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4800000027

第27章 治家之方(1)

1

家兴于“才”

曾国藩曾说:“银钱田产,最容易滋长后人的骄气和惰气。我们家中一定不要累积钱财,不可以购买田产,你们只要努力读书,决不怕没有饭吃。”

曾国藩一生为官清廉,从不利用手中职权为子孙后代敛集财富。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子侄,让他们不要有依靠父辈,有继承万贯家业之心,要学会自立。曾国藩认为遗产过多容易滋生后代骄奢淫逸的思想,由此他提出了“遗产不可过多”的主张。

多数人的观念都是,用尽办法为子孙积聚财富,即使后代不能自立(由于蠢笨、懒惰)也不会流落街头,遭人耻笑。然而他们却没想过为子孙留下过多财产,反而是害了子孙,因钱多生活无忧,子孙不思进取,整日玩乐无度,最后导致坐吃山空。这种积财以为积福的思想反而害了子孙。

曾国藩出身贫穷,深知财可助人也可害人的道理。他为官一生,以“清廉”著称,虽然没有很多遗产,但绝不是没有遗产的人,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就在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这种想法得益于祖父星冈公。

曾星冈在世时,常常讽刺那些喜欢积攒私财的人家,他认为积攒私财是败家之兆。所谓穷则思俭,俭以善德,俭以养廉,有德有廉可谓君子,于此外又何所求耶?曾国藩对祖父的看法十分赞赏。他认为,给子孙留下万贯家财,不如教子孙走正道,让子孙学会一些谋生的技能,让他们自食其力。曾国藩说:“如果子孙因为祖上的财富而误入卑鄙自私的歧途,将来必定心胸日益狭隘,到了那时就难以换回了。”明人钱琦说:“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哀之始也。”钱琦就是告诉我们,人如果品行不端正,即使身处富贵,也注定败之。

正是出于这种认识,曾国藩平时对自己的子侄总是严加训诫,要他们学会谋生的一技之长,并告诉他们,在家业兴旺之时,要想到衰败时的光景;人处在高位之时,要想到处于低位时的光景。富贵显赫的人家,更不能忘记这个道理。

曾国藩认为富贵不可长久,不可以官为生。他常训诫子侄要以种田作为永远的家业命脉,只要这根命脉不断,曾家的人就不会受穷、受苦。家族的兴旺与发达,不能倚仗一时的官爵,如果子孙后代不思进取,懒惰懈怠,再大的家业也会瞬间耗空。所以曾国藩认为简朴耕读之家,其子孙能自食其力,努力读书,这样的家族可以延续二十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延续十代、八代。

曾国藩深信:子孙后代穷或富,是命里注定的。天命要他富有,即使没有一点家产他也会有饭吃,天注定要他命里贫穷,即使有良田万顷,他也会无饭可吃,曾国藩认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为之,人所能做的只是自强自立,走正大光明之路。

曾国藩的为人思想与左宗棠不谋而合,左宗棠的教子思想也是以德性为本。左宗棠说:“尔曹能谨慎齐家,不至困饿。若任意花销,以豪华为体面;怒情流荡,以沈(同沉)溺为欢娱,则吾多积金,尔曹但多积过,所损不已大哉!”如果你们品行不正,我积的钱越多,你们犯的错误就越多,越大。左宗棠的话虽严厉却能警醒后人,他的教育思想与曾国藩的思想如出一辙。曾国藩一生为官,阅历丰富,知晓天下官宦之家,大都只享用一代就败落了,而且官宦子弟大都骄奢淫逸,然后四处流浪,最终落个饿死沟的下场,有幸延续两代的真是少见。在曾国藩看来,官宦之家不蓄积银两,子弟就会明白,自己如不努力上进,将来父亲不再为官,便有饥寒之患,懂得此中道理,子弟也就会以自强自勉,学会谋生的技能。

曾国藩认为家族的兴旺发达取决于家庭贤人的出现,曾国藩眼中的“贤人”是指能够自立之人,他常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衣积书,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又说:“所贵乎世家者,不在多置良田美宅,亦不在多蓄书籍字画,在乎能自树立子孙。”而这种“自树立”之人,虽指具有维护家风、兴旺家族能力的子弟。

曾国藩一生崇尚自立于世,从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历经艰辛,但始终努力不弃,终有所成。他严于律己,对自己的子弟也是同样要求,他做官不贪,不爱钱,更不为后代积财,在今天也是令人感叹不已的!

曾国藩曾说:“银钱田产,最容易滋长后人的骄气和惰气。我们家中一定不要累积钱财,不可以购买田产,你们只要努力读书,决不怕没有饭吃。”

1854年2月上旬,曾国藩的父亲命令曾国藩写一副对联挂在大厅之上,写道:有子孙有田国家风半读半耕,但以宾表承祖泽;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闯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曾国藩对父亲的见解十分赞同,他常说,他依靠祖宗的积善行德,年纪轻轻就“一帆风顺”做了高官,深怕由于自己一个人享用而致使家道中落,因此极力劝诫各位弟兄和子女:愿咱家成为耕读孝佛之家,而不愿成为官宦之家。1866年7月6日他在《致澄弟》中说到:我觉得我们弟兄身处这样的时代,名声远扬,应以钱少,产业少为好。一则可以平日里避免别人看了抱着掠取的期望,时局动荡的时候也可免遭抢掠。二是子弟之辈看到家中窘迫的状况,也不至于一味讲究奢侈了。纪泽母子八月间就能回湘乡,各方面请老弟费心照料。

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八个字,是我们曾家历代的家气象、格局,我从嘉庆末年到道光十九年,见到祖父星冈公每天生活守常规,不改这个规矩。不相信医药、堪舆、和尚、巫师、祷祝等事,这也是老弟都曾经亲眼见过的,我辈者能认真遵守家风,则家道便可多支撑些年,望老弟率纪泽及各位侄儿切实做好。家中木器还不齐备,请老弟帮兄购置一些,不要超过三百两银子,家具只求结实耐用,不图雕花倭图,但油漆要好一点,这样能经久耐用,房屋不求华美,周围要多种竹木松柏,多留些地做菜园,即使占去一些田地也不要紧,清贫俭朴就像穷苦人家,所领的养廉银全部充公使用。没有购置一座房地、一田亩,吃饭不过四篷,男女婚嫁,不过两百两银子。”

2

做人孝为先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父母都有难操的心!”曾国藩为官一生,很少在家,但他通过各种方式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分忧,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

曾国藩对于父母、祖父母行至孝,凡父母、祖父母之一言一行,无不谨守毋违,且为文记之,以示子弟,传为家训。在他看来,作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如果想都没有想到,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所以心中无论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但总有一块是留给父母的,这是做子女的本分。

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年轻时为人行侠仗义,待人诚恳,对那些老成端庄的人,星冈公很恭敬地对待从不懈怠,其他各种人,譬如乞讨的、借宿的……他都很热情地给予接待。他看见乡亲和亲戚好友,有好事就去祝贺,有丧事就去吊唁,有病就去看望。乡里的人打官司,他常常在中间调解,对那些做事特别不讲道理的人,常常不给他们情面,对其严加斥责。乡里的道路毁坏没修的,孤寡老人生病无亲的,他都给予了一定的帮助。由于星冈公为人正直,慷慨大方,因此在当地有极好的声誉。

星冈公年老时身患重病。行动不便,又说不出话,生活十分不方便。儿子曾麟书孝顺至极,日夜侍奉他,星冈公要东西,用眼睛示意,不舒服时,就皱皱眉,曾麟书心思细腻,常常在父亲想问题之前就想到了,星冈每晚小便六七次,人又很自尊常不愿仆人帮忙,曾麟书衣不解带侍奉一旁,一看见父亲要起来,赶快就将器皿放好,待一会儿工夫,再走过去,从不让父亲觉得难堪。冬天大便,让别人帮忙挪动父亲的身体,曾麟书就在旁边挡住,父亲身上弄脏一点马上就换洗,父亲病了三年,曾麟书没睡一夜安稳觉,这与人们所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恰好相反。

从两个故事可以看到,曾国藩为人恪守孝道,与他良好的家教是分不开的。教育向来有言教和身教的差异,星冈公讲话向来条理性强,分析问题精辟、透彻,很多的话都成了家规,这大概就是言教;“竹亭公对父亲孝顺,时间虽长却更加用心,没有任何怒言”这大概就是身教。星冈公与麟书公与后世的教育方法大不相同,但对于感化家人,成为乡人的榜样,却起到了相同作用。

曾国藩长年在外,在家时间很短,但从来不忘孝敬双亲。他在京城做官时,总是时时写信回去告诉父亲自己的现状,让父母不必担忧。每次写信给父母,开头总是:“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末则写上“男谨禀”或“男谨呈”。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国藩即使远在千里,对父母也是孝心备至的。

由于远离家乡,自己不能对久病在床的祖父尽孝,在家书中他说:“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须央之懈,独男一人远离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责甚深。”他除了自己常写信回家向父母问安,也常要求兄弟、子侄写信汇报父母的身体状况。

有一次,曾国藩从弟弟的信中知悉父亲因过多地为家中之事劳累,以致累坏了身体时,马上写信给父亲,在信中他说到:“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萌儿孙,外为族邻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男恭窃卿赢,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他又写信给弟弟,让弟弟一定要照顾好父母,一番孝心溢于言表。

曾国藩要做什么事时,总要与父母商量,有时两位老人不同意或想不开时,他便很耐心地开导。老人实在不答应,曾国藩便听从他们的意见不去做。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写过这样一封家书:“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账近一千,归家则途费又须数百,甚是昔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自己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则后年必归。次也,若二者不能,则只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归家告养,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了,归无储栗,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奢能于前三得中得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祖宗能默佑否?”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到曾国藩虽然位居高宫,但时时想念家中父母,渴望回归故里,亲自侍奉双亲,但是官场事务繁多,抽不开身,只好把这种孝敬双亲的炽热情感深深藏在心里。为人子女,总想令父母健康一些,安逸一些,少操心一些,《礼记》中说:“凡为人之子,冬温而夏清,昏定晨省。”说的是儿女对父母之礼,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夏天使父母清凉,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早上向父母问安。让父母冬暖夏凉,一般人大概是容易做到了。很多人连让父母冬暖夏凉也做不到,不是没有能力做到,而是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不就是没有孝心吗?

《尚书》云:“奉先思孝。”就是说侍奉先祖要念念不忘尽孝,也即是说为人子首先要想到尽孝。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如果想都没有想到,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所以心中无论装有多少事,多大的事,便总有一块是留给父母的,这就是做子女的本分,如果连这点本分都没有,那就不成其为人子了。

曾国藩身为人子,却不能经常在家侍奉双亲,心里的难过是可想而知的,他总希望自己能多为父母多做一些事情,以此来报答父母。他在京城做官时,得知母亲想买一个丫头,马上写信表示支持,并从自己很少的收入里挤出五十金寄给母亲。祖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他给祖父买了一件黑狸皮褂,用以御寒,又担心家人不会保管皮褂,因此特地写信说:“闻狸皮在南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俭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指防潮剂),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其气如棒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大,每衣内置三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天。待热气退尽乃收。”这样细微的事情,曾国藩也要再三叮嘱,可见他对父母的孝顺并不是装装样子,而是时时将父母放在心间,处处为他们着想。

俗话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父母都有难操的心!”曾国藩为官一生,很少在家,但他通过各种方式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分忧,想父母所想,急父母所急。不像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心中虽有父母,但他们总觉得时间还长呢,孝顺父母的时间多的是,由此整天忙着自己的事业,渐渐忘记父母在岁月的流逝中,已慢慢老去。另一种人事业有成后把父母接到身边,结果父母来后,自己的家务做得越来越少了,父母比原来在家里更辛苦了。像这两种人难道是讲孝心吗?更有甚者嫌父母穷,不愿为父母花费过多而轻侍父母,或是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让母亲孤苦伶仃一个人过。以上几种人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清人朱柏庐有一副对联说: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同类推荐
  • 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

    本书所述十三太保的故事,主要是根据史书所载,一部分吸取了古代传说与文学作品的内容,为广大读者介绍了晚唐五代这一特殊时期所涌现出来的特殊军人形象,并且通过对他们的描述,为人们展现出那个风云突变、腥风血雨的特殊时代的历史状况。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发明家

    本书选取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0位发明家,介绍了他们的生命历程、主要发明、人生格言等知识,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知识性与可读性强。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

    本书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含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经中央任命担任并主持航空工业工作的部(副部)长、总(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和在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担任过总经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共计44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本书内容翔实、生动,实为记录航空系统领导干部的全面生动的教材。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及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热门推荐
  • 战殇血歌

    战殇血歌

    血与泪,生与死,忠诚与背叛;荣与辱,家与国,时代与潮流;诡谲,密云,刀兵,悲壮;江湖,朝堂,天下,勇士;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地理,风土,人情,衣食,住行……传承,碰撞,交织,融合,翻天覆地;一幕幕的抉择与挑战,一缕缕的忠魂与英烈,一曲曲的悲歌与国殇;最终谱写成一部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具有历史烙印的战殇血歌!!!
  • 重生之一路进化

    重生之一路进化

    一个在靠当网管为生的普通人意外的带着游戏主角的能力穿越到了逆站这个游戏世界。看他如何在这个游戏世界中称王称霸。
  • 你是我触碰不到的暖阳

    你是我触碰不到的暖阳

    吴世勋:顾灿,你真令我恶心!王尘轩:灿灿,我喜欢你,但你永远不会知道。沐泽雅:你他妈能不能不像个傻逼一样和我装傻!李可:顾灿,凭什么沐泽雅喜欢你,?你有什么资格?
  • 宇涩:丑女逆袭

    宇涩:丑女逆袭

    在泪晶之花为线索的指引下,身为特工的白明傾在一次危险的任务中失败,带着泪晶之花跳下悬崖,坑货,居然魂穿了,看伦家如何素手掀云,丑女是吧,废柴是吧,都给我滚开,本美少女一脚把你踢开。无奈,当她和我他相见,又会激起怎样的火花呢?
  • 来自异界的杀手

    来自异界的杀手

    炎帝萧炎,一分为二。都是本尊,他们两心神相通。且看“他们”如何再度从最底层修炼到最高层,且看“他们”如何遨游天下。
  • 凌天传纪

    凌天传纪

    在这个修仙,修魔,妖怪横行的世界里,主角李凌偶然得到神秘饰品,在困境中逆袭而上从一位练气底层的外门弟子,到如神般俯瞰众生的化神前辈。看他如何在强者林立的修真界中写下如梦似电,波澜壮阔的一生。
  • 长生小妖

    长生小妖

    人类的一生,不过百年,妖精的一生,却是永远。若可以永生,应空你愿不愿意放弃从前的信仰?若不可永生,初三你愿不愿意放弃执念?而爱和信仰,又究竟会让他们变成什么模样?
  • 武林卵事

    武林卵事

    此时的他机缘巧合之下服食火麒麟内丹,那内丹为火麒麟吞噬天地煞气所炼,至阳至邪,岂是寻常之人所能承受?张小一全身通红,犹如被一层火焰包裹。。。。。。
  • 血能者

    血能者

    沉睡了一千年的吸血鬼,流浪到中国,成为世上唯一的吸血鬼驱魔师……茅山传人居然是吸血鬼!?荒天下之大谬……且看流浪中国的吸血鬼之故事。
  • 说好的青春恋爱物语

    说好的青春恋爱物语

    穿越到平行世界的森夏在经历十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之后终于想起来自己还有拯救动画业界这个伟大的任务。但问题是……为什么动画人物是我家的声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