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2900000029

第29章 本经阴符(1)

盛神法五龙

【原文】

盛神(1)法五龙(2)。盛神中有五气(3),神为之长。心为之舍(4),德为之人(5)。养神之所(6)归诸道(7)。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8)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宏(9)无形(10)。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11)。是以德养五气(12),心能得一(13),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14)舍者,神乃为之使(15)。九窍十二舍(16)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17)也。生受之天(18),谓之真人(19)。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炼(20)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21)。故人与生一(22),出于化物(23)。知类在窍(24),有所疑惑,通于心术。术,必有不通。其通也,五气得养,务在舍神(25),此之谓化。化有五气者(26)。志(27)也,思(28)也,神也,德也,神其一长(29)也。静和(30)者,养气。养气得其和,四者不衰,四边(31)威势(32)无不为(33)存而舍之,是谓神化归于身(34),谓之真人。真人者,同天而合道(35),执一而养产万类(36),怀天心(37),施德养,无为以包志虑,思意,而行威势者也。士者,通达之,神盛乃能养志。

【注释】

(1)盛神:旺盛之精神。

(2)五龙:古代传说中五个人面龙身的仙人,道教称之为五行神。李善《文选》注释为角龙、徵龙、商龙、羽龙、宫龙,依次又称为木仙、火仙、金仙、水仙、土仙。

(3)五气:指古人所认为的神、魂、魄、精、志等五气。

(4)舍:居处,处所。

(5)德为之人:附以道德便成为人。

(6)养神之所:修养精神的道理。

(7)归诸道:归结之为道。诸,兼词,之于。

(8)一其纪:一是天地之纲纪。一,此指古人的哲学概念,为万物之源。道家认为,一是由“道”派生的原始浑沌之气。纪,纲纪、大纲。

(9)包宏:包容宏厚。

(10)无形:不见形体。

(11)一其化端:一为天地转化的开端。

(12)德养五气:德能循理而涵养五气。

(13)心能得一:心能理解“一”之含意和起源。

(14)心气之道,所由:是由心气之道所决定的。

(15)神乃为之使:精神是舍与五气之使者。

(16)十二舍: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及其感觉的对象色、声、香、味、触、事等。

(17)总摄:主宰,主持。

(18)生受之天:生灵是由上天传授给人间的。

(19)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之人。

(20)修炼:自身修道炼气。

(21)以类知之:以同类事物旁通而了解一切。

(22)人与生一:人相与而生,其得一耳。

(23)化物:万物之化育。

(24)知类在窍:了解事物在于人之九窍。

(25)舍神:让精神休养。

(26)化有五气者:能化育为五气的因素。

(27)志:意志。

(28)思:思意。

(29)神其一长:精神是其为首的。

(30)静和:安静平和。

(31)四边:四境。

(32)威势:威力和气势。

(33)无不为:没有办不成的。

(34)是谓神化归于身:这就是说精神化育而归属于自身。

(35)同天而合道:同天而存在和道相合。同天,与天一块存在。合道,和道相融合。

(36)执一而养产万类:掌握根本之道而养育万物。执一,掌握根本之道。

(37)天心:天意。

【译文】

想要让人的意志和精神兴盛可以效法五行中的龙仙。旺盛的精神中积聚有神、魂、魄、精、志五气,神气是其中居于首位的,心是神气居住的地方,德是人的本原。养神的途径,归于道。“道”就是天地万物的开始,一是道的开端,事物的创造,天地的产生,包容各种无形的化育万物之气,是在天地产生前就生成的,不能知道它的形状,也不知道它的名称,称作“神灵”。所以道是神明的本原,也是变化的开端,所以能够养育五气,心能够纯正,于是术就自然产生。术,是心气的通道和居住的地方,神气是心的使者,沟通内外。

口、鼻、眼、耳、二便等九窍,目、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事等十二舍,是五脏之气的出入口,心则是其总控制器。道本是由上天传授到人间的,那些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就是真人。真人,与天合为一体。而知晓道术的人,是通过内心的修炼而获得的,称作圣贤的人。圣贤的人通过类推而明道。所以人产生在天地之间,是无为自然的作用,人诞生之后就从物而化。人认识事物并加以分类是通过九窍,假如有了迷惑,心术就不通。能够通畅,是五脏之气得到培养,努力使神气停留,这就称作化育。化育五气,是指志、思、神、德而言,神是它们的主宰。安静和顺,就能养气,养气就得到和顺。志、思、神、德四者不衰微,四边威势形成无所不做,保有并请神气居住,就是得道修养心性于自身,称作真人。真人,与天同体,与道相合,执守“一”而养育万物,包容天道自然之心,散布养育五气,以顺应自然方法包育志意、思虑,而施行威强之势。行文习武之人通达此道,神气旺盛就能养育志气。

养志法灵龟

【原文】

养志(1)法灵龟(2)。养志者心气之思(3)不达也。有所欲,志存(4)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志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也。故心气一(5),则欲不偟。欲不偟(6),则志意不衰。志意不衰,则思理达矣。理达,则和通(7)。和通,则乱气(8)不烦于胸中。故内以养气,外以知人,养志则心通矣,知人则分职(9)明矣。将欲用之于人,必先知养其气志,知人气盛衰,而养其气志,察其所安,以知其所能。志不养,心气不固。心气不固(10),则思虑不达。思虑不达,则志意不实(11)。志意不实,则应对不猛(12)。应对不猛,则失志而心气虚。志失而心气虚,则丧其神矣。神丧,则仿佛(13)。仿佛,则参会不一(14)。养志之始,务(15)在安己。己安,则志意实坚(16)。志意实坚,则威势不分(17),神明常固守(18),乃能分之(19)。

【注释】

(1)养志:培养心志。

(2)灵龟:神龟。古人认为,龟既能占卜,测定吉凶,也有“静心养气”的性格。

(3)心气之思:心意所想。

(4)志存:心怀志向。

(5)一:专一。

(6)偟:游疑不定。

(7)和通:调和通畅。

(8)乱气:人体中的逆乱之气。

(9)分职:名分职责。

(10)心气不固:心胸之气不稳固。

(11)志意不实:志气意念不充实。

(12)应对不猛:对答气势不盛。猛,气势盛。

(13)仿佛:隐约,疑惑不定。

(14)参会不一:三者(即志、心、神)交会不统一、不协调。参,三。一,一致,统一。

(15)务:致力于,追求。

(16)实坚:充实坚定。

(17)不分:不分散。

(18)固守:稳固坚守。

(19)分之:分散瓦解对方。

【译文】

培养志向效法有灵性的龟。培养志向,是因为心神之气不通达。有什么欲望,就在心志中去思想。心志,是欲望的使者。欲望多,心意就分散,心意分散那么志气就衰弱,志气衰弱所以思虑就不通达。所以心气专一欲望就不会多,欲望不多那么志意就不会衰弱,志意不衰弱那么思绪就能通达。思绪通达就和顺,和顺通达那么杂乱之气就不会烦扰胸中。因此在内应培养志气,在外应了解他人,培养志气心就会通畅,了解他人,职分就会明朗。假如想用来考察人,一定要先知道他养育心气的功夫,判断人气盛衰的程度,而养育志气,考察他的安详程度,以知道他的才能。志气不养育,心气就不巩固;心气不巩固,思虑就不通达;思虑不通达,那么志意就不坚实;志意不坚实,那么应对就不果断;应对不果断,那么志气就会丧失,心气就会空虚;志气丧失心气空虚,那么就会丧失了神气;神气丧失就会意志恍惚不精明;恍惚不精明,那么志、心、神三者交会就不纯一。养志的开始,务必要欲望少,心安静;内心安静,才能志意坚实;志意坚实,那么威势就不会分散。持之以恒的固守神明,就能分散瓦解对方。

实意法螣蛇

【原文】

实意法螣蛇(1)。实意者气之虑也。心欲安静(2),虑欲深远。心安静,则神明荣(3)。虑深远,则计谋成。神明荣,则志不可乱。计谋成,则功不可间(4)。意虑定,则心遂安。则其所行不错。神者得,则凝(5)。识气寄(6),奸邪得而倚(7)之,诈谋得而惑之(8),言无由心(9)矣。故信心术(10),守真一(11)而不化,待人意虑之交会(12),听之候之(13)也。计谋者,存亡枢机。虑不会,则听不审矣。候之不得,计谋失矣。则意无所信(14),虚而无实(15)。无为而求,安静五脏(16),和通六腑(17),精神(18)魂魄(19),固守不动,乃能内视(20)反听(21),定志(22)思,之太虚(23),待神往来。以观天地开辟,知万物所造化,见阴阳之终始,原人事之政理(24)。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25)而见天道(26)。不见而命(27),不行而至。是谓道,知以通神明(28),应于无方(29),而神宿(30)矣。

【注释】

(1)实意法螣蛇:要想有充实意念,需效法螣蛇。实意,充意念。螣蛇,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蛇,据说这种蛇“能兴云雾而游其中”,“蜿而自纠”。

(2)安静:安宁平静。

(3)神明荣:精神旺盛。神明,此处指精神。荣,繁荣旺盛。

(4)间:非难,诽谤。

(5)凝:专注,集中。

(6)识气寄:知道心气暂居于身。寄,暂居,寄居。

(7)倚:凭恃,依仗。

(8)惑之:迷惑对方。

(9)言无由心:说话不是出自内心。

(10)信心术:心计诚信。心术,心计。

(11)守真一:坚守保持自然无为的养生本性。真一,保持本性,自然无为。

(12)交会:交融会合。

(13)听之候之:听候对方。

(14)意无所信:意虑没有诚信。

(15)虚而无实:虚浮而没有实际作用。

(16)五脏:指人心、肝、脾、肺、肾五种器官。

(17)六腑:指人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六种器官。

(18)精神:人的精气、元神。

(19)魂魄:魂灵。古人认为魂为阳气,它附身则人活,离身则人亡。魄为阴神,它是能离开身体而存在的一种精神。

(20)内视:内心反省。

(21)反听:自我审查。

(22)定志:集中意志。

(23)太虚:空寂玄奥之境。

(24)原人事之政理:探究人世间的为政之道。原,探究,了解。人事,世间之事。政理,为政之道。

(25)不窥牖:不通过窗户观察。牖,窗。

(26)天道:天象。

(27)不见而命:没有见到就能发出命令。

(28)知以通神明:知道并掌握了规律而和神灵相通。

(29)无方:变化无穷。

(30)宿:停留,安息于。

【译文】

坚定意志效法螣蛇。意志坚实,气就变得平和,思虑就变得详明。心要安静,思虑要深远。心安静那么就精神旺盛;思虑深远那么计谋就能成功。精神旺盛那么心志就不会紊乱;计谋成功那么功绩就不可抹杀。意志思虑安定心也就安定,所行之事不错,精神所得就能成功。五气依附,邪恶狡诈之气就会乘机侵入,奸诈邪说就会得以迷惑,言语不是发自内心。所以要使心术诚实,抱守真一而不变化,待人接物必须诚心尽意,听候对方,倾听然后可知计谋,是存亡的关键。思虑不集中,那么听到的情况就不清楚,等候也不能得到。计谋失败了,那么意志无所相信,成为虚而不实的东西。无为要求安静五脏,和通六腑,精神魂魄固守住不偏移,就能够内自省察,外听他人意见,安定志虑。思虑进入虚幻,就要等待神的往来。用来观察天地开辟,了解万事万物的创造化育,看见阴阳变化的兴盛复衰,探讨人世间为政治国的道理,不出门而知晓天下事,不开窗能了解天象变化。不用亲见就能作出命令,不用推行就能达到,这就叫做“道”。知晓了就能通向神明,应付各方面而心神之气驻留。

分威法伏熊

【原文】

分威法伏熊(1)。分威者神之覆(2)也。故静固志意,神归其舍(3),则威覆盛(4)矣。威覆盛,则内实坚。内实坚,则莫当。莫当(5),则能以分人之威(6)而动其势,如其天(7)。以实取虚,以有取无,若以镒称铢(8)。故动者必随,唱者必和(9),挠(10)其一指,观其馀次(11),动变见形(12),无能间(13)者。审于唱和,以间见间(14),动变明而威可分。将欲动变,必先养志(15)伏意以视间(16)。知其固实者,自养(17)也。让己(18)者,养人也。故神存兵亡(19),乃为之形势(20)。

【注释】

(1)分威法伏熊:施威慑敌要效法潜伏之熊。分威,施威慑敌。伏熊,潜伏之熊,因熊之搏击必先伏而后动,故法之。

(2)神之覆:掩盖、隐蔽自己的精神状态。覆,覆盖,掩盖。

(3)神归其舍:精神归属于身体这个处所。

(4)威覆盛:威势被掩盖在内里却很强盛。

(5)莫当:不可阻挡。当,挡住。

(6)分人之威:分散对方之威势。

同类推荐
  • 同理心

    同理心

    同理心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介绍的同理心,主要探讨的是员工的职场同理心,中心内容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发现最好的前途”。本书期望能帮助到职场中人懂得应该如何怀揣着同理心,像老板那样去思考和行动。因为这是职场中最可行的收获成功、快乐与幸福的方法。像老板那样思考,才能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站在老板的高度去思考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将我们的努力用到正确的事情上,为企业和自己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像老板那样行动,才能让自己更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富有成效地工作,从而不断赢得老板的赏识和重用。
  •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感动·感谢·感恩:李嘉诚基金会捐助四川地震灾区

    2008 年5 月12 日,四川省汶川等地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里氏8.0 级特大地震。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给四川省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紧急组织干部、师生全力抗震救灾的紧要关头,社会各界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雪中送炭、多方呼吁,共行义举,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把一颗颗爱心洒向四川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师生的心中。这不仅包含着对灾区师生的关爱,更是对祖国未来的期盼。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同胞共同谱写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共战震魔的时代颂歌。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之中,包含的是智慧、心胸、品质和魅力,它更孕育着无穷的能量。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和积累经验,善于发现新思路,以更快、更好的方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改变命运的10种优质性格

    什么是“优质性格“?即有利于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完善程度的个性、习惯。善用之,会让你减少许多主动失误,而做稳、做大一件事;不善用之则可能让你的心中事掉进失败之境。
  •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读者文摘精选全集:秋

    有事做的时候我们把忙碌当作累,没事做的时候我们却把放松当作无聊。我们总喜欢去验证别人对我们许下的诺言,却很少去验证自己给自己许下的诺言。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有时候,失望,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有时候,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
热门推荐
  •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

    《暗影行动》是我在看完《勇者行动》后,脑子里催生出来的一部军事题材的“小说”,在小说方面我只是一个菜鸟,这次也是为了完成多年来一直想写点什么的愿望,与其去期待一部让自己心动的故事,不如自己动手将自己期待的故事写出来,本座是小弟处女作,所以写的不好之处望大家给予谅解。说实话,我都不敢将自己的作品称为小说,因为自己在这行真的什么都不懂,更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有多出色,能让大家读懂我就很欣慰了,如果各位朋友觉得文章还有那么一点值得看的地方,也望大家给与鼓励,我会坚持写下去!这部小说不会又臭又长,故事非常紧凑,希望大家喜欢........!
  • 返唐传

    返唐传

    唐朝的前期是我国历史长河中耀眼的明星,但是唐王朝的季世,由于藩镇割据、昏君无道、宦官当权,弄至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在这久远的大时代中闯进了现代的过客,究竟命运的漩涡会对他作怎样的摆布。当中跨时空的思想意境会把你带到玄奇震撼的幻境中绝对不能错过。
  • 以为孤独是唯一擅长的节奏

    以为孤独是唯一擅长的节奏

    喜欢看的就看,不喜欢看的就...嘿嘿,一定非常好看的
  • 洛克王国之恩佐雪莉文

    洛克王国之恩佐雪莉文

    这本小说是洛克王国恩佐雪莉这对师生恋的续文,关于雪莉究竟有没有死?恩佐有没有弃暗投明?欢迎大家家前来阅读
  • 沈氏见闻录

    沈氏见闻录

    我叫沈矜晗。我生活在一个和你们不同的世界,让我把那个世界里的故事讲给你听,可好?
  • 你说我怎么就穿越了

    你说我怎么就穿越了

    作为一个大龄中二我曾经想过很多种穿越的形式,比如车祸比如雷劈。。。但是被个打劫的随手从小摊上拿了面镜子砸了下你说我怎么就穿越了?——李昂
  • 帝玲珑

    帝玲珑

    华轩,北明王朝的太子,在宫廷波诡云谲的斗争当中往生。转世而来的“她”,一夜间成了“他”。北明早就飘摇在风雨欲坠的边缘,一次大地震之后,顷刻间百姓家园尽毁,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诸侯王趁机风起云涌,将北明彻底击溃。关玲珑,一个温文尔雅的女子,一颗上善若水的心,一片诡异的碑林将她带到这个陌生的时代,进入一场血雨腥风的斗争。萧清尧,一个自信靓绝的男人,身份尊贵,满南明女子追捧的偶像。然而,竟然第一次见面就爱上了一个男人!任你身边俊男美女环绕,宁为断袖,我也要拥你入怀,心中爱意,罄竹难书。天不老,情难绝。怎料世事无常。无奈被些名利缚,无奈被她情担阁。原本姻缘早定,为何百转千回?十年后,她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君临天下。他沦为阶下囚,斩首当日,雁过头顶声声哀,她出现了。邪魅的勾唇:“萧清尧,可曾记得那句‘不赴黄泉不负君,天不老,情难绝’,你灭我北明,屠我血亲,负我真情,像你如此这般杀人狂魔,视人命如草芥,可谓血债累累,罄竹难书。唯有一死,方泄民愤,方平我心!”
  • 混沌妖圣

    混沌妖圣

    一个坚忍沉默的少年。一只暴烈热血的狼妖。苏融平静执剑,将天穹斩出一道裂缝。随我杀上九天,妖,终将成王。
  • 寻君不知倦

    寻君不知倦

    千年前,商朝灭亡,妖妃妲己魂飞魄散,纣王帝辛鹿台自焚,而后新天庭成立,九尾狐族因九尾狐妲己之因而被新天庭下令剿灭全族。与妲己结仇的比干上仙带领着狐妖最为惧怕的天劫印前来,这番灭族,唯一一只从比干手下侥幸逃脱的九尾白狐在机缘巧合之下渡过雷劫,一跃成为了难得一遇的狐中仙子。救了她的那个人带着温润的笑意向狼狈的她伸出骨节分明的手:“跟我走吧,相信我会重新给你一个家。”她点头,于是他果真为她创建了一个狐谷,里面住着世间性本纯良的狐妖。她为狐谷取名为薄凉谷,为这个狐狸家族取名为令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