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62200000004

第4章 佛心是放下(3)

有位信徒对默仙禅师说:“我的妻子贪婪而且吝啬,对于做好事情行善,连一点儿钱财也不舍得,您能慈悲到我家里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禅师是个痛快人,听完信徒的话,非常慈悲的就答应下来。

当默仙禅师到达那位信徒的家里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可是却连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给禅师喝。

于是,默仙禅师握着一个拳头说:“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怎么样呢?”

信徒的夫人说:“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的啊!”

默仙禅师说:“对,这样子是畸形!”

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展开成了一个手掌,并问:“假如天天这个样子呢?”

信徒夫人说:“这样子也是畸形啊!”

默仙禅师趁机立即说:“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握着拳头暗示过于吝啬,张开手掌则暗示过于慷慨。

信徒的太太在默仙禅师这么一个比喻之下,对做人处事和经济观念,以及用财之道,豁然领悟了。

佛心领悟

过于铺张或过于吝啬,都容易被金钱所驱使。对于金钱,我们应取之有道,而且要把它用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上。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金钱的主人,而不要做金钱的奴隶。

佛心慧语

当我们懂得知足时,一切贪婪和苦闷自然消退;当我们知道布施和跟别人分享时,自己也觉得丰足。

——郑石岩

对自我不要过于执著

佛陀格言

执著近于迷惑。

一个妇人是私生子,别人都对她指指点点,为此她整日烦恼不已。无论她走到哪里,这种烦恼都如影随形,不断地折磨着她。

有一天,妇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便想投水自尽,一死了之。可是,妇人刚刚跳入河中,就被人救了起来。当听完妇人的不幸遭遇时,那个救她的人劝她投入佛门,寻求解脱。

于是,这位妇人拜访一位禅师,对其叙述自己的不幸。禅师在听完妇人的叙述之后,只是让她静默打坐,别无所示。

妇人打坐了三天,非但烦恼不除,羞辱之心反倒更加强烈了。妇人气愤不过,跑到禅师面前,想将他臭骂一顿。

“你是想骂我,是吗?只要你再稍坐一刻,就不会有这样的念头了。”禅师的未卜先知,让她既吃惊又心生敬意,于是,她依照禅师的教示,继续打坐。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禅师轻声问道:“在你尚未成为一个私生子之前,你是谁?”

妇人脑子里的某根弦仿佛突然被拨动了一下,她窘得双手捂着脸,随后更是嚎啕大哭起来:“我就是我啊!我就是我啊!”

佛心领悟

我们不要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只要守住自我、守住本性,就能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就能够活得精彩活得自在。因为,我们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而不是活在别人的眼睛里。佛说,世界原本就不是属于你,因此你用不着抛弃,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著。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佛林百科

五蕴

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想就是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在此五蕴中,前一种属于物质,后四种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的五种要素。

许多事都不值得去生气

佛陀格言

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这是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

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爱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看了很久后,顿时领悟,向高僧道谢后离去。

佛心领悟

有很多人喜欢生气,即使为了一点小事,也会气得不得了。其实,很多事根本不值得去生气,生气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是惩罚自己的一种蠢行。放下嗔怒吧,人生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等着我们去做,我们又怎么能浪费时间去生气呢?

佛心慧语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

——证严法师

一切存在不离心

佛陀格言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

六祖慧能自幼因家贫而失学,所以并不识字,但他事母至孝,每天上山砍柴养活老母亲。一日,在街上听到和尚念经,他不禁驻足凝听。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时,感动之情溢于言表。于是,那个和尚告诉他这是金刚经所载,又指引他在黄梅山有一位弘忍禅师,正在讲授该卷经,教人见性成佛的道理。

从此,他立志出家,只是放不下老母。后来有一位善心人帮助他照顾母亲,他才安下心去弘忍那里求道。他每日在米房里舂米,并暗中修行,终于他领悟到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就是一切存在不离心。

弘忍知道了慧能求道之志,一夜,将他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不知心,学佛无益,看清此心便为佛。”

不久后,弘忍对弟子们说:“我想把禅法传给人,谁都行。只要你们把自己的悟境用偈语表达出来,而且能适中禅之真髓,我就给予认可。”

当时弘忍的弟子有八百人之多,但是届时大家都畏缩起来,不敢去做偈。

后来有一位高徒神秀终于写了一首偈,贴在弘忍经常走过的走廊上:“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此偈一贴出,人人称赞,连弘忍也很欣赏,但是慧能却说:“神秀的偈虽然点到真实,但称不上十分好。”大家对于他的评语都不理睬,因为神秀既通内外之学,德望又高,常代弘忍讲道,而慧能被认为只不过是一个不学无术的捣米小鬼而已。

于是慧能和韵做了一首偈,请人代为书写后就贴在神秀的偈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众人看了大吃一惊,因为这首偈把禅的真谛明明白白地表示了出来。

弘忍的正法终于传给了慧能。

佛心领悟

追求事业的时候,应该时常反省及检点自己的心念,摈弃一切无关的杂念,达到心中无外物之境界,才能在从事的领域里有所建树。

佛林百科

四魔

四魔是指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

忘记负担的存在

佛陀格言

学会忘记一些事,才会活得轻松自在。

镜虚禅师带着他的弟子满空云游四方,满空出家不久,还不习惯这样在外面行走,觉得太累了。

一路上,满空不住地嘀咕,嫌行囊太重,想找个地方歇歇脚,而镜虚禅师却总是说:“再走一会儿吧,再走一会儿吧。”但走了半天,镜虚禅师不仅不歇,反而越走越快,满空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

师徒俩走了好长一段山路后,进入了一个村庄,满空说:“师傅,咱们在这里休息一下吧?再走我就累死了。”

正在这时,一个妇女迎面走来,镜虚禅师赶忙跑过去,抓住了那个妇女的双手。妇女吓坏了,尖声大叫:“救命啊!非礼啊!老和尚非礼啊!”

妇女的家人和邻居听到声音,急忙赶了出来,一看到这种情况,都非常生气,齐声喊打。镜虚禅师见势不妙,赶紧松手,撒腿就跑。满空也被吓坏了,背起行囊跟在师傅后边,飞也似的跑了起来。

师徒俩一路狂奔,一刻也不敢停,顷刻间便跑过了几条山路。回头看看没人追来,二人便一屁股坐了下来。

满空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生气地埋怨道:“师父,没想到您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情。跟您学习,我还能参禅悟道吗?我还是回家算了。”

谁知镜虚禅师听了不仅不生气,还嘿嘿地笑了一下,问道:“现在,你背上的行囊还重吗?”

满空回头一看,顿时明白了师父的用意。

虽然镜虚禅师用此行为说明了一个道理,但其做法是不可取的。

佛心领悟

我们越是想着沉重的负担,就越是觉得不堪重负;如果我们能够把心思转移一下,放在别的事情上,不再时时关注自己的负担,就会忽视了它的存在,从而会使自己变得轻松起来。

佛心慧语

绝思绝虑,任心自在,无忧无虑,坦坦荡荡,坐卧随缘,就是佛的妙用。

——道信禅师

不要祈求被束缚

佛陀格言

没有贪爱和憎恨的人,就没有束缚。

一个独身汉没有职业,整日呆在家里很是无聊。

有一天到寺院里祈求菩萨道:“慈悲的佛陀,请保佑我有事业可做,赐我财产,赐我名位,因为我是独身汉,假若能施给我一个妻子和两三个孩子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的祈求终于灵验了,佛陀告诉他:“你回去看吧!你所希望的东西统统有了!”

他赶快跑回家一看,果然在家里后面不知何时已建立一所大工厂,里面工人在工作。他又看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妻子正在缝衣服,并且在她的旁边还有三个脸孔像自己的孩子在玩耍着。

他看到这些情形,心里非常满足。

“谢谢佛陀!现在我才像个人了!从明天起我要很早起来工作!”他这样对着自己说。

那天晚上,他很早就上床,幻想着将来的幸福而入睡。但因兴奋过度,怎样也睡不着,好不容易,昏睡了一下,第二天早晨公鸡啼声叫醒了他,但无论怎样也起不来,他的手足都不会动了。

为什么呢?因为昨天佛陀施给他的事业、财产、名位、和妻子儿女等,都变成了束缚的绳子,牢牢的捆缚住他的身体,不能自由了。

佛心领悟

是什么捆住或是锁住了我们?是名缰利锁。奇怪的是,那个捆住或锁住我们的人,正是我们自己。佛说“放下”,其中最主要的是放下名利之心,放下对自我的执著。只有放下,我们才不会被外物所束缚,才能作佛。

佛林百科

《四十二章经》

为我国最早翻译之佛教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全经共有四十二章,故称四十二章经。每章内容简短扼要,最长者仅百余字,最短者二十余字。经中简要说明早期佛教之基本教义,重点在说明沙门之证果、善恶诸业、心证、远离诸欲、人命无常等诸义,阐示出家学道之要义,其说理方式,平易简明,为佛教之入门书。

同类推荐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淡定·从容·心安之淡定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热门推荐
  • 花千冰

    花千冰

    寒冰相依,纵有千古之恨;冰永随寒,纵尽万般欢笑……那一刻的阴阳差错,她爱上了他,他亦是如此。可是,他们并不知情……直到六绝水培育的莲花花汁狠狠灼伤了她。情水?她爱上了谁?再到圣器炼化的梦境中,她才明白。可是她累了呵,她不想再艰辛地守着这份爱了……但当那水绽冰莲,内力外泄之时,她心中竟有一丝痛。白子寒,我还是放不下你么?
  • 醉娱乐

    醉娱乐

    一部娱乐的奋斗史。一个娱乐天王的传奇。一段缠绵的爱情。交织成了这段故事。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非11,非11。口味重者慎入。)
  • 竹马和宠可兼得

    竹马和宠可兼得

    夏楠望着不让她多吃牛肉干的男人凶巴巴道,“顾北我要跟你分手。”男人不怒也不恼淡淡开口,“你现在住的是谁的房子?”夏楠揉揉鼻子,“你。”男人挑眉,“每天吃的是谁煮的饭?”夏楠摸摸头,“你。”男人继续问,“是谁把你从小带到大?”夏楠瘪瘪嘴,心不甘情不愿的说出事实,“你。”男人满意的点点头,“那现在还分手么?”夏楠摇摇头,“不分了”【青梅竹马文,1V1,养成系宠文】
  • 镜花错:绝情王爷魅盲妃

    镜花错:绝情王爷魅盲妃

    一觉醒来,双目失明,记忆全失,锦瑟却决心要做自己。逃婚当夜被卖到妓寨,是巧合还是设计好的阴谋?青楼里,温润如玉的苏莫寒,悉心照料她的眼伤。锦瑟终于复明,也渐渐倾心,却又被他亲手打回原形,送到别人的身边。认命,跟那个害得自己失明失忆的慕容寂遥斗心斗力斗情,却低估了他也高估了自己,终于不堪重负,以死相逼。他的爽快放手,期间究竟是否另有隐情?逃亡隐居,游侠萧逸尘一直不离不弃,可是真相的背后为何一直迷雾重重?兜兜转转,伤痕累累,恍然一梦过后,锦瑟才知,原来她从来都错解……
  • 回到大明当奸臣

    回到大明当奸臣

    明正德年初,正值大明朝新旧龙气接替的过度时期,老龙已死,雏儿不足为惧,于是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朝野党羽纷争不断,各地暗流翻涌不息,“八虎”闹京,南昌宁王举兵谋反,东厂,锦衣卫处处秘密刺杀当朝忠良,北边鞑靼王挥军南下……秦陌,一头栽进了这个纷纷扰扰,变幻莫测的天下,阴差阳错一朝得势,踏入庙堂,不思匡扶正义,救国救民,却是亲近佞臣,私会乱匪。从此他成了一个清流眼中的奸臣,奸臣眼中的同党,乱匪心中的‘自己人’。
  • 万剑同屠

    万剑同屠

    剑墓神窟,平凡少年空痕从中取出石剑,噬剑夺天,剑无锋无尖何得以称剑?重剑无锋,砸开这天,破开这地,看空痕笑傲群仙!
  • 暧昧花草缘

    暧昧花草缘

    这个少年有情、有义、有爱、机智勇敢、有才能。机缘巧合的一次得到天意的赠予——读心术。从此猜透别人思想,除恶扬善,为百姓谋福,同时又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女孩子,情节环环相扣,随时给人以悬念,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起伏跌宕,大起大落,沁人心脾,也让自己的人生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 佛果击节录

    佛果击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铭云录

    天铭云录

    耗费千万劳力只为垒砌一座无上高塔?诺大的城邦只为她一人征战?!尘世过往烟云,只为执念!繁华终将散尽,只为守护!奇幻的大陆永恒的白昼!一丝丝云气,色千光万!一队队兵甲,血战征杀!一只只凶兽,踏破河山!一张张画面,永记不朽!
  •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华严一乘成佛妙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