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2300000162

第162章 歌德(1)

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德国1749~1832)

伟大之初

1749年8月28日,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出生在法兰克福城。他的父母共生了6个孩子,但是活下来的只有小约翰和比他小一岁的妹妹科内莉娅。

在父母的关爱下,幼小的歌德逐渐长大。家庭浓郁的文化气氛给小歌德留下了深刻印象。歌德的父亲不刻意追求房屋外表的雍容华贵,却花了大量精力布置他的藏书室,装备一个收藏同时代艺术家作品的画廊。老歌德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因此世界各地的土产和纪念品点缀了“三把七弦琴”的各个房间和宽敞明亮的前厅。在这个小小的博物馆和艺术展览厅内,最最吸引歌德的是一套皮拉内西风格的罗马风景画。这位驰名世界的意大利铜版画家、考古学家和建筑师用强烈的黑白对比、精湛的造型技艺表现了气势博大的古代与巴罗克风格的建筑群。歌德久久流连在文化艺术的珍品之中,逐渐陶冶了他不凡的艺术气质。

歌德与父亲始终有一种距离感。童年的歌德讨厌父亲那刻板的、吹毛求疵的习性和对人对己都铁面无情的态度。但是歌德常常十分谨慎地提起父亲,因为他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不仅在外表上,而且在许多生活习性上,尤其是特别爱整洁这一点上。

与理智的父亲相反,歌德的母亲天性活泼快乐。她的性格使胆怯的孩子更愿意与她亲近。她有很强的调节能力和善于体察别人心情的本领,因而成功地避免了儿子与父亲多次严重的冲突。孩子们喜欢母亲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有编造故事的专长,歌德成年后认为这是造成他诗人气质的重要因素。母亲那乐天性格使歌德终身难忘,他总是不知疲倦地谈到他对母亲的爱。

妹妹是少年歌德的惟一骨肉同胞,也是他的惟一知己。小时候兄妹两人一起生活、玩耍、学习、成长,所受的教育也完全一样。歌德认为他与妹妹可以被看成是双胞胎,可见两人的亲密程度。随着身体的发育和道德观的形成,他们中间仍然保持着这一种生活的共识性与相互信赖感,只是青春期的趣味、性别而形成的个性差异与青年人的神秘感使原本应更亲近的兄妹反而疏远。成年后的歌德痛悼年轻的妹妹的早逝,他想只有写一部完整的诗作才能召回妹妹的亡灵。

按照当时所有的上流家庭的惯例,歌德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受到了精心的家庭教育。他有优秀的家庭教师,尤其注重学习人文科学。他对拉丁文和希腊文有惊人的理解能力。有一次,这位8岁的孩童不无骄傲地在作业本上注明,正式文科中学最高学年的拉丁文练习是他主动抄写下来并翻译出来的。学完古代语言之后,他开始学法文、英文和意大利文,后来又学希伯来语。10岁的时候,他开始阅读伊索、荷马、维吉尔和奥维德的作品,斯科特的《一千零一夜》,笛福的《鲁宾逊漂流记》,施纳贝尔的《石堡孤岛》。他也阅读德国民间故事,如《奥伊伦施皮格尔》、《士德博士》、《美丽的马洛妮》、《福图纳图斯》以及《永世流浪的犹太人》之类的作品。

除了读书和学习之外,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都深深地震撼着幼小的歌德。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发生了一次大地震,这作为18世纪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而载入史册的地震对歌德的精神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歌德第一次看到自然的恐怖之神如此迅速、如此猛烈地施展它的可怕淫威,因而对天地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上帝产生了怀疑。《圣经》里的上帝是那样的贤明和仁慈,在地震中却让好人和坏人一起毁灭,丝毫没有表现一点慈父的心怀。从此歌德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动摇。

1756年,普鲁士和奥地利爆发了7年战争。里斯本地震之后,6岁的歌德开始怀疑上帝的仁慈,如今他又对公众的正义心开始怀疑。歌德生来喜欢敬重别人,如今他对某种值得尊敬的事物的信念动摇了,可见普奥战争对他的影响之大。从前他一直以为要求他们举止得体、行为端正的人一定也是正派的人,但事实恰恰相反。最伟大、最显赫的功绩常遭到诽谤和敌视,最高尚的行为即使不被否定,至少也被歪曲和贬低,而这种卑劣的行为却是出自于上层社会。一些政治关系上司空见惯的小事常常引起他深深的思索。

1759年1月,法兰克福遭到奥地利的盟友法国人的突然袭击。法国占领该市后,歌德家住进了法国市政管理局的一位官员。少尉弗朗索瓦·德·托朗伯爵在楼房二层住了近两年半的时间,与幼年的歌德差不多成了忘年交。伯爵十分喜欢艺术,曾大量订购了以荷兰风格进行创造的法兰克福等地的画家,如约翰等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由画家直接来家里进行创作,耳濡目染,歌德很早便熟悉了绘画艺术。

由于与伯爵的友情,当法国剧团到法兰克福演戏时,歌德便得到了优惠。他经常去看戏,11岁的歌德不仅由此熟悉了莱辛和莫里哀的作品,而且有机会与演员直接接触。歌德对戏剧的兴趣是幼年时由木偶剧团启发起来的,此刻兴趣越发浓厚,这一切都在他的作品《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中反映出来。

在法军占领法兰克福市期间,歌德已经尝试写诗了。1759年1月起,他毫不费力地写了大量的诗,有的是献给他的亲人的。

歌德在那些早年的诗歌中构筑了宏大的场面,对罗马大帝约瑟夫二世的加冕的描写为诗歌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游学岁月

歌德想上格廷根大学,甚至为自己描绘了一条人生之道,专攻语言学、文学、历史。1765年10月,在书商弗莱舍尔陪同下,他欣然前往莱比锡。

歌德的父亲预计每年给他1000塔勒作学费和生活费,这当然是相当可观的数目。歌德希望一年200—300塔勒就够用了,当时一个泥瓦工一年的收入也不过200塔勒。他在介于新、旧市场街之间的“火球公寓”里住下。安顿好以后,他便连忙拿着介绍信去见宫廷顾问博麦。

博麦作为历史学家和宪法学者,对于一切带有文学气味的东西都表示憎恶。歌德只好学法律。根据博麦给他定好的课程,歌德先听哲学、法律史和罗马法及其他两三种课程,但他仍坚持经常听格勒特讲授的文学史和参加他的文学习作课。

令人烦恼的是学习。哲学对他没有什么启发作用,逻辑学使他觉得很奇异。法律的讲授更是“糟糕”,他跟父亲学到的东西,在此不过重温一次而已,他感到极其无聊。格勒特教授虽然深受青年人欢迎,但是他重视散文。鄙弃诗歌,并且不大高兴上文学习作课。于是由克罗狄阿斯教授来填补。有一次,歌德的舅舅结婚,家里人来信要歌德写首贺诗。歌德写了一首以希腊众神议论婚事为内容的诗。他自我欣赏之余,便抄了一份,恭呈这位教授,企图博得教授的称赞。谁知教授看后,在课堂上宣读出来,并且将这首诗批评得体无完肤,指出滥用神话是种陋习,有些用语太高深,有些又太浅薄。教授大刀阔斧地删改之后,已经是满纸红墨水了。

至于神学,歌德更是反感。歌德对宗教向来持怀疑态度,视圣经为宗教教条,使人思想僵化。

对上述的不满和失望,对新知识的渴求,使歌德转向适用的学科。从第二学期起,他便去听化学课和解剖学课,学习生物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学习绘画艺术。

他的生活更放荡了。

他陪同乡、未来的妹夫施罗塞尔在布路尔街的一家小旅馆吃饭,认识了掌柜舍恩科普夫一家。他的女儿安娜·卡塔琳娜(1746—1810)年方20岁,歌德对她一见钟情,称她为安妮特,或凯特馨。歌德在自传中回忆道:她是“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我很喜欢她,可以有机缘来互送友谊的眼波”。为了天天能见到她,歌德干脆在这家饭馆吃包饭。

歌德受到等级观念的束缚。他是法兰克福市参议员的儿子,他家是该市的第四富豪。而她是一个小饭馆老板的女儿,年龄比他大3岁。他经常出入上流社会,怎么会娶她做妻子呢?

他不敢告诉父母,只是在1767年8月用法语给他妹妹写的信里顺带提了一下,而且遮遮掩掩。就在这一年秋天,他和她在一棵老菩提树下幽会。

可是到了冬天将尽的时候,他好发睥气,找岔子来呕她,使她不快。

两个月之后,歌德病倒了。一天夜里,他剧烈地咳血,脖子的左边长了一个肿瘤。一连几个星期卧床不起。他以为自己得了肺病,而医生们的诊断也相互矛盾。

狂飙突进

他卧病在床,幸好画家的女儿弗里德里卡·奥塞尔照顾他,给他不少安慰,使他慢慢康复。就在他满19岁的那一天,他登上邮车回家乡了。

1770年歌德前往斯特拉斯堡去完成他中断的学业。病中休养生息使他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斯特拉斯堡的大教堂在他眼里显得那么庄严、壮丽、崇高,令他叹为观止,顶礼膜拜。当时哥特式建筑正声名狼藉,歌德却从中领悟到古代建筑师们在他们的作品中显示的博学宏识。愉快安谧的晚霞辉映着简朴而庞大的建筑群,由千万个和谐的群体构成的完整而巨大的印象强烈地激荡着歌德的心灵,他意识到在事业、经历和写作上他将有一个新的开端。

歌德的学习是认真而又紧张的,除了法学外,他去听医学和社会学的课,还研究了许多历史、哲学、神学和自然科学问题。他不仅仅只是读书,还尽可能充分观察事物,把它们印在脑子里,然后有的放矢,钻研那些能给人指明方向的学问,从中得到真正的哲学和健全的逻辑。

歌德结识了许多朋友,这使他的眼界脱开狭小的圈子,视野更加广阔。他了解到文坛上各种新的尝试,从而彻底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在朋友们的影响下,歌德开始了创作的“最早的记录”。

歌德想取得一个法学博士的学位作为他在斯特拉斯堡学业的终结,但开始并不顺利,原因是他交了一篇法律系看起来十分棘手的论文。不过他们允许他换一种方式答辩。在导师的帮助下,他重新确定了答辩的论点,虽然有些观点被他的同学拿来作笑柄,但这场用拉丁文进行的答辩还是十分轻松愉快地通过了。

刚从斯特拉斯特拉堡归来,歌德被委任为法兰克福陪审法庭的律师,时年22岁。他父亲期望他很快闯出名声,可惜事与愿违。在法兰克福四年的时间里,年轻的律师只办了28件诉讼案,歌德心不在焉,他所关注的是法律以外的事务。

这时刮起了一阵狂飙,它很快席卷整个德国。这就是德国文学史上的“狂飙突进”运动。它是以莱辛为代表的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由于它主要涉及文学,仍然是文学革命运动。“狂飙突进”来源于剧作家克林格尔(1752—1831)的剧本名,这个剧本描写了两个英国家庭从结怨到和解的过程。剧本于1776年出版,翌年上演,效果并不佳。但是这批青年作家掀起的文学运动却有如狂飙(暴风),势不可挡,故得此名。

这个运动的纲领是崇尚自然,推崇天才。作家们也以天才自命,他们要求个性解放,要求民族的发展。因此,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模仿法国文学,要求创造德国自己的民族风格。

“狂飙突进”运动大致始于1770年,赫尔德尔就是这个运动的纲领制订者和理论家。他在斯特拉斯堡从1770年9月一直呆到1771年4月,才去比德堡任牧师之职。他在这一年写出了《莎士比亚》一文,两年后才发表。

在斯特拉斯堡,歌德认识到法国文学是“老耄的,高贵的”,追求自由和享乐的青年不喜欢,人们戏称名噪一时的伏尔泰为“老顽童”,对他表示嫌恶。正在歌德要求摆脱法国古典主义束缚之时,赫尔德尔介绍他读莎士比亚,正是一拍即合,歌德写了《莎士比亚命名日》一文。在1771中10月14日,他当着妹妹及妹妹的几个朋友的面,发表了以此为题的演说:“我初次看了一页他的著作之后,就使我终身折服;当我读完他的第一个剧本时,我好像一个生来盲目的人,由于神手一指而突然获见天光。”

他接着说:“我没有片刻犹疑拒绝了有规则的舞台。我觉得地点的统一好像牢狱般的狭隘,行动和时间的统一是我们想像力的讨厌的枷锁。我跳向自由的空间,这时我才觉得有了手和脚。……因此,要是我不向他们宣战,不每日寻思着去攻破他们的牢狱,那我的心要激怒得爆裂了。”

这篇讲话就这样成为“狂飙运动”的宣言,成为向封建社会挑战的“宣战书”,成为唤醒在所谓文雅趣味的乐园中熟睡的人们的号角。

赫尔德尔受到了邀请,但未赴会。歌德没有辜负赫尔德尔的期望。一个月之后,他就全力投入剧本《铁手骑士葛兹·封·伯利欣根》的创作了。

一天晚上,歌德回到家里,对母亲说,他在公共图书馆里找到了1731年出版的《葛兹自传》,他要把它编成一个剧。他极力使情节生动,并详细讲给他妈妈听,她鼓励他把剧本写出来。

在默尔克的帮助下。1773年6月他将剧本自费出版。剧本引起很大的反响。

歌德写的剧本基本上反映了德国农民战争前后的历史。但是他发挥了剧作家的想象,增添了情节,虚构了魏斯林根这个叛徒和阿德尔海特这个风流寡妇,并且让葛兹和农民领袖济金根攀上了姻亲关系,将结尾改成葛兹为自由而死。这些改动和不拘泥于史实的作法,显示了歌德驾驭素材,展开戏剧性冲突的技巧和才华。但是他写了59场,未免太长了,不适宜于演出,只适合作为文学阅读剧本。尽管如此,1774年它仍在柏林和汉堡上演了。

同类推荐
  •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晋江当代旅外文化名人辑要

    当代晋江,旅居晋江域外的文化工作者、文艺家灿若星群。本书撷取其中与母土保持较密切联系的、对家乡建设有较大贡献的,在该文化艺术领域、旅居区域有相当影响的33位,以编选的形式,分别介绍他们的生活工作经历、文化艺术成就,摘录、引用专家文章、观点,突出专家对他们的评述、评介,同时也突出他们在晋江的活动痕迹。入选者包括文学方面的陈明玉、庄之明、李君哲、许谋清、洪辉煌、颜纯钩,影视方面的颜纯钧、洪群、李国兴、洪雷、许言,书画方面的王维宝、黄鸿仪、黄达德、丁明镜、李德谦、施子清、许晴野、蔡健如,戏剧方面的黄奇石、庄长江,摄影方面的洪礼艺等。
  •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比尔盖茨(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传记并没有十分完整地描绘出比尔·盖茨的全貌,却是尽量全面地写出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才经历。走向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充满荆棘的。比尔·盖茨白手起家,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终于取得了成功,文字可以记下这些事件、却不能表达个中辛酸。他成长中的挑战,他创业过程中的波折,这一切都造就了一个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也同样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近比尔·盖茨,来了解这个伟大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吧!
  •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如鲁班、李冰、蔡伦、张衡、华佗、魏伯阳、马钧、葛洪、郦道元、一行、毕昇、黄道婆、路·盖里格、安东尼·列文虎克、G·W·莱布尼茨、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等人。
  • 伟大的犹太人(上)

    伟大的犹太人(上)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雄才伟略的政治家(4)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27.5

    超神学院27.5

    作品《超神学院》第三季7集以后8集以前的同人故事。
  • 暖心人.阮

    暖心人.阮

    冰冷的心由我来暖孤独的生活由我打破暖心人
  • 侠岚后续

    侠岚后续

    由于封印穷奇的需要,破阵统领决定铸造神坠,而穷奇一方面也因为零力的消耗而想方设法的抢夺神坠,一场侠岚与零的战争又上演了!!!
  • 锄奸

    锄奸

    这是著名作家石钟山继《激情燃烧的岁月》、《幸福像花儿一样》之后,最新写就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县大队吃了汉奸林振海的大亏,在一次反围剿中损失惨重。李彪临危授命,出任锄奸队队长。在几次锄奸活动中,李彪好几次都把林振海抓住了,但都因为种种原因,阴差阳错地屡次被林振海逃脱。李彪从抗战时期一直追踪林振海到解放战争,直至建国后,最后两人在庙里意外撞上,林振海服毒自杀,李彪扛着他回去复命除了锄奸的主线外,小说还穿插了李彪与白冬菊、胡小月等的情感纠葛,为作品增添了一些烟火气,丰富了小说叙述的层面。
  • 完美龙帝

    完美龙帝

    爸妈是所有界面的主宰,儿子有又会怎么样呢。泡妞修仙两不误。请看完美龙帝。
  • 毕业第一年

    毕业第一年

    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也曾渺茫地穿梭在各大招聘场;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曾是职场小白,从学校里的懵懵懂懂到社会上的头破血流;你是否也和我一样,肤不白貌不美还没人爱。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过着九九六的生活,每天挤着公交车上班下班。刚毕业一年的我,比去年这会儿相比,唯一的收货就是身上那几斤肉,你们呢?这一年过的还好麽?
  •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

    人生前途未卜,但愿继续疯狂。结识的人来了又走,我们却混在一起那么多年。经历那么多只想和你一起一直走下去。“猪妖,你还再睡,看你口水都流在桌子上了,啊啊啊啊!恶心死我了。”“操你妹,哪有口水啊,你的狗眼又看歪了。”“啊啊啊啊啊!!!!看到没那是我男神,我男神,好帅好帅好帅,帅了我一脸,啊啊啊,受不了了,好喜欢他!”“你他妈的又在我面前对到你男神范神经,老子受不了你了,你个我滚远点,靠。”白眼。“好像你没有一样,一天到晚就知道说宋仲基好帅,太阳的后裔有多好看,我都不希达说你,哼~”
  • 电影游戏科技时代

    电影游戏科技时代

    主角获得能够提取游戏电影中各种知识的能力。从此,以往只能在游戏或者电影中才能看到的各种黑科技,渐渐的出现在现实社会里。使得人类的文明进程大大的加快,最终走向星辰大海。(本小说纯属虚构,请各位读者勿与现实挂钩)
  • 魏庆之词话

    魏庆之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过客,匆匆(书版,已完结)

    过客,匆匆(书版,已完结)

    一对貌似聪明的别扭男女,因为缘分相遇相识直至结婚,却没有学会应该如何相处。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烈,以至于忽视掉更多的美好。不相信爱情,当爱真正降临的时候,首先的选择是逃离。两个人的优秀智商,都从来没用在对的地方。其实沈安若要的不过是一份安全感,而程少臣要的只是被在乎。他们都以为自己得不到,于是离开。却在成为陌路之后,蓦然发现,原来自己所渴望的,都曾经拥有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