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79300000018

第18章 中医基本治则(2)

(一)因人制宜

因人制宜是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等不同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

人的年龄不同,生理状况和气血盈亏有别,病理变化各异,故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特别是小儿和老人,尤当注意用药的宜忌。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肌肤疏薄,易被邪侵。发生病变后,病情变化较快,常有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特点。因此,治疗时既要少用补益,亦应忌投峻攻之剂,用药量宜轻,疗程多宜短,并随病情变化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阴阳亏虚,脏腑功能衰弱。

发生病变后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所以,治疗要注意扶正,且持重守方,缓而图之;如需攻逐祛邪,也要慎重考虑,用药剂量应比青壮年要小,并中病即止,防止攻邪过度而损伤正气。

男女性别不同,其生理、病理特点也各有差异,治疗时应加以考虑。特别是女子,必须注意其经、带、胎、产的不同生理阶段,掌握用药的宜忌,如月经期间,慎用破血逐瘀之品,以免造成出血不止;妊娠期间,禁用和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的药物,以免对胎儿不利;产褥期间,应考虑气血亏虚、恶露留存的特殊情况,在治疗时兼顾补益、化瘀等。男子以肾为先天,精气易虚,多劳损内伤,治疗用药亦当顾及。

由于先天禀赋与后天调养的影响,人的体质是不相同的,存在着强弱、寒热等多方面的差异,治疗上就有一定的区别,如体质强者,病证多实,能够耐受攻伐,故用药量宜重;体质弱者,病证多虚或虚实夹杂,不耐攻伐,故治疗宜补,祛邪则药量宜轻。

又如偏阳盛或阴虚体质者,用药宜寒凉而慎用温热;偏阴盛或阳虚体质者,用药宜温热而慎用寒凉。

(二)因时制宜

因时制宜是根据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治疗疾病时必须考虑时令气候的特点,注意治疗宜忌。如春夏季节,气候由温转热,阳气生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外感风寒致病,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由凉转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应当慎用寒凉药物,以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是指治疗用药或选择食物必须根据四季气候变化来加以调整。如“用寒远寒”,即是指运用寒性药物应避开寒凉的季节,饮食调摄也应遵循此理。此外,暑热季节,湿气亦重,暑邪常兼夹湿邪致病,形成暑湿夹杂证,所以暑天治病要注意解暑化湿;秋天气候干燥,最易外感燥邪致病,故秋天治病要注意多用滋润生津之品,而慎用辛燥劫津之药。

(三)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制订适宜的治法、选用适宜的方药。不同的地区,由于地势高下、物产差异、气候寒热以及居民饮食习惯不同等因素,导致人的体质和发病后的病理变化不尽相同。因此,治疗用药也应有所区别。例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少雨,病多风寒或凉燥,治疗宜温热或润燥;东南地区,地势低下,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温热或湿热,治疗宜清热或化湿。即使出现相同的病证,在具体的治疗用药方面,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外感风寒表证,西北地区气候严寒,人们腠理多致密,可重用辛温解表药;东南地区气候温热,人们腠理多疏松,选用辛温解表药较轻。

综上所述,治则是治病必须遵循的总原则。“治病求本”是其最高要求,在此精神指导下,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针对不同的疾病本质,或采用“扶正祛邪”原则,或采用“标本先后”原则,或者调整阴阳,或者正治反治,或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治疗原则确定之后,在其思想指导下再针对具体证候,制订相应的具体治法。显然,治则指导着治法,治法从属于治则,任何治则总是通过具体治法得以体现。

中医营养学与药膳一、营养学在我国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祖国医学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以及与疾病斗争中所创立的。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整理与总结,形成了一套有独特理论与风格的医学体系,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这些宝贵财富中,中医饮食养生保健(又称中医营养学)是一颗灿烂的明珠。

营养学在祖国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国很早就提出食药同源的问题。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古代医学非常重视食物治疗疾病的作用。

应用传统中医理论发展的中医饮食养生保健是用中医理论阴阳五行、脏腑学说来描述各种食物的生理、生化、营养作用与食物如何促进人体健康及对疾病的防治,并用中医理论来解释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与代谢。目前,已利用食物的中医功效与中药的协同作用制备药膳来进行食疗,来设法增进人体的健康与治疗某些疾病。这种药膳或食疗,不但在很多医院开展,而且在国内的很多城市还开设了药膳餐厅,很受中外人士的欢迎。

二、中医营养学与现代营养学的比较

按照中医功效分类,食物的中医功效可以分为:补肝、补心、补脾、补肾、养血、补气、补益、补中、补虚、健胃、温胃、温中、温脾、温肾、清热、清肺、醒脾、利水、生津、解毒、滋阴、化痰、消食、温阳、通阳、润肺、行气、清暑、滋味、润肠、和胃、祛风、杀虫、止血、凉肝共35种。当我们将各种食物的中医功效与现代营养学进行比较时,发现食物的中医营养学功效与现代营养学的概念惊人的相似。例如,肝脏(猪、牛、羊与鸡等)的中医营养学功能为补肝、养血、明目;而现代营养学认为肝脏中维生素A、维生素B12、铁与抗贫血因子含量丰富,肝制剂能治疗肝炎与其他肝病。由于肝脏中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能治疗干眼病,能改善在黑暗中视物的功能,所以能明目。由于肝脏中富含维生素B12、铁、维生素A与抗贫血因子,这些都是治疗贫血的重要营养素与因子,所以能养血。再比如,豆类与豆制品的中医营养学功能为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而现代营养学认为豆类与豆制品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完全,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P/S比高,能加强机体免疫能力。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以及赤豆、豇豆、扁豆等富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有完全的必需氨基酸谱,所以它们的营养成分能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还能补脾益气。这些豆类,尤其是绿豆,还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的功能。

综上所述,可以说明中医营养学的确与现代营养学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中医营养学还有其独到之处。

三、食物的性味和作用

每一种植物都有属性和味,并依据性、味,分别具有一定功能。食疗理论基本上是借用于中医药性理论的。有“寒热温凉四气”,又有“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以阳制阳,以阴制阴,以阳补阳,以阴补阴,这是中医治疗的常规和原则。四气,也可称为四性,即为寒热温凉四性;此外,还有介于寒和热,温和凉之间,即不寒也不热,不温也不凉的平性食物。寒凉性食物常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多用于阳亢热证。温热性食物常具有温阳救逆、散寒等功效,多用于阴证寒证。平性食物则介于寒凉与温热之间,具有健脾、开胃、补肾、补益身体之功。其间也有平而微寒或平而微温,多适用于一般病人,对身体虚弱,或久病而致阴阳二虚,或寒热错杂,或温热内蕴者皆适用。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

    《黄帝内经(家庭健康生活)》主要分为二十四章,分别讲述了养生之道。
  • 从头到脚谈养生

    从头到脚谈养生

    本书系保健养生读物,以贴近生活和实用的中医知识,介绍身体各个部位保健的相关知识。
  • 不生病的运动金处方

    不生病的运动金处方

    本书内容包括:运动是最好的长寿药、健康生活必备的户外有氧运动、不生病的有氧健身走、经久不衰的传统健身法、足不出户也能做运动等。
  • 黄帝内经:四季饮食调养智慧

    黄帝内经:四季饮食调养智慧

    本书以《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为基础,较系统地介绍了四季饮食养生方法。全书共分为五章,内容包括饮食养生的总原则、四季养生的规律,以及春、夏、秋、冬四季饮食养生方案,每个季节又分为最佳保健食物、节气养生、食补方、食疗方四部分,全方位地解读了四季饮食调养的方法。本书适合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阅读参考。
  • 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走出迷惘:增强你的人格魅力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针对青年人遭遇的各种困惑与烦恼,用意象分析的手段来探索人类的心灵的奥秘,揭示众多迷惘的心理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热门推荐
  • 雷凌

    雷凌

    修真之道,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一念间.......少年叶轩几经转折,踏入修真仙途,历经坎坷,凭借其聪慧的心智,艰难的迈向崎岖的仙路
  •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娇皇上:朕的皇后很彪悍

    傲娇皇上:朕的皇后很彪悍

    斗后宫,挟持太后,刺杀皇上······这种种罪行都足以她死好几次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这位皇上很是傲娇,竟然对外宣称:”朕的皇后是在提醒朕遇到这些事,该怎么做!所以,众爱卿不必放在心上!”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蛮徒

    蛮徒

    这是一个几乎被雾霭所完全笼罩的世界!只有其间一些高耸的山顶区域或高地能予以幸免。这里的雾霭非常诡异,它能给身处其间任何生物带去强大力量的同时却在悄无声息间侵噬着他们的神智,令在其间生存的任何生物虽都无比强大,但却只能永远生活在最原始的野蛮残暴本能中。因此,在这个世界,也就只有在那些没有被雾霭所笼罩的狭小高耸山顶或高原才能艰难生活着一些力量不强却能拥有一定智慧的生物。只是就在这么一个完全以荒蛮为主题的世界里,生为其间弱者的一个智慧生物人类少年却抒写了一个更为荒蛮的传奇······一切又是一个血腥的故事!一个需要万千书虫顶起的故事。…………真怀念当年一目百行一天一本的逍遥岁月…………当然,如果觉得是好书,那确实得慢慢品味。要不太快看完那无书之日真的很悲剧…………看了就请收藏!
  • 侠侣都市

    侠侣都市

    都市武侠文。今生既然有缘相遇,我就绝不轻易放开你的手。都市繁华,你我并肩共闯江湖,快意恩仇,悠哉,快哉。你问我,为何要对你这么好?只因,你是我的。这是爱情。来一壶酒,来二斤牛肉,这里是江湖。三两个生死之交,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江湖义气。为守护华夏,哪怕只身一人,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毅然前往,这是民族大义。
  •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机械人

    最后的机械人

    他是一个被遗弃的孤儿,却因为解救小孩而被卡车撞飞,恰巧的被陨石砸中。他是一个孤独的侦查兵,因为生性冷漠,总是不能跟人走到一起。身体里面的‘陨石’,却原来是金属生命领袖火种,终于让他的人生,发生的不一样的变化。被外星人占领的地球,在无数合成兽,兽人的压迫下,他奋力反抗,逆天而行。
  • 寂灭君王

    寂灭君王

    公元4500年,人类爆发了核战争。巨大的核爆炸让无数人死去,但同时,也摧毁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就在人类以为要灭亡的时候,希望的光芒让人类迎来了生存的曙光。在偶然的机会下,塔里森,这个连续三届物理学诺贝尔奖的得主,发现了一颗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人们称这颗星球为塔里森行星。随后的漫长时间里,在人类领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将地球上的人类移居到了那颗星球上。这是一颗荒芜的星球,随着人类的到来,给这颗星球带来了许多生机,但是,在人类的到来后,情况却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
  • 山与海与魔法

    山与海与魔法

    今日山河明日蒼海,凡人謝安該何去何從?魔法至上,願阿提亞斯的光輝照耀著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