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3900000036

第36章 唐宋词的抒情格调(3)

古人在写词的过程中,最善于借月和梦来抒情,因为在古人眼里,月是公认的见证人,世上的事都无法忌讳月亮,白天无法做到的事在梦中都能做到,因为梦中无所不能,无所不作,为此,诗词中的梦是古人实现理想的最佳去处。婉约词人和豪放词人都善用梦来抒情,并且抒发白天不便抒发的情。在梦中,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心灵场,把“好梦”、“惊梦”、“圆梦”等一切美好的事物全部放在梦世界尽情地放大,一些美好的情思都表现出来了。如宋祁的《蝶恋花》中“远梦无端欢又散”,就是写一位贵族少妇春睡刚醒后的神态及醒后忆梦的情思。梦皆在睡中出现,一旦醒后,梦皆为一场空,但往往主人公会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欧阳修的《玉楼春》中“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思妇的复杂、细腻、曲折的心理活动就是通过梦体现出来的。夜里静静地躺在床上,但闻风敲竹,窸窣有声,惹得思妇心烦意乱。现实中是这样,梦中又将如何?“梦又不成灯又烬”,不仅愁极梦难成,就连作伴的孤灯也即将熄灭。“灯又烬”表明夜已深、相思已久,其内心之愁苦、烦乱可想而知。如此这样的梦幻世界在宋词中很多,写梦是为间接抒情,并非真写梦中好事,通过梦来抒情就无隔,就抒得酣畅淋漓,抒得尽兴痛快。同时,为了表达某种情感,词人往往对外界事物加以典型化的暗示,造成词境的创造,这就造成了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言外之意,也就是另有寄托,即“言在于此,意在于彼”,这是为了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的。象征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在陶渊明诗中的菊、酒就有象征意义,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宋词中,咏梅的词比较多,其中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就十分典型,“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人既是对梅花的歌颂,也是对自己的咏怀。先写梅花的遭遇和不幸,再写梅花的品格。其实,词人歌颂梅花,也是歌颂自己,描写梅花处境的不利和不幸,也是词人自己的不幸,正是他遭到排挤的写照,词中所写梅花的品格也是他高洁品格的化身。在唐宋词人中,崇尚梅花品格的词很多,他们在歌赞时,与六朝人不同,但是像“暗香、疏影”等名句,都是对高人、隐士的礼赞,也有借梅花对自我品格进行抒写,但都没有陆游的词写得深刻和蕴含量丰富。和陆游同时并成好朋友的陈亮也有四句梅花诗:“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体现的是对政治的见解,不怕打击,坚持正义的精神,是陈亮自我品格的体现。陆游的词是写失意后的英雄壮士的傲岸形象,陆游与陈亮的咏梅诗词,可以说是宋代咏梅诗词中最佳之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的梅象征性强,以梅喻人,以梅的品格比喻人的品格情操,自然而贴切,不着痕迹。词人将寓意兴于物,创造的艺术形象十分鲜明,并且极具个性,表现出词人独特的心境,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梳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因“乌台诗案”受冤入狱,打击相当大,几近于死,后获释后,放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公文,办公事,在朝廷的监督下,劳动改造,自称“幽人”,无事不出门,闭门谢客,孤苦寂寞可想而知。就这首词而言,用缺月、疏桐、漏静、人静创造出一个幽静清冷的境界,是对孤鸿、幽人的出现作铺垫的,幽人独往独来,孤鸿只身只影,写孤鸿就是为了表现幽人的心境。下片写孤鸿,突然的变化使孤鸿起飞,又无人理解,孤鸿在林梢盘旋徘徊,希望找到栖身之所,不愿栖身于寒枝,那只有飞往清冷的沙洲了。词中描绘的孤鸿极富灵性,它对周围的环境特别敏感,独栖沙洲的冷落寂寞,实际就是词人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为此,黄苏说:“此东坡自写在黄州只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孤鸿说,语语相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蓼园词评》)。此评比较确当,通过孤鸿的孤和惊,表现词人当时的心情,表白了当时不敢言又无法言的幽恨情绪,这里的孤鸿就是词人的缩影,它象征着词人的艰难处境。这里的象征是针对一个人而言的,没有浮泛之意,所以可以说是个人性象征,这也是间接抒情的一个范例。另外还有物镜的表现,通过自然景物的内心灵感的体验,将自己的情感渗透在自然景物当中,在赏心悦目的快感中达到抒情之目的,这也是间接抒情的方式。

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水乳交融则是词的最高境界。古人在诗词中,常将自然物与主观情有机结合,使二者合二为一,因为他们认为“人是万物之灵”,“天人合一”就是情景交融的基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亲和无隔的关系,为此,人对自然的体认中,往往有着丰富的情感交流,因为自然万物本身就有着生命和灵性。这样他们写诗也好,写词也罢,在每一种自然景观中都有浓浓的情感在里边,触动了词人们的创作欲望,正是这种理念,造就了情景交融的美学范式,对此有精辟论述的是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他在《诗译》中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五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乐,用之无穷,流而不滞,穷且滞者不知尔。”他在《古诗评选》中又说:“而且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滞景,景总含情。”他的论述使言情与取景自然统一,情与自然天地相通,人因哀乐喜怒而触物,物又以荣华盛衰之状而迎人,这样,人的哀乐之情可寓于物,物的荣衰之状又可以入之以情,也就是说,情与物是互相交流,融会的交织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周而复始地表现着,相续着,词人会心、情、物相应,这样,托物以言情,情物妙合天然,从而选出情景交融的词境来。

在我国古代诗词创作当中,情和景的交融往往是通过因景起情,缘情写景,情景融会等几种方式来表现的。在词林中,一般都是内心情由自然景而触发,先写景后抒情,情与景的有机结合是因景起情的思路,这是创作词的基本格局。如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园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是作者再次罢相,在金陵所写。词人登高望远,目之所及,晚秋天气,如练的长江,青翠欲滴的高山,归帆穿梭,酒旗飘飘,彩舟淡云,银河白鹭等景象,给人们描绘了好一副登临所见图,有大江自然的美,有人事之美,天上地下共荣之美,水洲相映融合为一之美,一下把登临所见描画的淋漓尽致。这些美丽的景,如此美好的江山,都在六朝时期不能持久。下片的怀古是先古后今,由古引出今,以古为主,古今有惊人的相似,为此,写古就是写今,用古讽今,因北宋王朝当时已是内忧外患,积弱积贫,已到了危机四伏的地步。因自己的改革阻力大,不被人理解,朝廷又昏庸无能,党争十分激烈,但为国操持的心态不变,然而自己实在不愿在这纷争中生活了,不愿再追逐那豪华的生活了,从情绪到意志都有消减之意,意于退出政坛的纷争,解甲归田,去享受山水自然的大好风光。前片的美丽正是这一思想的流露,下片的怀古讽今又是对这一思想意识的深化,对景的赞美隐含着对其的向往,下片的抒怀是疏于对政治纷争的倦怠,这样互相映衬,因美景而引发出向往之情,情景互为作用。情因上片之景而抒发。他的《齐天乐》上片写秋景的萧索清寒,下片写早年流寓生活身世飘零之慨,因上片秋景引出下片的伤感,人一生能有几许好光景,情景低沉衰飒,心情过于沉重,这与秋景的描绘有关。朱敦儒的《相见欢》写清秋登临所见之景,一副壮阔辽远的图画,一下引出直抒胸臆,表达出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渴望早日恢复,同样是因景引情之作。周邦彦的《苏幕遮》写仲夏的美景,荷花的摇曳姿态,神态自然清纯,由此想到自己家乡的荷叶荷花更美,更漂亮。不过这是回忆与梦境中见到的,这是因景思乡情的表达,由眼前景想到家乡情,以对游离生活的倦怠来表达思归的心情。《虞美人》由景起,从景中透露了淡淡的旅途哀愁,由写水鸭双飞双宿反衬行人孑然一身,景物中隐含着失意之情,从景中渲染了行程的艰辛,旅途之情均由景中透出。表现了景引情的写法。以上所述,都是因景起情之作的范例,景先情后,情由景起。

在唐宋词中,还常使用缘情写景。缘情写景的方式与因景起情的顺序刚好相反,它是情先景后,依据心情选择景色,根据词人特定的情感内容,选择相应的景物描写,不过,因景起情之景大多为实景,而缘情写景之景有的并不一定是实景,有相当一部分是想象中的虚景,这都是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也就是说,现实中的景不足以涵盖某种感情时,词人们往往运用想象,虚拟出现实中没有的景加以表现,往往虚拟神话、梦境、仙境等表现,具有特定的个性情感。如苏轼的词就是如此。苏轼在政治上十分不如意,连遭打击,内心抑郁惆怅,如何排解呢?在《水调歌头》一词中,借用中秋对月来思念亲人之际,想象嫦娥在月宫中孤独清寒来暗示自己的失意,借赞美月亮来暗含朝廷内情况不明之意,月宫是如此清静雅致的仙界,我也有乘风上月宫的意愿,但怕受不了月宫的寒冷,这里是自己也想回到朝中去,但又怕党争缠绕,难以容下自己,既然如此,那还是在人间的好,也就是入朝不易,那还是做地方官吧,只要加倍努力,也同样能为国效力,于是积极向上的乐观情调又占了上风。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自然过渡到对弟弟的思念,月亮都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于是祝愿弟兄俩彼此珍重,在不同之地共同欣赏中秋美丽的月色好了!苏轼心情不好,身做地方官,又心想回朝廷,这样就借月的阴晴圆缺来喻人,月的阴晴圆缺是正常的,人的分离也是正常的,想到这里,词人什么都想开了,在哪里都一样,只要有所作为,就心安理得,就能找到快乐,人生只有充实才会幸福。晏殊的《浣溪沙》也是这方面的作品,词人感叹人生短暂之情通过“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来表达,先点情后绘景。晏几道的《木兰花》是想象男女别后情景,情景依旧,只是热闹繁华不再,以雨后之花暗喻墙内之人,以风后之絮喻门外行人,并引用楚襄王梦遇巫山神女之事,以朝云喻所思所爱之人,心存人的美丽神态却不能再相见,这样,闺中思妇之情之苦就通过秋千、庭院、绣户、雨后花、风后絮、神女等来表达尽了,这样有了歌女情的景物描写就属于缘情写景的方法,巫山神女是虚幻的,这一虚幻的形象正好填补了歌女的思念空缺,神都如此,何况人间呢。

因景起情与缘情写景中的景和情还是较为分明的,只是有先有后罢了。情和景能水乳交融互相渗透,情中有景,景中含情,也是情也是景,这就是情景交融的写法了。这种写法,景情不分,完全二者合一。如秦观的《八六子》由独倚危亭引出对芳草之恨,为什么?因为春草生命力特别旺盛,铲了生,生了铲,源源不断,永不会消失,这正像离人心中的愁恨一样无法排解,消失了又来,来了愁绪更浓。本来恨是一种抽象的情绪表现,要把他较为具体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于具体的形象,这里的恨悠悠不断,深切难挡,作者用“春风吹又生”的草比喻自己心头之恨,这一别致的比喻,就非常明确而生动地把这一抽象之物表达了出来。这种恨写来水乳交融,芳草在自己的目及之下,恨意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二者时刻在自己脑海浮现,缠于胸,萦于脑,为了排解这种愁绪,所以下边的“念柳”二字就从回忆以前分离时开始,进一步形象生动地写景,分别场景更嫌具体。因恨由分别时追忆到分别前的欢乐相伴,想到分别之人的美丽可人,假若分别之人不是那么美丽可人,可能他也不急于恨别离那么深,那么重,于是他怨天怨地,为什么赋予她那么姣好的身体,这正是自己愁恨的根源所在。接着又竭尽全力描写别后情景,一切美好都渐渐消失了,相思之人何以堪,落花在残雨濛濛中,在晚风中乱飞,此时,相思之人,伫立凝望,心情极为抑郁伤感,谁曾想,不知就理的黄鹂,却鸣啼不停,这样一来自己的思绪就更烦乱了。词到此而止,烦到如此地步,怎么办,如何排解,从目睹到伤感,难堪难耐,所见所闻都是烦恼之景,这样,无论是景,还是情,已无法分清了,景即情,情即景,二者已融为一体了,景语情语成一家,情语自在景语中。融情入景,化景物为情思,极为巧妙暗合,艺术品位极高。

在情景交融中,让人有一种感觉,即景物是人,人就是景物,如徐昌图的《临江仙》就是如此,“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弄。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写男女离别的情景,情与景有机统一,特别是“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两句情景更为绝妙,在天高云淡的背景下,一只孤雁飞向远方,并且越来越远,日暮天寒之下,征人何处为归宿?孤雁就是旅人孤寂的象征,孤雁即旅人,孤雁难堪的处境,也是旅人的难堪处境。大雁啊,你独自一人飞向何方?天已寒冷,日已西下,什么地方才是你的栖息之地呢?旅人啊,你的前方是阳光大道,还是独木桥,是花团簇簇,还是荆棘遍地,命运难以预料,自己都做不了自己的主,这种心情与孤雁相同,为此,这是绝好的情景交融的表现。柳永的《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结构上看是紧承“念去去千里烟波”句,当今晚酒醒的时候,心上人却不知到何处去了,只能目对岸边的杨柳,黎明的落月和轻风拂柳,这种孤独和凄清的氛围,怎能忍受的了呢?这两句之所以绝妙,就因它是集中许多离情别绪的景物气氛来表达他本次的情怀的。一般离人饮酒都是为了麻醉情感,消除离别愁绪的,酒醒了也是愁醒的,然而,经过麻醉之后醒来的愁,就更加愁上加愁了,更无法排遣消解了。“晓风残月”是环境气氛的烘托,天微明,古人送别都在这个时候,为此,都把这时的景物与别情有机结合。柳永把酒醒、杨柳岸、晓风、残月都集中在两句词中,写来极为鲜明传神,这可能就是它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文人骚客的原因吧。

综上所述,词中的抒情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三是情景交融。这些抒情方式是根据词的材料而选择,也是根据词人的个性来选取的。其实一首词里,单说它属于哪一种抒情方式也是不科学的,这里咱们就说有三种,只是相比较而言,其实,一首词中,有时三种抒情方式都有,是穿插交织一起的,我们不可太绝对化了。

同类推荐
  • 唯酌桃源酒高咏

    唯酌桃源酒高咏

    桃源镇的酒文化节举办十年了,今年以酒与诗为主题很有创意。在中国诗酒文化协会的支持下,吴江举办了首届全国诗词大赛,在全国产生了良好影响,收到了来自全国及海内外七百多首诗词。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发现、捕捉、挖掘桃源镇“酿酒之乡”的诗意、诗情、诗美,讴歌赞美桃源镇“酿酒之乡”的人文历史底蕴,立意新,手法巧,情意真,诗味醇,是吴江建设“诗词之乡”的又一成果。
  •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

    《天路长虹:“劈山开路先锋连”纪实》一书讲述的是劈山开路先锋连的纪实故事。
  • 托尔斯泰感悟录

    托尔斯泰感悟录

    本书分为人类·自然、人生·命运、读书·学习、道德·修养、文学·艺术、真理·幸福、爱情·性爱、婚姻·家庭、宗教·信仰以及托尔斯泰年谱等十部分内容。
  •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第八卷)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本书所论及的,从诗人的先天资质,到后天的品德修养、读书学习及社会实践;从写景、言情,到咏物、咏史;从立意构思,到谋篇炼句;从辞采、韵律,到比兴、寄托、自然、空灵、曲折等各种表现手法和艺术。本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梦回“诗唐”:唐诗经典品鉴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鼎盛时期,诗歌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普及之广泛是空前绝后的。作者宏观分析了唐诗的总体成就,精选几十首经典唐诗佳作,从时代背景、思想内涵、艺术技巧等各个角度品评鉴赏,深入浅出,别具韵味。
热门推荐
  • 在渊之明涧医馆

    在渊之明涧医馆

    渊是我在小说里面创建的世界,几个主人公只是里面的少数,在我心里他们是鲜活的。
  • 废墟之塔

    废墟之塔

    失意青年冯风意外地发现了石塔就是时空纽带的秘密,他可以回到过去的时空,并且做回当时的自己。而当他再次回到2015的时候,历史也随之被改变。他回过去,暴打欺负过他的同学、去投注站买事先背好号码的彩票、寻找房屋拆迁前的邻家女孩儿......一切的一切,本以为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却不曾想到,原来命运和他开的这个大大的玩笑才刚刚伊始......
  • 种鬼传说

    种鬼传说

    一缕飘荡人间的魂,一座隔绝阴阳的门,一场止而复始的梦,一桩布上千年的局。凡心种鬼,谬论天机。
  •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营销课

    什么是营销?哈佛商学院著名教授、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说过:“最简短的解释是,发现还没有被满足的需求并满足,这是一个整体思维体系,你的成功不是跟着别人干已经干成功的事,而是找到人们想买却只有你能卖的东西。”所以说,营销是开拓性的、创造性的活动,需要智慧的凝练。现代市场营销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事业,也是一项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无论从对社会的影响看,还是从对促进生产、指导消费、拓展市场角度看,创造力一直是现代营销活动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 主宰仙魔

    主宰仙魔

    大陆第一公子长生殿少主永夜,惨遭心爱之人背叛,一代天骄、炼药至尊,含恨陨落。五百年后,宿命轮回!在距离帝都百万里之外的一个偏远小国中,永夜借尸还魂,化身“废物王子”萧逸尘历劫归来!昔日仇敌,如今已然称霸大陆,成为群仙万魔也为之臣服的不死女帝。可那又如何?少年身怀绝世血脉,执掌神荒至宝,纵然仙魔无道,那他便乱世化妖,一念遮天!闯九天十地,斩漫天仙魔,天地因他变色!这一世,萧逸尘誓要手刃仇敌,叱咤三界,成为那主宰的王!
  • 武破亘古

    武破亘古

    武道之路,强者俯仰天地,弱者苟活于世间。少年任天凭着自己的坚定,努力,一步步踏上武道之巅,一怒血洗江河,一笑倾倒众生。
  • 倾尽天下不负君

    倾尽天下不负君

    六界皆知,神王与魔帝相恋了,神魔殊途,无论他们如何强大,如何的惊才艳艳,最终他们还是双双陨落,连带上古神器—情玥……月殇:“不要死,我……我爱你,你怎么忍心,丢下我……”重生再恋,他们是否一如前世悲俱?不会的,因为有彼此……
  • 奉先郎

    奉先郎

    人之所在,江湖即存。瘦马、西风、残阳、游子、天涯。灵药、黄金、功法、恩怨、大侠!
  • 伊恋湙生

    伊恋湙生

    也许是命运注定,她逆世穿越到这只为他,笑看生死情缘。独自伤悲。也许是命运注定,他出现在世上只为她,却看多少离人,忧自流泪。
  • 仙剑奇侠传之剑饮星河

    仙剑奇侠传之剑饮星河

    或许在每个籼迷心中,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仙剑奇侠传。剑饮星河的内容仍是采用前一部作品偏游戏攻略的方式撰写,带领大家在游戏中游历冒险。剑饮星河的主题为“新生”,主要讲述自上古神魔之战后的一个复活蚩尤的法阵被终止引发了一系列变故,最终千年之后,几个来历各不相同的年轻人命运因此交织在了一起,一个心怀搏爱之心却背负着生生世世的恶毒诅咒,一个纯真善良却成为善与恶的枢纽,一个顽皮贪吃却对一人不离不弃,一个身为一派掌门却背负着不可能完成的使命,另外还有两人困于三生三世的情仇纠葛不知如何化解。且看主角团一同揭开了这场密布千年的疑云,给他们自己乃至纷纭六界都带来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