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4400000016

第16章 三月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3)

私塾的老先生看到刘伯承如此用功,十分赏识,对他的教授也就更加热心、细心。长大以后,刘伯承还牢记着老先生的话:“读书务求深入,切忌浮躁。”所以,凡是重要的文章,他总要反复读十多遍、几十遍,直到弄懂、背熟为止,而且在书上总是密密麻麻地划了道道、杠杠、圈圈,还有眉批和旁注。同学们看了他读过的书,总要开玩笑说:“刘伯承是在啃书,钻书啊,难怪有这么多洞洞和道道。”

刘伯承则认真地回答:“看书不能像水过鸭子背,更不能光在上面漂,要像扎猛子一样,深钻进去,才能求得真学问。”

点滴哲理

读书务求深入,切忌浮躁,否则就很难学有所成,学有所长。

“书迷”嗜书

胡适9岁时,有一天他在玩耍中偶然看见桌子下一只美孚煤油箱里的废纸堆中露出一本破书。他随手捡起了这本书,两头都被老鼠咬坏了,书面也扯破了。但这一本破书忽然为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忽然为他的儿童生活打开了一个新鲜的世界!

这本破书原来是一本小字木板的《第五才子》,开始便是“李逵打死殷天锡”一回。胡适在戏台上早已认得李逵是谁了,便站在那只美孚破板箱边,把这本残本一口气看完了。不看尚可,看了之后,他的心里很不好过:这一本的前面是些什么?后面是些什么?这两个问题,他都不能回答,却着急要一个回答。

胡适拿了这本书去寻他的五叔,因为五叔最会讲故事,应该有这种笑话书。不料五叔竟没有这书,他叫胡适去找别人借。胡适虽然没有借到《第五才子》,却借到了一部《第一才子》(即《三国演义》)。

后来,胡适还是得到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也看完了。从此以后,他到处去借小说看,并开始收藏能够得到的各种图书。

他不仅读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还读了译著《经国美谈》(讲的是希腊的爱国志士的故事,是日本人做的)。这是胡适读外国小说的第一步。

他离开家乡时,还不能了解阅读《红楼梦》和《儒林外史》的好处。但这一大类都是白话小说,他在不知不觉之中得了不少白话散文的训练,在十几年后对他仍很有用处。

胡适成名之后,仍然保持着“嗜书如命”的习惯。

1938年3月,根据陈诚的建议,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本人三次致电在美国的胡适,敦请其出任驻美国大使。9月17日,任命正式下达,10月初胡适抵达华盛顿任职,从此正式从事战时的外交工作。胡适后来说他是在国家最危急的时期,做点战时的工作。

珍珠港事件前,中国北平图书馆有数百部善本书托美国国会图书馆代为保存。

书籍运到华盛顿后,美国方面认为这是件文化大事,所以当该批书籍在国会图书馆开箱时,美国国务院和该馆馆长努索·埃文斯特请胡适前往察看并派大员陪同。

不料胡大使是位“书迷”,他一进书库,便如入宝山,情不自禁地席地而坐,旁若无人地看起书来。一看便是一个多小时,那些陪他前来的大员和图书馆馆长被冷落在漆黑的书库走廊,急得团团转。

最后,当胡适从书堆里提着上衣笑嘻嘻地走出来后,又开始和这批与“善本”无缘的要员们大谈其“善本”经纬。

这些事,在外交圈子里自然有失身份,但胡适我行我素于不自觉之中,是真名士自风流,因而别人也认为他是位“学者大使”,由此他的怪行反而被传为佳话。

点滴哲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学问必然会突飞猛进。

国画大师的勤勉

齐白石小的时候,家里生活艰难。读了半年书,他只得辍学砍柴放牛。他从小爱好绘画,但由于家境的贫苦,买不起纸墨,便用废账簿和习字纸练习绘画,常常到深夜。12岁后,因体弱无力耕田,改学雕花木工,为了寻求雕花新样,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年,他偶然得到一部残缺的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喜不自禁,反复临摹起来,逐步摸到了绘画的门径。

齐白石27岁那年正式从师。从此,他数十年如一日,几乎没有一天不画画。据记载,他一生只有三次间断过:第一次是他63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七天七夜昏迷不醒;第二次是他64岁那年,他的母亲辞世,由于过分悲恸,几天不能画画;最后一次,是他95岁时,也因生病而辍笔。

三次加起来也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一生作画四万余幅,吟诗千首;他自称“三百石印富翁,”其实,他治印共计三千多方,被著名文学家林琴南誉为“北方第一名手”,与他的画齐名。

齐白石直到60岁前画虾还主要是靠摹古。62岁时,齐白石认为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需要长期细心观察和写生练习。于是就在画案上放一水碗,长年养着几只虾。他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然而,这个时期的功夫,依然还是侧重在追求外形。画出的虾外形很像,但精神不足,还不能表现出虾的透明质感。65岁以后,齐白石画虾产生了一个飞跃,虾的头、胸、身躯都有了质感。这以后他开始专攻虾的某些部位,画虾不仅追求形似,更追求神似。70岁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到了80岁,齐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简直是炉火纯青了。但他仍是非常勤奋。

85岁那年,他一天下午连续画了四张条幅,直到吃饭时,仍然要坚持再画一张。画完后题道:“昨日大雨,心绪不宁,不曾作画。今朝制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真是勤勉不倦。他早年曾刻“天道酬勤”印章以自勉。临终前又留下“精于勤”的手迹以勉人。他还有一块“痴思长绳系日”的印章,足见他一生是何等的勤奋。

1953年,白石老人已是93岁高龄,一年中仍画下了600多幅画。

正因为他一日也不“闲过”,在绘画、篆刻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世界文化名人。他90寿辰时,国务院文化部授予他“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点滴哲理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自古以来在各个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如饥似渴地学习

小时候的列宁就爱学习,5岁起母亲开始教他读书识字。不久他就能朗读和背诵诗歌,并开始阅读历史故事。

上小学后,列宁读书更用功了。他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每天早早起床,洗漱完毕,马上坐下来温习功课。列宁小时候虽然也像别的男孩子一样爱玩,但在课堂上总是聚精会神地听讲,特别是他的作业,做得仔细、认真、工整,经常得“优秀”。有一次,不小心一滴墨水滴到作业本上,他毫不犹豫地扯下这一页,又重新抄了一遍。

列宁除了做学校的功课,还读了很多课外书。

9岁那年,列宁上了中学,虽然在班上他年龄最小,但学习成绩最好。中学毕业时,他得了一枚金质奖章,成为全校最优秀的毕业生。

升入喀山大学不久,列宁因参加革命活动,被学校开除了。这期间,尽管受到沙皇政府的迫害和不停的刁难,列宁还是抓紧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他认真地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所有重要著作,还钻研了其他学者的历史、经济、法律方面的著作。他仅用一年的时间,就自修了大学四年的课程。

经过申请,列宁被准许以校外生的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这个被开除的大学生,没有任何人帮助,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学期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完了罗马法律史、俄国法律史、国际法、政治经济学等八九门课程,取得了这所俄国一流大学的毕业证书。做学问离不开图书馆。自学,更依赖于图书馆,列宁善于利用图书馆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列宁被捕后在彼得堡监狱里被关了14个月,而他就利用监狱图书馆整整读了14个月的书。人们常常看到他从图书馆借来一大堆书。他的难友回忆说:“每当有人拖着一大筐书走过长廊的时候,我的心里就有数,这准是列宁,不然谁能看得了这么多的书呢?”列宁在监狱图书馆一边收集资料,一边进行研究,监狱简直成了他的“学校”。

有一天,列宁的姐姐来探监,告诉他说:“听说你们的案子快结束了,你也许快要出来了。”

列宁却风趣地说:“可惜,我连资料还没有收齐呢!”

点滴哲理

许多人不愿意学习,却为自己的懒惰寻找许多牵强的借口。如果能够把读书学习的欲望提升到像吃饭一样强烈,那么,在任何环境下,你都可以学习。

同类推荐
  • 走完一生,就这么点儿感悟

    走完一生,就这么点儿感悟

    本书共分12章,内容包括:幸福的真谛、成功的智慧、感恩的心、智慧箴言、人性的弱点、历史的智慧、名人的感悟、快乐的源泉等。
  •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创新的思考(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马斯洛根据对他的研究对象的观察和研究,发现自我实现者无一例外的共同特点——每个人都在这方面或那方面显示出具有某些独到之处的创造性或独创性。我们的讨论可以使这些独到之处得到较为完整的理解。但有一点要强调,自我实现型的创造力与莫扎特型具有特殊天赋的创造力是不同的。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所谓的天才们会显示出我们所不能理解的能力。总之,他们似乎被专门赋予了一种冲动和能力,而这些冲动和能力与其人格的其余部分关系甚微,从全部证据来看,是他生来就有的。
  • 女人的资本全集

    女人的资本全集

    人生中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没有发现自已巨大的潜能而潦草度过一生,而女人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则莫过于没有去发现、发挥和利用自已的生存优势,最终与精彩的人生擦肩而过。女人生来就有独特的生存优势,这些并不仅仅是人们传统眼光中的漂亮、姿色、风情等,而来自于女性强大的内在潜能和人格魅力。本书作者通过多年研究发现,总结出女性的二十种独特的生存优势。通过阅读本书,每一位女性都可以找到提升自身资本的良方、如果你能够对自身的这些资本加以运用,就能开创幸福美满的人生。
  • 幽默口才

    幽默口才

    人们学会讲话和思考的基本法则就是把不同的事物概念和语言区别开来,而幽默似乎要把人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搞乱了才成。如果你不能忍受你日常语言和理性思维的规范服从于幽默的谈吐和思维的规范,那你就可能把自己关在幽默的大门之外。
  •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遇见我的前世今生

    本书是潜意识大师高原在面临人生困境之时的一次心灵和身体的双重之旅——公司的破产、妻子的离弃,身体的疾病……在遇到事业的巨大挫折和人生的重大变故时,“我”曾一度迷失了方向。为了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解脱,“我”选择了旅行,从洛杉矶到印度;从东京到南美;从阿根廷再到中国西藏。在路上,作者遇到了各色各样的人,包括企业家、律师、小老板、修女、僧人、不得志的员工等。特别的际遇给了他特别的启示,最终作者站在生命的十字路口,苏醒、觉悟,豁然开朗,这种的感觉,或许,一生只有一次。整本书中,作者通过知名人物的禅修案例,以及大量丰富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现了多种自我疗愈的神奇方法以及自我苏醒、自我觉悟的心灵过程。
热门推荐
  • 惊慌

    惊慌

    五年前,金山市的木岭中学有一名女生不幸身亡。从那以后,每一年,校园里都出现了学生意外身亡事件。同时,随着事态的严重性,学生们开始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和惊慌…………一本纯正的恐怖氛围小说,有些悬疑,有点惊悚。
  • 顾你如初

    顾你如初

    时间就像发大水,人和人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当初以为很大的事情,到最后都会被稀释的很淡,但有些东西,不会被稀释反倒只会日益增长,以至增长到成生命中的一部分,忘不掉,更割舍不下。
  • 同伴的羁绊

    同伴的羁绊

    一个被骑士父亲抛弃的孩子,不甘没落,讨厌了受辱。他奋起反抗,不惜与王国军队对抗!逐渐的,他的队伍慢慢壮大,同伴越来越多!主角队伍和其他队伍必将改变世界!能力者们各显神通!每个人都是传奇!少年,加油吧!
  • 神降系统

    神降系统

    天灵灵,地灵灵,齐天大圣显威灵!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且看我江湖神打,异界纵横称雄。
  • 霸道王子们的娇蛮妻

    霸道王子们的娇蛮妻

    绝世倾颜、妖孽?No!No!ta们比这这“神秘”,从小一起长大的ta们被迫送往不同的地方学习,七年后再次相聚并展开了迟到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最终他们守护住了他们的所爱,例如:“啊!你竟敢吃本小姐豆腐,我跟你没完!”漪儿气冲冲的看着眼前比自己高一个头的“丑怪物”,某人汗颜:“貌似本少爷很帅吧,不过这小妞的嘴真甜”嘴角勾起一丝似无的笑……
  •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中华国学经典)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 超神搏击

    超神搏击

    重生在武学世家,与武学梦想亲密接触。武林风,他是讨喜的明星选手!奥运会,他不仅是散打冠军,更因暴打重量级拳击冠军名声漂洋过海!WWE,作为实战格斗家,他与各路名家决战麦迪逊花园广场!UFC,他未尝一败……自组无限制无差别格斗赛,他依然是所有格斗家面前难以逾越的高山!获奖无数,最终他成为第二个被世界熟知的“李小龙”!后来……(咳咳,后来请各位看官自己看)
  • 神途1黑暗黎明

    神途1黑暗黎明

    2016年1月23日,人类迎来了最黑暗的时期,后称黑暗时代,此间遍地丧尸,一个没有得到异能却意外得到一个高级文明传承青年在一件屋子里对天发誓到:“既然黎明破灭,那么就让我在这破灭的黎明中杀出一条血路!”一路的杀戮,下斩僵尸,上斩异族,战天战地,破灭黑暗。本书作者丧失空间是住校学生所以每次更新可能会按周或者月,所以请广大读者把我的书放在角落偶尔关注但不要不关注哟!(ps:本书预计一共有四部《神途Ⅰ黑暗黎明》《神途Ⅱ半月位面》《神途Ⅲ天上人间》《神途Ⅳ神的游戏》)
  • 破天魂纪之玄元

    破天魂纪之玄元

    这里,是元素大陆。元素大陆的一切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在某一天,一个新星横空出世!
  • 游戏王之五代风云

    游戏王之五代风云

    一个屌丝少年和一位绰号“初音未来”的少女与五代决斗王的奇幻经历,两个人所遭遇的各种事情的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是爱情的守护?还是命运的安排?一切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