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2900000012

第12章 抵巇第四(1)

【原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1)以验来(2)也。

【注释】

(1)往:既往、过去。

(2)来:将来的意思。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其自然存在的规律,事情都有它们自然离合的道理。有时候离得很近却不能被发现,有时候离得很远却能知晓。离得很近却不能被发现,是没有考察对方的言辞;离得很远却可以知晓,是追溯过去考察未来加以体会。

【原文】

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事之危(1)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2)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起秋毫之末(3),挥之于太山(4)之本。其施外兆萌牙孽(5)之谋,皆由抵巇,抵巇隙,为道术。

【注释】

(1)事之危:有危机迹象的表现。

(2)因化:顺应变化。

(3)秋毫之末:指秋季动物所生出的细毛。比喻事物细微。

(4)太山:也作泰山,是壮丽又宏伟的名山。

(5)兆萌牙孽:兆萌是微小的征候。芽孽是伐木后从根部所生的新芽。

【译文】

“巇”,也就是罅。缝隙加深就会变成大的裂痕。缝隙事先都是没有任何征兆的,可以用抵得方法使它闭塞,也可以用抵的方法使它减小,可以用抵的方法使它停止,也可以用抵的方法得以成功,这就是抵巇之术闭塞缝隙的道理。事物出现危机的时候,圣人可以感觉到,独自发挥作用。根据变化分析事物,善于运用计谋,识别事物细微之处并加以预防。事物正是开始时如秋毫之末那样微小,发展到如同泰山那么稳重强大。当圣人向外施以教化时,事物出现极细微的变化,都可以利用抵巇之术来对付。抵塞缝隙,就是一种道术。

【原文】

天下分错(1),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2),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3),父子离散,乖乱(4)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5)。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6),或抵覆之。五帝(7)之政,抵而塞之,三王(8)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9)。

【注释】

(1)分错:错是混乱,骚乱;分错就是四分五裂的意思。

(2)窜匿:逃跑隐遁。

(3)伐射:互相射杀。

(4)乖乱:违背,错乱。

(5)抵而得之:得,取得。通过“抵”来取得。

(6)抵反之:意思是抵塞漏洞,纠正失误,使之返回治国正道。反,同“返”。

(7)五帝:我国古代五位圣天子,也就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也有的说为:伏羲(太皋)、神农(炎帝)、黄帝、尧、舜。

(8)三王:古代三位明王,也就是夏禹王、商汤王、周文王。

(9)右:上位。吉礼尚右,以右为上。

【译文】

天下分裂混乱,上没有圣明的君主,公侯也不能以道德约束自己,那么小人狂妄进谗言,贤德的人得不到使用,圣人逃跑隐藏,贪图利益和弄虚作假的人兴风作浪,君臣相互猜疑,上下分崩离析,民众互相攻伐,父子关系失去礼仪,甚至相视若仇,这就是国家大乱的征兆。当圣人碰到这种裂隙,就会采用抵巇之术闭塞裂隙。世道还可以治理就弥补缝隙,不可挽救就弃而代之;或者这样治理,或者那样治理,或者闭塞恢复,或者治理到最后覆灭它。传说中上古五帝之时,是以抵巇之术闭塞天下,上古三王之时,是以抵巇之术得到天下。诸侯之间以“抵”术相征服,数也数不清。那时,善于运用抵巇之术者就处于上位。

【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1)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2),可以检下(3)。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注释】

(1)天地这使:天地的代行者。

(2)上合:对上可合作。

(3)检下:对下可督查。

【译文】

自从天地有分离聚合、开始终结,就一定有缝隙裂痕,不能不认真考察。能够以捭阖之道观察,并灵活运用的则是圣人。所谓圣人,就是天与人之间的使者。世间没有裂隙,就隐匿等待时机;当时需要抵塞裂痕,就出谋划策。可以因势利导治理乱世,也可以大刀阔斧收拾残局。能够充分遵循这一原则,就可以为天地守神,也就是国家的统治者。

【解析】

本篇讲述的是如何洞察事物出现的裂痕(漏洞、预兆),同时采取果断措施加以弥补和利用的问题。

《鬼谷子》认为,任何事物都会出现裂痕,而且这种裂痕会由小变大。因此,作为己方在裂痕出现后应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是内部的原因,就要堵塞;是外部的原因,就要消除外部的原因;是刚刚开始,就及时补救;是到了难以补救的程度,就加以改造重新获得。如果自己对出现的裂痕听之任之,不采取措施,就会被对方利用,自已就会惨遭失败。

相对而言,如果我们发现了对方的裂痕,就要充分利用,果断出击,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裂痕出现之前,我们要有耐心,静观其变,不可莽撞。在接下来的《飞箝》中,《鬼谷子》曾讲有说服他人三法——重累法、利诱法、量能立势法,其实这三法实施的关键就是“抵巇”,即要抓住对方或思想迟钝,或重财色,或不明世情的性格弱点,否则是不会成功的。

本篇隐含了善于发现并抓住对方漏洞或及时补救己方漏洞的“抵巇之术”,在裂痕出现前不要蛮干而要等待时机的“深隐待时术”,等等。

【案例】

消除裂隙的方法很多,既可镇压,也可以疏导,能够消除裂隙不惜采用任何手段。

曲意奉迎,阴以谋人

北宋真宗时,宰相丁谓把持朝政,嫉贤妒能,独揽朝权。为闭塞皇上耳目,他不准朝官单独留在皇上身边,怕他们借机奏事,对自己不利。那些忠直之士侧目而视,却苦无机会奏明圣上。有位大臣名叫王曾,对丁谓唯唯诺诺,服服帖帖,唯丁谓马首是瞻。天长日久,丁谓觉得王曾对自己忠诚无二,倒也另眼相待。这天,王曾对丁谓请求:“我没儿子,想过继弟弟的儿子,请求皇上恩准。但怕大人误会,不敢单独去奏明。”丁谓觉得王曾一向对自己顺服,又想奏个人私事,故点头应允了。于是王曾单独留下面见皇上,陈上自己预先写好的列数丁谓罪行的奏章。过了几天,皇帝查明真相,终于免了丁谓的宰相之位,不久又把他贬为崖州司户参军。有时候,这种有利的“时机”需要用权术手段争得。

为了等待最有利的时机,有时便不得不对强大的对手假意逢迎,曲心下意地周旋。刘备暂受挫折时,委身于曹操门下。曹操素闻刘备有雄才大略、鸿鹄之志,心中也加以提防,常常暗中试探。刘备怕他加害于己,便施展起“深隐待时术”来,灌园种菜,追寻野趣。曹操素来多疑,仍不放心,在青梅黄熟季节,于后花园凉亭之上设宴摆酒,请来刘备,海阔天空,议论天下之事,以观刘备之志。曹操问:“您说当今天下,谁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刘备说了袁绍、刘表等拥兵割据的大军阀。曹操哈哈一笑,说:“差矣!当今天下英雄,唯您我二位!”刘备以为被曹操看破了“深隐待时术”,怕有生命之虞,便惊慌失措起来,一失手,把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曹操一看探出了马脚,忙盯着问:“怎么啦—”恰巧老天帮忙,阴沉沉的天上刚划过一道闪电,闷雷炸耳。刘备借机掩饰,说被雷惊吓得抖掉了筷子。曹操心中哼了一声,自此再不把这位怕雷的胆小鬼放在心上了。刘备看他懈怠下来,才觑了个时机逃出曹营。

苏秦说燕王

战国时,苏秦曾用“抵巇”之术成功地说服燕易王。

苏秦从师鬼谷子,学成出山,曾四处游荡,凭着他三寸不烂之舌,佩上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相印,推行其合纵之术。当燕易王继位时,齐国乘机夺取了燕国十座城。于是燕易王命苏秦到齐国讨回十城,苏秦不辱使命,劝齐王归还了十城,撤走了军队。可是燕国却有人在燕易王面前诋毁苏秦说:“苏秦是个卖国的奸臣,不忠不孝,反复无常,并要发动叛乱。”燕易王于是对苏秦产生怀疑,心中不悦,苏秦出使归来后,对他十分冷漠。

苏秦了解到这个情况,决定向燕王解释,消除裂隙。他曾先对易王说:“臣原是一介小民,未有任何功劳,却受到您的礼遇。如今臣为大王效力,要还十城,劝齐退军,却受到您的冷遇,一定是有人乘机说了我的坏话,说我不讲忠信之义。但是,臣不讲忠信,正是大王的福分。比如有像曾参那样的孝子、伯夷那样的廉士、尾生那样的信士来事奉大王会怎么样呢?”

燕王回答:“那我就满足了。”

苏秦得到了燕王的回答,也就找到了君臣之间裂隙的根源,于是他继续说:“曾参是孝子,不可能离开父母半步,您又叫他如何去说服齐王退兵归还十城呢?伯夷志向高洁,宁肯饿死也不做武王的臣子,您又叫他如何去说服齐王退兵归还十城呢?尾生与一女子约会桥下,可是河水上涨,尾生抱柱而死也不失信于那女子,您又叫他如何去说服齐王退兵归还十城呢?

而我正是因为讲大的忠信而得罪君主的人啊!”

燕王疑虑仍未消,说:“得罪君主一般是因为不讲忠信,岂有以忠信而获罪的呢?”

同类推荐
  •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让所有漂泊迷茫的心靠岸:懂得一点糊涂

    世人都希望自己比别人聪明,岂不知自以为聪明者却未尝不会犯糊涂;世人都不希望自己犯糊涂,岂不知有时犯糊涂者未必不是聪明人。很多人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所推崇的“装糊涂”,其实质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说也不过是为了藉此避免犯糊涂。 概而言之,糊涂有装糊涂和犯糊涂之分。心里明白而表面糊涂则是装糊涂,表面明白而心里糊涂则是犯糊涂。装糊涂是“明知故犯”,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体现;而犯糊涂是“事后方知”,是悔之无及的愚蠢表现。自古而今,真正的智者其实大都是以装糊涂的办法而尽力避免做出犯糊涂的事情。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从财富、欲望、名利、处世、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不计较的智慧贯穿其中,不失为当下人们让心平静恬淡的上乘之选。 愿此智慧能引导你走出浮躁、摆脱困顿、避开炎凉,活出真实圆融的自己,并收获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 感恩之心

    感恩之心

    本书饱含温馨的情感,采集了大量充满启迪的心灵故事,情意浓浓,至真至醇,如涓涓细流冲涤你尘封的心,给你心灵的滋养;如母亲温暖的手轻轻抚慰你的胸膛,给你心灵的深深慰藉。它能让心如明镜,照见你曾经的倩影,让你获得片刻休息欣赏自己;它能让你情如种子勃发,慢慢长成片片树阴,遮挡你的风风雨雨。人生如斯,还有谁如此情真意切地牵挂着你?
  •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智商故事

    中学生最喜欢的99个智商故事

    一共收录了99个中学生喜欢的智慧故事,故事趣味性,总结哲理性,测试实践性,是中学生开发智力读故事长智慧的乐园。本书在内容新奇的同时,还教会中学生在待人接物过程中应注意的事,做聪明又睿智的人才。
  •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的青春不迷茫

    北大好比一种精神力量,以深刻隽永的厚度培育出一代代的精英领袖,它也像是一部沉淀着中国近代史的活词典,在这里,你能找到有关“青春”的代名词——不迷茫,不乏力,睿智、创新、颠覆权威….. 本书聚焦北大历史上影响中国、激励人心的北大人,看看他们如何化苦难为辉煌,从失败走向成功。 希望,这本书能助你走出迷茫的困局,面迎全新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神级小神农

    神级小神农

    这是一个小农民下山,带领着村民发家致富的故事,王小龙下山之后,各类各样的美女,纷纷收入手中。
  • 英雄联盟之王者回归

    英雄联盟之王者回归

    啸天,LOL界一代传奇,国内仅有的几名王牌职业游戏选手,前任华盛至尊战队队长;拥有着超快手速以及可怕的全局意识,据说对英雄联盟里所有英雄的强弱都一清二楚,全国LOL最强高手排行榜排名第五。不过后来因为一些特别原因被迫退出游戏圈,也离开了拼搏努力七八年之久地方!为了谋生、一代王牌职业选手竟辗转曲折成了美女解说助理。看一代王者,如何重新开始了雪耻之路!重新崛起,展开一段传奇之路!
  • 我爱你没有错凯源玺

    我爱你没有错凯源玺

    没什么好介绍的,不过有一点是我不会弃文的。.................我写的是tfboys的
  • 玄日紫月魂

    玄日紫月魂

    玄日紫月现,江湖仇杀至。苦心孤诣奇中奇,天下英雄谁敌手?朱门王爷欲天下,武林皇教主江湖,朝廷锦衣奸人舞,四方蛮夷妖氛现,谁能峥嵘竟风流?大漠欲中原,龙象法王龙象舞;西域番人竟权势,太虚剑魔万人敌;天竺神王佛中土,大雄尊者发狮嗥,波斯拜火烧大明,百变妖姬天魔舞;东瀛三岛度江海,柳生一刀迎风斩;各方霸主现武林,齐拜秦皇九天功,城下结盟,王爷只手可遮天,凶丑邪恶同舟济,正义之气何存?
  • 南疆魔窟

    南疆魔窟

    一支临时组建的探险队,为了寻找一种神秘未知的蝙蝠而深入四川某地的洞穴深处。黑暗阴冷的洞穴环境,防不胜防的蚊虫野兽,矛盾重重的人际关系,洞穴的尽头是光明还是死亡?遗弃在洞穴深处巨大的未完成的建筑,神秘古老的高山苗族洞葬习俗,能让人产生幻觉的恐怖寄生虫,还有精心策划的巨大阴谋,举步维艰而又志在必得的探险队,在生死考验面前该如何抉择?《南疆魔窟》将为您揭开洞穴深处的神秘面纱。
  • 人间一瞬,唯爱一粟

    人间一瞬,唯爱一粟

    苏小小静坐在轮椅上,抬眼看着对面沉默不语的孟程舜,半晌开口道:“阿舜,你可还记得在这里第一次见到米粟的那天?”“我记得。”“你当日可是以为,我设计米粟过敏,是为了用苦肉计?”孟程舜闻言失笑,反问一句:“难道不是吗?”苏小小苦笑,“可真的不是呢,我当初用的可是美人计呀,而且,你才是那个美人。”躲在门后偷听的米粟闻言抿唇憋着笑,眼角弯起月牙的弧度。——只是,孟美人的名号便自此传开。
  • 我曾年少

    我曾年少

    爱一个人不是天荒地老,而是默默守候。我们的故事简单,却难忘。
  • 玉灵晗

    玉灵晗

    传说,人死后,会经过奈何桥,喝碗孟婆汤,然后才能去转世投胎。但并非所有的魂魄都能舍弃前世的恩怨情仇,于是,有贪念的,坠入魔道,有痴怨的,进入阴司,寿终正寝的,转世投胎,唯有无欲无求的才能步入仙界。然而,玉灵晗,一个为爱而痴,为情而怨,为义而贪得人,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 天命武圣

    天命武圣

    这是一段青春,这是一段无悔在这里,有大秦天朝,在这里,有武林神话一剑西来,天外飞仙,刀劈江海,拳镇山河...中古之后,人心不古,恰逢妖魔横行,天道泯灭,谁又能主宰沉浮乱世当出英雄,虽是蝼蚁命,却有一颗圣人心,且看少年以身立命,凭剑问天
  • 西湖源上阙

    西湖源上阙

    这是一个少年,提着一把菜刀,从此走上了改变世界的不归路的故事……辽阔的大陆,人类与妖魔万年的战争,热血,忠心,善恶,自私,无数段恩怨情仇……修行,求道,道在何方?道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