发的时候,他并没有正式的罪名。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对胡惟庸罪状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比如,《明太祖实录》详细记载了胡惟庸案处理的情况,但没有关于胡府出醴泉而邀请朱元璋观看之事;云奇揭发胡惟庸,功劳很大,但《明太祖实录》中却没有记载。谈迁认为,这一连串的故事可能是虚构的,离奇的“云奇告变”,亦是无稽之谈。

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史家潘圣章更认为云奇之事“凿空说鬼,有识者所不知道”。胡惟庸如果要谋反,他于府上埋兵能让人轻易地看见吗?几百年以后的现代,明史学家吴晗写了一篇著名的文章《胡惟庸党案考》把胡惟庸案从头到尾缕析了一遍,最后证明,胡惟庸一案纯属冤案。

如《明史》所言:他多年受到朱元璋的宠爱,自己独揽丞相之大权,有的时候,发生了一些事情也不向皇上禀报,还随心所欲地提拔亲信处罚异己,当时有很多人奔走于胡门,送其财宝不尽其数。朱元璋最嫉恨他的专横跋扈。胡惟庸从元帅府的奏差、宁国县的主薄、知县一路畅然地最终坐上了左丞相的高位。朱元璋对胡惟庸的专权早就怀恨在心。因为他专权,即使没罪,朱元璋也得把他杀掉。因此与其说有罪,胡惟庸之罪就在于权力太大了,而这却是朱元璋最不可容忍的。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下令限制了中书省的权力,命令以后臣下上奏书,不许送中书省,六部有事直对皇上,略去了中间环节,废除丞相之职,终至大权独揽。

朱元璋对权力的追求似乎没有止境,因而对于权臣的防范也就没有止境。越到晚年,他的这种心态也就愈发的严重。他感到年老体衰,他要为朱家未来的继承者留下一个安全的世界,措施也就是继续不断地大开杀戒。

所以,胡惟庸的案子既是一个冤案,又不是冤案。说其冤,是因着胡惟庸死时,也没找到任何罪证,后来的罪名更是没有实证。言其不冤,是因他死于专权,他的跋扈已经危及了皇权,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他岂能不死!

下西洋为何选宦官郑和做正使

郑和(1371-1433年),本名马和,又称三保。回族,原是我国西域人,后随先祖定居于云南昆阳州(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是一个名望之家。

《明史·郑和列传》说,明成祖朱棣派遣使团船队下西洋的动机之一,是“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那么,堂堂大明派一个太监率团出使,岂不会有损国威吗?原来,郑和一身兼具多种优势,是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最佳人选。

1.郑和是元初重臣、色目贵族赛典赤·赌思丁的后代,是穆罕默德的后裔

1218年,成吉思汗在蒙古军消灭了盘踞在今新疆、中亚交界处的契丹西辽之后,曾向西域派遣了一支由400多商人组成的骆驼商队,以寻求贸易。不料,商队遭当时的中亚大国花刺子模截杀,货物被抢。暴怒的成吉思汗于1219年亲率20万蒙古军发动西征,不久即攻陷了花刺子模号称“文化之都”的不花刺城。

居住在不花刺城的赛典赤·瞻思丁(1211-1279),这年只有8岁。他是回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裔,他的名字前面的尊称“赛典赤”即“圣裔”之意。赛典赤向成吉思汗贡献了斑豹和白鹰,率部众千骑归顺,受到信任,被授予官职。

当时蒙古统治者将西域归顺人称为“色目人”(因其眼珠多为蓝、黄、绿色),定为仅次于蒙古人的“第二等级”,重用“色目人”以协助维持统治。赛典赤成年后,历任太原、平阳、燕京等处地方官,参加过攻略四川和围困襄阳。蒙古第五任大汗忽必烈做了元朝皇帝之后,于至元十一年(1274),任命年已63岁的赛典赤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云南省长。

赛典赤在云南任职6年,将境内多民族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收拢至行省政权的统一管理下。对待武装抗拒的地方势力,他不主张以武力征服,而是以仁德感化。他在云南组织屯田,兴修水利,创办学校,还推广了内地先进的耕种技术。他还安抚了邻国,与其君主结为兄弟,使他们不再侵扰国境。

至元十六年(1279),68岁的赛典赤病逝,云南百姓为之“巷哭”。赛典赤的儿孙后代继任,世守云南,并被封为滇阳侯,驻扎昆阳,即今滇池南岸的晋宁县。至今那里的白鹤山还留有祖墓和古碑。

2.明军攻略云南,10岁的郑和被俘阉为宦官

1371年,郑和生于昆阳的滇阳侯府中,小名“三保”。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回教圣地麦加朝圣,在回民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当时穆罕默德的汉译为“马哈默德”,许多信徒都以“马”字作为自己的姓氏,以示虔诚。人们常说的“郑和本姓马,叫马和”,就是这样来的。

1368年,元朝被推翻,朱元璋开创明朝,改年号为洪武元年,在南京登上皇位。但偏远的云南尚在元朝统治之下。

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派征南将军傅友德、副将军蓝玉、沐英率军30万攻略云南。郑和的父亲兵败被杀。战俘及家属被擒获入宫为奴。年仅10岁的郑和遭阉割,送往南京充作宦宫,后又被“分配工作”至北平,到燕王府去侍候朱棣。原为回教徒的郑和,为了排遣被阉割后的痛苦和郁闷,按当时宦官们的通例,又信奉了佛教。他的佛教法名叫“福吉祥”。

3.参加“靖难之役”,屡建战功,得到提拔

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死去,由其早逝的皇太子朱标之子、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因改下年为建文元年,又称建文帝。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借口朝中有奸臣,在北平起兵去南京争夺皇位,史称“靖难之役”。朱棣知道自己发动战争的借口非常牵强,他对带兵的将领存有戒心,于是重用自幼在燕王府长大的亲信宦官们,充任监军,掌控兵权。这一年28岁的郑和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战功。

建文四年(1402),南京陷落,建文帝失踪,生死不明。朱棣抢到了皇位。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提拔“靖难功臣”郑和为内官监太监,并赐他姓郑,原来的“马和”此后才称“郑和”。

内官监,是明代为皇家服务的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之一,掌管土木瓦石、油漆火药诸作坊,负责营造宫室陵墓,类似皇家工程局。朱棣1421年迁都北京,内官监就设在今北京西城区恭俭胡同一带。而“恭俭胡同”,就是民国时期对“内官监胡同”旧称的雅化变更而来的。

在明代,并非所有阉人宦官都能称“太监”。“太监”,是皇家十二监衙门长官的官衔,是正四品宫员,相当于知府级别。

4.身兼诸多优势,成为出使首选

明代政治的弊端之一,就是皇帝不信任文臣武将,却对太监情有独钟。因为谋反篡位,是皇帝的大忌,而太监没有后代,篡了皇位也无人继承,所以太监被视为不具备篡位动机。当年明成祖朱棣为下西洋的船队配置了2.7万余人的卫队,选择统帅,自然要慎重。

当时34岁的郑和,身材魁伟、相貌威严。他自10岁起就在朱棣身边,深得宠信。他参加过“靖难之役”,具有军事经验。最重要的,是他具有穆罕默德后裔的高贵身份,对信仰回教的西洋各国,很有号召力。他又是佛教徒,在与东南亚各信佛国家交往时,也极具亲和力。而且,下西洋的船队还负有皇家采购团的使命,需为朝廷带回中原所罕见的珍奇宝物。所以船队中的主力船型、长达44丈的“宝船”,又被称为“取宝船”(还有座船、粮船、马船、兵船)。《明史·郑和列传》说他“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郑和兼具众多优势于一身,难怪雄才大略的明成祖将永乐三年至永乐二十二年之间6次远航的重任托付于他,并且信任有加,始终不渝。

永乐三年(1405)六月,身兼外交大钦差、船队“总指挥”、“卫队总司令”、商贸“总经理”等全部要职的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由长江口内的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扬帆启航。

郑和船队开辟了许多新的航路航线,增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联系,这都是郑和下西洋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

杨继盛冒死弹劾严嵩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明朝江西分宜人。他粗眉毛,大声音,脚长体高,又消瘦,像只两脚规。成化十六年(1480)出生在分宜介溪一个寒士之家,他父亲严准是个穷秀才,在乡里课蒙童。

明世宗刚即位的时候,在政治上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像限制宦官权力,整顿税收等等。但是后来迷信道教,在宫内设坛求仙,渐渐不大过问朝政。凡是迎合他信道的,就得到重用,大学士严嵩,就是因为他善于起草祭神的文书,逐步取得了内阁首辅地位的。

杨继盛被贬谪后,明朝和鞑靼讲和,互相通商。但是不久俺答就破坏和议,多次进攻边境。仇鸾的密谋暴露,吓得发病死了。这时候,明世宗才想到杨继盛的意见是对的,把他调回京城。严嵩也想拉拢杨继盛,哪知道杨继盛对严嵩更是深恶痛绝。他回到京城刚一个月,就上奏章给明世宗弹劾严嵩,大胆揭发严嵩十大罪状,条条都有真凭实据。他在奏章中还说,严嵩有十大罪,却可以蒙蔽皇上,因为还有“五奸”帮助他,这就是严嵩的间谍、爪牙、亲戚、奴才、心腹,都密布在世宗的左右。

这道奏章打中严嵩的要害,严嵩气急败坏,在明世宗面前诬陷杨继盛。明世宗大怒,把杨继盛打了一百廷杖,关进大牢。

杨继盛被廷杖打得遍体鳞伤,腿肉也打烂了,连狱卒看了也心酸,杨继盛却态度泰然,像没事儿一样。亲友们听到杨继盛伤势重,通过狱卒送给他一只蛇胆当伤药。杨继盛推辞不受,说:“我自己有胆,用不着这个!”

杨继盛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实在审不出什么罪状,一些官员想营救他出狱。严嵩同党跟严嵩说:“你不杀杨继盛,不是养老虎给自己留后患吗?”严嵩下个狠心,撺掇明世宗把杨继盛杀害了。

严嵩掌权21年,把他的党羽安插在朝廷重要职位,权力越来越大。明世宗也渐渐讨厌他。有一次,明世宗请道士蓝道行扶乩(一种迷信活动),蓝道行借乩仙的意旨,劝世宗除掉严嵩,明世宗也有点心动。这件事让御史邹应龙打听到了,觉得这是打击严嵩的好时机,但他想想杨继盛的下场,又有点犹豫。经过周密考虑,决定先从弹劾严世蕃下手。

严世蕃依仗他父亲权势,作恶多端。邹应龙弹劾严世蕃的奏章一上去,明世宗果然下令把严世蕃办罪,充军到雷州,并且勒令严嵩退休。

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是一批亡命之徒,他们没到雷州,就偷偷溜回老家,收容了一批江洋大盗,还勾结汉奸汪直和倭寇,准备逃亡到日本去。这一件事又被另一个御史林润揭发。

昏庸的明世宗看到这份奏章,也大为震惊,立刻下令把严世蕃和他的同党斩首示众,把严嵩革职为民。明朝最大的权奸,终于倒台。

刘瑾被千刀万剐之谜

刘瑾,陕西兴平人。本姓谈。6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后净身入宫当了太监,遂冒姓刘氏,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明武宗。他善于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深受信任。太子继位后,他数次升迁,爬上司礼监掌印太监的宝座。一旦大权在握,便引诱武宗沉溺于骄奢淫逸中,自己趁机专擅朝政,时人称他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后,他做太子时服侍过他的佞宦刘瑾、丘聚、谷大用、马永成、罗祥、魏彬、高风和张永等人相继被提拔重用,把持了朝廷的大权。这伙人为非作歹,祸国殃民,人称“八虎”(亦称“八党”)。在“八虎”之中,为首者就是刘瑾。

同类推荐
  •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

    《宇宙的奥秘》本书共分为七章,讲述的是宇宙中不为人知的神奇奥秘。
  • 拿蛇当正餐的“蛙神”:两栖动物

    拿蛇当正餐的“蛙神”:两栖动物

    在《青少年科普图书馆?拿蛇当正餐的蛙神:两栖动物》中,我们就可以认识一些两栖类的朋友,它们是两栖动物中的优秀代表。$$先说说两栖动物中的伟大父爱母爱:有把孩子们含在嘴里抚养的达尔文蛙;有在胃里养育子女、50多天不吃不喝的澳大利亚青蛙;有背部搭建最温暖、湿润产床,驮着子女直到长大的负子蟾,甚至有把自己的“肉”给子女吃的非洲蚓螈,这种父母之爱感天动地!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大炮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大炮

    本书从各个方面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大炮的相关知识,着重介绍了当今世界各国的著名大炮。
  •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的风姿

    两栖爬行动物是动物世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动物进化过程中重要的印迹。无论是在茂密的森林,还是在无边无际的荒原都有它们的身影。本书将为你揭开两栖爬行动物世界的神秘面纱,让你一览它们的无限风姿。
  •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

    《生态与环境》介绍了关于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常识,帮助读者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其内容包括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你知道多少世界环境纪念日、什么叫环境问题、什么是环境保护、什么是大气污染、著名的大气污染事件有哪些等。
热门推荐
  • 末世之流

    末世之流

    随着文明进步人类远离自然的同时究竟失去了什么有丧尸有随身空间有强大的女主
  • 混沌神妃桃花身边朵朵开

    混沌神妃桃花身边朵朵开

    风雨过后总是彩虹。经历背叛,离别,生死。当年的无心之举创造出了新的“他”。重活一世,“他”必报当年的挖心之痛。当一座伪冰山遇上一座真无赖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冥界大打折,买一送一”他腹黑是本性,傲娇是天性,却无奈栽到了“他”手上。“小样,既然爷喜欢你,那爷就跟定你了!”身边桃花泛滥成灾?斩了。情敌出没?拼了。本人第一次写,请多多海涵
  • 血狱学院

    血狱学院

    曾经有一座学校,它叫血狱学院。他的校长鱼大,收了许许多多奇怪的同学。从此,这个学校开始了一天又一天的搞笑轻松的生活。没有最吐槽,只有更吐槽,超越极限的吐槽,基友,百合,只有你们想不到,没有我写不到的东西尽在血狱学院
  • 消尸记

    消尸记

    阴谋,诅咒,贪婪,毁灭,完美的谋杀案,消失的尸体,分裂的人格,一个关于往生的传说……他是声明显赫的精神科医师,他也是重度的抑郁症患者。一个神秘的病人,让他卷入了一场持续千年的迷局。死亡,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 六界女帝之三生情劫

    六界女帝之三生情劫

    你可曾成全过你爱的人,你可曾背叛过爱自己的人?他们相遇太早,爱得太晚,恨的太突然……她历劫,他做伴,他们三生相遇却两世错过。此生一碗绝情水,一千年忧,他的一剑深刺却都不曾让她忘记初心。分别三年,她与他人厮守,他与她人定婚。命运多舛,三劫告终,她终成六界女帝。酒总要品过才知浓,情总要爱过才知重。他恨她,可命运不过如此。她爱他,可情劫终逃不过。恨也好,爱也好,到头不过只是一情劫罢……
  • 花开花陨,雪花凋零

    花开花陨,雪花凋零

    她与他本是相爱的一对佳人,但是他们却因误会而。。。。。。我不后悔爱上你,只怨我太傻太天真,紫依爱上既然是错,那就不要再爱,幽阡长剑破空,下一秒大地又回复宁静,但。。。。。。天下有情人真的能终成眷属吗?
  •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七十年后战场见

    一款游戏,一场穿越。谱写成一曲宿命的挽歌。这是关于人类行走在灭亡的边缘,挣扎求生的故事。这里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也有快乐。因为战场不只有热血,同样也有柔情。
  • 晶之恋

    晶之恋

    命运会眷顾他们吗,让他们的愿望如愿以偿吗?一切都是一个谜,前面的路也许布满了荆棘,但他们依然坚守!三个女孩三与三个美男,总在不禁意间相遇,难道这就是缘分?相遇不知是福还是祸,但他们一直坚持从不放弃。
  • 风雨情途

    风雨情途

    本书为现实题材长篇小说,作品描述了主人公吴浩是个要求积极上进的文学青年,为追梦外出到文化部门打工,然而命运却给了他一个非常坎坷的人生安排;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终于踏踏实实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达到了多年来一直遥不可及的理想彼岸。
  • 武林传说之孤独剑

    武林传说之孤独剑

    萧春风,一个不知道江湖险恶的少年,孤独的走在路上,迎接他的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