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90000000011

第11章 生命的呼唤与祈愿——诞生礼(10)

娘又说:“除了今天有这规矩,到明个儿你再来,只要和婆家说好,想住到啥时候住到啥时候。”

女人出了卧室,男人正和爹在唠嗑,看她出来,说:“早着哩,咋不多歇会儿?”

女人回到了娘家,男人又宠自己,说话就没了顾忌,“早点回吧,省得瞎了你娘的眼!”

“别乱讲!女婿,这都是老说法,再说,太阳落了也怕吓着孩子。”

听了丈母娘的解释,男人忙不迭地起身:“爹、娘,那我们就走了。”

女人笑着剜了男人一眼,“怕啥!怕吓着孩子还是怕你娘瞎?”

男人尴尬地笑笑:“都怕,都怕,咱赶紧走。”

这个镜头中的满月剃头、挪骚窝习俗仍是河南开封的,至今还流行。与其他各地的满月礼重头戏是宴请宾客吃满月酒不同,开封的习俗是把这番喜庆大宴挪到了孩子出生九天或十二天之时。当地也有做满月的,但如镜头十所写,原因是担心产妇及婴儿身体弱,想等其身体硬朗些时再经历这番大热闹。在请客吃饭及亲友送礼道贺这几项重大节目上,做九天(借“九”、“久”之吉祥意)、做十二天(十二同样是一吉利数,似与一年十二个月、十二生肖的循环有关,取其圆满之意)与做满月没有任何区别,而且,开封习俗利用日期的细微差别来区别男女,男孩做满月在出生后第29天,女孩则是出生后第30天。但名称一致,都叫做满月。由此看来,认为满月礼(又称“弥月礼”)统一在婴儿出生整满一个月时举办的说法是有些失于绝对了。

开封的满月礼俗中,喝满月酒并不被特别看重,最有特点的还是带孩子挪骚窝。

虎头造型的童帽寄托着家长对孩子身体层面——虎头虎脑、虎气十足——的祈愿;绣上“状元及第”字样的围嘴则突出了精神层面的祈愿。身体棒,是孩子立身和自己养老的基础;学问高,是孩子出息和家族荣誉的根本。在儒家思想主导的传统社会,这样的想法俨然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追求。挪骚窝可能是开封特有的叫法,一般都叫挪窝,或叫“搬满月”,《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即有此俗,称为“移窠”,但当时只是“抱牙儿入他人房”,似乎只是为了将住了一个月的产房打扫一番,通风换气,使产妇和婴儿住得更舒服些,并没有特别提出回娘家去住。其实我们都明白,没有一定的信仰(哪怕是错误的信仰)因素,“移窠”恐怕很难流行成为一种习俗。

作为诞生礼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满月礼除了显见的祝福新生儿健康成长、长命百岁的浅层世俗内涵外,还存在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满月意味着产妇月子的结束,加在她身上的诸多禁忌(有些是保护性禁忌,如月子里忌食生冷、忌用凉水洗衣等)基本可以解除,她又可以回复生活的常态。这不仅意味着她身体的机能已经基本康复,可以承担全身心哺育婴儿的任务,也意味着由于她生养孩子带来的污秽之气的最终消除。

挪骚窝对产妇而言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的仪式,她从此可以摆脱那个充满污秽、禁忌的环境,被中断的社会交往和联系也恢复了正常。而对婴儿来说,满月意味着他开始正式成为家庭、家族、社会的一分子被大家接纳,贺礼中多有祝吉辟邪的物品(包括红包也有此意,不过渗进了后世以财为贵的世俗心理)。挪骚窝是他第一次有真正面对外部世界的机会,母亲在抱着回娘家一路上呼喊“宝宝别怕”也是在为他的这个第一次挡灾驱邪,当然目的还是为孩子祈求幸福和吉祥。有人把婴儿满月出门称作“游行”,叫法虽不确切,但藉此传达希望孩子见世面、不怕生人、将来有出息的心愿还是很恰当的。至于回娘家,显然与满月礼(甚至整个诞生礼)中娘家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一脉相连的。

这件肚兜上绣着的莲蓬、童子组合图案是极为普遍的吉祥图案——连(莲)生贵子。在信奉多子多福的传统社会,给新降临人世的婴儿穿戴这种肚兜,显然有希望他(她)带来更多弟(妹)的意味。剃头是满月礼的一项大事,旧俗对此是极为重视和讲究的,关于剃发的时间、发式的选择、仪式的郑重、胎发的保存都有不少规矩,有些地方,剃发要由婴儿的舅舅主持,还反映了人际关系方面的注意和强调。

剃头礼的种种讲究,一般被认为是出于对婴儿胎发的禁忌心理。原始人极为重视头发、胡须等身体上的毛发,认为其中藏有人的灵魂。这当然建立在当时人们灵魂、肉体分离的认识基础之上的。慎重处理胎发,一方面是要留,正头顶呼歇顶儿被认为是灵魂出入的孔道,留下头发保护有让小儿灵魂不要跑出体外、要长留发间的深意;脑后留发,从起名中即可看出,八十毛儿、小鳖尾儿,是取其长寿之象。一方面是剃,在满月这个祛除污秽的紧要关头,污染有母体血污和秽气的胎发要在婴儿出来见世面前剃掉,以免招惹邪祟。

留下的胎发意味着重视,剃掉的胎发也意味着重视。像镜头中孩子奶奶将胎发供在祖神(当然其他各路神均可)面前求庇佑是一种办法,也有拴在婴儿手上求护佑的,还有将胎发用线穿起拴在堂屋最高处寓意孩子以后能登高、有胆量的,这都是受胎发与婴儿灵魂密切相关的观念影响而成的习俗。而有些地方即使不保存胎发,也不失是一种重视,人们会在这时念道:“(胎发)随风走,活到九十九;(胎发)随风刮,活到八十八。”

旧俗还讲究在孩子满月时给他取个乳名,古人讲究“以名正体”,有了名字,婴儿就有了被确切指认的身份。有取贱名图好养活的,也有取美名寄托希望的,但现在取名已经基本失去了礼仪意义,在很多地方的满月礼中,也变得可有可无了。

镜头十三:百天百岁

孩子过了满月,按说家里该消停一阵子了。女人除了哺育孩子,也开始干点家务。

婆婆几乎天天都要出门,回家来没事儿就会摊开她收在衣柜顶的一个小包袱,翻过来翻过去,嘴里不时咕哝些什么。

女人看见了很多回,里面不过是些各种颜色的碎布头,能做啥用?

终于在又一次看到婆婆又在翻捡这些碎花布头时,女人的疑惑问出了口。

婆婆的回答让女人吃了一惊:“给小宝儿做衣裳用。”

“咱光人家送的新衣裳都穿不过来,这些碎布头咋做衣裳?再说,补补丁丁的,也不好看哪。”

“你知道这些布头哪儿来的吗?”

女人摇了摇头。心里说:“还不是不舍得扔的破烂儿。”

“这可是我一家一家去要来的。”

看到女人不解,婆婆接着说:“再往前,孩子就该过百天了。这要是能用一百家的碎布给孩子做件衣裳穿上,能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哩!”

“真的吗?那回头我回娘家时也到四邻去要,中不中?”

“那感情好。可有一点,这啥色儿的布都好要,就紫色的现在还配不着,我正为这犯愁哩!”

“不就是点碎布头吗?为啥紫色儿的就难要?谁家还用不着紫布?”

“这还不明摆着?只要你去要布头,人家都知道干啥用,这紫色儿布人家就是有也不肯给。给了你不就等于把人家的子给了你?谁肯?”

“那咋办?”

“法儿是有,就是不好碰。你得找那号儿没儿没女的孤寡老人,他们没忌讳,兴许能要来。”

女人的脑海中已经开始将娘家的亲戚、朋友、邻里一一滤过,搜索着符合婆婆说的这种标准的人。很快,她就锁定了目标。

“娘,明个儿我回趟门。”

婆婆也看出了意思,不由喜道:“有门?”

“我尽量争取。”

到第二天下半晌,女人提着装着各色布头的小包袱回来了。

婆婆把小包袱打开,几大块鲜亮的紫布一下子就吸引了她的目光。

“好家伙!还怪新哩!咋弄来的?”

“我一个老姑奶,七十多了,才做了寿衣,这是剩下的布。我一口一口地求她,咱这娃儿也争气,不光瞅着她笑,还腻着让她抱,听说老人们就喜欢孩子亲她,证明她能长寿。老姑奶一高兴,把这些布头都给我了,够不够用?”

“够,够!有了这紫布,咱就是少用几家别样颜色的布都值当哩!媳妇,这是立了一大功!”

“娘,这是咋说哩,孩儿不是我自个儿的吗?”

“对!咱都是为了孩子好。”

“娘,我回娘家说起这百天,我妈说到时候要给孩子送个长命锁。”

“是哩,现在这长命锁都是孩子姥娘送了。以前听说也跟咱这攒布头一样,要集百家的金银一块去打制,意思跟咱给孩子做件百家衣一样,都是保佑孩子长命百岁的。”

时间过得飞快,孩子一天天长大,转眼就到了百天。婆婆给孩子做的百家衣已经完活儿,前胸后背都掇着紫布。女人把这件衣服给孩子罩好。

看惯了儿子穿单色新衣的女人怎么也觉不出这百家衣有啥好看,甚至觉得有些寒碜,“这抱出去见人,人家说不?”

“说啥?保准是净夸奖、眼气的!”婆婆信心十足。

“来,小宝儿,把姥娘给的长命锁挂上,跟娘出去见客了。”

果然如婆婆所说,来道喜的亲友们看到孩子身穿的缀有大块紫布的百家衣,都羡慕不已。“有福气,有福气啊。”

得到了肯定,女人再看儿子这件花里胡哨的罩衣,也觉得舒服、顺眼多了。

婆婆端过来一碗稀饭,一边用勺舀着吹凉,一边对女人说:“喂他吃,能吃多少吃多少。”

女人心有所悟。婆婆笑了:“对了,这米、面,也是从百家要来的,让孩儿吃百家饭,好养活。说远了,有一百家托着他,他能享一百家的福哩!”

“哎。”女人高兴地接过碗。

在一勺一勺喂儿子喝稀饭的时候,女人仿佛觉得,来自这一百家的好运气好福气,被儿子一口一口地吸收进他小小的身体里。

在诞生礼中,百日礼可能是最不讲究仪式的,它只是人们利用“百”这个象征圆满的数字表示对新生儿祝福的各种活动的集中表演罢了。

百日礼至少可以追溯至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日卒”,又被俗称为“百岁”,相沿至今,中原一带仍然称“过百天”为“过百岁”。

传统中国人的需求(包括实际和心理两个层面)常被概括为福、禄、寿,说是信仰也好,说是追求也罢,这种对现世美好生活的向往可以说历时千年而不衰。婴儿出生百天,是他作为社会个体成员第一次面临这种天赐的吉日,祝福他长命百岁是最恰当也最实际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让人们的祈望有个切切实实的载体,穿百家衣、戴百家锁、吃百家饭这些象征意味明显的行为便普遍实行并大大流行起来。这些仪俗都有着各自的讲究,清代儿童使用的长命锁。锁的造型一如当时家常所用。百家衣最重紫色,取其谐音“子”,有对生子之家再生贵子、多子多福的祈祝之意。百家锁多用金银制作,两面镌字,比如一面镌“百家宝锁”,一面镌“长命富贵”等等。除了讲究百家锁由百家凑钱制成外,有些地方还有更严的要求,百家之内,必须要有谐音长、命、富、贵的四姓人家才算真正取吉。关于百家锁的佩带时间,有的到周岁,还有的到十二岁,届时还要举行开锁的仪式,人们多以为是对子女娇惯的表示,其实,在一定意义上,十二岁开锁已经有了成人礼的某些义项。吃百家饭则如镜头中婆婆所言,有依靠众人养护婴儿的意思。人多力量大,能给身体柔弱、魂魄不稳的婴儿创造更为宽松、舒适的生活环境。

这些习俗祝吉意义明显,但正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有祝吉就会相应伴随着辟邪,二者一正一反,配合无间。或者说,正因为辟邪行为的时时施行,祝吉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更具装饰性的长命锁。比起上述模仿实物的长命锁而言,这样的造型更为普及。毕竟,挂锁的意义是保佑长命。在达成这一目的的前提下,造型小巧、精致美观是人们自然的追求。利用“百”圆满、完全的象征意义祝福婴儿长命百岁,是祝吉的一面。古人又认为百天是婴儿成长的一个关口(有些地方甚至把百天称为大月,相对于满月的小月而言),婴儿如果能顺利活过百天,就意味着摆脱了一个困厄(这或许有过去医疗卫生条件差,婴儿死亡率高的现实背景),从此以后就可以健健康康了。正因为人生之路并非平坦,尤其是刚出世的婴儿,身体器官功能还不健全,抵御外界侵扰的能力差,更要小心防备,所以,只有祈福显然是不太能让人放心的,那就要行辟邪之事,扫除孩子生活中的各种邪祟。

用铜钱编串的宝剑,辟邪的功能显而易见。小儿肚兜,兜兜上绣有五毒图案。河北唐山农村有给小孩过百岁穿五毒兜兜的习俗。所谓五毒兜兜,就是在婴儿贴身穿的小兜兜上用彩线绣上蝎子、蜈蚣、壁虎、长虫(蛇)、癞蛤蟆五种毒虫,在兜兜的左上角或右上角,还要绣上一个小葫芦,葫芦嘴儿朝着五种毒虫。当地传说这幅图像是为了纪念八仙中的铁拐李用葫芦收服五种毒虫,保佑孩子平安度过百天。

绣有老虎图案的小儿肚兜五毒的信仰不限于唐山一带,西北、中原不少地方都有,而五毒集中展示的载体大多是婴儿穿的兜兜。唐山是以葫芦为辟除五毒的法物,有些地方是用老虎,大概是虎崇拜的遗存,更多的地方是只绣五种毒虫,人们认为只要穿上五毒兜兜,就可以辟除外界的邪祟了,这叫“以毒攻毒”。老虎镇五毒马褂有学者认为五毒的“毒”有化育之意,儿童穿戴绣有蕴含化育意义动物的兜兜,也能获得保佑顺利成长。这种解释似嫌曲折,不大符合民间百姓直观取譬、同类相感的思维习惯。毒解作本义,作毒虫讲,又直观又形象,人人都能理解。也许这五种毒虫原本是神圣的图腾动物,但对于早已不明本义的民众而言,只要知道用五毒能辟邪就足够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从容应对了。

同类推荐
  •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江南读本(大夏书系)

    花是有灵性的,雨是有灵性的,季节是有灵性的,物候是有灵性的,地域也是有灵性的。只有某一种花卉或季节最适合表现某一个地域。“杏花春雨江南”,改为梅花、桃花,便觉不好。虽然梅花、桃花都很美。“人难再得始为佳”。只有难以再得的结合,才是真正的良偶佳侣。江南的姿韵、风情、美学特征、地域性格,有了杏花、春雨的陪伴,就像是宝玉有了晴雯,黛玉有了紫鹃。
  •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人类神秘现象未解之谜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神秘的世界,各种神秘现象层出不穷,尤其是作为人类本身的神秘现象更是不可枚举。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到现在,历经沧桑巨变,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无论哪个时代都有人类驻足过的痕迹;从自然科学到社会历史,从人类自身到超自然现象,都留下了人类的神秘现象。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在经历了几十万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都留下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
  • 截拳道

    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它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方法论,如同马克思主义一样,与时俱进,和社会一道向前发展。
  •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蒙学:蒙学教育读本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蒙学与文化内涵。包括《家范》《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菜根谭》《蒋氏家训》《明太祖高皇帝訓》《曾国藩家书》《潜川徐氏家规》《合族公议条例列后》《孝友堂家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弟子规》《幼学琼林》《增广贤文》《三字经》等。
  •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荆楚风韵:江陵楚墓(文化之美)

    它反映了楚人特有的葬俗和文化心理,它为研究东周时期楚国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它是辉耀华夏的荆楚文化的代表。
热门推荐
  • 逆四世甜情

    逆四世甜情

    首先,我对不起祥雯,对不起玥武,对不起柴琦,对不起醒九,对不起导演编剧,对不起所有演职人员,对不起。。。如有侵权,多多担待。。。这是一个并不狗血的穿越小说。。。一个姓邓的现代小朋友和一个姓林的现代小朋友,一个不小心竟穿越到了清朝,还拐带了一位姓刘的大朋友,他们促成了一出非一般的金枝甜爱。三位又穿越到了清朝的另一个年份,还救了一位姓柴的大朋友的命,让他可以继续为康女士保驾护航。终于那三位穿越回了刘大队长的民国,又促成了刘队长和郑捞家的一段敢爱不敢说的世纪虐恋。。。醒九还有了某小孩。送走了刘某,邓小朋友和林小朋友回到现代,竟发现邓小朋友的身世大秘密。。。。。
  • 影后重生:祁少的隐婚前妻

    影后重生:祁少的隐婚前妻

    被男友和师妹双双背叛,娱乐圈小透明武替叶嘉悦最后被逼的连车带人坠入悬崖,尸骨无存。一朝重生,她成了隐退影帝、现霸道总裁祁一诺的‘妹妹’。白莲花师妹机关算尽求上位,祁总裁谈笑间让她身败名裂;渣前任步步紧逼求复合,祁总裁分分钟让他陷入丑闻风波;心机女神抢角色抢剧本抢资源,某人不屑一笑随手甩来几个亿,亲自出马助她戴上影后桂冠……直到有男神穷追不舍求娶亲,总裁大人脸色一冷,在叶嘉悦惊愕的目光中掏出藏了好几年的结婚证,凤眸一眯,“哪里来的野男人,我的老婆谁敢抢?!”
  • 清微神烈秘法

    清微神烈秘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 彩色蔷薇

    彩色蔷薇

    彩色的蔷薇,突然失去了颜色会怎么样?怎样才能再次绽放呢?纸蔷薇的爱情里,没有花哨,没有喧闹,只希望简简单单安静美好。
  • 末法之火

    末法之火

    末日改变了一切,冒险者在末日后如何生存?在这样漆黑一片的穹顶下,伸出双手又能抓住什么,希望,也许只是说说而已。末日后的玄幻。
  • 我的异能最神奇

    我的异能最神奇

    王冲一觉醒来,发现世界乱套了。信仰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异能,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异能者,操控神奇强大的力量。学校里虽然还在教以前的知识,但是最重要的科目,都是和异能相关。人类居住的都市外,游荡着凶残的魔兽妖物,森林成为危险地带,海洋更是禁地!唯独不变的,是王冲自己,他依旧是班级里的学渣,老师嘴里的害群之马,同学眼里的屌丝……面对众人的嘲笑和轻视,王冲只是微微一笑,拉出辅助系统界面,摸着下巴喃喃自语:“我已经拥有了八神庵的苍炎、快银的速度、绿巨人的力量、火拳艾斯的烧烧果实能力……接下来,是兑换超人血统?还是超级赛亚人血统?”PS:本书正能量满满,你懂的!PS2:作者另有万定精品书(被和谐),质量保证,无脑残情节,请放心收藏!PS3:剧情不老套,看过的人都说好,不信请看书评区的催更评论!
  • 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离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婚后三年,他们的爱情败给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他出轨了,从此新欢旧爱成了鱼和熊掌。
  • 绝世武魂

    绝世武魂

    秦川,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因为一场意外,家破人亡,他选择投江自杀来了却残生,可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竟会魂穿到了一个比他更悲剧的少年身上…在这个大陆,所有人都是靠武魂来战斗的……兵器系武魂、野兽系武魂、古兽系武魂……这里应有尽有!且看一柄古怪的小剑武魂,如何纵横异界!
  • 烟云十三州

    烟云十三州

    在外戚和宦官无休止的争夺中,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沿,乡村一片白骨露於野的惨像而国都长安的公子小姐们还过着奢华荒唐的生活,但没有人可以永远生活在世外桃源,腐朽的政权土崩瓦解后,国家迎来了群雄逐鹿的时代,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所有悲伤的事情都降临在了这些昔日的贵族少男少女身上,面对这灭顶之灾有人选择隐忍,有人选择堕落,有人选择东山再起!长安城的少年们,此时全力争夺天下的你们还记得当年伙伴们在一起的温馨往事吗?逆袭与沉沦,背叛与忠诚,一个个残忍,热血,饱含着喜悦与热泪的故事都将在这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发生,男女主角的爱情充满利益,纷争和对抗,可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自己一直深爱着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