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3400000021

第21章 针刺意外及处理(3)

四、预防

对首次在背部针刺或肺部有病变,应先以叩诊定出肺的下界。并做出记号,再决定取穴和针刺深度。

1.运用背部穴位针刺技巧。在背腧穴外侧约1cm处进针,以与水平成65°进针,向脊椎方向深刺至夹脊穴。直至针尖触及椎体,再略略退出。针刺肩井穴,特别是右侧要十分注意,针刺时针尖宜向外侧倾斜,以防止内斜而刺破肺尖胸膜。背部穴位,可以夹脊穴代之。

2.患者取伏坐位或卧位,嘱其针后不要任意移动。押手宜轻,为避免事故,尽量少用押手。施用温针时,宜一手扶住针体,一手捻装艾炷,防止针体深移。杜绝隔衣进针。

3.针背部穴一般不要针后加罐,如为肺气肿患者,更要禁止。

4.凡是“晕针”患者,必须进一步检查是否为气胸引起。对有慢性气管炎、肺气肿和年老身体瘦弱、胸壁较薄者,针刺胸部时要特别注意。

第九节肾脏损伤

这是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因针刺过深,伤及肾脏的一种意外事故。

一、原因

1.穴位原因肾脏在体表投影区,以左侧第11胸椎下缘为上界,第2腰椎下缘为下界(因第12肋斜过左肾中部,故常以此为肾定位标志)。意舍、胃仓、肓门及志室穴,可因针刺过深而伤及肾脏。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等也可能损伤肾脏;患者有肾下垂时,则针刺大肠俞、关元俞不当,亦可能造成肾脏损伤。

2.操作原因不适当的深刺和针刺方向错误易导致肾脏损伤。手法过重,或病人突然大幅度变更体位、剧咳等,则可加大裂口。

3.药物原因穴位注射时,当注入药物浓度过高,刺激性过强,而注射针头又触及肾实质时,可以损伤肾脏,甚至引起坏死。

二、表现

1.轻症症状多不明显,仅有轻度的肾区疼痛和显微镜下见到尿中有红细胞。但有的患者,当时可不出现明显症状,但常于2~3周后,突然呈现继发性出血,应予注意。

2.重症肾实质部分破裂或受到多处刺伤。腰区疼痛,且常扩散到肩部,有压痛,有时尚可扪及包块,腰肌强直。出血较多而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伤及肾蒂,出血更明显,失血过多,导致休克。出血严重时,血红蛋白量下降而白细胞计数上升。X线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扫描,都有助于确诊和判别损伤程度。

三、处理

1.轻症一般可自行愈合。宜绝对卧床休息3~4周。根据情况,给予镇痛和止血药物,亦可配合使用抗生素治疗,以防止感染。在此期间,经常检查尿液,当尿内红细胞完全消失后,尚需继续卧床1周以上。

2.重症如损伤后伴发休克,经输血、输液无好转;明显的肉眼血尿,24~48h不见显著改善;肾周围包块继续增大,有感染体征者。应转外科治疗。

四、预防

1.掌握针刺深度和方向:在肾脏投影区域内的穴位直刺以不超过1.5寸为宜。治疗腰肌软组织损伤,宜成45°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2~2.5寸,肾俞等肾投影区附近膀胱经内侧线上的经穴,不可向外斜刺,应直刺或斜刺向脊柱方向。因小儿的肾位置较低,肾周围筋膜发育不全。针刺时更要注意深度和方向。

2.细心体会手感:当毫针穿过腰背肌膜时,突然抵抗感消失,并有空落感,表明针尖已入肾囊。如触及肾表面,手下如有刺在胶布上面的感觉,此时不可再深刺。

3.慎做穴位注射:在肾区穴位做穴位注射时要小心,应选择刺激性小、浓度较低的药物,如浓度过高,宜稀释。推药前先回抽一下,如有血,应外退后再注入。

4.针刺前述穴位,病人最好取卧位,以防体位变动。针后患者如出现腰痛加剧,腰肌强直等症时,应及时作进一步检查观察。

第十节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是因为在脊柱上的穴位针刺过深,刺伤脊髓而引起的一种意外事故。

一、原因

1.穴位原因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

2.操作原因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二、表现

1.脊髓震荡损伤后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下肢截瘫,有的尚伴有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2.脊髓刺伤损伤后出现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能紊乱等)。轻者表现为呈一侧或双侧不完全瘫痪,病人不能行走或跛行。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等。

3.椎管内出血多有轻度颈项强直,轻微头痛及上述症状;体征则以脑脊液的变化最具特殊性,颅内压常偏高(可超过200mmH2O),外观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存在。

三、处理

1.脊髓震荡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2.脊髓刺伤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并及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

3.脊髓刺伤在伤后3~6周,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

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对针后即刻症状严重者,则应迅速转科进行抢救。

四、预防

1.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2.注意操作手法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

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

第十一节脊神经损伤

脊神经损伤是因针刺或穴位注射时损伤脊神经,导致一系列症状的一种意外事故。

一、原因

针刺引起的脊神经损伤,大多数由于穴位注射不当造成,少数则是毫针所致。主要原因为下列几种。

1.穴位原因凡是在脊神经分布区域进行深刺,均有可能发生损伤,如针刺颈部下段夹脊穴或背俞穴可引起臂丛神经损伤,针腰区易损伤坐骨神经节等。

2.药物原因药物本身的刺激性大,酸碱度过高可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结果引起神经的理化性损伤。药物浓度过高或过低等均可能损伤脊神经。

3.操作原因在脊神经处穴位上,刺激手法过重,时间过长,或者穴位注射为了获取较好的得气感,反复提插探寻,注射针头较粗,在小儿患者中,更易发生。

二、表现

针刺误中脊神经,当即出现一种向末梢放散之麻电感,一旦造成损伤,在该神经分布区可出现感觉障碍,包括麻木、发热、疼痛、触觉及温痛觉减退等。

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功能障碍。如坐骨神经损伤,可造成行走时膝关节强直过伸,无力等。

三、处理

应在损伤后24h内即采取措施。穴位注射引起者,可采用湿热敷或直流电离子透入法,以促进药物吸收。但在局部热疗时须注意注射邻近部位有无感觉障碍以防止烫伤。针刺损伤者,可选用局部温热治疗及直流电碘离子导入治疗,根据症状,可采取按摩、理疗、中草药治疗。同时,应配合维生素类药物,辅酶Ⅰ及三磷腺苷等。此时不应在已受强刺激的肢体上再用强刺激(如穴位注射,强电刺激等)以免加深神经组织“休克”状态。在神经损害的后期主要是促进神经的再生及生理功能的恢复,可用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电体操、医疗体操等治疗。宜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争取早日康复。

四、预防

1.选择合适的穴位注射药物穴位注射时选用浓度适中及刺激性较小的、酸碱度接近中性粒细胞范围的药物。如必须选择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可适当减少剂量。一般而言,药液浓度过高时,用注射用水稀释;浓度过低时适当用生理盐水增加浓度(但要注意配伍禁忌)。

2.注意操作和针感情况病人如出现穴区疼痛、发热及上通下达之触电感时,切忌乱捣乱插,而应将针上提,待此类现象消失后,再行手法或注入药物。选用毫针或注射针头要细,毫针以28号以上为宜;注射针头,浅表用4号,深部用5号齿科针头。

同类推荐
  •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儿童意外伤害救治指南

    本书全面介绍各年龄段儿童常见的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社会性和特殊性意外伤害共150余种。就每一种意外伤害的发生原因、主要表现、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简明扼要、条理分明,突出干预方法和防范措施,提供实用的自救互救技术。是家长、教师、各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儿童安全宣教、防范和救治儿童意外伤害的重要参考读物。
  •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生病妈妈治

    宝贝身体不舒服了,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送医院治疗。其实,一些孩子常见的疾病,只要不是急症,有时妈妈完全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治疗,效果不错,孩子也不受罪。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在家中进行呢?有很多西药、中草药和其他天然制剂都可以不需要医生处方就在家庭治疗中使用,你知道怎么用吗?妈咪们快快仔细看过来吧。
  •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三代以前,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是巫医一体,而又以巫为主,是巫兼任医,而不是医兼任巫。西周以后医学逐渐从巫医中独立出来,可是独立的医学教育没有出现,医学人才大多来自于民间,但对于医疗相关事务的管理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制度。总体上,中国古代医学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身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有规矩、有规律、有规范的完整体系。 王燕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教育。
  •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
  •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儿科常见疾病诊治

    小儿阶段是人生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健康活泼、朝气蓬勃的小儿不仅给家庭生活增添情趣,也是家庭、国家、民族的幸福与希望。儿科常见病的规范治疗是确保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儿科常见病的诊治效果,我们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儿科常见疾病诊治》一书,目的在于为儿科医务工作者及相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热门推荐
  • 那些仙缘

    那些仙缘

    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还整天想要娶媳妇的矮穷挫能干点什么?“啥?你说什么都能干!”
  • 苍生之上

    苍生之上

    苍穹之下万物存,苍生之上有鬼神!什么?你说主角是俗人?没错!他是俗!但他能通过“借鉴”(抄袭)写出一本赚金币赚到不要不要的小说出来;你说主角他不够成熟?放心!会有激励磨练他的虐心情节;你说主角不够强大?没事!我保证他奇遇连连!什么?你说这本书不够强大?放心!打怪升级,奇遇夺宝,扮猪吃虎,萝莉御姐,爱的,不爱的,统统都有!本人够卖力了吧!嗯,那就安心看书吧,啊,顺带收藏推荐下,哈哈。
  • 所惧何处

    所惧何处

    如梭的爱情穿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径线里,密密麻麻地织就了诡谲的图谱。一生的积累全在那儿,却总也寻不到灵魂的立足点。爱情在危险中绽放,她所爱的男人偷走了她的心,谁又窃取了男人的命运?《所惧何处》有关时代、战争、亲情、权势,有关浮躁、金钱、梦想、爱情……悲喜交替,没有终点。小说讲述了发展于洪界凡、洪界平姐妹和高顿、崔总之间长达几十年、跨过世纪之交的复杂恋情。通过主人公带有传奇色彩的生活,描述了时代变迁的史实,以及造成他们坎坷命运的时代原因。
  • 匣剑——兵器之祖

    匣剑——兵器之祖

    主人公的身份很牛掰,牛到好几千年也木有半个,掰到她遛着骷髅满山跑,后来又遛起了皇后,最后玩到自己被遛……主人公的生活很扯淡,扯到爱情就扯不下去了,淡到最后为了啥瞎跑都忘了,只剩下了瞎跑……作者的文字很烂,烂到发到朋友圈后逼得很多人都学会屏蔽了……作者的思路很傻,傻到别人说反话还以为被夸上天了,这不,还写呢——
  • 穿越者系统

    穿越者系统

    一个孤儿,刘洋,却在家中看电脑的时候,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各个位面:奥特曼,铠甲勇士、爱情公寓、天龙八部、西游记、武林外传。。。。。(都是小时候爱看的,大家可以继续补充.新人,新书,写的不好,大家原谅。大家请进穿越者系统QQ群138579993,互相交流发言。也可以给我提意见哦!
  • 爱是慢慢积累的

    爱是慢慢积累的

    叮……手术室灯光熄灭“医生,她怎么样?”“手术很顺利,能不能醒来只能看她自己了。”……“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只要你还要我。”
  • 南诏辞

    南诏辞

    上一世,姜颜芝在钟离尘最辉煌的时候和离了;沉浮半世之后,在相见,钟离尘突然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个被休弃的姜颜芝;重生之后,钟离尘只想报答上一世的一顿饭之恩,却发现画风远不是他想的那样。PS:帝君系列第二部,第一部《穿书女配之西凉曲》
  • 霸道易少的恋爱旅途

    霸道易少的恋爱旅途

    拥有公主般可爱的面容,却是个逗比风的女孩。霸道冰山是这个男生独有的风格!不常和别人说话的他,被这个“逗比风的”女孩搞得一团糟!为什么呢?
  • 千年胜负

    千年胜负

    一个被认为是孤儿的少年,原来是高氏集团的未来掌门人,高氏独子。然而,他还有另一个更为显赫的身份,为人所不知。血脉相承,现在已不复祖先曾经的辉煌。他能否重振威名,雄霸天下?!
  • 待花开时,你不走,我不笑

    待花开时,你不走,我不笑

    文珊珊是一个孤儿,在经历亲情的打击,人格的侮辱后,华丽蜕变成复仇女神,邂逅冰山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