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8200000019

第19章 赤道上的奇迹

骗局追溯

厄瓜多尔在历史上是印加帝国的一部分,古代印加入很早就知道把地球一分为二的赤道线,他们管它叫做“太阳之路”,把基多称作“地球中心”。印加入在加拉加利镇上建造了一座圆形无顶的太阳观察台,在旁边筑起了太阳神庙。1736年5月29日,法国、西班牙为测定正确的赤道方位,派出由法国科学家卡尔罗斯·玛丽亚·德拉贡达米纳、彼德罗·希热、路易斯·戈丹率领,由西班牙航海家霍尔赫·胡安、安东尼奥·德乌约阿、地理学家彼德罗·维森特参加的大型科学考察团,前往基多实地测量,花了8年时间证实了印加人确定的赤道方位是对的。1744年,他们在基多北郊建起一座高达10米、用红棕色花岗岩砌成的塔形赤道纪念碑。碑身四周刻有代表东南西北的四个字母——E、S、M、N,碑顶安置着一个石刻地球仪,地球仪的南极朝南,北极朝北,由一道象征着赤道的白线将其分为两半。这道白线在碑座上又重新出现,将地球上的土地分成南北相等的两部分。如果将这条白线延长,越过碑东的东岭,将一直可到巴西、刚果、扎伊尔、肯尼亚,越过碑西的西岭,可到达印度尼西亚。在纪念碑碑身上大写着“这里是地球中心”的字样。凡来这里旅游和参观的人们,都要在此脚跨白线两侧,背碑而立,摄影留念,以表示他一脚踏在北半球,一脚跨着南半球,甚是壮观。每年春分和秋分,正当太阳直射点经过赤道线之日,当地印第安人和其他居民都纷纷涌集到碑前空地尽情歌舞,感谢太阳给大地和千家万户带来光明和幸福。

1892年10月26日西班牙著名画家拉斐尔慕名来到这旅游胜地,并当场挥笔画了两幅赤道风景画,其中一幅画的是火山喷发的壮丽景观,炽热的白色熔岩凝结、硬化成岩石,岩石恰如一只浇铸而成的巨足,不偏不倚恰好踩在地球的平分线上。这幅画在马德里公开展出后,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和震动。人们对该画的丰富想象力呢,还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拉斐尔向公众明确阐述,这是一幅完全忠实于客观自然界的作品,他还当即把画的创作过程如实地讲给大家听。他说,不久前他和朋友去厄瓜多旅行,当他们乘坐的飞机飞到厄瓜多尔最大的城市和港口瓜亚基尔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幅令人惊奇和赞叹不已的奇观,一只人类巨足和一头巨型兽类就在赤道线上,顿时把他看得目瞪口呆,他的朋友连忙把手中夺过照相机,对准地面,“咔嚓,咔嚓”连续拍了好几张照片。边说边拿出根据朋友当时拍摄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放映给大家看。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一只人类巨足和一头巨兽,在场的人对此无不感到惊讶和不可思议。此后,据说还真有不少人怀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来到这个曾是印加古国的所在地,他们沿着赤道纪念碑试图亲眼目睹神秘的巨足和巨兽的踪迹。但走遍了附近的峡谷、平地和古代遗址,怎么也没有看到拉斐尔所见到的东西。事后听当地人讲,这种奇特景象只有在高空中才能俯视到,人在地面上由于地球呈球形,地形呈倾斜状态,从而就无法看到。

真相揭密

那么上述奇观怎么会出现的呢?这在科学界、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那里地处赤道,地壳活动频繁,完全有可能是在哪一次火山爆发后喷出的岩浆在硬化过程中凑巧形成了这一奇异形状,也就是说这是大自然的杰作;一种看法是花岗岩石经过长年累月风化、侵蚀,从而造成了现在这一奇特的地貌;还有一部分持以下见解,认为是古代印第安人在已有的自然形状上再创造,加工、雕刻成目前的模样,目的是为了作出标记,让人们知道这里是地球的平分线。他们的理由是,早在好多世纪以有,基多就已成为古代印加帝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印加人自古就崇拜太阳神,自诩是太阳的子孙,到处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太阳神庙,庙内供奉着太阳神,终年圣火兴旺,并把每年6月最后一星期为庆祝太阳节的日子,将冬至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这一天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手捧美酒佳肴,排着长长的望不到尽头的队伍,沿着山坡住在基多附近的土著居民即印加人的一支鲁伦班巴人在当时就已掌握较高的天文、数学、建筑艺术知识与技术,几乎准确无误地把太阳神庙建造在地球平分线上,因此,认为巨足、巨兽是古代印第安人在大自然恩赐的石块上艺术再创造的结果,这是完全可信的。

同类推荐
  •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十三经开讲:诗经开讲

    本书以自由活泼又不失庄重的叙述方式,向读者展示《诗经》博大精深、包孕丰富的内容,精妙绝伦、美不胜收的艺术,以及这部经典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所产生的巨大、深远的影响。考虑到《诗经》文字的深奥古僻,为了读者阅读方便,本书所引用的作品,大都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尽量达意、通顺。书末“鉴赏举隅”章,旨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赏析,使读者感受到《诗经》无穷的魅力。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蓝色的国度

    蓝色的国度

    本书讲述了清末民初作者阿绮波德·立德随经商的丈夫在中国10多个城市的所见所闻,描写了当地大量风土人情和民俗生活。
  •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国学下午茶:国学大师的24堂心灵课

    人的一生,充满了种种变数,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更是如此。我们可能很努力,但收获寥寥;我们可能很执著,但前途茫茫;我们可能很用情,但总被情伤;我们可能很真诚,但总被雨打风吹去。世界很精彩,世界很无奈。有人因此颓唐,有人因此慌张。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心态问题。改变内心的纠结,关键在于改变对万事万物的看法。因此,本书汇集了胡适、冯友兰、梁漱溟、季羡林、南怀瑾、林语堂等数十位国学大师的慧心妙语,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为我们当下的人提鉴对生命的认识、对自我的肯定、对欲望的清洗、对幸福的珍惜。将人生感悟、生活经历、智慧心得与读者共同分享,在喧嚣的社会中,为自己找寻一个人生的方向。
  •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人类未解之谜(奥秘世界知识文库)

    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渴望能够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跟自身相近的朋友。可是,这些神秘的“邻居”却似乎和人类开起了不大不小的玩笑。虽然时常有关于不明飞行物“光临”地球的报道,甚至还有报告称外星人绑架了地球人,但是至今人类仍然孤独地生活在茫茫宇宙中。除此之外,神秘的法老诅咒、奇异的“狼孩”、恐怖的吸血鬼,以及隐隐现现的深海人鱼,都无一不挑战着人类的认知空间。就连人类自身也是谜团重重,如有的人的身体会散发香味,有的人具有神奇的第六感……
热门推荐
  • 编剧大人,请入翁

    编剧大人,请入翁

    一个是娱乐圈众所皆知的丑闻花瓶女,一个是鼎鼎有名的金牌编剧,阴差阳错之下她偶然得知编剧大人的秘密!灭口不成,竟被他拉来做挡箭牌?岂料假戏真做,吵闹中情愫暗生……不想,昔日金主强势来袭,总裁vs编剧到底谁能胜出!
  • 想你如烟

    想你如烟

    作者在写女主前世感情的时候,是分为一段一段写的,心情很复杂。女主的这段感情是很细腻并且很温馨,也是很感人的。希望作者写出的东东可以感动读者哦。
  • 龙战千界

    龙战千界

    死亡是结束,但也是开始。一个平凡青年的逝去,换来的却是一个超级天才的诞生!含着金钥匙出生,帝国的支持,祖宗的庇护......还拥有神秘的不灭残魂,洪荒的一龙一斧......伐诸国,灭百族,战千界,寻九州。寻找虚无的九州封印者,揭开盘古大圣陨落之谜!
  • 甜婚蜜爱:腹黑前夫惹不得

    甜婚蜜爱:腹黑前夫惹不得

    简西回国当天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年前离婚的男人,她被梦吓醒了。然后恶梦成真,他们又开始纠缠不休。那些过往也顺着轨迹一一回来让人无法喘息。命运之手也将本来可拥有的美好破坏七零八碎。顾凛说:“不管它破成什么我都可以修补回来,简西,你只能是我的妻子。”简西说:“如果我累了,你就放手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六道灭神器

    六道灭神器

    公元3050年,人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一种新武器灭神器横空出世。然而接连的灾难使得人类遭受了灭顶之灾,灾难的尽头到底是灭绝还是进化。…………远古的战场终将解封,六道的轮回,四圣的降临。一切的事情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他,被兄弟背叛,被迫离开影魔族,为了复仇,他“巧合”的拿起了六原种灭神器,强者终将归来。他,机缘巧合下得知事情的真相,无数巧合皆成因果。是步入六道的轮回,还是进入四圣的阶梯,无人知晓…………
  • 仙霖行

    仙霖行

    昆仑,蜀山,青城三家乃天下正道修真之首,一个无知少年踏入仙道,他将何去何从?
  • 凌云傲群雄

    凌云傲群雄

    傲视群雄,凌云九肖。天才的修行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只要跨过修行路上的崎岖坎坷,一代天骄便会有他的一片天。
  • 冷医小师妹请下嫁

    冷医小师妹请下嫁

    司马霖霖一朝穿越,大脑刺痛,想不起自己是如何死的也记不清她是如何来到这个鬼地方的,不过,关于死去原身的凄惨身世,以及自小受到的欺凌却一幕幕宛如眼前。这是一个可以修炼玄力的世界,原身比任何人都要努力,可惜没有长者提携指导她,她一无所成,最后居然心灰意冷到从最高的山峰一跃而下,以求获得奇遇。奇遇没有,横尸一条,在现代作为一名精英医学人员的司马霖霖就这样穿过来了。可笑可笑……亲姐妹不顾亲情,劝妹妹去死,在现代她于家中的地位是可有可无,穿越至此她不可有可无了,却是那如鲠在喉的那根刺,全家人把她当废物,当累赘,看来她两世都没有什么亲缘,注定世世孤独,罢罢,那她就去外闯一闯,开她的医馆,赚她的大钱……
  • 六十种曲玉玦记

    六十种曲玉玦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轻重丁

    轻重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