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4500000014

第14章 神奇的远古帝王(9)

1955年秋天,瑞典哥德堡的一位名叫斯坦·福苏弗波德的牙医与毒物学家在研读有关拿破仑的历史资料时发现,拿破仑在其生命最后岁月里的病症:交替出现的嗜睡与失眠,双脚浮肿,体毛脱落,身体肥胖,心悸及牙根暴露等,不像患癌症的样子,倒像是慢性砷中毒的迹象。于是他立志解开这一谜团。历经数年的寻访、调查与研究,于1960年提出用中子活化分析方法测定拿破仑头发中的砷含量的设想,问题是到哪儿去弄到皇帝头发呢?皇天不负苦心人,福苏弗波德先后从法国巴黎残废军人院军事博物馆董事长,拿破仑研究专家拉苏克、瑞士商人弗莱处搞到拿破仑的几根头发,并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学法医学系教授史密斯博士的帮助下,用核子轰击法来测试拿破仑的遗发,结果发现头发中砷的含量高于正常值的13倍。后来他们又从文献资料中获知,当1840年10月人们将拿破仑棺椁打开,准备将遗体运回法国时,发现历经近20年,尸体完好,尤其是脸色与下葬时别无二致他们认为这正是砷的作用,砷毒害了拿破仑的生命,但反过来又保护了遗体不受腐蚀。经过反复研究,他们确信拿破仑是遭人投毒而死的。那么凶手究竟是谁呢?根据对当时在拿破仑身边的人员的仔细分析,认定拿破仑的心腹随行官员蒙托隆伯爵是凶犯,此人早年追随拿破仑,1814年拿破仑第一次退位时,曾倒戈投靠波旁复辟王朝。当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击败后,众人作鸟兽散,而蒙托隆则偏偏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拿破仑的身边。为何他甘愿奉侍拿破仑尝受流放圣赫勒拿岛的痛苦生涯并对自己的妻子阿尔宾与拿破仑的暧昧关系能置若罔闻呢?目的就是想获得拿破仑的信任,当上“长林”(对流放地的称呼)的总管。据对一些史料的调查,发现他实际上是受波旁王朝路易十八之弟阿图瓦伯爵(1824年后即位,称查理十世)的指使,以在拿破仑专饮的葡萄酒中反复投放小剂量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的方式,使其慢性中毒而死。1981年福苏弗波德与加拿大的一位拿破仑专家威尔德合作发表了题为《圣赫勒拿岛的谋杀案》的学术论文。1982年威尔德又与美国人哈普古德合作,将福苏弗波德解析拿破仑死亡之谜的过程写成《拿破仑谋杀案》一书,即被列入当年的美国畅销书之列,于是拿破仑遭人毒杀的说法便广为流传于世。

不过,也有不少西方史学家和科学家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他们也发表了各种不同的见解。如美国医生罗伯特认为拿破仑是死于男性激素严重障碍,其患病后期腺功能损害严重,导致雄性激素严重失调而亡。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历史学家戴维·琼斯则认为,拿破仑的确死于砷中毒,不过砷的来源可能是来自拿破仑居室中的墙纸,因当时盛行涂有含砷的绿色颜料的墙纸,吸入墙纸蒸发出的砷而致死的事情屡有发生,因当时条件所限,死因无法解释。琼斯曾检验过拿破仑居室中的墙纸,发现含砷量确实很高。而加拿大科学家则用比核子轰击法更为精确的中子轰击法来测试拿破仑的头发,发现头发里砷的含量并不高,相反,锑的含量相对较高。他们认为这是拿破仑临死前几年过量服用含锑药物所致,但这种程度的含锑量决不会致其于死地。他们指出,福苏弗波德与史密斯等人用核子轰击法测得含砷量过高的原因是由于锑的干扰。因为锑和砷为同族的化学元素。因此他们更相信以往所认为拿破仑死于胃癌的说法。

拿破仑是否为人所谋杀?看来无论是用精密的科学仪器测试,或者用克利斯蒂式的推理,都还无法解开这一恒久的历史之谜,正如法国一位著名史学家所言:“在历史上,拿破仑这个名字后面总跟着一个问号。”

15.拿破仑三世的绰号“巴丁盖”

仿效其伯父拿破仑一世用政变获得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称号的路易·波拿巴(拿破仑三世)有一个极其通俗,并具有讽刺意味的绰号,叫“巴丁盖”。这一绰号在当时的法国流传甚广,尽人皆知,尤其是一些帝国反对者喜欢把拿破仑三世称之为“巴丁盖”。但是,人们对这一绰号的来源和含意却不知其详。它起于何时、出于何地、为什么要把这个“尊称”奉送给拿破仑三世,都不甚了了。有些人便对此事产生了好奇与兴趣,并着手加以探索,一时传闻四起,对这个绰号的来源说法众口不一。其中有位叫保罗·芒图的学者还对这个通俗而又著名的绰号进行过认真的研究。他对搜集到的有关传说加以仔细的分析,企图从中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有人认为路易·波拿巴曾与汉姆一个叫巴丁盖的姑娘有过一段风流韵事,因而获得这一“雅号”。但是,经过查实,在汉姆的居民中从来未曾有过一个名叫巴丁盖的女人。

另一种传说是,第二帝国初期有个陶瓷工曾在自制的陶瓷烟斗上绘制过一幅拿破仑三世的漫画头像,并打上了“巴丁盖”的字印,自此以后皇帝的这一绰号便传播开了。烟斗制造者为什么要把皇帝的漫画像称为“巴丁盖”呢?看来只有找到这位陶瓷工,才能弄清其中的奥妙。但是,经过多方面的查询,不仅制造这种烟斗的陶瓷工杳无踪影,而且连这种烟斗也未发现过一只。

有些语言学家甚至想从方言学方面追根寻源,弄清“巴丁盖”的意思。他们认为“巴丁盖”一词是从庇卡底方言“巴丁基”动词派生出来的,意思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用这种隐晦曲折的词意来讽喻皇帝人格上的缺陷似乎再恰当不过,于是给他冠以“巴丁盖”的称号。但是,有人为了证实语言学家的解释,曾细心地翻遍了《词源学和庇卡底方言土语今昔对比汇编》,很遗憾,书上根本就没有“巴丁基”这个词。看来这种观点也不能成立。

1848年在法国曾上演过一出歌剧《混沌岛》,剧中主角的名字正好叫巴丁盖,是个头脑简单的地主。整个剧情与人物性格和路易·波拿巴倒有几分相似。拿破仑三世的绰号会不会来源于此呢?保罗·芒图的回答是否定的。他认为歌剧演出于1848年,而路易·波拿巴的“巴丁盖”绰号是出现在他称帝后的1853年初,也就是说在1848—1853年的五年当中,甚至在他就任共和国总统期间,任何人都没有叫过他的绰号。因此,剧中人物巴丁盖与皇帝的绰号无关。

为什么保罗·芒图认定“巴丁盖”作为皇帝的绰号是在1853年初才出现的呢?这里有个小插曲。这一年拿破仑三世与皇后欧仁妮·蒙蒂诺结婚,有人无意中发现1840年发表的一幅讽刺时弊的漫画,画面是一个医科学生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架人体骨骼对一位女士风趣地说:“她叫欧仁妮,是巴丁盖的情妇,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画家在画这幅画的时候不可能预见到13年后路易·波拿巴会当上皇帝,更不可能预见到他会娶欧仁妮为皇后,当时完全没有讽刺拿破仑三世的意思,但保罗·芒图认为既然画中的“欧仁妮”与皇后的名字巧合,那么将“巴丁盖”与皇帝联系起来似乎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巴丁盖”是什么意思,画家为什么把他笔下的人物取名为“巴丁盖”?用“巴丁盖”来称呼拿破仑三世又有什么意义?保罗·芒图都没有加以说明。

此外,关于这个绰号还有一个荒唐的传说。据说在1848年贝桑松有个专事清除粪便的公司,招牌叫“巴丁盖”。某天正当路易·波拿巴来到该城,在街上行走时,恰好与该公司的粪车队相遇,有人认出路易·波拿巴,便高呼道:“瞧,这就是朝廷的銮驾,皇帝万岁!”自此“巴丁盖”这个绰号便不胫而走,传遍全国。这个传说虽不登大雅之堂,但是经过调查,结论是:当时,当地并没有这样一个名叫“巴丁·盖”的公司。再说1848年路易·波拿巴尚未称帝,怎会有人对他高呼“皇帝万岁”呢?用这种无稽之谈来解释皇帝的外号,未免有些牵强附会。

拿破仑三世本人是否知道人们对他的大不敬呢?据他的密友卡特莱夫人说,他是知道的,但他并不讳莫如深,而且乐于默认,甚至说巴丁盖是个勇敢的人,曾帮助他脱险。据云,早在1840年路易·波拿巴被关押在汉姆要塞时,曾有个名叫巴丁盖的泥瓦匠把自己的工作服借给他,让他冒名顶替,蒙混岗哨,逃出了汉姆要塞。若果真如此,当事人提供的情况应当是最可信的依据了。但是,通过对当地法院有关档案和其他材料的调查来看,并没有发现有过一个名叫巴丁盖的泥瓦匠,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曾把自己的工作服借给路易·波拿巴,他当时越狱的服装是一位名叫科诺的医生替他买的。

总之,当时有不少人曾对拿破仑三世的绰号进行过深刻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但谁也未能说清“巴丁盖”绰号的由来。

16.谋刺伊丽莎白女王的凶犯

16世纪80年代中期,英国哄动一时的谋杀伊丽莎白女王未遂案——“帕里阴谋”是一个长期难解的历史之谜。

1558年英国女王玛丽一世(1553~1558年)死后,伊丽莎白·都铎(1558~1603年)继位。自她即位以后,由于政治、宗教和嗣位等种种原因,以及国际矛盾,英国陷入了扑朔离迷的宫廷斗争之中。伊丽莎自是英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与王后安娜·波琳的女儿,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是,由于亨利八世是在教皇未同意与第一个王后离婚的情况下与安娜·波琳结合的,后来安娜·波琳又被控失节而处死,亨利与她的婚姻便成为非法的。国际上的反英势力便以此为由,反对伊丽莎白王位的合法性。

首先,玛丽一世的表妹、信奉天主教的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觊觎英国王位,宣称自己是英格兰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便勾结法国和西班牙反对伊丽莎白;此外,西班牙国王腓力普二世出于和英国的海上竞争,也积极参与争夺英格兰王位的斗争,极力支持亲西班牙的玛丽·斯图亚特登上英国王位;罗马教皇则因为伊丽莎白即位伊始便宣布取消玛丽一世在位时所恢复的天主教,把基督教定为英国国教而怀恨在心,教皇庇护五世以教廷惩治君王的“破门令”把伊丽莎白逐出教门,并支持欧洲所有天主教国家反对信奉新教的英国。于是。苏格兰、西班牙、法国和罗马教廷等联手结成一条反英锁链,他们多次组织暗杀伊丽沙白女王的阴谋活动。正是在这种险恶的国际背景下,英王与反英势力所策划的阴谋活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在众多的反英阴谋活动中,尤以“帕里阴谋”更富有神秘色彩,整个事件显得复杂而暧昧不清,以致事隔四百多年后的今天也无法辨明阴谋的主事者威廉·帕里到底是为谁卖命的,也很难确定他的动机到底是什么。

威廉·帕里是何许人?

他原是个医生。关于他的身世,留下的可信资料不多。他自称是贵族后裔,但政府调查说他是小饭店主的儿子。但是,有一点是可信的,他是个挥霍无度的浪荡子。他曾先后与两个富孀结婚,不仅在很短的时间里花光了两个妻子的财产,而且还欠下一屁股债。他为了逃避债务,投身于贝尔利勋爵领导的英国间谍组织,多次来往于欧洲大陆,刺探教廷和耶稣会教士反英活动的情报。他只与贝尔利一人秘密联系。1580年秋他回到英国,马上陷入债主的包围之中。他盛怒之下想杀死债主,并抢劫其财产以摆脱困境,但事败被捕,判成死刑。后经伊丽莎白女王赦免,于1581年初被保释出狱,肩负女王特殊使命再次秘密赴欧洲大陆,经巴黎到达米兰、威尼斯,通过教皇驻威尼斯使节和首席红衣主教科莫介绍与罗马教廷取得联系。他表示愿竭尽全力反对英国女王,为教廷效劳。为取信于教皇,他扬言:他若向教皇披露一项只有女王和他本人才知道的秘密计划,将会给女王以沉重打击。他向科莫提出,想去罗马谒见教皇。教皇表示同意。但是帕里始终未敢去罗马。他担心不慎暴露自己的身份被教廷逮捕,会有辱女王圣命而获罪。

接着,他去了法国里昂,在那里致书贝尔利勋爵,发誓:为了女王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定要使教廷的阴谋失败。随后,他又赴巴黎,与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的驻法代表托马斯·摩根取得联系,秘密策划暗杀伊丽莎白女王的计划。1583年12月10日深夜,他又乔装成天主教神父,与摩根悄悄来到教皇驻巴黎使节的府邸,请求转达他给科莫与教皇的两封书信,再次竭诚表示为天主教事业效劳的愿望,并将采取对耶稣教会和苏格兰女王极有利的行动。

与此同时,英国驻法大使爱德华·斯塔福德却向英国女王呈文,说威廉·帕里要立即回国呈述极其重要的情报,并为他请功。

1584年1月,帕里回到英国。女王在白厅单独召见了他。帕里当面奏称:他是耶稣会教士在教皇指使下派来暗杀女王陛下的。不久,帕里又收到从巴黎转来的教皇与科莫的两封信,要他“实现自己神圣而崇高的意愿、”,答应“将让他在天国里得到优厚的报酬”。他立即把两封信呈献给了女王。为此,他得到女王的优厚奖赏;1584年11月,他当选为肯特郡的议员。此后,女王还多次召见过他。

同类推荐
  • 医学破译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医学破译百科(科学探索百科)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是那么丰富多彩,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谜团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无限的谜团。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谜团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奇怪事物和难解之谜,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神秘的谜团(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

    宇宙,是这个世界上谜团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吸引孩子好奇心的地方。宇宙包含着最神秘的未知和疑问,人类正在以高超的科学手段和不懈的努力不断深入探索宇宙的深处,希望了解人类自身的过去与未来。而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一直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虽然它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却又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探索宇宙奥秘系列丛书》向孩子们展示这个既熟悉又神奇的世界。
  •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青蛙王子的爱情(科普乐园)

    本书依据少年儿童的好奇心理,介绍了两栖动物趣闻,如蛙眼和雷达、下雨天青蛙为什么叫得特别响、青蛙也是魔术师、林蛙为什么冰冻不死等,让读者真正体验轻松阅读,快乐求知。本书语言流畅,内容通俗易懂,再加上或拍摄或手绘的精美图片,读后定会让你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美。
  •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之美与人类情感(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动物分为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等。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鼩鼱晴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也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
  •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探索神秘的大自然: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有一个词语“沧海桑田”,原意是海洋会变为陆地,陆地会变为海洋。这种“沧桑之变”是发生在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因为地球内部的物质总在不停地运动着,因此会促使地壳发生变动,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挨近大陆边缘的海水比较浅,如果地壳上升,海底便会露出,而成为陆地,相反,海边的陆地下沉,便会变为海洋。有时海底发生火山喷发或地震,形成海底高原,山脉、火山,它们如果露出海面,也会成为陆地。“沧海桑田”的变化,在地球上是普遍进行着的一种自然过程。
热门推荐
  • 地球大灾纪

    地球大灾纪

    科学界前段时间发布了地球的可食用液态水将会在之后的5万年左右枯竭的消息,虽然一时之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但是由于人类花费了大量资源去建造赛斯特姆循环世界计划无果,导致本打算在地球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失败,直接打击了人类的自信,外加中美俄德英法意日等拥有世界级先进探宇能力的国家联合组织的宇宙资源开发和新家园探索计划局的解散又一次给予了我们沉重的打击,我们人类在自认为会灭亡的最后之际,世界高层开展了最后一个计划——诺亚行动。
  • 金樽对月之雕花檀木镜

    金樽对月之雕花檀木镜

    “成化二十三年春,万贵妃病死,宪宗也因悲伤过度于八月去世。太子朱祐樘于九月壬寅日继位。改年号为“弘治”,是为明孝宗。”“弘治元年,吏部尚书张卓之女张若水被封皇后……”张清翻阅着手中的书卷,头中却不觉阵痛,越想挣扎,就痛得越强烈,那个女子,一袭红衣,盛装惊人,寒雪纷飞却飞不转女子心头忧伤,眉间是英勇,是无奈,是怨尤。紫禁城,金碧辉煌的帝都,看似华丽却冰冷的琉璃瓦片。皇宫,当真是她的良归么?女子回了轿子,在一片热闹喧嚣中暗自垂泪。命运使然,雕花檀木镜,背后格外夺眼的“若水青樘”四个字,是命运的牢笼多桀,还是真爱的天意使然?“我,是若水还是张清?”
  • 进化树之末世编

    进化树之末世编

    2026年1月25日,一颗宽约8公里的大型陨石降临地球,坠入太平洋,带来洪水和一种未知的病毒。
  • 扑朔的年华

    扑朔的年华

    小时候的错误喜欢让自己动了情的痞子;长大后的遇见,见证了曾经情的铺垫……
  • 天元鉴

    天元鉴

    【起点编辑第一组签约作品】武林巨擘突来横祸,小小少年浪迹江湖,身负家传之宝——天元鉴,却因家门惨变,心神受创,与所传神功无缘,甚至因强练神功,命在旦夕。随后幸得隐世第一宗门所救,浑浑噩噩十余载,终是苟延残踹;而师兄的失踪,终于让他鼓起勇气面对昔日回忆,向着那黑幕重重的江湖,挑战!这是一本比较传统的玄幻武侠小说,其中神髓,所涉及人物、故事虽光怪陆离,但都是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编写,前因后果,有理有据,绝非闲扯之作。书友群:六七四三七二零八
  • 相亲,相爱

    相亲,相爱

    安晴晴,还未走进婚姻,就以失败告终,不得已走向相亲市场。安怡怡,一个还在读研的学生,母亲怕她成为剩女,也早早的逼她进入了相亲市场。两姐妹在相亲市场遇到了什么样的各式相亲男呢,敬请阅读本文,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 月反重奇

    月反重奇

    无敌的主角,第一卷就获得伪金仙之后力量,喜欢假装不厉害。
  •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佛说圣大总持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私情

    私情

    花心的丈夫却在外包养了“二奶”——他的女研究生笛谣。丈夫的婚外恋掀起婚姻和家庭的血泪风暴。丈夫再次背叛,铭心刻骨的伤痛使林鸟痛不欲生。
  • 纯爱无悔

    纯爱无悔

    梅儿,我要走了,在有你的地方,我无法让自己遗忘过往!有你的地方我痛到无法呼吸!’‘走吧,我们都该忘记过去,重新开始不是吗?’‘也许有一天我可以面对我会回来,毕竟你是那么深的刻在我心上,要忘记很难对吧?’‘那就让我忘了你吧,没有天长地久的曾经拥有不如从来没有!’别了我清纯如水的初恋!别了我的挚爱!别了不属于我的荣华富贵!总有那么一件事,一首歌在不经意间触动你我内心深处的柔软,让我们想起那些曾经的过往。。。。。。。细细阅读这人生最青春,最纯洁,最不可忘怀的爱恋,缅怀我们曾经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