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51400000018

第18章 大宋天下(1)

107.赵匡胤黄袍加身

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皇帝周世宗手下的大将,立过不少战功。周世宗在世的时候,十分信任他,派他做禁军统帅,官名叫“殿前都点检”,禁军是后周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周世宗死后,军权就落在了赵匡胤手里,他也在密谋着一场政变。

公元960年春,在赵匡胤等人的指使下,镇州和定州的长官派人谎报军情,说北汉和辽国的军队联合南下,攻打后周,声势很大,请求派兵援助。后周的宰相范质和王溥等人,不分真假,就急忙地派赵匡胤带领精锐军队前往抵抗。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谋士赵普。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不远的陈桥驿,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士兵们休息后,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大家听了,都赞成这个意见,就让一名将领把这个意见先告诉赵匡义和赵普。

赵匡义和赵普听了,暗暗高兴,一面叮嘱大家一定要安定军心,不要造成混乱,一面赶快派人告诉留守在京城的大将石守信、王审琦,要他们在京城内部接应。

第二天,陈桥驿四面突然喊声大起。赵匡胤酒醉刚醒,急忙走出去查看,只见外面早已站满了手执武器的将领。他们一看见赵匡胤,就齐声高喊:“请赵点检做皇帝。”然后,一拥而上,有人把事先预备好的皇帝穿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大家一起跪下,高呼“万岁”。这就是“陈桥兵变”。

不久后,赵匡胤率军回到京城,废了皇帝,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号叫“宋”,历史上称为“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108.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当皇帝不久后,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宋太祖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为此,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

有一次,他单独找赵普谈话,问道:“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没完没了地打仗,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这到底是什么道理?”赵普说:“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的兵权太大,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宋太祖觉得赵普说的有道理,就开始想办法。

过了几天,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喝到一半时,宋太祖拿起一杯酒,说:“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自从当了皇帝以后,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连忙问是什么原因。宋太祖说:“唉,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石守信等人听后,连忙跪在地上说:“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宋太祖说:“我信得过你们,但怕你们的部下将士中,有人贪图富贵,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石守信等人听到这里,感到大祸临头,他们含着眼泪说:“我们没想到这一点,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说:“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到各地买点田地、房屋,给子孙留点家业,快活地度过晚年,不是更好吗?”石守信等人齐声说好。

第二天上朝,石守信等人都递上奏章,说自己年老多病,请求辞官。宋太祖马上批准,收回了他们的兵权,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杯酒释兵权”(“释”就是“解除”)。

109.赵普推荐人才

赵普是宋太祖的谋士,立过不少大功。宋太祖很信任他,封他为宰相,什么事情都跟他商量。

赵普敢于在宋太祖面前坚持自己意见。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个人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宋太祖非常恼火,把奏章撕成两半,扔在地上。赵普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捡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他把破碎的奏章粘了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宋太祖看见赵普态度这样坚决,只好接受了他的意见。

又有一次,赵普要提拔一名官员,宋太祖不批准。赵普就像以前一样坚持自己意见。宋太祖说:“我就是不准,你能怎么样?”赵普说:“提拔人才,都是为国家着想,陛下怎能凭个人的好恶专断!”宋太祖听了,脸都气白了,一甩袖子就走了,赵普紧紧跟在后面。宋太祖进了内宫,赵普就站在宫门外不走。

宫门前的卫士见宰相站在门口不走,只好向宋太祖回报。这时候宋太祖已经消气了,就叫太监通知他,说皇上已经同意他的请求,叫他回家。

赵普做了宰相后,权力很大。日子久了,就总有人给他送礼物。宋太祖经常到赵普家里去,事先也不派人通知。有一次,有人送信给赵普,还捎带了10坛“海产”。赵普把10坛“海产”放在大厅,还没来得及拆信,宋太祖就到了。

宋太祖在大厅里坐下,看到这10个坛子,就问赵普是什么东西。赵普回答说:“是别人送来的海产。”宋太祖说:“这海产应该不错,把它打开,让我看看。”赵普吩咐仆人,打开坛盖,在场的人一看都傻了眼。原来坛里放的不是海产,竟是一块块金子。

赵普满头大汗,赶紧向宋太祖请罪,说:“臣没有看信,实在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请陛下恕罪。”宋太祖冷冷地说:“你就收下吧!他们以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们书生决定的呢。”从这以后,宋太祖就不太信任赵普了。

110.名传千古的杨家将

北宋时,有一个家族,几代人都是很有名的武将,他们非常勇敢善战,立下了很多战功。他们的故事也让后人津津乐道,很多小学生也非常喜欢他们,他们就是著名的杨家将。

杨家将第一代是杨业。当时的北宋经常与辽国打仗,杨业就带领士兵出征作战。公元980年3月,辽国的军队攻打宋辽边界上的重要关口——雁门关。杨业用堵截和奇袭的办法,大败辽国的军队,杀死了他们的驸马肖咄李,活捉了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后来,辽国的军队一看见“杨”字大旗,就赶快逃跑。杨业驻守边关8年,辽国的军队始终不敢入侵一步。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人称“杨六郎”。幼年的杨延昭很少说话,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这个儿子很像我。”以后每次出征,杨业都会带着杨延昭。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成年以后,也成为一名将领。杨延昭善于打仗,每次获得功劳,都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镇守边关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他继承和发扬了杨家“忠心报国”的优良家风,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一名边防名将。在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是防止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的英勇事迹受到了人们的传诵和赞美,民间流传的杨家将故事,就是根据他们的事迹改变而成的。

111.寇准断案

寇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宋太宗称他是“唐太宗时期的魏征”。寇准非常聪明,19岁就当了知县,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人们都十分尊敬和爱戴他,他的事迹也广为流传。其中,寇准智审铜钱案就是很有名的故事。

有一天,有两个人提着一个装满铜钱的袋子走上公堂。其中一个上前说:“我是卖羊肉的,他是我的远房亲戚。我们两个住在一起,我卖了一年多的羊肉,攒了两千铜钱,让他替我保管着。这几天,我急着用钱,就叫他把钱还给我,谁知道他说这钱是他的,反说我敲诈他。青天大老爷,请您帮我评评这个理。”另一个人不紧不慢地说:“大老爷,别听他胡说,我天天上山砍柴,好不容易才攒了这么多钱,今天早晨,他硬说是自己的,要把这钱拿走。小人冤枉呀,这确实是我的钱,请大爷为小人做主呀!”两人在公堂上争吵起来。

寇准沉思了一会儿,心里有了主意,然后对一个衙役说:“去拿个盆来,里面要盛满清水。”又对另一个衙役说:“你去找个火炉子来。”两个衙役马上出去把寇准要的东西弄到了大堂上,但大家都猜不透寇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寇准命令那两个衙役说:“把钱袋子里的两千铜钱全部倒进水里,把水盆放到火炉上。”不一会儿,盆里就冒出了热气,寇准起身到水盆边看了看,然后惊堂木一拍,严厉地说:“这钱是卖羊肉的那个人的,大胆刁民,你拿人家的钱,反说是自己的,该当何罪?”砍柴人不服,寇准就命令一个衙役把他带到火炉边,只见盆里的水面上浮着一层厚厚的油花,一股羊肉味从盆里散发出来。砍柴人再也不狡辩了,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从此,寇准机智断案的名声也越传越远。

112.范仲淹实行新政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长大的,住在一个破庙里读书,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是他仍旧刻苦自学。有时候,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继续读书。他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当了官以后,在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是个人才,很重用他。这一时期,北宋因为内政腐败,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就让范仲淹做副宰相,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经过一番思考,提出了10条改革措施。宋仁宗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10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说范仲淹一些人滥用职权。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待不下去了,就自动要求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让他走了。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

范仲淹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隔了一年,在岳州做官的老朋友滕子京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文章纪念。范仲淹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这两句著名的诗句一直被后来人传诵,而岳阳楼也由于范仲淹的文章更加出名了。

113.欧阳修与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4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一心想让他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上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土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长大以后,他到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当了官以后,虽然官职不大,但是,他十分关心朝政,为人正直。欧阳修很支持范仲淹的新政,这使朝廷的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给欧阳修编造一些罪名,皇帝就把欧阳修贬到滁州。

欧阳修到了滁州以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山玩水。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10多年以后,宋仁宗想起了欧阳修的文才,就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经过这次改革,大家都开始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欧阳修不但大力改革文风,还十分注意发现和提拔人才。许多原来并不那么出名的人才,经过他的赏识和提拔推荐,一个个都成了名家,最出名的是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在文学史上,人们把他们5人与欧阳修,还有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合起来,称为“唐宋八大家”。

114.包拯两次审问牛案

包拯,北宋时期的清官。据说,任何复杂的案件,经过他的审理,总能水落石出。他为人正直,明察秋毫,因而赢得“包青天”的称号。因为他的脸很黑,所以也被称为“包黑子”“包黑炭”。

包拯做县令的时候,曾经审过两起关于牛的案子。那时候正是春耕季节,两个农民张三和李四坐在田边休息,让两头牛在坡上吃草。一会儿,两头牛抵起角来,两个人没当一回事,谁知张三的牛把李四的牛抵死了。李四告到县衙门,要张三赔牛。

包拯知道了这件事情后,就笑哈哈地对他们说:“你们本是一对好朋友,只是因为一只牛,就反目成仇人,这实在是不应该的。这样吧,死了的牛你们一人一半,活着的牛你们一人用一天。”张三和李四觉得这样很公平,就和好了。

同类推荐
  • 三国重生

    三国重生

    一个抗日的热血青年,偶然穿越回东汉末年那个动荡的岁月,战关羽,斗吕布,宰许褚,砍黄忠,热血依然热血。
  • 悔梦仙缘

    悔梦仙缘

    妖,有何罪?花果山被你们焚烧,青丘山被你们屠尽。你们等着!仙?走开。佛?没兴趣。倒不如小伙伴们战天斗地,跟她打造一个铁通也似的懵懂江山。
  • 三国吕布新传
  • 西域战神陈汤

    西域战神陈汤

    西汉元帝时,郅支单于杀害大汉使者谷吉,窜至康居,企图长期盘踞西域并继续危害汉朝。陈汤与甘延寿激于民族大义,准确把握战场形势,毅然决然矫诏发兵,长驱数千里,一举消灭匈奴残部,将郅支斩杀,并悬首长安藁街,还留下了声震千古的豪言壮语: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本书塑造了陈汤、甘延寿、郅支等众多人物形象,再现了一个普通儒生成长为战神的艰难历程。
  • 无名少年

    无名少年

    天仓山,天仓山,云吞雾吐不见边。巴山为老大,我为老三。米香滔滔送东家,穷人只沾边。只有景致拿不去,是公产,是公产。河对岸山名为五峰山,山腰有个最穷的人住在岩洞,人称陈三麻子。从来穷人多富人少,穷人养富人。土财主呢?如山中的菌子,哪儿不长几朵?
热门推荐
  • 驯兽骑士

    驯兽骑士

    他出生于冬季,平淡的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后,成了社会上一名普通的宠物饲养员。他有着悲伤的故事,本以为自己这辈子就这样简单的过去,却在某天为了那头心爱的小犬,付出了生命......而他简单的生活就此改变,一切都变的让人.....
  • 大武屠

    大武屠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布局者何在?破局人何在?且看那不公世道之下,乔逸如何一步步逆乱阴阳,冲破苍穹,一举抓出潜藏在五界六道之外的布局者……
  • 五元极天

    五元极天

    五元大陆,强者如云,百族林立。一个八品家族嫡子,偶或五行元力,从此大展拳脚,从最初的小小帝国,迈向任人膜拜的高度。
  • 六道神途

    六道神途

    在历史的长河中,会抹去很多东西,亘古不变的,是神州大陆上,所谓的正与邪的对抗,贪婪与欲望的争夺。易一凡自北境的小山村踏入京都,持着赤子真心,行走在这个动荡的世界,不为在历史的石碑上铭记于世,只求安然的在世间观赏万物风景。
  • 邪门魔道

    邪门魔道

    考古学家古城,再一次挖掘过程中不慎穿越回亿万年前。莫名见证赶尸派灭门。莫名被赶尸派掌门传以内功,以此延续赶尸派香火。古城必须躲过正派重重围剿,还要寻找丢失的三魂七魄。一路逃亡,一路狂杀。尸临天下……
  • 等一下,我不是主角么

    等一下,我不是主角么

    醒过来的我发现自己居然是穿越了,虽然是也有稍稍的怀念了一下曾经的世界,但是更多的却还是对这个世界的向往!外表柔顺内在腹黑的帅哥,我来啦!从外到内都柔弱的美男子,你等我!邪魅狂乱的反派贵公子,我不会嫌你的!诶,等一等,为什么这些人都对我一点兴趣都没有呢?难道我不是这本九流小说的主角么?
  • 湛泱恋秋时光错

    湛泱恋秋时光错

    “裴裴,我们不能这样,我可以陪着你照顾你,但是我不能给你任何承诺。”“你们是兄妹,你应该知道这件事传出去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裴裴,忘了他,他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他不能给你的我照样可以给你,留在我身边好不好?”“裴湛,我要你记住,他纪秋戈是我沐泱泱的男人!是能和他相守一辈子的女人!”“我裴湛发誓,总有一天我会凯旋,光鲜亮丽的站在最高处,看着你们所有人为我而臣服!”凄美的爱情角逐,六年前的伤痛,六年后的荣耀回归,谁是谁的曾经,谁又是谁的未来。“对不起,我们之间是命运的捉弄,我不能给你任何回应。”“如果我不是你妹妹你会爱上我么?”“会。”
  • 萍归何处

    萍归何处

    算命先生说你命中注定只能.......!秋萍能改变此生宿命吗?十年婚姻,十年情殇!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遗憾和纠缠?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的冀盼?还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顿悟?秋萍,这片秋天的浮萍将“萍归何处”?
  • 神域玄皇

    神域玄皇

    那年,日月苍穹共,五雷轰,北江紫竹亡,南川桃妖殇,离州少两妖。同日,北江紫气滔滔涌,南川虹芒遮天穹,日月淡,妖风起,天地异象持续半个时辰方绝。同夜,间壁帝家突起大火,帝家数百人死于非命,唯有一老马踏夜逃生。翌日,往生道,有人在一死马肚子里听见孩童声。
  • 妖帝幡

    妖帝幡

    妖帝幡红光大放,迎风飘扬猎猎发响。万千妖兽奔袭,烟尘滚滚,只为逐鹿仙踪!