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3900000017

第17章 理性的界限——“蜈蚣博弈”(1)

1.“蜈蚣博弈”的悖论

推倒法是分析完全且完美信息下的动态博弈的有用工具,在我们分析言语博弈中“威胁”或“承诺”是否可信时,已举出了一个倒推法例子。我们看到,倒推法符合我们的直觉。通过下面的娱蚣博弈的悖论,我们将看到倒推法存在致命的缺陷。

蜈蚣博弈是由罗森塞尔(Rosenthal)提出的。它是这样一个博弈:两个参与者A,B轮流进行策略选择,可供选择的策略有“合作”和“背叛”(“不合作”)两种。假定A先选,然后是B,接着是A,如此交替进行。A,B之间的博弈次数为有限次,比如100次。假定这个博弈各自的支付给定如下:

合作合作合作合作A——B——A…………A——B——(100,100)背叛背叛背叛背叛(1,1)(0,3)(2,2)(99,99)(98,101)现在的问题是:A,B是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这个博弈因形状像一只蜈蚣,而被命名成蜈蚣博弈。

这个博弈的奇特之处是:当A决策时,他考虑博弈的最后一步即第100步;B在“合作”和“背叛”之间作出选择时,因“合作”给B带来100的收益,而“不合作”带来101的收益,根据理性人的假定,B会选择“背叛”。但是,要经过第99步才到第100步,在99步,A考虑到B在100步时会选择“背叛”。此时A的收益是98,小于B合作时的100,那么在第99步时,他的最优策略是“背叛”。因为“背叛”的收益99大于“合作”的收益。如此推论下去,最后的结论是:在第一步A将选择“不合作”,此时各自的收益为1,远远小于大家都采取“合作”策略时的收益:A∶100,B∶100-99。

根据倒推法,结果是令人悲伤的。从逻辑推理来看,倒推法是严密的,但结论是违反直觉的。直觉告诉我们,一开始就采取不合作的策略获取的收益只能为1,而采取合作性策略有可能获取的收益为100。当然,A一开始采取合作性策略的收益有可能为0,但1或者0与100相比实在是太小了。直觉告诉我们采取合作策略是好的。而从逻辑的角度看,一开始A应取不合作的策略。我们不禁要问:是倒推法错了,还是直觉错了?

这就是蜈蚣博弈的悖论。

什么是悖论?悖论(paradox)来源于希腊语para意即“超越”,dox的意思是“相信”。Paradox的意思是:本来可以相信的东西不能相信,而有的东西看起来不可信但是反而是正确的。悖论指由肯定它真,就推出它假,由肯定它假,就推出它真的一类命题。在历史上有许多悖论。如“阿基里斯赶不上乌龟”的芝诺悖论,“一个克里特人说‘所有克里特人都说谎’”的说谎者悖论,“一个理发师说:‘我给所有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的理发师悖论或罗素悖论,等等。这些悖论在历史上对于逻辑和数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对于蜈蚣悖论,许多博弈专家都在寻求它的解答。在西方有研究博弈论的专家做过实验〔目前通过实验验证集体的交互行为已成时尚,正如博弈论专家英国的宾莫(Ken Binmore)所言,诺贝尔奖也无疑在考虑这方面的先驱者〕,实验发现,不会出现开始选择“不合作”策略而双方获得收益1的情况。双方会选择合作性策略,从而走向合作。这种做法违反倒推法,但实际上双方这样做,要好于一开始A就采取不合作的策略。倒推法似乎是不正确的。然而,我们会发现,即使双方开始就能走向合作,即双方均采取合作策略,这种合作也不会坚持到最后一步。理性的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肯定在某一步采取不合作策略。倒推法肯定在某一步要起作用。只要倒推法在起作用,合作便不能进行下去。

这个悖论在现实中的对应情形是,参与者不会在开始时确定他的策略为“不合作”,但他难以确定在何处采取“不合作”策略。

2.理性的困境

有这样一个博弈:两人分一笔总量固定的钱,比如100元。方法是:一人提出方案,另外一人表决。如果表决的人同意,那么就按提出的方案来分;如果不同意的话,两人将一无所得。比如A提出方案,B表决。如果A提的方案是70∶30,即A得70元,B得30元。如果接受,则A得70元,B得30元;如果B不同意,则两人将什么也得不到。

A提方案时要猜测B的反应,A会这样想:根据理性人的假定,A无论提出什么方案给B——除了将所有100元留给自己,而一点不给B留这样极端的情况,否则B只有接受,因为B接受了还有所得,而不接受将一无所获——当然此时A也将一无所获。

此时理性的A的方案可以是:留给B一点点比如1分钱,而将99.99元归为己有,即方案是:99.99∶0.01。B接受了还有0.01元,而不接受,将什么也没有。

这是根据理性人的假定的结果,而实际却不是这个结果。英国博弈论专家宾莫做了实验,发现提方案者倾向于提50∶50。而接受者会倾向于:如果给他的少于30%,他将拒绝;多30%,则不拒绝。

这个博弈反映的是“人是理性的”这样的假设在某些时候存在着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理论的假定与实际不符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彩票问题”。我们说理性的人是使自己的效益最大,如果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则是使自己的期望效益最大。但是这难以解释现实人们购买彩票的现象。人们愿意掏少量的钱去买彩票,如买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等,以博取高额的回报。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自己的理性选择发挥不出来,而惟有靠运气。在这个博弈中,人们要在决定购买彩票还是决定不买彩票之间进行选择,根据理性人的假定,选择不买彩票是理性的,而选择买彩票是不理性的。彩票的命中率肯定低,并且命中率与命中所得相乘肯定低于购买的付出,因为彩票的发行者早已计算过了,他们通过发行彩票将获得高额回报,他们肯定赢。在这样的博弈中,彩票购买者是不理性的:他未使自己的期望效益最大。但在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彩票存在,也有大量的人来购买。可见,理性人的假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当然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解释:现实中人的理性的计算能力往往用在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高效用”问题上,而在“低效用”问题上,理性往往会失去作用。在购买彩票问题上,付出少量的金钱给购买者带来的损失不大,然而所能命中的期望也几乎是零。这时候,影响人抉择的是非理性因素。比如,认为自己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获得高额回报,可以给自己带来更高效用。彩票发行者正是利用人们这种心理来寻求获利途径。

3.各种投票制度的利弊

至少在某些情况下,民意是一团可以捏来捏去的面,因此很容易被误导或只注重短期效益。但是总的说来,各个阶层的民众还是懂得维护自身的利益的,不过这又带来另外的问题——争吵不休导致的效率低下。所以在选择时,所面临的冲突就是目标设定:究竟要一个有效能的政府(它除了领导、远见外,还包括了一些必然不受欢迎的决策);还是选一个能反映大众期望、欲求的体制(只剥夺少数人民的权利,又能表达一般选民的不同意见)?不同的目标将会产生不同的制度。世界各国多采用“胜者为王”制,即由得到多数选票的人担任执政者。

采用“多数为王”制(哪个政党获得多数支持,就单独掌权)的最大弊端,就是在选举后将使大部分民众不再具有影响力,而少数派就像战败的军队般,只能为下次竞选作准备,影响力几乎为零,他们在扮演角色时,仍是以下次选举作为出发点。

在美国这样执政者任期较短的国家,人们可以期待下一次的选举。但在任期较长的国家,一次失利则代表着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失去权力,而胜选阵营常在任期结束后仍继续掌权。其实就是在以“民主”著称的美国,现任国会议员也总是有办法连任下去,不论他政绩如何。

与“多数为王”相反的选举制度就是以投票比例决定各党代表的席次,以确保政府或民主制度中的立法单位:在运作过程中,不会忽视所有人的意见。许多欧洲国家都采用这样的制度,美国部分地区也尝试过,但世界各地的经验表示,有效能的政府需要在不同的方案间决定最佳决策,而高度分散化的团体则很难在影响深远的选择间作出决定。那些大声疾呼“多元化”可强化社会结构的论调,实在很难从历史上找到佐证。比例代表制虽不会蹂躏少数人的权益,却也不易实践多数人的愿望。不论选择为何,最后都会遇到无法回避的难题。

由此可知,不同选举制度满足的是不同的需求。“多数为王”制戬害少数人的意见,但有时也可能戬害多数民意。在一些国家实施的比例代表制对领先的候选人不利、且常产生低效率的政府。专制有利于决策的进行,但制衡机制不足,特别是对可怕的决策缺乏防范功能。不过在碰到危机时,有效的领导可以处理攸关生死的决定,因为即使是无能的将领,都强过群龙无首的局面。

所以即使在民主制国家,在非常时期(如战争)也会赋予领导者更多的权力。

对于社会的选择问题,斯坦福大学教授肯尼思·阿罗由这一类难题中得出了著名的“不可能”定理。

阿罗认为,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体系,若要将人们对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选择作出一项集体抉择,不存在任何加总社会个体成员偏好的方法。

所谓加总社会偏好,即找到一个社会偏好函数,它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最基本的要求:

(1)传递性:假如人们在A和B之间选择A,在H和C之间选择B,那么人们在A和C之间必然选择A。

(2)全体一致性:假如在A和B之间一致倾向于A,那么人们就会选择A而非B。

(3)不相关选择的相互独立性:人们在A和B之间做的选择并不取决于是不是存在另外一个选项C。

(4)非独裁性:没有任何人可以每次都得逞,因而不存在独裁的力量。

换言之,肯尼思·阿罗证明了。任何清晰的、理性的、反映多数民意的,同时又是民主的方法是不可能存在的。

阿罗的论证,称之为不可能性定理(因为它证明了完全民主在理论上是不可能的),该论证帮助他于1972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博弈论中最惊人的成果之一。阿罗的“毁灭性发现”所产生的影响,使人们至今还能感觉到。这种令人不安的论证立即在全世界学术界引起了评论。

自从1951年肯尼思·阿罗令人信服地论证出了这个结论,数学家和经济学家震惊了。

1952年,保罗·萨缪尔森(后来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样表达:“这证明了探索完全民主的历史记录下的伟大思想也是探索一种妄想,一种逻辑上的自相矛盾。现在全世界的学者们——数学的、政治的、哲学的和经济学的——都在试图挽救阿罗的毁灭性发现中能够挽救出的东西。”

4.民主与诡计

和其他类型的多人博弈一样,投票当中也会出现策略问题。也就是说,有时为了达到目的,投票者倾向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愿。

比如,三位女孩结伴逛街,临近中午她们打算一起吃午饭。她们都喜欢洋快餐,正好这条街上有麦当劳、肯德基和必胜客,可是每个人的偏好不同:A喜欢麦当劳,其次是肯德基,最不喜欢必胜客;B的偏好依次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C的选择却又不同:必胜客、麦当劳、肯德基。假定这三人一定要一起吃饭,那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因为三个人的喜好如此不同,难于达成一致,所以她们决定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先在麦当劳与必胜客之间决出一个胜者,然后再与肯德基决胜。如果是每个人都诚实投票,那么,麦当劳将战胜必胜客(因为B在两者之间倾向于前者),并在第二轮战胜肯德基。但是如果B不诚实投票,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B知道其他人的偏好,而且她希望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于是在第一轮故意投票给必胜客,于是必胜客获胜;在第二轮,肯德基又战胜必胜客,于是,B通过策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可是这个愿望并不是符合大家的最大利益的——理想的结果应该是麦当劳,因为在三个人的综合评价中,它的分数最高。

无论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规则,或是其他任何投票机制,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尚不存在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可以将个人的倾向会聚成人民的意愿。因此投票制的民主实际是知易行难,由于排名内部的模棱两可,造成狡猾的候选人有极大的操作空间,无论什么规则都会使公平选举遭到扭曲。所有政治演说也常谈到尊重“人民意愿”,却不容易做到。事实上,也几乎不可能决定何者是人民的意愿。宣称实行民主制度远比实际实施民主要容易得多。

5.投票悖论与阿罗“不可能”定理

民主的本质就是每个人都有发言与选择的权利,并且对于其整体是少数服从多数。

从形式上看,投票制度是民主的最佳形式。然而从实质上看,投票制度却有着根深蒂固的难以克服的内在缺陷。

余治国教授曾于2003年12月在天涯社区经济论坛发过一篇文章,名为《论民主与人类自私本性的不可调和性与民主的不可行性》。

同类推荐
  • 学会放弃

    学会放弃

    本书阐释人生取舍的智慧,传授生活幸福的秘诀,具体包括:放弃错爱,才能获得真挚情感;放弃名利,心灵才会得以安宁;放弃成见,才会得到真心朋友;放弃自卑,才会获得自信人生;放弃悲伤,生活才会一片光明等。
  • 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多彩的世界让自己更快乐

    人生活在世上,其实就是活的一种心情。生于尘世,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苦雨凄风,面对艰难困苦,放松压抑的心情,将直接决定你的人生轨迹。好心情就是一种良好的心态,它能消除你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 把难事办简单

    把难事办简单

    本书交给人们把难事办简单的六个途径:把人情世故看简单、把做人办事的道理想简单、把不好说的话说简单、把僵死的规则用简单、把成事的谋略简单化、让棘手的事情变简单。
  • 瞬间掌控人心

    瞬间掌控人心

    本书是一本至为简单易操作的成功心理学读本,从身势语言、衣着搭配、言谈举止、兴趣偏好等方面入手,洞悉他人内心世界,从而轻松识别他人的本质。它教你如何不动声色地运用心理战术,迅速化敌为友,结交死党。让你拥有超强人气,成为人生的终极赢家。对于很多对事业、生活充满期待的人,它更是一本具有无以伦比的制胜宝典。
  •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

    《领导能力培训手册》主要内容:领导能力,简而言之就是指领导者率领部属开展工作、推动工作和完成工作的本领。严格说来,领导能力不单是管人的能力,而是影响人的能力;不单是激励下属的说教能力,更包括感化下属的身教魅力;不是仅仅靠自己行动,而是号召大家一起行动。在不断变化的新的形势下,每位领导者都面临着不断提高领导能力的问题。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帝道鸿途

    帝道鸿途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鸿界仙门林立,百家称雄,吾当立天,监管天地,赦封群臣,统御诸天。
  • 混天圣王

    混天圣王

    意外穿越的叶寒,好不容易拜了大神为师,三年苦修,却一朝成空,成了人人唾骂的废物。当诸天星耀,天府回归,大争之世降临,再次踏上征程的他,战天下,踏九幽,笑傲诸天!
  • 神劫之门

    神劫之门

    澜云帝国国祚绵长,立国数千年后已到了风雨飘摇之际,而一个少年人在这风起云涌的乱世继承了前人遗志,誓要打破这虚假的繁荣建立大同之世。
  • 异界我是二皇子

    异界我是二皇子

    那是一片血红,宛若森罗地狱一般,有着无尽阴森而冰寒的气息,如同杀神般的男子嘴角勾勒不屑的笑容,将最后的一名武者斩杀,最后只剩下一名颠倒众生的绝世女子……“你错了,为什么不肯听我的话,我不会害你的,为什么你从来不肯听我的话?”女子妙目含着无限的爱意和痛楚,绝望的叫道,空灵的声音没有丝毫的生机,好像声音也是死去了一般。“够了,一切都太迟了……”女子发出惨然的绝美笑容,一把将男子抱住,在身后,一个散发着恐怖吸力的黑洞逐渐形成……
  • 葬在蓝天下的星星

    葬在蓝天下的星星

    我只是一个普通不过的女孩,我胆小,我孤独,我的名字叫离小小,是的我很小,一个一米六五的个子,却又着105斤的体重,步入青春期的大门我开始叛逆。
  • 重生之天机莫问

    重生之天机莫问

    所谓天机,不可泄露;天机,莫问;自行,衍化;天机·莫问——人界天机家的少主,多舛的命运,不屈的崛起;追寻极衍天道,筑就无极大道;我这个人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我要做到绝对掌控——天机·莫问!
  • 世上有朵雾中花

    世上有朵雾中花

    一位是碧津山桃花坞里还未开仙缘的采药女——元七七,一位是智舞双全人称大周女诸葛的尚书之女——柳如糸,却因开启“永生石”的阵法,而互换灵魂。可元七七来到这个世界时,风云已变,父母兄嫂皆已死去,残留的尚书府众人也在大婚之日全部死去。人们惧怕柳如糸,于是也害怕披着柳如糸身躯的元七七,永生石上血痕累累的秘密,又是由谁开始?有人叹,功成名就,却只得在世间仅留寥寥数十载有人怨,身居高位却没有一位可以让自己拼尽全力的对手她曾说:罪恶由我,不负苍生,却又为何放弃永生,落于尘土她曾说:碧津山中,此生一人,却又为何留下了奈何桥上的约定空留下,因果轮回,黄粱一生。
  • 悔之痕—朱砂泪

    悔之痕—朱砂泪

    白天无法想像黑夜的世界坚持各自等在原地把彼此站成两个世界虚幻的永恒只是那支离破碎的瞬间手中仍然紧握着当年褐色的记忆什么都会远去什么也留不住我,被斥绝在了光芒之外你,清晰得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我伸手,捕捉到的却只是虚无原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了隔岸相望的两个世界不该有的一切早该结束了我舍不得忘记你只能把一切深锁心底绝对的承诺与绝对的把握是否就能够天长地久绝对的付出与绝对的接受是否就能忘却过去所有的伤痛我看不见,永远也不要看见了因为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
  • 虚堂和尚语录

    虚堂和尚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