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5300000002

第2章 药膳学概论(2)

药膳羊肝羹,治青盲内障。羊肝1具,洗净,去筋膜,切碎,入沸汤中,变色无血时为熟,趁热调食盐少许,分顿食用,喝汤吃肝。药膳菟丝鸡肝丸,治阳痿不举。用雄鸡肝3具,菟丝子50g,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服100丸,2次/日,有疗效。

药膳菟丝肝膏,治疗肝病。用鸡肝4具,菟丝子15g,鸡蛋1枚,调料。鸡肝去苦胆,捣汁与鸡蛋调匀,加上炒香磨细的菟丝末,再搅拌后,加水、食盐适量,蒸熟食之。

三、药膳对脾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水湿,脾主统血,有生血、摄血之义。脾病是由于运化失职,或消化不良而引起的,脾虚为失统血之能,则出现吐血、便血等症。中医指的脾不同于西医单纯所指的脾脏。中医指的脾范围要大。

据《圣济总录》记载,治脾胃气弱不下食,米谷不化,用猪脾等好米熬粥服。

《滇南本草》记载,以水牛脾脏,配鸡内金,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吐泻、面黄肌瘦。

药膳猪脾羹,治脾胃虚热。用猪脾、橘红、人参、生姜、葱白、陈米等作羹食之。

药膳猪脾馄饨(抄手),治疗疟疾。猪脾1条,吴茱萸6g,高良姜6g,胡椒6g,为末,将猪脾炒熟,一半滚药,一半不滚,并作馄饨煮熟,有药者吞之,见药者嚼之。

药膳牛脾淡煮,食之,治疗痔疮出血。

四、药膳对肺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主人体肺病和鼻病;肺主肃降,通调水道,某些水液代谢的病与肺有关。

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载,羊肺平补,甘温无毒,能补肺,止咳嗽,补不足,祛风。

药膳杏仁萝卜肺心汤,治疗咳嗽、气喘、面足水肿、肺结核吐血等症。

药膳羊肺羹,治疗消渴小便频数。羊肺1具,切碎熬羹,加盐、豆瓣酱,照常煮熟,与烧羊肉同食之,可佐餐可单食,服23次,则见效。

五、药膳对肾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肾主藏精,有生殖作用,男性属于外肾(睾丸),女性属子宫(包括卵巢),生殖系统有病或为阳病,或为遗精,或为不孕等症。肾藏精,生髓通脑,肾为脑神经发源地。在临床实践中,补肾即能补脑,补肾可以增强生殖功能作用,至于肾主水,与尿的排泄有关;肾主火,与性功能有关。

药膳杜仲腰花,治肾虚腰痛。猪肾洗净,切片,杜仲熬水合煨服食,治腰脊疼痛,动作困难。

药膳猪肾煨附子,治肾虚遗精。用猪肾1对,切开,去筋膜,入附子末3g,湿纸裹煨熟,空腹食之。

药膳猪肾汤,治疗肾虚女子赤白带下。猪肾1对,去白膜洗净,切细,加银耳蒸汤食之。

药膳猪肾核桃粥,治疗肾虚耳鸣。猪肾1对,去白膜洗净,切片,再用人参1.5g,防风1.5g,葱白2根,核桃肉2枚,加粳米同煮粥食之。

六、药膳对胃的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与人体健康关系极为重要。胃强者,营养适宜,而体质日渐强壮;胃弱者,消化不良,而体质日渐虚弱。

药膳人参米肚,治疗脾胃衰败,中气不足,遗尿脱肛,胎动不安。人参3g,糯米100g,猪肚1个,洗净,将人参、糯米装入猪肚,用白线缝合,煮熟食之。

药膳五香肚粥,治反胃吐食。猪肚1个,洗净,入丁香、肉桂、茴香、姜、葱、盐、酒、酱油等各适量,煨煮极烂。另用粳米加水适量同煮粥,空腹食3次,即可收效。

药膳黄连猪肚丸,治疗糖尿病。猪肚1个,黄连30g,花粉、知母、麦冬各90g,乌梅15g,上药共为末,纳入猪肚内,缝好蒸熟,捣烂为丸如梧子大,每服30丸,米汤送下。

七、药膳对大小肠的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小肠主分清、别浊;大肠主传导糟粕。

药膳猪肠丸,治湿热血痢。黄连末装入猪肠内,捣烂为丸如梧酮子大,每服20丸,米汤送下。

药膳直肠丸,治疗痔疮便血。猪直肠1段,洗净,装入槐花末,缝合,蒸熟,捣烂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0丸,温黄酒送下。药膳药物食物性味与五脏的关系

药膳所用的药物与食物,都各有气和味的偏性,气味不同,作用也不同。祖国医学运用食物、药物性味来治疗五脏的疾病。《素问·宣明五气篇》记载:“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人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酸生肝,……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从上述可以看出,药膳所用药物和食物的性、味与五脏的关系十分密切;酸、苦、甘、辛、咸五味分别对五脏起特殊的作用。所用药膳适宜,它将对五脏起滋补有益功效。由于药膳的性味不同,以及五脏的喜好有别,因而被脏器吸收的先后也不同。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载:“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灵枢·五味》说:“胃者,五藏六府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藏六府皆禀于胃,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由于药膳所具味,对五脏进入的先后,是与脏腑的自身功能的特点有密切关系的,后世的归经学说,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一、药膳所用食物的性味

性味甘平的食物、米、玉米、黄高粱、黑豆、赤豆、黑芝麻、葵瓜子、蚕豆、豌豆、豇豆芽、山药、百合、甜薯、水芹、茼蒿、空心子、包心白菜、青菜、无花果、枇杷、葡萄、菠萝、菠萝蜜、鲜枣、甘蔗、菱角、花生、莲子、白果、榧子、木耳、水牛肉、猪心等。

性味酸平的食物,有青梅,苹果、海棠、乌贼等。

性味苦平的食物,有芷蓿、香椿头等。

性味辛平的食物,有马兰头、葱、芋头、兔肉等,

性味咸平的食物,有鸽肉、猪血、鸡血、蚕蛹、海蜇等。

性味甘温热的食物,有秈米、白面、黍米、黄豆、白扁豆、瓜子、刀豆、胡萝卜、白菜、南瓜、石榴、樱桃、橘子、荔枝、椰子、枣、胡桃、杏仁、龙眼肉、猪肚、黄牛肉、雀肉、鸡肉、鸡肝、鸡蛋黄、鹅蛋、鲫鱼、鲢鱼、草鱼、水鱼、鳝鱼、虾、淡菜、海参、麦芽糖、红糖酒酿等。

性味甘寒凉的食物,有麦子、麸皮、黑面、面筋、白高粱、黑扁豆、绿豆、白芝麻、薏苡仁、西瓜子、豆腐、土豆、莴苣、藕、荸荠..、笋、芦根、菠菜、苋菜、小白菜、菊花、旱芹菜、黄花菜、龙须菜、茄子、冬瓜、黄瓜、菜瓜、丝瓜、西瓜、梨、柑子、香蕉、桑椹、柿子、柿饼、猪肺、猪肠、驴肉、鸡蛋清、鸭蛋、墨鱼、螺、食油、白糖、茶等。

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认为,人们日常的饮食食物,可有温、热、寒、凉和酸、苦、辛、咸、甘,以及补、泻等性味之分。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元代忽思慧著《饮膳正要》说:“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暖之。”从以上论述看出,不同季节所食用的食物对五脏所起的不同作用,因此,气与五脏也有密切关系。

二、五味与五脏

生、克、制、化的关系。

《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不同药膳的性味,对于五脏不同的特性,选择具有缓和作用的甘味,收敛作用的酸味、燥湿,通泄作用的苦味,以及润而祛燥之辛味,治疗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病。《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泄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泄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泄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泄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泄之……”以上都是不同性味的食物,顺其五脏之所喜好,顺其喜则为补,逆其好则为泄。因此,在运用药膳时,必须根据药膳的性味功效食之,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到了宋金元时期,又有了新的认识。例如,宋代医学家成无己注《伤寒》说:“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汗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内经曰: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金元时代张元素、李东垣、王好古对五味和五脏的研究,提出了“脏腑虚实用药式”,为临床提供了实用的理论,同时把药理学向前推进了一步。在他们的倡导下,后来又提出了药物的升、降、浮、沉说,以及“引径极伎”说等理论,为中医药理论系统化,为药膳对五脏的应用有着重要的贡献。

此外,张元素还根据五脏的喜恶,对每一味药物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川芎散肝,细辛补肝,白芍泻肝,黄芩泄肺,知母、黄柏润肾等。他还明确说明同一味药物,由于五脏病变的不同,其作用也就大异。例如芍药,既能敛肺,又能泻肝。这些药学理论,至今在运用药膳治疗五脏时,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张元素对药物气味的厚薄、阴阳和升降浮沉的作用,无论是具体运用,还是从理论上说,都有很大的发展。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张元素对这些理论加以发挥,他说:“茯苓淡,为天之阳,阳也。阳当上升,何谓利水而泻下?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乎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于太阴也。”从而使这一理论在药膳对五脏应用上更为灵活了。

张氏倡导的药物“归经”,对药膳治疗五脏有重要的意义。《珍珠囊》一书中,对同一泻火药,其所归五脏有异。例如,黄连泻心火,黄芩泻肺火,芍药泻肝火,知母泻肾火等。张氏对五脏六腑的虚实寒热,及药物五气六味,归经补泻的性能,编著了《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一书。他把每一脏腑该用什么药,都作了明确规定。如肺脏实证时,选用泽泻、葶苈等;除湿则用半夏、橘皮等;泻火用石膏、知母等;通滞用枳壳、杏仁等。虚证时,补毋用人参、升麻等;润燥用天门冬、贝母等;敛肺用乌梅、粟壳等。热证时,清宿热用黄芩、知母等。寒证时,温本寒用丁香、款冬花等;散标寒用麻黄、紫苏等。张氏的这一理论,对于辨证使用药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等学说,对指导药膳的配方、功用是十分重要的。五味与五脏的关系是很密切的,所谓五味入口,各有所归。因此,我们在食用药膳时,一定要做到辨证施膳。必须根据不同人员情况、天气季节、工作环境、患病情况、身体素质等因素,做到有的放矢地使用药膳。

药膳配药

药膳配药具有两大特点,其一,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并按照中药的性味功能,与适宜的食物相配合,使之成为与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盛衰、寒热虚实等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药膳,以分别满足人们防治疾病、调补虚损、增强体质、缓减衰老、延年益寿的需要;其二,由于药膳本身也是一种膳食,就必须选择适宜的调味品,矫除某些药物或食物的不良气味,从而使药膳气香、味美,提高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如治阴虚肺燥的“银耳羹”,降血压的“清脑羹”,两方皆加冰糖,既助银耳润养肺胃,又取其味甜以调味,使服用者感到适口,乐于服用。

因此,要搞好药膳配药,必须深入到整个中医药理论体系,并掌握好有关的炮制和烹调制作工艺等知识,才能较好地承担和完成这一工作。有关药膳的炮制、烹调另有专章叙述,这里只着重将药膳配药所必须涉及到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分别概略地介绍于后。

一、中医特点与药膳治法

中医学对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从临床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中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集中起来,最突出的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把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看成是阴阳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病理上,认为疾病的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重视机体的内因,如《素问·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以治疗疾病就是扶正驱邪,调整阴阳。在诊断学上形成了以“四诊”为方法,以“八纲”为辨证纲领,“脏腑辨证”为基础进行临床辨证的理论。在疾病防治上重视预防,主张“未病而治”,“如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其药”。在具体治疗上强调“辨证求因”、“治病求本”,并提出“标本缓急”、“虚实补泻”等一系列治疗原则。

同类推荐
  • 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食物相克与最佳食物搭配(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有专家称:“最好的健康之药--食物、药物、疾病三者间的相克与相宜。”告诉你食物治疗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平衡膳食吃出健康--最有效的健康直通车,让本书成为你一生的健康顾问。食物相克和相宜的说法已流传很久。大量的科学资料和无数的客观事实证明食物相克是客观存在的,并非无稽之谈。怎样才能完全做到精心搭配、科学饮食呢?本书您给提供了一些科学的指导,让您吃得更好、更放心。书中详细介绍了多种食物的相克和相宜原理,以及怎样有选择地食用各类食物,并能做到有利无弊。
  • 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时振声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传世密录”5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张学文中医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糖尿病营养康复食谱

    本书首先总体介绍国人的饮食营养知识,然后介绍糖尿病疾病基础和营养康复知识,以数十道配餐,提供科学实用的营养康复指导。其中关键配餐均列出原材料、制作方法及食用方式,并精选出12道配餐附有实物彩色照片。
  • 聪明,食物中来

    聪明,食物中来

    大脑是人类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智慧和才能的源泉,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器官。在我国古代,人们将“修身”与“养心”相提并论,这说明了养生和养脑的重要性。
  • 5分钟远离失眠

    5分钟远离失眠

    为了使广大睡眠亚健康者及睡眠患者充分认识失眠、预防失眠、积极自救,编者特意编写了此书。本书从理论联系实际出发,阐述了睡眠的基本常识、对抗失眠的常识,重点介绍适合读者自我调养和自我治疗失眠的简便方法,并对常见的失眠误区进行了科学的纠正。内容通俗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希望通过本书能使广大患者尽快摆脱失眠的困扰,早日康复。
热门推荐
  • 永恒花火

    永恒花火

    你是想成为永恒平凡的星星,还是绚烂瞬间的花火?生命中太多平凡让人痛恨,你们渴望着拥有精彩人生,而我只想避开这一切,平凡的生活着。然而我的血液我的存在天生就是诠释种种的绚烂,如果这一切真避不开,那么我要我花火的人生,成就永恒。
  • 网游之纵横天下

    网游之纵横天下

    我本是一个不起眼的玩家,然而真正的高手与菜鸟到底距离有多远?当有一天,两个漂亮女孩一起问我:你愿意当一个高手,纵横天下吗?我说:我愿意!于是乎,我悟了,便成了高手,从此纵横天下!
  • 龙形胎记

    龙形胎记

    龙族的王子,不幸沦落人间,他的成长注定了不会平凡。
  • 天葬

    天葬

    民国年间,川中军阀混战,刘文辉的二十四军两个连队上百号人误入人迹罕至的西南藏地林区,不到一天时间,两个连队伤亡殆尽,只有四人存活。误入藏区的二十四军连长王威和军师赵二麻子在林区一处神秘的天葬台旁,意外发现十多年前阿坝藏区一位大军阀的死亡真相,被淡忘多年一段神秘而诡异的天葬谜团逐渐浮出水面,传说与一千多年前迷失的拉格日王朝遗迹有关……
  • 末日密码之兄弟长存

    末日密码之兄弟长存

    五位年轻的小伙子,在末日中何去何从?“313、755”没有头绪的密码,又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是喜?是悲?敬请期待:末日密码之兄弟长存!
  • 特种农民闯都市

    特种农民闯都市

    他,从青年开始,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敢,跟他的兄弟们一起,在社会这个大学校里,一路奋斗,最终获取了自己的天地,然而,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他在金钱和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坎坷的仕途中,不知道这样拼搏,且看他的作为吧。
  • 翀情岁月

    翀情岁月

    初见动心,再见时,因为错误的决定使他无法有借口靠近她,辗转在几人中的爱情,谁才是她的命中注定?没有办法伤害每一个,更没办法爱每一个。摘选:偶尔严应繁会上来赶我去吃饭,在忍无可忍的时候会偷偷藏起我的鸡蛋三明治和鲜牛奶,这样饥饿的肚子就不允许我不去食堂。然而如意和李珂这几个月都很忙的样子,很少出现四人吃饭的时候,反倒我成了小团体里的常客。
  • 七年离索

    七年离索

    情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复间。
  • 上古遗迹之秋切月落

    上古遗迹之秋切月落

    一个言行奇特的休闲玩家,一段美妙不凡的异界旅程。
  • 昊天帝皇

    昊天帝皇

    修道者,逆天改命也。改命者,唯少许成也。逆天路,血骨铸,劫难重重心志雄。改命途,万敌阻,格杀勿论妖神悚。且看帝昊如何逆天改命,称尊天下。这一条所有人都在走的路,如何才能走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